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市場經濟”的最大最根本規律性(19)
----兼評高尚全的“市場化改革”不動搖
聽嬋釋禪
一、“市場經濟”運行的最大最根本規律性
聽嬋釋禪為“市場經濟”所下定義是:“市場經濟者,馬克思描述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也”。“市場經濟”運行的最大最根本規律性是:“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必須做到‘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目前,中國出現的馬克思曾說過的“商品生產和產能過剩危機”的不得不靠大量商品的對外國輸出來擴大消費,以促使“市場經濟四個環節盡可能達成‘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的經濟現象,正是“突現”了中國國內的“商品生產和產能過剩與大眾消費能力嚴重不足”之間矛盾的尖銳化。而造成這一經濟生活基本矛盾尖銳化或是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過度的私有私營化改革也即某些精英眼里的‘市場化改革’造成的以‘按資分配方式’占統治和主導地位的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里集中和轉移帶來的大多數人想消費卻沒錢消費、少數暴富的人有消費能力卻沒有即期消費能力的市場經濟四個環節循環和演變的‘破壞和中斷’”。也就是說,“違背市場經濟運行最大最根本規律性”的只為少數人著想的“過度”私有私營化改革或是某些精英眼里的“市場化改革”,就必然要受到“市場經濟運行最大最根本規律性”的嚴重懲罰。而由美國引發并波及全球的“貨幣過剩和緊縮的金融危機”與“商品生產和產能過剩的危機”等一樣都是“違背市場經濟運行最大最根本規律性,造成市場經濟四個環節的循環和演變的‘破壞和中斷’”而給予的嚴重懲罰。這在中外經濟發展史中都是概莫能外的。因此說,從宏觀經濟的全局著眼,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那些“次級別的”所謂“供求規律、競爭規律、效率規律、利潤最大化規律等都必須服從事關宏觀經濟全局的 “市場經濟四個環節的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的最大最根本規律性。
二、改革三十年做的三大方面工作
中國進行的三十改革,總結起來大致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代表國家和企業行使公權力的政府和企業等,從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全面細致”的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通過對“市場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逐步減少”了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的職能。二是進行了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大范圍私有私營化改革。三是對原來由國家財政收入供養的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通過分配等政策調整讓其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同時對原來由國家財政收入提供運行經費的包括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必須要由國家公共財政承擔的公平公益公共項目等“部分或全部”地改革為由老百姓自己掏錢支付。
一是政府給企業下放管理經營自主權改革。就‘政府給企業下放管理經營自主權改革”來說,是隨著國民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和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政府再“事無巨細”地參與對“中觀經濟和微觀企業”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全過程全方位”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已成為不可能,也根本管不過來。如果非要那樣做,那就必須大幅度地增加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當然這即不利于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和提高辦事效率,也不利于把企業等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上去。于是給企業等更多的“管理和經營自主權”,使企業等自覺自愿地適應和參與“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也就順理成章和天經地義了。當然,原來政府等“把持”的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權”放下去了,相應的“已沒有了或是已減少了”對企業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職能的政府有關部門的精簡合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隨之政府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的“職能和方式方法等”也必然要做出重大的調整和改變。這些都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二是私有私營化改革也即社會財富“分配”格局的重新劃定。就“私有私營化改革”來說,其是屬于市場經濟四個環節之“分配”環節范疇的。這在以前的理論文章里有較細的論述。既然政府要把原來絕大多數國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權”大量地下放給企業,也就必然牽涉到這種包括企業等“產權也即生產和生活資料所有權”在內的“管理和經營權”是否下放或是歸屬問題。
