論“國考”的極端化與國家政策的誤區
今天,“國考”在全國展開,考生人數與錄取比例仍然呈現極端狀態,是典型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于這種現象,很多媒體及專家把矛頭指向了公務員這個群體的待遇特殊上面,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官本位延續的象征,更可笑的是,有人把年輕人熱衷考公員視為腐敗引誘的結果。在我看來,這些解讀均為極端現象下的極端解讀,是對中國年輕一代整體形象的誤判,不應該持續下去。
當然,把公務員熱與“國考”錄取比例低的矛盾直接引向政府選人機制也不合道理,過去,國家公職人員主要來源于大學生的畢業分配和社會招工,還有一部分是二代頂職。這些形式因受到詬病被廢除,考試便成了相對合理的最好形式,即使經常曝出“公錄”舞弊的新聞,但終究保持了整體上的公平性,不應該輕易否定這種模式。
我們現在需要認真思考的是天量年輕人拼“國考”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么?在我看來,官本位、腐敗機會和特殊待遇只能是考生中的少數人思維,決不是整體性思維,真實的激發因素是公務員的穩定性,有了穩定性,就少了風險性。一個人生活在競爭性社會,穩定性是多數人的首選,樂于挑戰風險的人始終只占社會少數,而這些少數往往沒有興趣參加“國考”。
人心思穩是底線思維,國家求穩也是底線要求,人的生存狀態不穩,則人心不穩,人心不穩,則社會不穩,社會不穩,則國家不穩。所以,穩定既是個人的訴求,也是國家的訴求。
然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鼓吹一種極其錯誤的理論——砸飯碗理論。把幾千萬下崗人員的飯碗砸了,完成了一次公私財產上的簡單轉移。現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又是要把砸飯碗的理論引向全社會各個群體,這個理論并且還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共鳴,這是世界極其少見的現象。
砸飯碗的理論為什么會得到共鳴?簡單看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太少,多數人得不到,必然就造成心理落差,繼而產生砸他人飯碗的想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公平訴求,起初決不是仇恨心態。但是,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砸掉的飯碗越來越多,擁有鐵飯碗的人就越來越少,產生仇恨心理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不公平更加集中了。
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是,公眾已經由砸飯碗傾向轉向要“私分國企”和“私分一切”的傾向。為什么他們想要砸掉國企?因為國企待遇太好,因為國企管理者腐敗。事實上,國企員工整體上待遇好不好呢?除了金融電信等少數幾個行業外,絕大部分國企的普通員工待遇并不是很好,不比社會平均水平更高,很多行業甚至更低,國企員工好就好在終身制,有保障,說到底,還是一個“穩定”的定心丸在支撐著他們。說到國企腐敗,我認為情況是存在的,甚至在某些企業是嚴重的。但是,決不能因為這個就有分掉國企的想法,而只能希望改革國企管理模式,加大查處力度,提高國企員工的民主權力。國企老總要腐敗,終歸是提心吊膽,坐牢的風險在時刻等著他,倘若把國企變成了私企,企業賺多少,全都裝進了私人腰包,同是職工創造的財富,占有權的變更,會掩蓋另一種合法的腐敗與剝削。
政府和國民為什么不能反過來思考?為什么不能要求私企和國企都保證員工的相對穩定性和終身制?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盡管企業是私人的,但私企老板也不能隨意解雇員工,除非遭遇經濟危機和企業破產,但是,即使遇到上述情況,被解雇員工也有失業保障來穩定他們的生活和心態,并不會有中國企業隨意“一腳踢掉”的殘酷現象。
從負責任的角度看,我認為由政府來主導砸飯碗是極其錯誤的做法,政府的根本職責是維護好國民的飯碗,決不是砸國民的飯碗,政府有責任要求各行各業盡可能保住員工飯碗,并且要求他們為員工交足失業保障金,在員工失業的時候,政府理當及時足額的給他們發放基本生活費,決不能用“砸掉鐵飯碗”的簡單理由來漠視失業國民的生存問題,用政策來催促各行各業砸人民飯碗的做法是錯上加錯。
順便我還要提一點有關政府與市場的問題。私企老板們天天批評國企不公平競爭,天天罵國企員工待遇太好,天天批評國企效率低,說政府偏袒國企,破壞了市場規則。我想問的是:你私企為什么不能給員工提供同樣的穩定待遇和福利?用隨意砸飯碗的冷酷得到的所謂高效率,得利者是誰呢?是你的員工還是你自己?政府沒有要求你們給予員工象國企同樣的待遇,實質上是在保護你的剝削有理,政府破壞的市場規則反倒是有利于你們,私企用較低的“責任”與國企較高的“責任”競爭,私企高效率的社會意義又在哪里呢?你們口口聲聲說西方國家是自由市場經濟國家,那我就要再問你:西方的資本家不能隨意解雇自己的員工,若要解雇,也需要走工會的程序并能得合理的生活保障,中國的私人企業,工會能約束你們嗎?不就是你們老板一句話的事嗎?你們眼中有員工的穩定生存權益嗎?
國企有做得不好的,私企也有做得好的,不能簡單仇恨國企,也不能盲目否定私企,私企也不要時刻想著分掉國企,如果你們盡了國企同樣的責任,而且能做得更好,你遲早會擁有比國企更大的吸引力,華為便是最好的例子。
放眼世界,越是先進發達的國家,政府越是盡力維護其國民擁有相對安穩的工作和相對合理的失業保障,政府永遠都不會主動砸掉國民的飯碗,除非已經達到難以維持的地步。
再回到“國考熱”這個問題。公務員被詬病,還涉及到一個“大政府”的爭論問題,也就是說財政供養的人員太多。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用砸飯碗的方法,因為已經進入這個隊伍的人員同樣是在謀生,只要途徑合法合規,就不應當成為被清理的對象,需要清理的是以不正當手段進入的特殊員工。一方面要依法依規進行有限度的清退,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新編公務員的數量規模,調節好“退”與“進”的弱失衡,即每年退休退出的公務員人數要略大于新進入的公務員人數,這樣處理若干年,合理的政府公務員隊伍也便形成了,不必爭論政府的大與小,而是要保持有效管理的合理編制。
最后,我還是想對政府重復幾句:你的職責是保護人民的就業權,決不是當“砸飯碗”的指揮者,工作穩了,心便穩了,心穩了,人便穩了,人穩了,社會便穩了。也想對社會做個呼吁:不管公姓私姓,每個人都應該要求得到相對穩定的鐵飯碗,而不應當主動要求成為某人的家奴,工作權是文明社會的最低要求,如果絕大多數人都擁有相對穩定的鐵飯碗和失業的安全保障,“國考”還會熱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