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截至2011年6月末,我國外債余額已達6425.28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在6425億美元外債中,中資金融機構和外商投資企業是借債大戶。統計顯示,在登記外債余額中,中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占45.39%;外商投資企業債務余額占30.38%;外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占13.01%;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余額占9.77%;中資企業債務余額占1.41%。
據說,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各國普遍采用借用外債發展本國經濟的政策,我國也不例外。我國一直秉承“借外債并不可怕,但主要用于發展生產”的宗旨,將舉借的外債重點投向交通、機電等產業,從最新統計看,目前登記中長期外債(簽約期限)余額中,投向制造業的占23.79%;投向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占12.53%;投向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占8.1%;投向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占3.85%;投向房地產業的占5.03%。(我們注意到,投向農業和民生的為零。)
這條消息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知道了中國還借了這么多的外債。但是,官員告訴我們:與龐大外匯儲備規模相比,6000多億美元外債占比很小,我國外債不存在償還風險。
說到外匯儲備,專家如數家珍:“我國有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6000多億美元外債只占很小比重。同時,另一國際參考指標——負債率,是指外債余額占該國當年商品和勞務出口收入比率,其比率不超過100%就在安全線內,超過就是負債過重。2011年1月—6月我國僅商品出口就達約8742億美元,6000多億美元外債占商品出口收入都沒超過100%,若再加上勞務出口收入,比重就更低了。宏觀上,我國外債規模算小的,根本不存在償債風險,更不可能出現債務危機。”
中國百姓并不關心外債償還問題,也根本不會擔心外債的“債務危機”。我相信專家的這些話也不是說給中國百姓聽的,而是說給那些借錢給我們的機構聽的。好讓他們放心,最好是繼續把錢借給我們。中國百姓搞不明白的問題是:既然我們有這么大的外匯儲備,為什么不拿出來投入發展和建設,反而要去借外債?這也是本文要說的重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茂生對記者說,外債和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不一樣。外匯儲備是企業結匯形成的,雖然從理論上講也是國家財富,可以用來投資,但目前還未建立借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機制,這樣的渠道現在還沒有打通。外儲不能隨便用,其風險如何承擔還需要進一步研究?,F在專家們正在研究怎樣使用外匯儲備,使其利益最大化。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5682822.html
這位專家的話當然不是隨便說的,肯定也代表了官方的意見。對此我們有兩點疑問:
第一,關于“目前還未建立借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機制,這樣的渠道現在還沒有打通”。我們的疑問是為什么不打通?因什么原因、受到什么阻力使這種“渠道”至今打不通?改革不就是要打破那些束縛生產力發展、不利于國家和人民的陳規陋習么?改革進行30多年了,百姓的鐵飯碗都打破了,很多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的口號下全都搞出來了,“殺開一條血路”搞改革和“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口號都喊出來了,為什么“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機制”還沒有建立、“這樣的渠道現在還沒有打通”?這難道比地雷陣和萬丈深淵還可怕?比殺開一條血路還艱難?
第二,“外匯儲備不能隨便用”是誰說的?外匯儲備到底應該怎么使用?既然“外匯儲備不能隨便用”,那么,動用外匯儲備買了8000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隨便”還是不“隨便”?誰批準的?目前美國國債大幅縮水,誰對此承擔責任?既然外匯儲備可以用來買美國國債(據認為也可以用來買意大利國債),為什么不可以用來給國內建設投資?
做為普通百姓,我們不懂金融,不懂外匯管理,不懂國際投資。但我們都知道“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殺開一條血路”搞改革和“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些豪言壯語。那就請他們兌現,快點把外匯儲備用于國內投資的機制建立起來,快點把渠道打通,快點把“隨便”糟蹋外匯儲備到國際上購買垃圾債券的行為制止并給予制裁。99口棺材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派得上用場了。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