首先,這種“私有私營化”改革的第一步是,將農村的土地以一種“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進行了“沒有涉及產權”的“私營化改革”,也即實行了“國有私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這種土地“國有私營化”的改革方式至今仍然堅持著呢。當然,某些精英整天喊叫和眼里的所謂“市場化改革”,正是要將土地徹底私有化,實現他們的“土地私有私營”的所有制夢想。
其次,這種“私有私營化”改革的第二步是,大力發展包括個體在內的“私有私營企業和外國獨資私有私營企業”。這部分新發展起來的私有私營企業,可是具有“包括產權也即生產資料所有權在內的“純種”私有私營所有制企業。
其三,這種“私有私營化”改革的第三步是,大力發展“中外合資合營企業”,其形成了“半國有半私有”或是半集體半私有”或是“半中私有半外私有”等“混合”所有制形式。
其四,這種“私有私營化”改革的第四步是,將城鎮內的絕大多數國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先采用“承包責任制”方式進行“國有私營化”改革,然后進行國有和集體企業的“產權”歸屬私人或是集團等的“純種”的“私有私營化”改革。現在保留的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上市”也基本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了“半國有半私有”或是“半集體半集團”或是“半集體所有半私有“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等等。
其五、這種“私有私營化”改革的第五步是,將城鎮內的家庭生活資料公有制進行“私有私營化改革”。其中,最大的“私有私營化改革”動作是“公有住房”的私有私營化改革等等。
綜合以上五方面的大范圍的“私有私營化改革”,也即某些精英眼里的“市場化改革”,從總體上講,中國經濟的基本載體“企業和家庭”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私有私營化”程度以“企業等的數量”來衡量至少已達到了95%以上,當然,從產值上看“公有制”的比例會高些。
三是大幅度減少國家公共財政供養范圍的改革,也即精英們眼里的“市場化改革。其主要就是對原來由國家財政收入供養的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通過對“分配”等政策的調整,讓其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同時對原來由國家財政收入提供運行和經營經費的包括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必須要由國家公共財政承擔的“公平、公益、公共”項目等“部分或全部”地改革為由老百姓自己掏錢支付。
以上就是中國三十年改革在調整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關系和利益格局”過程中大致干的活。也正是這些讓中國人充滿欣喜和血淚的翻天地覆的“利益整合和調整”的深刻變化,才給了不同的利益集團以不同的或是欣喜或血淚的感受。正是由于這種既得利益集團長期以來霸占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并進行“屁股決定腦袋”的大張旗鼓地大唱贊歌,和“受損”利益集團沒有話語權的只能忍氣吞生或是明不正言不順地的只能靠個互聯網進行偷偷摸摸地控訴的“表達意愿和述求的不公平正義”,才需要人們來對三十年改革開放進行必要的反思和反省或是總結一下。當然,“受損”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要是沒有互聯網,可能連這么點微弱的抗爭權力都沒有呢?某公十年窮兇極惡的不管民眾死活的霸道改革,正是這種言論一手遮天的充分表現。
對于此種“既得和受損”利益集團的紛爭,起碼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執政黨及其政府“在利益均衡等方面問題上”是要客觀理性評估一下目前這種改革形勢和態勢的。至于其它的各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特別是強勢利益集團并有絕對話語權的既得利益集團代言人的意見那只能是個參考。
三、高尚全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優秀旗手”
以前對高尚全這個人物沒太注意,看到論壇上總談起這個人的名字,才好奇看了一下,沒想到還真是個“既得利益集團的優秀旗手”,不過,見識和眼界卻很是一般。今天逮著高尚全的《堅持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不動搖》這樣一篇已過去一年的老掉牙的舊文評論,大有不合時宜之嫌,但對其“過激并違背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性”的思想理念卻必須給予必要的評說和觀念上的批判,否則必將對中國改革的良性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并使中國的改革大走彎路。
就“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這句來說,其并無什么不妥。只要是有人民不滿意的地方,只要是不符合社會主義根本原則的地方,只要是有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地方,只要是政府和企業有做的不到位、不合理、不公平公正、不正義民主的地方等等,給繼續改革一下,讓人民滿意了,改革得符合社會主義根本原則了,改革得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了,改革得各方面都“相對”公平公正、正義民主了,等等,“堅持這樣的改革開放不動搖”也沒什么不好的。關鍵的問題是“堅持怎樣的改革開放不動搖”。高尚全說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不動搖”。