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按:有人說,2015年以后,中國將進入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沒有看到中國科技競爭力明顯好轉的情況下,要說有新模式,恐怕只能是“制度套利模式”。計劃到雙軌,中國人第一次財富重構,國企大規模破產是第二次重構,前十幾年的“瘋地產”是第三次重構,下一輪重構的動力是“改革”,財富會進一步向少數人集中,資本家數量將快速膨脹。
無論你怎么看、怎么聽,世界上絕無任何國家“改革”的鐘聲敲得有中國這么響亮,每一聲響都是一支興奮劑,熱血沸騰自不必懷疑。如果你仔細盤點近些年來的鐘聲,你會很容易地找到一個規律:私化的腳步在加快。2012年之后,這種趨勢更加明顯,我在兩年前的博文中已經談過。經過一系列的攻堅,財富重構的方向已更加明確,這個方向的總設計原則是加速中國走向貴族化社會。
看一個組織行為,可以分“本”和“末”兩個層面,象反腐敗這樣的事情只能屬于“末”的范疇,而所有制問題則屬于“本”的范疇?,F在,反腐敗的巨大成就已被多數人承認,但無論如何承認,都還是屬“末”,因為腐敗是你自己造成的。硬要記功,對反腐運動的領導者可以記功,對組織則無功可言。“所有制”的定位是由執政者自己所定,如果由你自己直接或間接地更換了定位,那就是動了自己的“本”,一日不校正,在本組織內就不應該獲得贊美。
我認為分析中國財富重構的大致方向還是很有必要,即便無法改變其進程,總該讓更多人明白搶粥的必要性。中國的新一輪財富重構之路大體上會沿著以下幾個設計走下去:
其一,通過國企改革。這是中國財富重構的大戲,無論是“持股改革”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是國家的大手筆和大設計,最終都將演繹為產權變異。
混合所有制就一夫多妻制,封建威權或政教混合制度下,一夫多妻是可以勉強維持的,民主共和時代,絕對沒有和平共存的可能性,遲早得散伙,而散伙的結果最大可能性是私有化。這里,暫還有一點值得僅幸的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壯大,不少國企尤其是央企已經十分龐大,若沒有特別不講良心的設計,私人是很難娶得起那么多胖女人的,就算是塊大肥肉,都很難咽下。所以,往后大家要多留意混合所有制改革版本的設計技巧,看他們如何切塊。
“持股改革”也是新一輪重大改革中的重要設計,其模式是先假離婚,慢慢習慣就真離婚,根本目的還是想離掉,彼此都沒有什么眷戀。持股改革的最大矛盾在于如何持股?高管持多少?中管持多少?員工持多少?持股的要求是什么?如果高管持幾十萬股,員工持一萬股,是否意味國資的不公平分配?持股的時間要求和轉移條件非常有講究,如果沒有靈活性,刺激力不強,持不下去,如果靈活性太強,財富效應過大,股權重組私化的進程將加速。
有關國企改革的問題,我很想建議仍在國企的員工,要高度關注改革設計細節,尤其是“持股改革”的細節,盡最大努力要求平等持股。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就不關注,不關注,國企就成了少數幾個人的企業。
其二,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造富。資本市場的實際功能是為實體服務,合格合法的實體融資無可非議。然而,從二十幾年的中國股市歷史來看,投資者為實體服務了,得到的回報卻是可憐的,實體的壯大也是虛胖為主,特別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讓股市成為極少數人掠奪投資者財富的集中地,被經濟學家怒批過多次的制度問題并未得到任何改觀,并將會持續影響投資者的利益。
不久的將來,注冊制將走進股市(頂層設計是支持的),實體融資可能相對更為容易。有關方面也強調,上市容易并不意味著就是圈錢搶錢,監管也會更嚴格,風險也會更大。但是,就我的判斷看,外來的好經一進中國,通常都至少要打五折,沒有死人的事件發生,一般不會有革命性的制度易弦。注冊制將更有利于私人資本的虛擬擴張,未必代表實體能力的擴張,虛擬擴張快,財富掠奪速度就快,兩極分化的局面更易形成。
對做實體的國人最好的建議是:盡快磨刀,不要等羊來的時候,吃不進嘴里。小實體要抓緊整合,做成相對規范有競爭力的大實體;沒有科技含量的實體,要抓緊時間裝飾上“科技含量”,有科技含量,你就有套取資本的資本;有外企作依靠的企業,要盡快與外企整合完善,將來,合資或外資企業圈錢的機會可能進一步得到拓展;還有一部分普通人,如果有機會能參股到某些實體的,要抓住機遇參股,科技入股、智力入股、資金入股等都是途徑,一旦成功,財富重構的歷史機遇也屬于你。
