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型社會建設不是簡單地用行政的辦法去節水,其本質特征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起自律式發展的節水模式,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其中人與水的關系是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縮影。當前我國嚴重的水資源問題,既是長期以來人類與自然這對矛盾相互作用和不斷轉化的結果,同時也對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產生重大影響。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審視和把握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水資源問題的實質: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水資源的主要特點。盡管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中黃河、淮河、海河等流域人均占有量更低。水資源的時間分布極不均衡,大部分地區每年汛期4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容易形成春旱夏澇。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也很不均衡,與我國人口、土地、經濟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區人口占47%、耕地占65%、GDP占45%,但水資源僅占19%。
上述特點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之間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總體來看,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水利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應對了洪澇干旱等災害,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以及生態和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要看到,我國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問題仍然相當嚴重,并呈現出三個明顯特征:
一是水資源短缺與用水浪費并存。正常年份全國每年缺水量近400億立方米,北方地區尤甚。全國農村有3.2億人飲水安全沒有保障,占農村總人口的34%。同時,我國許多地方用水結構不合理,浪費嚴重,用水效率低,效益較差。2004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國等先進國家的8倍。全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5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9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約為60%~65%,與國際上用水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一些水資源緊缺的地區盲目發展高耗水、高污染產業,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仍然采取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
二是防洪能力總體提高與洪水風險不斷加大并存。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大江大河綜合防洪減災體系,主要江河具備了防御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但是,人水爭地矛盾突出,洪水高風險區域與人口高密度區域、經濟財富集中區域相互重合,洪澇災害每年仍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是與水相關的生態和環境狀況局部好轉,但整體形勢嚴峻的狀況依然沒有改變。全國污水排放總量仍在上升,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量大面廣的問題仍然突出,地下水超采嚴重,有的地方河道斷流、湖泊干涸、濕地萎縮、綠洲消失、荒漠化發展。
存在這些突出問題,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是自然的原因,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客觀存在。但要看到,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等人為因素則是更為主要的原因。這表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存在著不和諧的因素,而這種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
現代水利的核心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縱觀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經歷了依存、開發、掠奪、和諧四個階段。
第一個時期,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原始社會,人和自然是一種依存的關系,人依附于自然。人類一方面直接或通過簡單的生產工具從大自然獲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各種威脅。這一時期,人類被動地適應自然,與自然的關系處于一種原始的和諧狀態。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青銅器、鐵器的使用及至農業、畜牧業出現后,人類開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改變自然,使得這種關系進入了開發階段。為了農業生產,人類開始挖渠道,用渠道灌溉,于是農業灌溉開始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修壩修水庫,第二產業開始出現,人口開始向城市集中,工業用水開始上來。在這一時期,由于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還沒有對自然造成較大的破壞。
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現代大工業生產出現后,人類的自信心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感,驅使他們去“征服自然”、“統治自然”,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奪,人與自然的關系進入了第三個時期。在這一時期,掠奪性地開發資源,一方面對大自然造成破壞性的災難,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與懲罰。當前我國面臨的四大水問題,表面上是水對人的傷害,但本質上是人對水的傷害造成的后果。
然而,人類終究是有理性的。當這種掠奪式的開發難以為繼時,人與自然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針對長期以來我國粗放的經濟增長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我們黨提出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些都是對新時期新階段我國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反思、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是對我國現代化戰略的理性調整。
人與自然關系發展的四個時期,在哲學意義上是一種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從“人定勝天”到“人天和諧”,是人類反思資源過度利用、生態破壞造成惡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華,是人類主動地在更高層次上同自然和諧相處。
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關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們相信,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牢牢把握好以下四個要點,才能夠較好地破解我國的水資源問題。一方面,通過水利發展,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轉變水利發展模式,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要給洪水以出路。在處理人與洪水的關系上,我們有很多經驗教訓,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要給洪水以出路。洪水災害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二者都是災害的本質屬性,缺一不成其為災害。正因為如此,給洪水以出路,不僅要體現在抗洪期間,而且要把它作為整個防洪工作的指導思想,在經濟社會建設中予以高度重視。比如在城市規劃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給河道讓出一定的寬度來,防止人為約束河道造成惡果;在防洪建設上,要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并舉;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強分蓄洪區建設,科學合理地運用分蓄洪區;在處理江湖關系、雨洪資源利用等一切工作中,都要按照給洪水以出路這個思路來展開。在這些方面,我們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1998年長江大洪水以后,長江干流在重點加強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退田還湖(河)、退耕還林、疏浚河湖、移民建鎮,這是我國歷史上千百年以來第一次從圍湖造地、人水爭地,轉變為主動地大規模退田還湖,給洪水以出路。從2002年開始,黃河連續進行了5次調水調沙,將數億噸泥沙輸入大海,河道全線沖刷,主河道的過流能力增加了約2000立方米每秒,初步遏制了“二級懸河”惡化的不利趨勢。這些都反映了我國防洪思路發生了重要轉變,體現了給洪水以出路的要求。
要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應對干旱缺水,有多種措施。按照常規做法,解決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庫多蓄水;解決空間不均,主要靠調水。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總量短缺,靠修水庫、建調水工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水型社會才是解決我國干旱缺水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舉措。節水型社會建設不是簡單地用行政的辦法去節水,其本質特征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起自律式發展的節水模式,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節水型社會的核心是制度建設,需要明晰初始水權,建立和確定水資源的宏觀控制和微觀定額兩套指標體系;需要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建立水權交易市場;需要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2001年3月,水利部在甘肅省張掖市進行了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并逐步向面上推開。
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來解決水土流失問題。自然生態是自我平衡的,面對大自然,人為的過多的干預,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破壞。如果人不去傷害大自然,給自然生態提供休養生息的機會,大自然就會自我修復。目前生態治理中所采取的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實現生態的自我修復。在解決水土流失問題上,必須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作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目前所做的淤地壩建設、發展牧區水利、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的,取得了較好效果。
要發展綠色經濟,嚴格排污權管理。綠色經濟是在整個經濟結構的布局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間,要求國家在宏觀管理上要充分考慮綠色問題。只有發展綠色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水污染問題。與此同時,解決水污染問題,還要嚴格排污權的管理。水環境承載能力集中體現在排污權的管理上。正如節水型社會是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建立起一整套社會制度,排污權的管理也應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建立起宏觀控制、微觀定額兩套指標,按照排污權的上市交易規則,采取一系列市場經濟的做法,以此來提高水環境的承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