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在京落幕。
大公網特約評論員 趙前
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落幕,執政黨未來十年改革攻堅戰已經吹響了號角。
十八屆三中全會——一場被認為將決定中國未來十年走向的標志性會議上,執政黨數百名政治精英通過一份公報和“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執政黨新設立了兩個高級領導機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家安全委員會。
新的機構意味著新的權力和職責,按照中共歷史經驗看,明確的機構和領導班子能帶來“真刀真槍”的強力推進。那在三中全會上新設立的這兩個機構意義如何?
許多觀察家眼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并不令人意外。早在年初便有建議希望北京方面設立專門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官方則始終沒有對此予以公開評論。筆者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因素來考察這一新機構的設立。
從國際上看,美國從1947年冷戰初期就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組成,而軍事、情報和財政等各重要實權部門長官也常常參加決策。俄羅斯同樣設有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在1991年后更名為聯邦國家安全局,換湯不換藥,其仍然是關鍵的維持政權穩定的強力機構。不久前日本國會通過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動議。大公網評論員李遠航發出 “日本設立最高外交安保機構 中國怎么辦”的呼吁。雖然中國版“國安委”的設立應該謀劃更早,但國際諸多大國紛紛在國家安全領域布局,必然令中國的執政者們感到趨勢使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從國內方面考慮,此次中共決定設立國安委存在更深層次的背景,并且一個突發的誘因令此順理成章。仔細觀察三中全會的公報,對國安委的官方表述是“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報將其放在“創新社會治理”的段落里,作為“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共安全”的體系成員,其國內治理的用意凸顯。因此這個“國家安全”的含義將十分廣泛,而不止于狹義的“國土安全”,很可能將包括類似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反恐職能——大會前夕發生的“10•28沖撞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就是一個典型注腳,也是國安委設立的“引線”。同時,維護包括“經濟安全”,“網絡安全”乃至“意識形態安全”等大安全意義的職能亦可能被賦予。
另一個亮相的新機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也有跡可循。在中共的權力運行機制中,這種專門名號的“領導小組”作為“民主集中制”的體現,歷來是最關鍵、最高層的決策機構。比如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的最高決策機構其實就是“中央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此次設立的“改革小組”更是具有風向標意義——三中全會只是提出了截至2020年的總目標,具體的改革方案制訂,其重任便落于這個“改革小組”身上。
盡管與歷史上多次會議一樣,這次三中全會對各界期待的各項改革沒有具體描述,卻布下了兩顆最關鍵的棋子——在這場將持續十年的改革攻堅戰里,“國安委”專司守衛,是國家和政權安定之盾,而“改革小組”則司進取,是改革攻堅的利劍。
未來十年的改革攻堅,注定是一場“觸及利益”也“觸及靈魂”的硬仗。而“國安委”將確保這場進軍“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改革小組”的設立,則將督促其“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在未來一段時間,人們會看到劍之利和盾之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