總而言之,股市就是自由市場,越有本錢,越能繁殖錢,多數股民將成為“送財童子”,金融衍生品市場也將會誕生無數的大財神。
其三,是通過新增投資的民間化。中國將在較長時期內處于一種“消費不足,外貿增速放緩”的狀態,中國的經濟增長越來越依靠投資,即投資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會繼續高企。與這一進程相伴相隨的動作是投資的民間化,國家將會在幾乎所有領域放開私人資本的進入。這里所談的“私人資本”應該分兩個方面,一是指實足的私人資本,貨真價實的財富,二是指“借貸資產”,想辦法把國民存在銀行里的錢變成自己的投資資本,甚至有可能借投資之名獲得財政上的補貼支持。不管在什么領域,一般不再為私人資本設立準入門檻,還有可能逐步將國資排除于新增投資之外,這個過程稍慢一點,但從時間上看對私資更有利,越往后,國企被排擠的力度會越大,如果繼續迷信頂層設計的話。
投資是講回報的,有條件投資的私有業者最好選擇與民生相關的行業,如水、電、氣、路、油、信息等,而特別要謹慎的是盡量少參與國外的投資,政治風險和外交風險太大,這與美國資本對外投資不能簡單對比。
其四,直接或間接從事擦邊球行業。自2013年以來,中國進入“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時代,以后還將會沿著這個軌跡走下去,各種各樣的法律都將會對過去“違法”的行為松綁,或者說變相松綁,給你足夠多打擦邊球的機會。比如非法融資、非法放貸、非法吸儲、非法屯地、非法經營山林河流、非法賣淫、非法賭博、非法亂收費等等,這些“非法”今后有可能改成“輕度違法”或“法不禁”,很多法學家正在非常努力地將中國法律朝這個方向改造,說是符合文明法的大潮流,讓人類在自由中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規范。
事實上,要從事這些從“非法”到“擦邊”或“合法”的行業,必須依賴權、錢和強大的心臟,擦邊擦得好,才能賺大錢,沒擦好,也有可能進牢房,這類致富屬高風險致富,一般人可能還是少觸及為宜,無論如何,會撐飽一批膽大的。
其五,土地流轉是新的財富重構之路。過去,宣傳土地承包的好處是讓人民吃飽飯,這個愿望實現了。當然,這并非說不承包就永遠吃不飽。事實上,自種子創新和化肥供應充足后,不管土地以何種形式存在,中國都能解決好吃飯問題。
現在,中國又來新一輪土地確權,說是要保護農民利益,保護耕地面積,讓農民更快發家致富,這次的說法可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耕地的集體所有權是非常明確的,確不確權都在那里,農民的承包權也是明確的,確不確權都是明確的,新的所謂確權表面看讓農民吃了放心丸,實質上,土地流轉又為耕地變性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空間。土地用于農業始終具有弱質性,不可能靠它發家致富,只有資本才能讓耕地變成寸寸黃金,農民是純樸的又是現實的,只要能收獲效益,多數人不會關心耕地在誰手上或耕地上長了什么。
土地流轉操作起來相對其它產業而言較為困難一些,“城鎮化”將是地方政府和資本家的最好抓手,“讓農民進城,又讓農民確權”可能是一個最具誘惑力的口號,進城了,享受城里人的生活,農民的耕地,從承包權的角度看還在農民手里,只是轉讓給他人幾十年而已,皆大歡喜,這個過程可能將成為未來新權貴的一種標識。
未來的新權貴可能表現為:城里有別墅,鄉下有大片自由經營的耕地,還有莊園,還有雇傭的長工。未來依靠土地致富的可能包含三類人:一是農村有勢力的大戶族,靠強收強轉掌控土地;二是所謂的“鄉紳”,部分農村人在外面發了財,回家報效鄉親,一邊做“善事”,一邊張羅著農民的土地集中,名義上做個致富帶頭人,實質上是控制農村土地經營權,成為一方名門望族;三是農業資本集團,它們以做農產品或農產品深加工業為主,它們的產業鏈始端在農村,它們很有可能通過圍獵耕地來實現集團利潤最大化。
結束語:繼續阻止私化式財富重構已經相當困難,政策的潮流洶涌澎湃,很難用《憲法》轉向,特別是經過媒體的思想灌輸,私化在本時代很多人的觀念認同上也不居被動。再者,私化大潮能激發經濟短中期的活力,自然會獲得頂層的青睞及維護。希望在認識了社會的大趨勢以后,能參與進去的盡量參與,不能參與的多數人,盡量要求多獲得一些邊際性的利益,萬萬不能一廂情愿地等待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來救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