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新一輪國資改革拉開序幕。本輪國資改革最大的突破點是進行制度創新,即積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意味著目前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現象將改變。
事實上,多年來深圳市國資委積極推進產權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率先在20家直管企業中,通過國際招標招募、債轉股、引入民營背景戰略股東的方式對11家直管企業進行了產權主體的多元化改革。接下來,深圳市國資委還將研究組建新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不再直接干預企業法人的經營自主權,從而實現從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然而,如何建立健全透明而規范的國資流動平臺、不斷完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的建設,是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所在,深圳國資改革正步入深水區。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
在新一輪地方國資改革上,深圳扮演著“急先鋒”的角色。3月17日,深紡織披露公告稱,其大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投控)擬轉讓上市公司26%~29%的股份,轉讓完成后,深圳投控將不再是深紡織的控股股東。此前的3月12日,深圳市國資委承諾將放棄參與華控賽格的經營管理,僅作為一般財務投資人。
日前,接近深圳市國資委的一位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深圳國資改革路徑日漸明晰,關于深圳市國資改革的意見已完成起草工作,目前正在根據有關意見進行修改,預計近兩周就將正式出臺。
“方案中除了依托資本市場繼續推進國企整體上市的思路不變外,國資委還擬轉讓一些企業集團股份,以進一步降低持股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最先可能是用招拍掛方式公開轉讓國資委目前100%控股的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股份比例不少于10%。”上述人士說。
加速推進
混合所有制改革
記者了解到,最先可能實行股份轉讓的深圳投控是一家以產權管理、資本運作及投融資業務為主業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所屬全資、控股企業68家,主要參股企業26家。總資產規模在深圳市屬企業集團中最多,截至2012年12月底,公司總資產1695億元,旗下有通產麗星、深深房、深物業、深紡織4家A股上市公司。
“加快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也是本輪國企改革倡導的思路之一,有利于打破國有資本壟斷。此外,通過降低持股比例,也能減少國企的控股成本,以實現市場化經營。”上述人士表示。
事實上,在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這塊,深圳已實行多年且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早在2006年的《深圳國企改革與發展的“十一五”戰略規劃》中,深圳政府已明確提出了“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經營機制實現根本轉變。除少數承擔特殊職能的以外,全面實現高度產權主體多元化,引入外資、民營、其他國有等多種經濟成分”的改革目標。
深圳國資委直屬企業集團共計20家,截至2013年年底,市屬國企總資產達到了5827億元。深圳國資委目前直接和間接持有100%股權的已只剩9家企業集團,分別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機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遠致投資公司、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多年改革,已有多家企業集團通過引入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實現了股權多元化經營。如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目前深圳國資委持股比例最少的集團是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營業務的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12月底,深圳國資委持有其19.9%股份,這與國資逐步退出競爭性充分的行業的改革思路有關。
“深圳國企的混合制改革接下來面臨的是進一步加快和深化的問題。某些行業是不是要進一步降低持股比例以使股權更加多元化?有些平臺公司下屬很多子公司,怎么劃分類別進行改革,還有哪些行業要退出,哪些行業又需要兼并重組形成優勢集團?”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快國企
整體上市步伐
繼續加大推進國企的整體上市力度是深圳政府此輪國企改革堅持的一個方向。在國資委直管的20家企業集團中,有上市公司平臺的有12家,控股了18家A股上市公司和2家H股上市公司,多分布在功能性行業。這些上市公司資源為接下來深圳國企提高資本證券化率,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以及加強同業整合和產權多元化創造了條件。
“深圳之前很多企業是對一部分優良資產進行包裝上市的,是部分上市,此輪深化改革將加快推進整體上市,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整體上市。”上述人士表示。
之所以繼續將整體上市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方向,是因為通過部分資產改制上市后,上市公司與大股東及其關聯人依然存在著同業競爭關系,產生大量的關聯交易,這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的一大障礙。而整體上市作為典型的資產重組行為,可以減少上市公司與母公司的關聯交易,提高經營效率。為此,上至國務院國資委,下至各省市國資委,一直強調國企改制上市必須摒棄或抑制部分上市而走向整體上市。
目前,深圳國資委已基本完成對深圳燃氣、深圳能源、深高速、鹽田港等上市公司或其所屬集團公司的整合。 “除了A股上市平臺外,還要繼續推進境外上市,比如A+H股模式,就很能規范企業運作,管理透明度高,也很難進行行政干預。”上述人士稱。
資本管理
代替資產管理
“深化國企改革如何操作只是手段問題,關鍵是搞清楚改革是為了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只有實現管企業變成管資產的目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深化國企改革,做到實質性的突破。”郭萬達亦表示,政府角色轉變為管資產的最好借鑒模式是新加坡的淡馬錫模式。
淡馬錫模式正是深圳以及各省市國資委在國企改革中一直倡導學習的,其對我國國企改革存在諸多借鑒之處,具體表現在以資本管理代替資產管理、分類持股貫徹戰略規劃、新型董事會建設等方面。而關于這一模式的可能性也在新一輪深圳國企改革中有所討論。
上述接近深圳國資委的人士表示,政府希望能夠減少其到企業之間的層級架構。目前,深圳國企持股模式主要是深圳國資委作為出資人,控制旗下18家一級公司,這18家一級公司又作為母公司控股多家孫公司,從而持有大量國有企業資產。以A股上市公司沙河股份為例,實際上是由國資委直管的深業集團作為控股母公司。這種國資委通過母公司持有大量國企股份的做法,一方面管理鏈條過長,有失效率,另外也與政企分離的原則相違背。
“政府希望能夠通過直接控制某一家企業集團,再由一家企業集團直接控制其他國企。最有可能的是深圳國資委重新成立一個全資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由其直接控制其他國有企業,即最終形成國資委、某資本運作平臺和企業的三層架構。”上述人士稱。
組建新的資本運作平臺既可以通過對現有國企的控股和持股行為,對國有資本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又因其處在國資委和下屬企業之間形成政企分離,具有隔離作用。這種三層組織架構模式確保了國有企業能夠在為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以市場規律運行,參與市場競爭,保證企業日常經營的市場化與高效率。
但上述思路是否能進入實際層面操作遭到了深圳政府智囊團成員某學者的質疑。“形成這三層架構的先決條件取決于政府的充分放權,如果新成立的資本運作平臺公司不能完全轉變為管資本,仍沿襲隸屬關系式的行政干預,還不是現在的"老板加婆婆"模式?改了的只是形式,企業還是會被管死。”
該學者認為,要達到上述調整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因為國企改革不僅僅是經濟體制的改革,更關系到利益的調整和權力的重新分配,需要伴隨著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達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