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堅持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
以習主席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再強調,要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
為什么要守住這條底線呢?
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創建并留存的最重要的制度成果,是無數人(包括被革命的人)用生命換來的制度成果。
新中國的發展實踐證明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土地制度(征地制度除外,征地制度并不屬于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范疇)。1,新中國是中國數千年來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中國用占全球8%的農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證明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中國優勢。2,新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是發展中人口大國中最快最好的國家之一,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新中國現代化的核心優勢。3,中國農村社會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才被高度組織起來了,黨的支部建在的村社組織之上,從此中國農村社會有了非常強大的動員能力和治理能力,這得益于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個基石。4,在改革開放后,中國數億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流動,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時中國有數千萬農民工返回農村,使得中國有效化解了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這是因為中國有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5,中國農村社會因為有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所以農村社會才建立起以這個制度為基石的村社組織。更因為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的存在,農村社會內部才避免了更嚴重的兩極分化,各種矛盾有了內部化解的產權制度基礎和組織基礎,保障了農村社會的有序和有效治理。
中國農村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不是因為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不好所致,恰恰是因為破壞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所致。譬如:1,不公平,不公正。35%的農村人口是村民,無土地。有35%的人,不是村民卻占有土地。村民農民種地要給非村民或城市人交地租。更為荒唐的是,很多人不是農民、不是村民、也不種地,卻因為占有土地而領取政府各種補貼。我有一個教授朋友,家里已經沒有一個人在農村了,占有近30畝土地,坐在大學里獲取地租并享受國家的農業補貼。他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我還有一個市委書記朋友,幾兄弟都進了體制做了官,父親去世后他家在老家農村沒有一個人了,卻占有30多畝良田,收租并領取補貼,他也覺得非常不好意思。這是因為“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土地承包者不向土地所有者交租”“土地承包權長久不變并物權化”“農業補貼越過土地所有者處置”等等改革所致。這些所謂的改革都是“去土地集體所有制”的,中國30多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去集體所有制的。2,土地規模經營難。如果真正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成員有份、擇優承包、按份分配”的集體所有制度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制度,土地規模經營是非常自然發生的事情,如珠海西區農村和北京郊區農村都是這樣的。如果去“土地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搞“分田單干”且“長久不變”的變相私有化后,再搞土地規模化的交易成本就會奇高無比。破壞了土地集體所有制,土地規模經營越來越難搞了,在錯誤路上繼續艱難前行的聰明學者專家們又發明了“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的 “重大制度創新”,還在啟動了全國性大規模的土地確權工作(實際上所有權是明確的,承包權也是明確的,不知道為何還要以國家的名義再次確權到戶),實際上土地“三權分離”更不利于土地規模經營。這根本就是在繼續假土地規模經營之名行土地私有化之實,“走資派還在走”這句老話用在當下的農村改革非常貼切。3,基層自治組織越來越弱化,農村非健康力量越來越強勢。由于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越來越走向名存實亡,建立在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之上的村社組織就越來越空殼化了,非健康力量在農村逐步主流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同時也把鄉紳鄉賢的空間擠占的沒有了,迫使國家機器在農村7-8年搞一次“打黑運動”,每一次“打黑運動”都不可能嚴格“依法”進行。4,老人、孩子等弱勢群體沒有人管了。黨支部建在村社之上,本來這是新共產黨的制度優勢。為何現在農村大量存在老人和孩子等弱勢群體迫切需要關懷的時候而黨的基層組織卻不問不管的現象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皮就是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極其村社組織。5,還有農村水利、道路……等國家花錢建設好了,維護的力量都沒有了,都可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解釋。
中國的農民城市化是極其漫長的一個過程,必須堅持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戰略構想是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的時候,中國的農村人口就會下降到20%一下了,城市化就完成了。所以,農村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消滅小農。我國現在人均GDP8000多美元了,農村戶籍人口9億多了,比改革開放初期還增加了2億多。中國的工業化只催生了幾億在城鄉之間流動的“流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民)。這在全球現代化進程中是絕無僅有的“中國現象”。我曾經用全球一般性制造業“中國拐點”出現了——一般性制造業全球性過剩來解釋這種現象,指出全球一般性制造業的“中國拐點”出現后,先發國家和地區依靠工業化推進農民城市化的“經驗”等則成為指導后發國家和地區現代化進程的“謬論”。因此,中國地方政府和資本家結盟消滅小農的農村農業現代化道路可能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中國三農現代化的進程一定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堅持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堅持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走村民村社共同體自主主導下的三農現代化道路和共同富裕道路才是正道。
“二次飛躍”是鄧小平總設計師和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既定方針。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關于農村改革,鄧小平第二代領導人的集體共識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民從公社體制里“解放”出來,是“第一次飛躍”,只能解決溫飽問題,是權宜之計。鄧小平說,最終還是要把農民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道路,實現“二次飛躍”——實現全面小康。堅持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實踐鄧小平“二次飛躍”的制度條件和基石。 離開了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農村改革必然走上“非鄧化”的軌道。
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與搞市場經濟一點都不矛盾。習主席經常講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我覺得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是最適合中國當下的最好的制度,因為這個制度非常有利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譬如:只要在村社組織內部內置合作互助金融組織,土地承包權、經營權、集體成員權等都可以用來抵押貸款了,各種要素都可以金融化并市場化配置了,甚至集體成員可以有償退出了。只要認真研究過越南農村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人,研究過菲律賓農村農業發展的人,甚至只要認真對我國臺灣農地制度和大陸農地制度真正做過比較研究的人,都應該明白,我國大陸的農地制度很好,缺的只是村社組織內置金融。所以,堅持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應該要自信一點。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村社組織和村民利益共同體,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光明大道,應該自信的堅持,沒有必要羞羞答答的!
