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市場化的房改是失敗的
【2007.09.05 14:15】 來源:和訊網 作者:倪金節
□馬上訪談第108期
編者按:9月4日廣東房協召開了“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解讀研討會”,房協會長蔡穗聲表示,中等收入群體應該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住房問題,不應該列入住房保障。但是對于萬元每平的房價,縱使是中等收入人群亦是“望房興嘆”。自從24號文件出臺之后,爭論最多的不再是低收入家庭,而是被認為不應享受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夾心層”。那么,對于“夾心層”的住房應該如何解決?又該如何看待蔡穗聲會長的論點?中等收入群體是否應該列入住房保障?為此,和訊網約請相關專家進行了訪談。
嘉賓:
高輝清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戰略規劃處處長
曹建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
中等收入群體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
和訊網:中等收入群體應該如何界定?比如在北京,多少收入為中等收入?北京的中等收入群體能買得起房嗎?(廣東的標準是20%的人群是低收入人群,其中10%是最低收入人群,60%均是中等收入人群,只有20%是高收入人群。)
高輝清:中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概念首先需要坐標系。這個標準我想因人而宜,如果按中產階級來算的話,在美國是很時髦的概念,對應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即使是中產階級也有不同的定義,概括不太一樣。比如說按照收入,有時候也會按照有房有車這些標準來,這個很難去斷定,取決于要研究什么問題。
曹建海:廣東的這樣界定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中低收入按照80%來界定, 給80%的人提供經濟適用房。98年改革方案就是這樣定下來的,這樣定下來現有商品房存量怎么辦,這里面有好多人原來沒有分福利房,后來買了商品房,這個怎么辦?這里面可能還有個大問題,是不是為這80%的家庭再蓋經濟適用房,這個本身浪費也會特別大,北京戶均可能就會三套了,會更浪費。
和訊網:那如果在北京比方說一個月拿10000塊算不算中等收入群體?
高輝清:10000塊錢如果是按照公開的信息來看,應該是高收入階層。舉個例子,現在局長的收入按照公務員改革的要求,有些地方在3581,最高層次才到1萬塊錢,公務員在各個國家最少都應該是中等收入。
中等階層都需要住房保障只能說房價高的已不合理
和訊網:你認為中等收入者應該不應該列入住房保障?
高輝清:從道理上講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要是中等收入階層都列入保障,確確實實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會有權宜之計。從中國來講,如果中等階層都需要保障的話,只能說房地產價格太高了,已經不合理,那么政府不應該是給中等階層住房保障,而是應該把住房的價格給降下來。所以我個人覺得從理論上講不太合適。
不能按照西方的方法來解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和訊網:任志強在《誰為夾心層操心住房問題》中提到,經濟學上找不到要對中等收入家庭給予保障或補貼的理論,是這樣嗎?
高輝清:西方的中等收入階層確實不屬于保障的范圍,是市場解決的問題,除非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理論上肯定是解決了,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分析,任何人的房子都應該是國家來保障的。從其他國家來說,國家保障住房本身就不是一般經濟學的范圍,屬于政府管理和公共管理職能的范圍,或者在政府經濟學的范圍里面。
曹建海:對中等收入住房保障在國外是沒有的,為什么沒有?因為國外土地都是私人擁有的,分散在每個私人身上的。中國這些土地本來全部是公有制的,政府來支配,現在政府跟每個私人說土地不是你們的,政府要拍賣給你們,這里面就是政府在掠奪人民財富,這和美國不一樣,美國土地已經是私人的,要蓋一個房子累磚就可以,而中國使用公有制的土地,還得花大價錢先買地,再加上蓋房子的錢。
和訊網:那任志強算是鉆了經濟學的空子?
曹建海:西方跟中國國情不同的地方,西方的土地是私人的,中國的土地是公有制,公有制本來就擁有土地里面的一分子。拿西方的東西套到中國完全是不合適的,是別有用心的,任志強他不會不懂這個的,故意的。
租、買二手房或是買小戶型的房子并不是好辦法
和訊網:如果不列入住房保障,對于如此高的房價,又該如何解決中等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高輝清:現在有些地方是要提倡不把中等收入階層擱里面去,可能涉及到對中等收入階層界定的問題,跟我的理解可能不是一致的。第二就是怎么保障,實際上對大多數中等收入階層來說,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的,過去都有福利分房的保障,實際上不存在這個問題,現在的自主房屋還是大多數人都有,只不過解決不了新來的,房改以后的這批人,這批人相對現在的房價來講,確實是一個弱勢。
和訊網:有觀點認為可以通過租、買二手房或是買小戶型的房子來解決這個群體的住房問題,你怎么看待這個觀點?
曹建海:小戶型解決不了的,因為現在土地拍價越來越高,樓面價格都在上萬以上,小戶型每平米賣也得賣1.5萬到2萬,小戶型就是50平米也得上百萬。
高輝清:我覺得這是個挺好的方法。
和訊網:那租房或者買二手房呢?
