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海:農民已經被完全逼到了生存的邊緣
曹建海
·
2008-10-13
·
來源:烏有之鄉
我一直想找一份《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草案),看看上面有沒有錯誤,有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甚至是名為惠農實則害農的政策??上В艺也坏讲莅?,只能看到來自新華社的豪言壯語。
看來,這個“草案”變為“決定”,只能任由到會的300多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內部商量了。但是依他們的水平,錯了怎么辦?
“三農”問題不是我的專長,所以最近以來有記者找我問什么外資進入中國農業問題,我都有一些“為什么不問我工業?”的想法。不過,我對農民有很深的感情,因為我的兄弟、妹妹、母親、姨媽、叔叔、舅舅等人,都在農村生活,過著貧苦的日子。他們有時也抱怨我,沒有能力幫助他們跳出苦海,想起來確實令我慚愧。
盡管如此,在對于農村改革方面,我仍然認為上述300位人士,幾乎沒有人比我關心農村、比我對農村改革更有見解了。這并不是什么狂妄,而是基于對知識的一種信念。
我經?;剞r村,每年的春節還要回老家過年給親戚鄰居拜年,非常了解他們的貧窮。除了我的母親、兄弟、妹妹,但我沒有多少能力為其他人解囊,有時可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車輛被扣押的瑣事,更多的是盼著他們有辦法自己發財致富。
基于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的感情,我寫過《眼下最應該救治的是“三農”》,也關注過熱錢進入糧食領域問題,這是我對全局思考后產生的“不務正業”的成果。這些研究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甚至傳到了政府最高層耳中。眼下中央也在關注“三農”問題,使我想到我寫的文章之所以能夠順利發表或被炒作,還是因為為中央三中全會出臺農村政策做了“民眾呼聲”的襯托。
不過,中央終于想起了被遺忘近三十年農村和農民,還是讓我有些意外。意外之余,我也想到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提法是否妥貼,似乎更是一個將農民趕往角落的政策。我認為,從總路線上看,如果中央要把建設新農村作為重點,就不能把像過去一樣抓城鎮化、工業化。在一個時期,一個國家的發展重心只能有一個,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政策注定是要搞亂的。作為原則性的要求,我們再也不能出臺害農民的政策了。因為他們已經被完全逼到了生存的邊緣;再逼下去,國家一定要出大亂子。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嗎?如果說迄今為止的中國工業化,都是在“以農補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工補農”能做到農業對工業那么大公無私嗎?例如工業對農業提供價廉質高的農資產品、從農民手中購買擁有較高利潤的農產品等;反過來,如果還是希望農業高價購買工業生產的農業生產資料、低價使用農產品作為工業加工原料以維持工業利潤水平,由此迫使農民從農業轉向工業,將沿海地區變為“工業殖民地”,我看這種“以工促農”還是算了吧。
“以城帶鄉”也是如此,城鎮化實際上是與新農村建設相對立的。你這邊城市“攤大餅”,那邊的“新農村”不過是為“攤大餅”做鋪墊,最后的目標都是把農民趕出去,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反過來成了執政者的掘墓人。
小產權房如果能夠合理流轉,在理論上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政府不能再為開發商征用土地。這要求我們下一步修改《憲法》。如果這樣做了,我過去提出的“取消開發商”系統措施的就靠近了一大步。這個政策沖擊最大的是別墅市場,因為中國的別墅和農村房屋的主要區別就是建筑質量略微好一些,但價格相差100多倍。按照新的政策,原來買一棟別墅的價格,現在可以蓋出100多套在農村建設用地上建造的別墅。這樣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就真正崩潰了,這對于絕大部分窮人,是非常值得慶幸的好事。
但是,在高度腐敗的政治制度下,農民能得到應該屬于自己的利益嗎?在耕地作價處于歷史低位的時期,很小規模的資本就足以把一大批農民趕出土地,他們該如何生存呢?又如何步入小康呢?
所以,與其此時推出什么經濟改革措施,都不如推行“干部財產公開”來得好;我相信除了官員及其利益相關者,其他人都會同意這個政策。在腐敗侵蝕的政治下,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經常出問題。只有官員的財產公開了,他們才能相對無私地任用人才,才能更加認真地行使自己的審查權利,推行有利于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政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