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教育,我想提及幾個值得反思的現實情況:
中國的農村在衰敗,中國的村莊在消失,中國的村小越來越多地被遺棄。
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單獨居住的留守兒童占所有留守兒童的3.37%,雖然這個比例 不大,但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基數大,由此對應的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高達205.7萬。
人去??盏拇逍?/strong>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就開始大力發展教育,到了某一個階段,幾乎村村都有小學了?,F在,也不知道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村小正在逐步消失。曾經在村子里回蕩的讀書聲漸漸離人們遠去 了。
2010年11月我去重慶奉節縣紅陽村做調研,全村一共有670戶左右,有人口2361人,大概有1000多人外出打工。80%的外出打工者的小孩在家里由老人照顧。那一年,村小還在,我看到學生們 在上課。一共有20多個學生,村里大部份的小孩都到鎮上去讀書了。鎮上一直建議把村里的學校撤了,村干部不同意,因為覺得有些孩子太小了,去鎮上讀書不方便。2011年2月份,當我做回 訪的時候得知,學校已經關門了,村里的孩子們只能去鎮里上學了。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紅陽村,全國農村上下,人去樓空的村小已成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
由于沒有了村小,老人們的選擇是:如果孩子太小,就在鎮里租個房子,放下村里的事情,陪著孩子在鎮上住;把孩子寄宿在鎮中心學校里;對于交通相對便利的地方,孩子們拼車上學放學 ,往往出現超載等情況,學校和交通管理部門會進行干涉,存在很多隱患。
輟學為了啥?
現在,農村初中和高中的輟學率都很高。2005年“轉型期中國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1]課題組的調查表明,中國農村存在著嚴重的輟學現象。被調查的17所農村初中學校,輟學率參差不 齊,最高達74.37%,平均輟學率約為43%,大大超過“普九”關于把農村初中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的要求。2011年10月21日,我去重慶奉節縣的吐祥中學探訪,得知全校有3400多名學生,1000 多名留守兒童,高中畢業班有400多人,從高一到高三會流失200多學生,大都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
2014年3月,一個19歲的工友給我們講了他初二時候輟學的原委。他說:“我上小學的時候在村子里家旁邊的小學,那個老師特別好,我學習也很好,但是那所小學只到4年級。5年級就去了鎮 上的中心小學,也挺好,但是我媽覺得縣里的學校更好,就把我轉到縣里的小學了。我的發小都在鎮里的小學,我失去了伙伴,就覺得沒有意思,我就開始不說話了,學習成績也不好了。等 到了初中,班主任老師天天罵學生、天天打學生,我恨老師恨得不行。我唯一喜歡的是歷史老師。我看我們學習不好大都是老師造成的。學習不好的學生老師根本不管,扔到最后一排,作業 沒有做,揍;犯錯誤了,揍。學習好的永遠是那幾個。我初二就決定不去上學了,老師說話我實在不喜歡。家里所有人都來勸我,爺爺、叔叔、舅舅、大姨、大姑等等10多個親戚輪流來勸, 我什么也不說,就是2個字:不去。在他們眼里,老師都是對的。”
教育不能失去德
我們全國上下全體人們都被子女教育所折磨著,農村的老人因為村小的消失受折磨,打工者因為無法把子女帶在打工城市享受公立教育受折磨,城市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名校受折磨,富人們 為了送孩子們出國留學受折磨。
教育工具化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培養人、培養人完整的人格,而是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一份好工作,而好工作的標準是高工資。
如果上大學只是為了找一份工作,一份比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更好的工作,這就和承擔社會責任沒有直接的關系。那么大學教育就只是為職業教育服務了。大學理應提供這樣的教育,但是,如 果大學只局限到這個層次,那么民族、國家、社會和人類的發展就會產生巨大的問題。因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質上不是靠科學和技術,而是靠道德和愛??茖W和技術進步對人類的貢獻不言 而喻,我絕對不反科學,更不反對技術進步,但是科學和技術如果運用不當對人類不僅沒有幫助,而且造成傷害,這樣的例子很多。
