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士康的“17+y連跳”折射出了資本剝削的殘酷性
“富士康”,一個原本只在資本階層或者在上層的官僚小群體知道的名字,由于“17+y”的“連跳”,使各個階層,包括底層群體都熟悉的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概念。富士康的“n連跳”,是一個馬克思、恩格斯筆下的資本殘酷剝削剩余勞動,攫取剩余價值在今天的中國殘酷性重演的現實版;是對于資本以生命極限的控訴!
只要是資本私有化,就必然產生剝削。資本投入所創造的所謂利潤就是工人的剩余勞動所產生的剩余價值。這是資本性質所決定的,是不可逆轉的絕對結果。“利潤”的大小體現了剝削程度的高低。富士康的深圳生產基地則反映出了資本剝削較之于臺灣的無以復加的殘酷性。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立于1974年,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1988年從臺灣肇基轉移于深圳重新建廠,自此以來,富士康迅速發展壯大,今天已擁有6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強勁發展、逆勢成長,出口總額達556億美元,占中國大陸出口總額的3.9%,連續7年雄居大陸出口200強榜首;躍居《財富》2009年全球企業500強第109位。
然而,就是這些令人炫目的“利潤”數字折射出的卻是血與淚的事實。
富士康在大陸擁有深圳、昆山兩個工業園,十三家生產基地。每一家工廠只是追求簡單的勞動加工,第一線的操作工人通常都被人為地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廣大的工人們,為了提高收入,以保證有一定的“富余”收入寄回家中,他們不得不每天“自愿”加班6——8小時,以獲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而在臺灣最低收入行業如建筑、保安領域,工人每月平均收入為3萬元新臺幣,按照1:4折算,約合人民幣7300元,而且是八小時工作制。由此可以計算出富士康每月剝削了工人的“超制”〔八小時工作制〕勞動180——240個小時;與臺灣最低工人收入純工資比,每月多余剝削大陸工人5300人民幣元。以極其廉價的勞動,創造超額的剩余價值,以致在短時間內富士康一躍而人世界五百強的前列,這在臺灣本埠郭臺銘可是無能為力的。不要說什么“有心無力”,就是連“心”他都不敢有所妄想,而在大陸他卻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的夢想。
工資成本按照國際一般慣例應占總成本的35%——50%,而在今天我國的私有企業中,平均未超過10%。就在工資的成本支出上,富士康就“節約開支”了50%——80%的工資成本〔含“自愿”加班〕。
深圳目前的每月人均最低消費在1600元左右,富士康的工人人均消費按這一最低標準的60%計算,需要的最基本開支占每月收入的50%,而且這還是兩個“工作日”的工資收入。也就是說,富士康的工人用“一個工作日”解決自身的基本需要,用“第二個工作日”完成可憐的“積蓄”。但是千萬不要有什么頭疼腦熱,更不要遭遇什么“意外”。否則,那窘境既是可想而知,又是不可想象的了。
臺灣的月均7300人民幣的工資收入,其本身就已經被資本所有者剝削了100%的剩余價值,而富士康的資本所有者呢?他們對工人剩余勞動的“自愿”制度,及其由此“創造”的對剩余價值的多重壓榨,莫非都在150%、200%、300%......?
郭臺銘創造了資本的神話奇跡,但這是在他的工人同樣“創造”了“17+y連跳”的生命極限“奇跡”的條件下所“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富士康構筑了資本輝煌的大廈,但它的基石無疑是我們的并不“體面”的工人階級兄弟、是我們共同的同胞的血肉之軀!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目前我國的私有化程度已達70%,并且還在繼續“鼓勵”發展,從中——資本殘酷的剝削性,我仿佛又看到了資本猙獰的、瘋狂的、開懷的笑容;宛如又看到了剩余勞動者在毫無間隙地、源源不斷地流淚、滴血——在“n連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