其中的“市場化改革”,在其眼里和其以往所出主意的改革實踐來看,那就是要求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政府,要“進一步地放棄”利用公權力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進行“全面全方位”的私有私營化改革,而全面的私有私營化改革就是要求政府“完全放棄”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等的職能。也就是說,高某的所謂“市場化改革”,就是讓政府對“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越少管越好,把民眾這些狼呀、羊呀、豬呀、貓呀等都放到“市場經濟這個叢林里”,有能耐就活、沒能耐就死地適者生存吧!有能耐有錢就上學,就就醫、就養老、就住房等,沒能耐沒錢就看著、就等死、就餓死,什么公平公正、正義民主等都去見鬼吧!這可能就是高某人的“市場化改革”邏輯。因為一個國家大面積的“私有私營化”的后果,就是以“按資分配方式”決定了企業等的絕大部分利潤只能被“企業主們所占有”,這種絕大多數社會財富不斷地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現象,必然使大多數人占有很少的社會財富,由此也就必然導致因為大多數人沒錢消費和少數人有錢但沒什么可消費的“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破壞和中斷,也就是說,這種因為“無度的私有私營化改革”導致的社會財富必然向少數人手里集中和轉移,進而也就必然導致了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違背市場經濟四個環節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規律性”的嚴重后果的經濟危機或是金融市危機。
面對目前這種大多數人因為沒錢消費,而少數人有錢不能進行即期消費的“市場經濟四個環節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破壞和中斷現象,高某人竟是開出了“繼續擴大讓少數人占有更多社會財富”的加重病情的“市場化改革”的藥方。其居心也就只有其自己才知道了。在以前的諸篇文章中,聽嬋釋祥已經說過,就所有制形式來說,無論是私有私營的企業,還是公有公營的企業,其在“市場經濟的生產、交換、消費三個環節”中是沒有什么“歸屬性或是階級性”,也就是說,不管是“誰生產”的商品,只要你拿錢去買,都可以去“交換和消費”的,但“分配”卻大不相同了,其是有“歸屬性或是階級性”的,誰的就是誰的,其從沒有半點免費午餐的味道。毛澤東時代強調市場經濟之“分配”環節的“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方式”,“公有制”使“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方式”得以順利實現,而對“按資分配和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方式”卻進行了有效排斥。當今時代則是把市場經濟之“分配”環節的“按資分配、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方式”全部大張旗鼓地引入市場經濟之“分配“環節之中,并且由于“按資分配方式”隨著中國全社會私有私營所有制形式在全社會占有統治和主導地位而成為了社會財富的主導和主要分配方式,這從“按資分配方式”已能決定大多數社會財富的“分配”來看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私有私營化程度。
但社會必竟是全體社會成員的社會,其必須要形成一個“相對公平正義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格局”,那種歷朝歷代試過千百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以“按資分配方式”為主導和主要分配方式的私有私營所有制形式,終歸是無法使社會長期和諧穩定的,“繁華過后是一夢”的私有私營所有制的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里集中最后導致“市場經濟四個環節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破壞和中斷”的“成也分配、敗也分配”的“鐵律”是千古不變的。看不到這一點,不僅不懂市場經濟運行規律,而且更不懂政治歷史發展規律。
而高某人的短識也就在這里。高某人打著“維護人民或是老百姓利益”的旗號,打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號,打著“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準則的社會主義”的旗號,打著總有一天能“讓人民得到實惠,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的旗號,打著“民本經濟的以民為本,民有、民營、民享的經濟,也就是老百姓經濟”等的旗號,卻在極力地“推行著私有私營的市場化”這種只能使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里集的“按資分配方式”改革,其又將如何緩解社會財富的“相對公平公正和正義民主”分配呢?其又如何使“市場經濟四個環節達成‘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的境界呢?雖然說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政府可以運用公權力通過政策法律法規等去調整社會財富的分配關系和利益格局,也可以通過國家的財政收入去進行國民經濟的二次分配來“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的貧富差距,但那必竟是“有限”的政策資源和財富資源,并且也僅僅是一種補充和緩解,政府的公權力又如何可以隨便調動和調節了那“起決定作用并占統治地位”的私有私營制這種絕大多數社會財富的私人占有。確實,企業主們也是人民也是老百姓,以這類民為本也是以民為本,而那些缺乏能力的普通老百姓難道就只有拿機槍“突突”的份了嗎?既然大家都在一個國家生存和生活,政府就只能為所有的人找條生存生之路。這才是真正的“以民為本”。
