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財經3月30日訊 滬國企改革主目標是“形成適應現代城市發展要求的國資布局”,從近期相關國企改革動作看,上海國資改革更重視建立新型董事會,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與經營機制市場化。分析稱,上海在國資改革過程中將借鑒淡馬錫模式,包括以資本管理取代資產管理、建立新型董事會、通過分類持股落實國企戰略規劃等,考慮到滬國資現實狀況,要完全實現淡馬錫模式仍需一個過程。
上海財大金融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指出,長久以來,上海地方政府對國企經營活動有很密切的關聯,這種聯繫短期難以完全阻斷,通過股權方式管理金融機構只能作為目標,“盡管改革形式上會借鑒淡馬錫經驗,但短期內政府意志仍將在國企中得到體現”。
“先進的公司治理是淡馬錫成功的核心。”申萬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介紹,新加坡財政部全資擁有淡馬錫,但不直接參與管理,對其人事、分紅等關鍵決策也僅有部分審核權,且無提名和決策權。此外,淡馬錫僅從利潤角度考量,獨立對特定國企進行增減持的投資決策。
滬年內或現首個國資平臺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政策已明確,關鍵是細則,要吸取過去國資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解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時,國有股權結構變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權力尋租問題,并引發國有資產價格流失,在當前國內產權交易體系并不特別完善的前提下,借鑒淡馬錫模式率先改革國企經營管理機制的方式更易獲得成功。
奚君羊建議,滬國資改革過程中不妨先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淡馬錫模式是改革的長遠目標,中間需要有過渡期,短期內政府對國資金融機構仍保留一定影響力,但隨?國企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政府對企業的影響力會逐漸削弱,最終過渡到淡馬錫模式”。
按上海官方布局,今年全市將有1至2家國資平臺進入實質性運營。有消息稱,作為金融國資改革的重要一步,上海國際集團或被打造為“金融淡馬錫”,即國資僅持股監督,但不做經營。據悉,上海國際集團旗下金融企業包括上海國際信託、上投摩根基金、上海證券、海際大和證券等,此外還有諸多未控股的優質金融企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