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華西,看著她的發達經濟、富裕生活、和諧秩序、淳樸民風,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華西應該給我們什么教益?思索再三,所教有四:
民主必須統于集中。導游介紹,華西的發展是以老書記吳仁寶為首的黨支部一班人拼搏奮斗的結果,吳仁寶有句名言叫“村幫村,戶幫戶,核心建好黨支部”,道出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和戰斗力是關鍵。而黨支部的建設是靠集體的力量,吳仁寶無論帶這個班子,還是待這個班子,都是很民主的,能傾聽大家的意見,進行集思廣益。同時又提出“聽群眾的不走偏”,經常以拉家常的方式走訪村民,聽聽群眾的意見和困難,保證了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適時性。但同時,各種意見最終要統一于吳仁寶的意見,按吳仁寶的決策執行。聽導游絮絮叨叨地介紹吳仁寶這、吳仁寶那,你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華西村的重大決策,從發展的目標方向,到實現目標方向的措施,以及宣傳標語口號等等幾乎都是吳仁寶親自制定的,而制定的結果就是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社會和諧、民風淳樸。這說明民主與集中相統一的重要性,沒有民主就沒有科學決策,沒有集中就無法保證科學決策的正確實施,當然也就達不成時下的華西發展成果,而后者似乎更重要。對照禹作敏執政時與倒臺后的天津大邱莊發生的巨大變化更能說明問題。禹作敏執政后期脫離群眾,導致他一意孤行乃至觸犯刑律,而禹作敏倒臺后,大邱莊失去主心骨,一味推行民主而達不成集中或很難達成集中,又迅速地滑落至混亂不堪,以致許多村民反而懷念禹作敏的執政。華西的經驗與大邱莊的教訓告訴我們:民主是基礎,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民主和集中必須結合起來,沒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獨裁專制;沒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盤散沙。這恰證明了毛澤東確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確性,是對時下右派精英倡導的泛民主、濫自由的最強力批判。各行其是是干不成事的,人人自由只會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我們要奉行的必須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統一下的民主?! ?/p>
德治必須高于法治。聽導游介紹華西,有經濟上的,有社保上的,有文化上的,有教育上的,有政治上的等等,每項都能介紹很多,可說是滔滔不絕。但從頭聽到尾,卻始終聽不到法治這個詞。事后想一想,華西的治理其實與法治根本不沾邊,甚至有時候還違法——與國家政策相抵觸,在計劃經濟時偷偷搞副業,在市場經濟時拒絕土地聯產承包和個體單干,完全是靠以吳仁寶為首的一批共產黨人憑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意志,在那里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團結和帶領村民一步步地干出來的,說到底是德治——共產黨人的黨性加民眾的道德觀念,用右派分子造謠的話說,也可稱為“人治”。什么法律不法律,華西人并不在意,法律不出臺,他們這么干,法律出臺了,他們還是這么干。法律對華西而言并沒有什么實質性效果。當然,這不是說華西人違法干壞事,事實上華西人不僅不干壞事,反而人人干好事,尊老愛幼、鄰里和諧、互幫互助,連個小偷、賭徒都沒有,更別說殺人放火、爆炸滅門了。道理不難理解,一個注重道德的人會干壞事嗎?會觸犯刑律嗎?這與全國大多數地方正相反,“法治”喊破天,治安卻極度混亂,偷盜搶劫、賣淫嫖娼、吸毒販毒、搶劫殺人等等,烏七八糟。華西的經驗再次印證了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德治高于法治的光輝論斷,揭穿了法學家必須“依法辦事”、“依法治國”噱頭的謊言。不講法治未必能亂,講求法治未必不亂,甚而大亂。法治不是治國的良藥,更不是唯一良藥。
公有制必須優于私有制。1978年冬,小崗村18位農民開始私人承包土地,即所謂“大包干”——農村私有制經濟。一貫堅持走資路線的精英們立即包裝出小崗村精神,將其刻畫成中國農村改革的宣言書,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隨后以多份紅頭文件的形式要求在全國推行這種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為主的私有制經濟,至1987年,全國有1.8億農戶實行了這種經濟模式,占全國農戶總數的98%。但是,與全國被迫私有制不同的是,華西人卻在老支書吳仁寶的帶領下頂住種種壓力,逆風而行,頂風而上,真正像精英們包裝的小崗人“托孤”一樣,以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托孤”悲壯,拒絕了土地私人承包,拒絕了個人單干,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堅持企業集體所有,進而在集中起來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又一座集體性質的工廠、商企,甚而把周邊的其他村莊吸納進來,進行土地的進一步擴大集中,規劃出“山北糧倉(山北土地集中辦農業),山南錢莊(山南土地集中辦工業),中間天堂(中間土地集中居?。钡墓兄平洕l展模式,最終把奉行私有制的小崗村遠遠地落在了爪哇國。經濟發展了,華西人開始謀劃自己的福利,推行以公有制為鮮明特征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共產主義按需分配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分紅三種收入分配方式,村民集體分錢、分紅、配別墅、配轎車,實行近乎一切免費的教育、醫保、社保、老保等等,對孤寡老人、貧困群眾進行集體供養,不拋棄、不放棄任何村民,實現了以人人幸福為標準的共同富裕,再次在幸福上把奉行私有制的小崗村遠遠地落在了爪哇國。華西、小崗不同的發展模式及其不同的發展結果,清晰地表明公有制不僅不像精英們描述得那樣糟、那樣亂,相反,卻把民眾真正引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真正帶給民眾完全意義上的幸福,而沒有像私有制那樣制造少數人的幸福、多數人的痛苦,甚至把少數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數人的痛苦之上。
四、血緣關系無礙大局。精英們,尤其是民主法治思想嚴重的人,到華西參觀,經驗先不學,先挑華西的毛病——吳氏家族在華西一脈相承的權力。華西的老當家人是吳仁寶,新當家人是吳仁寶的四兒子吳協恩,另外,吳仁寶的其他幾個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甚至孫輩在華西的諸多企業中也大多擔任領導職務或重要職務,這在精英們眼里不得了了,稱華西是家族式管理、違背民主法治精神。的確,華西的權力相對集中,已經被西方三權分立、普選大選鬼迷心竅的精英們,不相信道德的力量,不相信統帥的威信,只相信人人都有私心,只相信人多不會同心,堅信只有分權制衡才能保證不出問題,只有權力分給不同姓氏的人才能保證權力不腐敗,所以他們極端恐懼和仇恨這種權力的集中。然而事實上,華西的“家族式”管理不僅沒有出現精英們擔憂的問題,反而保證了華西發展方向、發展體制、發展結果的持續性、穩定性和成效性,成為華西發展和華西人幸福的依賴。沒有這種精英們蔑稱的“家族式”管理,華西或許發展不起來,或許發展后早已敗落了。吳仁寶的嚴以律己和嚴謹治家,不僅在華西村民中樹立了崇高無二的威信,更讓吳氏家族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并最終讓這種信任變成與村民的互敬、互倚、互托,推動著華西的長足發展和和諧進步。實踐證明,只要信仰所在、道德依存,血緣關系不是問題;而信仰喪失、道德泯滅,民主法治也解決不了問題,腐敗照樣如同割韭菜,滅了張三,再來李四,華西之外的民主法治之地一再印證著這個道理,上海如此,北京如此,韓國如此,美國亦如此……
華西魅力,魅力華西,思之再三,嗟夫詠嘆,閑落此筆,聊饗世人。
原文網址:
http://hi.baidu.com/xingshihengyan/blog/item/1e058ecf998ccc 36f 8dc 61f 4.html
關聯文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