而公有制,正是由于國家掌握了這許多的社會財富資源和政策可以調配得動的資源,才能使社會財富的“相對公平公正分配”得以順利實現。就拿前幾年的房地產政府調控來說,政府調控了N年,結果是因為全部是私有私營企業,有利于房地產企業的政策執行不過夜,不利于房地產企業的政策被全部束之高閣,最后只能讓經濟危機的經濟規律性來“強制修正”來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在這種社會財富大的利益分配格局已定的前提下,高某人就是把你那“人民社會主義”喊出血來,貧富差距的繼續擴大也是止不住的,該富的流油的照樣富的流油,該吃不上飯的照樣吃不上飯。
可以這樣說,那些變著花樣似地玩弄什么“個人所有制、社會所有制、非公有制、人民所有制、及什么民本經濟的以民為本,民有、民營、民享的老百姓經濟”等技倆和詞匯的人,窮根溯源就其本質而言,其都不過是要在中國全面徹底地實行“私有私營所有制”的貨色,高某人是否可以保證你那“個人所有制、社會所有制等”的唬三歲幼童的狗屁玩意能使每個公民都可以做老板嗎?既然老板只能是少數人,既然資本的本性是那樣血腥和殘酷無情,那么這個叫做社會主義的國家就必須找到一種可以緩解社會財富“分配”兩極分化的辦法,毛澤東找到了,但又被某些人拋棄了。也就是說,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是可以發揮政府在“解決社會財富相對公平公正分配”方面的積極而重要作用的,就這一點而言,“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和主體地位”毫無無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之一。因為私有制企業在社會財富的“分配”方面那是絕對的六親不認的。這是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剝削階級的本質所決定的。而一個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理念的執政黨及其政府才能做到大公無私的把社會財富相對公平公正地播灑在人間。毛澤東做到了,他所締造的共產黨的后來人也一定會做到。
國有制企業是國家權威的象征,是政府行使公權力的依托。也正是由于國家還有那些舉足輕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政府在干預、管理、計劃和調控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才有了那樣的順手、自信、有力和威權。而私有私營企業對政府的無論是調控市場經濟之商品“生產、交換、消費”,還是市場經濟之“分配”等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就從來沒有認真執行過。就拿私有私營企業對政府的“分配”政策來說,最低工資標準不愿執行、住房公積金有幾家企業給職工拿的,養老醫療工傷等保險政府逼著也不愿給職工交,沒有節假日、沒勞保福利、延長工作時間和增加勞動強度地把職工當成奴隸,等等。這就是高某人的“人民社會主義”嗎?高某人說的比唱的好聽的思想理念是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蠱惑性的,但民眾也是不好欺騙的,民眾看的是你做了什么?他們得沒得到實惠。你讓幾千萬處于饑寒交迫的下崗職工因為你許給他們的“烏托邦”而喊高某人萬歲這現實嗎?
就高某人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五個基本特征來說,更是牽強附會的可以。 第一條的“以民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初看起來還很象那么回事,也好象很替老百姓說話,但從其“民本經濟,就是以民為本,民有、民營、民享的經濟,也就是老百姓經濟”這句話來看就露出了真面目,其還是要“全面徹底的私有私營化”改革,老百姓多了去了,但老板只能是少數,給哪些老百姓“有和享”學問就太大了,看來也只有象高某人那樣的老百姓有這個資格了。本來“以民為本”和“為人民服務”有一樣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經過高某人的嘴就變了味了。因為對于社會的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離開了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公共財政等的保護和資助等那是寸步難行的,不象某些洋奴買辦們有美元養活那么自在。比如農民工離開政府的保護那是連拖欠的工資也沒個討要回來的。何況其他呢?
第二條的“市場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基礎”。這條也太牽強附會了吧?市場經濟自古有之,國內外哪個國家離開過“市場經濟的運行”呢?既然是“特色”,就總得不同于別國或是別人吧,你拿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玩的玩意,說成是自己的特色,是不是不懂“特色”這詞是什么意思呀!
第三條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詞是不錯,但高某人一味地只想搞全面徹底的“私有制經濟”,那全面私有制的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里集中和轉移的“鐵律”先給解決了再說,緣木求魚的話也不怕大風煽了舌頭,怎么共同富裕?靠什么共同富裕?目前,農村農民老人等連一分錢養老金都還沒有呢?高某人想法先給解決了,再談你那“烏托邦”的共同富裕。
后兩條是挺敏感的詞咱就不議了,咱只談經濟學方面的事。
總之,“市場經濟”運行的最大最根本規律性是:“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必須做到‘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不管是誰只要不管不顧地去違背和踐踏,誰就要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嚴重懲罰。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某些精英們再沒把“市場經濟規律”研究明白之前最好別夠著夠著地出來顯擺,那是會誤國誤民的。
2009。2.2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