很多父母可能都有一種體會,覺得孩子很不懂事,會因為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而影響學習;父母會認為,學習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任何其他事情都應該不影響學習才對。我思考的是, 學習重要還是人生方向重要?有人會質問:小孩子懂得什么人生方向的問題,我的想法是:對人生的思考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在點滴生活中逐漸積累的;有人會質問:思考再多如果學習 不好了又有什么用,我的想法是:思考并不會影響孩子學習,甚至可能促進孩子學習,而煩惱得不到陪伴和疏解的話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其實知識本身并不難學。雖然我們必須承認人與人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一個人是否能夠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完全不取決于家長和老師的簡單意愿,而是取決于學生的思想狀 態和能動性。2011年6月我訪談了一位1986年出生在蘇州打工的工友,他初中沒有畢業,他告訴我:“我從小學到初中都是考倒數的,我老媽開玩笑說,人家一門得60分了,我語文和數學加起 來都不到60分?,F在流行用電腦,我不會拼音就無法打字,我也想學五筆,但是字認得少了,學不會。為了上網,我就下決心學習,我小學上7年,初中上3年,一共10年都沒有學會拼音,但 是我當時一個星期不到就把拼音學會了。我在想,人的頭腦都差不多,沒有人說多聰明,一樣的東西,我后來為什么一個星期就學會了,而以前10年都沒有學會。我開始在電子廠打工,工作 非??菰锒夜べY少,看不到前途,我就決定學習模具。但是做模具需要幾何知識,我沒有上過高中我不會。我就把高中課本找來自學。我就慢慢掌握了,現在成為技工,工資可以達到3000 多元。”
教育不能失去根
在2013年10月的一次培訓研討上,我的同事孫恒分享了他關于社區建設的看法:“中國有句古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古話來源于家天下的時代,在封建朝代,所有的一切都歸 屬于統治階級?,F在,雖然家天下的某些殘余還在,但是時代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在‘齊家’和‘治國’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斷層。很多人羨慕美國式的民主,因為人 人都有投票權,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那個投票權只是4年一次,然后你的權力就被剝奪了,而且其實投票的時候,你也沒有什么選擇權,因為候選人就那么幾個。這種從公民個體直達國家機 器的民主很難直接貫徹民主。真正的民主應該是日常的民主,可以具體地經常參與的民主。這樣的日常參與的民主該怎么實現哪?這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實踐,不是等著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 。我認為,社區建設就是一個可能性。”
農村有逐步形成的村落社區和行政社區,城市的聚居區可以分成:城市人口和較高收入人口聚居區,打工者聚居區,廠區生活區,工業區居住區。在現代性(技術性、線性發展邏輯、模式化 統一化、工作與生活割裂等等)和后現代性(碎片化、虛擬化、文藝化、精神分裂化等等)的作用下,更重要的是,在資本主導一切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格局下,人不再是經濟和社會的核心, 在這種社會里所形成的地理上的社區往往不具備社區的本質內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城市小區中對面不相識的情況很多見;在打工者聚居區中,大多數工友只是把這個地方當做一個廉價 的落腳地,而沒有機會和空間認為這是自己可能長久生活的地方。
人一定要與周圍發生關系,這是生命的本質?,F在,我們在學校就只是上學,在單位就只是工作,回到家就主要是吃飯和睡覺,我們被割裂了,我們好似生活在社會中,但是我們又和社會失 去了本質的聯系。網絡是現在最熱門的工具,人們在網絡上溝通、暢所欲言,網絡的確可以很好地去利用,但是,在那里我們可能誰也不認識誰,那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我們失去了社區、我 們失去了有機的家園,學校在哪里?
現在,絕大多數的學校都如同學生的集中營,把學生圈起來只為了把書本的知識灌輸下去。校門外的世界和校園幾乎不發生關系。我見過一個在這種學校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我和她在紐 約飛往北京的飛機上鄰座。她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上本科,媽媽是家庭婦女,以前是做金融投資的。她從中學就開始在寄宿學校上學,然后高中畢業就直接去了美國。她對中國和美國都不了解 。她手里那著一本張愛玲的小說在讀。最有意思的是,她告訴我她最近遇到了苦惱:“一個男同學對我表示好感,經常約我一起去餐廳吃飯,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所以我讀小說,我不知道 ‘感覺’是什么,也許書里的描寫可以告訴我。”我無語地看著這個女孩子,一個脫離了土壤的無根的女孩。
注釋:
[1] “初中平均輟學率高達43%”,人民網。
來源:《學習時報》2014年4月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