如何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
如何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
前面替習大大翻譯了“為什么要堅守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個底線”的N多理由。
如何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呢?
關鍵有三:
第一條:農村農業政策制定者及改革主導者們要以守住土地集體所有制底線為最高目標準則;
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黨中央為農村農業改革設定的底線,且是有《憲法》依據的。各級農村農業政策制定者及改革主導者們,應該以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為最高目標準則。但非常遺憾,我國30多年的農村農業改革一直是以“去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為導向的,一直是向著解放前的土地制度去的,在操作路徑上基本上是沿著兩條主線展開的:一是虛化土地村民集體所有權,并切斷國家和農村土地所有者(村社集體)之間的聯系,跳過村社集體建立起國家和土地承包農戶之間的聯系;二是虛化村民村社集體成員權(土地份額所有權等),并阻斷了村社集體成員有償退出村社集體和新增村民加入村社集體的通道。沿著上述兩條操作路徑,通過“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承包農戶不向村社集體(法定土地所有權人)繳納承包費”、“承包關系長期不變”逐步演化為“承包期永久不變”,“承包地可以轉讓繼承”,國家農業補貼直接補貼給土地“承包戶”(大量的“承包戶”不是農業生產經營者,是坐吃地租的寄生蟲,卻可以享受國家農業補貼,國家農業補貼與土地所有者——村社集體無關)等等政策的不斷“深化”,“去土地村民村社集體所有制”在全國絕大多數村莊已經接近實現。
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召開十八大以來,盡管黨中央一次又一次的強調要堅守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但是,政策的“去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傾向并沒有明顯的改變。譬如:在探索農民土地財產權充分實現的制度安排上,不探索土地村社集體所有權抵押貸款和村社集體成員權抵押貸款的制度安排,卻在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龍頭企業、農場主等)抵押貸款的制度安排;在探索農地規模經營的制度安排上,不探索通過做實村社集體成員權(擇優承包、按成員權分配)而實現規模經營的制度安排,卻在探索固化極其不公平的家庭承包權(私有化)后通過土地流轉、兼并等實現規?;洜I的制度安排。實際上,實踐早已證明小崗村式的“分田單干、長久不變”進而“流轉兼并”實現農地規?;洜I的路子是越走越艱難的、失敗的,而像大寨村那樣堅持憲法規定的“集體所有、成員有份、擇優(聯產)承包、按份分配”制度的很多地方非常有效的實現了農地規?;洜I,也非常成功,卻依然習慣性的被各級政策制定者們視而不見。
甚至,十八大以來,一方面強調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底線,而另一方面卻在積極推行集體成員的土地權利的股權化改革。一般而言,股權是對應私有制的,可以買賣和繼承的;成員權是對應集體所有制的,可以有條件退出,不能繼承。土地股權花的改革實際上是打著完善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的旗幟在悄悄的干著土地私有化的活。
都中國夢時代了,為什么會這樣做呢?答案只有一個: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并沒有真正成為農村農業政策制定者及改革主導者們的最高目標準則。
為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農村農業改革必須突出和堅持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土地確權首先要確所有權,頒證首先要給村社集體頒發所有權證。要把土地村社集體所有權做實,土地所有權必須獲得市場地租收益;
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等生產資料,以什么樣的形式經營,由村社集體成員依據憲法民主決策。國家和政府不得違憲干涉;
做實村社集體成員的成員權,不能虛化成員權,要探索集體成員權的多種實現方式,包括成員權的有償退出權的實現方式。要探索以村社集體成員的份額土地權利的數字化、貨幣化、金融化等方式促進土地規?;洜I,禁止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財政手段等干預土地流轉及規模經營;
優先在村社組織內部發展合作金融,政府要扶持村社做強與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相匹配的村社內部合作金融,突破長期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內生金融供給無效的瓶頸,提升黨支部領導下的村社組織的發展能力、服務能力和治理能力,反過來促進土地村社集體所有制的鞏固和完善;
徹底告別地方政府和資本結盟消滅小農的農村農業現代化道路,扶持村民集體(利益共同體)自主主導農村農業現代化;
在土地管理、鄉村建設、農業發展方面,不能以“國家——農戶”二元體制替代“國家——村社”二元體制,要恢復國家與土地所有者村社“結賬”制度,確立村社是國家管理土地和農業的最基本單元的基礎性地位;
第七,三農是國家的重中之重,這是中央反復強調的。如何突出三農的重中之重地位呢?最根本的是要確保三農改革遵循三農自身發展規律進行,不能屈從金融資本家的立場、產業資本家的立場、外國農業托拉斯的立場、城市化立場或全球化立場等安排三農改革。
第二條:要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自覺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為深化農村農業改革的最高行動準則;
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就是守住共產黨執政的根基,就是守住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石。也只有守住了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才能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
改革開放以來,有相當數量的地方領導干部對中央要求和憲法規定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底線的重要性認識很不到位,對鄧小平“二次飛躍”的重要性認識很不到位,甚至有不少領導干部稀里糊涂的長時期的把“去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當成深化農村農業改革的主要措施,這是非常稀奇古怪的改革現象!