曹建海:只能是臨時性措施,住房不同于其他的東西,除非你經常流動,如果不流動的話,在一個城市穩定的工作,需要一個自己有產權的住房,應該是人之天性,任何國家都是這樣的。
和訊網:目前租、買二手房或是買小戶型的房子,這個市場的現狀是怎樣的?中等收入群體能夠承受嗎?
曹建海:在新房帶動下二手房也是節節升高的,北京像03年的時候只有3000塊左右,現在普遍漲到1萬以上了,都在1.2萬左右,翻了四倍了,這充分說明我們的房價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房價,而是地價變動的結果,地價變動是政府拍賣、開發商炒作吹起來的,地價全是虛的,完全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過度市場化只能說明房改是失敗的
和訊網:廣東省房協會長蔡穗聲表示,按照統計局的標準,廣州大概有20%的人群是低收入人群,其中10%是最低收入人群,而60%均是中等收入人群,只有20%是高收入人群,如果中低收入均列入保障的話,中國住房改革的市場化程度就太低了,房改也太失敗了。如果將中低收入均列入保障,真的意味著房改失敗嗎?
高輝清:這有點武斷,按照他的說法中等收入不納入住房保障反而是成功的,這肯定也不對。
曹建海:房改如果是過度的市場化,比如說老百姓土地又賣給老百姓,這叫過分市場化。我們在房改上犯了兩個大的錯誤,一個是真正像農村土地這一塊,沒有市場化,政府可以強制地價或者免費征用的,我們僅僅是限制在大概有4萬多平方公里城市土地上。四萬多平方公里兩個北京市這么大,就把整個市場化限制在這個范圍之內,然后在這里面進行銀行的放縱、炒房、開發、拍地導致了過分的市場化,這一塊土地嚴格說來也應該歸全體人民所有的,起碼城市居民在里面擁有地權的,不應該再高價拍賣給城市居民,所以這一塊是過度市場化,這樣的市場化改革確實是失敗的。
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限價房并不是真正的保障性住房
和訊網:那保障住房的含義是怎么界定的?
曹建海:如果說硬要規定20%屬于高收入,10%屬于最低收入,10%屬于低收入,其他部分屬于中等收入,不管收入是多少都可以這樣來劃分的,把人進行排隊排序就可以了。80%的部分進入保障,把保障簡單看成是一個福利制度了,其實我們現在的保障過去叫做安居房、經濟適用房,其實就是普通商品房。為什么叫普通商品房,地價沒有收,這個房子為什么還屬于普通商品房,因為土地本來就是大家的,土地如果再收錢,那就是什么意思呢?就等于把你的東西再賣給你了,反復賣了,是掠奪性的市場化,過分的、過渡的市場化。所以說安居房、經濟適用房,現在所謂的保障房,其實都應該屬于商品房范疇。
和訊網:24號文件里面的保障性住房,也算是商品房性質的?
曹建海:像小戶型的房子,限價房,都列到保障房里面嚴格說來確實是不合適的,保障房概念是非常混亂的,本來經濟適用房,限價房都應該列到普通商品房里面。
真正的保障用房是轉移支付性質
和訊網: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保障性用房?
曹建海:真正保障用房確實帶有福利性質,是轉移支付性質的。土地本來就是老百姓的,你沒收他的錢,你說你是保障他的,因為按照傳統的方式,應該把土地高價拍掉的,現在沒有拍掉,拍掉本身就不合理的,沒有任何資格和權力的,你現在沒有拍帶就當成一種慈善事業了,這是很虛偽的慈善。保障用房如果政府想推卸責任,只是解決真正困難戶,就認為完成任務了。但是老百姓希望把保障用房概念擴大,保障用房不應該僅僅解決最低的收入家庭,往上的部分,中等收入也應該解決,老百姓希望保障用房的概念擴大,變成廣義的保障用房,所以保障用房現在是牛皮糖,伸縮性特別大的。
房改的目的應該是讓老百姓輕輕松松的住上房子
和訊網:中國房改的市場化究竟是為了什么?難道是為了市場化而市場化,而不考慮讓更多人住的起房子?
曹建海:我們過去確確實實為市場化而市場化,認為市場化就達到了目的了,他不知道房改的目的是讓老百姓輕輕松松的住上房子,這是它最終的目的,結果他們認為只要是創造GDP了,只要是建的房子多了,房改就成功了,建了房子多了還毀壞環境了,還浪費社會資源了,GDP大了是掠奪的多,侵占社會財富多,所以它那個判斷標準,根本跟老百姓是相反。
高輝清:房改主要是兩塊的問題,一個是市場問題,一個是住房保障的問題。
經濟適用房改售為租不合適
和訊網:在目前政府監管不到位、社會信用度低的情況下,很難控制保障性住房政策不會走樣,有人建議將經濟適用房改售為租,可避免騙購等弊病,你怎么看?
曹建海:租的話,現在物價變動特別快,租金經常調整,人民收入未必能夠隨著物價上漲,人民實際上有非常不穩定的感覺。另外租要有專門的物業公司來管理,政府要補貼的,這樣的話實際上老百姓也沒有真正安居樂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