甚至,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啟中國夢時代以來,雖然再三強調要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但各類官方媒體、各大官方智庫幾乎都沉默不語,很多地方領導干部也依然沒有引起重視,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守住土地集體所有制底線,各級領導干部都必須要有守土有責的緊迫感,要在自己所聯系的村上,自覺的、堅決的扭轉“去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的趨勢,不斷完善和鞏固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村農業改革30多年后,過渡性的措施——“分田單干”的“紅利”早已耗盡,農村農業改革必須進入鄧小平“二次飛躍”階段。而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則是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的前提條件。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明白,在中國夢時代,積極探索鄧小平“二次飛躍”的實現形式是深化農村農業改革的最高行動準則,必須增強自覺性。
但現在,普遍存在的現實是:各級領導干部大多只會憑借手中握有的權力調動大量的財政資源和準財政資源在自己所聯系的村上搞形象工程式的“二次飛躍”,以砸錢掩蓋農村長時期“去土地集體所有制”改革所積累的各種復雜問題和矛盾,這樣的“二次飛躍”不是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二次飛躍”,是花架子,甚至是導致制度倒退的改革,這樣的“二次飛躍”對全局沒有絲毫的積極示范意義。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除了干部權力不受約束濫用之外,更主要的是各級領導干部對“去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的危害沒有清醒認識,且缺乏運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組織農民、依靠農民以較小增量投入激活農村巨大存量、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的方法和能力。十八大以來,全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群眾路線教育,這項教育很有針對性,但不能就這樣草草的收場了。通過群眾路線教育,要讓各級領導干部運用群眾路線工作方法的水平回到延安時代,曾經的延安,一個普通的黨員,赤手空拳,帶上信仰和一套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去農村,就能很快建立黨小組,組織起人民群眾自力更生搞發展和建設,創建根據地為游擊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堅強后盾?,F在,官員們開著車、帶著錢和隨從,浩浩蕩蕩在農村走幾圈,把錢變成了一堆水泥塊就回來了,就算走群眾路線了。這個不叫走群眾路線,這叫童子散財。檢驗黨的群眾路線法寶找回來沒有,要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有沒有赤手空拳下到農村去再組織農民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的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就自然會自覺不自覺的走上和資本結盟消滅小農的“改革之路”,自然會和資本結盟對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實施變相私有化的“和平演變”。
曾經有沉船派把他們的“改革戰略”概括為三句話:“倒共先倒毛,倒政府先倒國企,亂中國先亂土地”。這或許不是真的,但亂土地制度真的是亂中國的最佳突破口,這個是真的?,F在很多的矛盾和問題都是土地問題引起的。
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場戰斗,是一場制度和道路的保衛戰,執政合法性和執政基石的保衛戰。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個底線是否守得住,這場戰斗能不能取勝,關鍵看各級領導干部是否能夠自覺以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為深化農村農業改革的最高行動準則。檢驗的標準是:各級主要領導干部在自己蹲點的村是否扭轉了“去土地集體所有制”的趨勢,是否找到了完善和鞏固土地集體所有制的辦法,是否帶領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形成“書記辦點,全黨動手”的局面。
第三條: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換作風就換人。
守住土地集體所有制底線,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道路,必須理直氣壯。
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是正確政治路線的基石。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
中國夢時代,必須要有做中國夢的干部隊伍。
中國現在的智囊系統,李德太多。中國現在的干部隊伍中,被李德忽悠后失去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太多。
要通過走群眾路線鍛煉干部,造就中國夢的干部隊伍;要通過走群眾路線發現好干部,選拔中國夢的好干部。
把愿意守住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制這條底線的干部,推選到主導農村農業改革的崗位上去!
把有方法和能力組織農民、帶領農民踐行鄧小平“二次飛躍”的干部,選拔到各級主要領導崗位上去!
最大的腐敗莫過于干部路線的腐敗!
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換作風就換人。這要靠干部路線來保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