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理解和對待華西村:關于近來妖魔化華西村的思考
金文豐
對于華西村來說,有批評才能有進步,風雨五十載的華西村當然可以虛懷若谷、波瀾不驚,正確對待批評和質疑,理解世人對華西的熱愛和關心,努力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對于媒體人而言,用陽光的心態、陽光的姿態、陽光的文字去書寫華西村,這是媒體的責任和使命,更是對一個始終在發展、在創造、在探索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范的理解、愛護和尊重。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知道,與窺探、陰霾、丑惡相比,這個社會更需要陽光、責任、美與愛。
在華西村五十周年村慶以來的數月內,關于"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報道、網文可謂是紛繁蕪雜,其中不乏負面性的"揭秘"、"秘密"等抓人眼球極盡"爆料"之能事的字眼。此種文章之本質,正是當下娛樂化時代媒介"潛規則"的絕佳寫照。
縱觀數篇看似頗有深度又貌似客觀的文章,絕少正面積極的描述,多是從消極陰暗的角度著眼,頗有妖魔化華西村的味道;或者,這些從業者在采訪之初,就抱著"一鳴驚人"的"客觀"心態,以揭批華西村之"陰暗"為目的,以求得所謂之"為民請命"、"公平正義"、"擔當"等職業"良知"。此種行事行文手段,與當下娛樂圈之芙蓉姐、鳳姐、"Hold"姐等"審丑"炒作規則如出一轍。正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一樣,對一個有名或者無名的從業者而言,倘若能在號稱"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身上挖下一塊膏腴,找到一個傷疤,哪怕是一個跳蚤,也都能"雄雞一叫天下白",獲得幾多"美譽"。于是,這些心懷"人"胎的人們,或者"光明正大"的采訪,或者暗地悄然"潛入"、"潛伏",或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窺探癖",四處挖掘自己所需要"材料";然后坐在電腦前,"客觀"的將材料"化用",或放大或縮小,演繹出一篇篇"妙筆生花"的文字,抄手撒在那些或大或小的媒介平臺上,以博得世人或大或小的"眼球",贏得陣陣唏噓、應聲"唱和"抑或霍然躁動。
在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有一句被無數人引用過的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在這個仿佛一切都娛樂化的世界里,有的人在堅守著美好的信念,他們認同"這是最好的時代、智慧的時代、信仰的時期、光明的季節",并為這種認同而努力;而也有人在制造并強化著后者,他們抱著或"明"或"暗"的目的,認定"這是最壞的時代、愚蠢的時代、懷疑的時期、黑暗的季節",并為這種認定而造勢。
于是,有人說,吳氏家族掌控華西,老書記吳仁寶四個兒子可支配全村九成資金。事實上,如果我們視野在開闊一點,全國眾多的經濟強村、明星村、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又有多少不是家族管理模式?要知道,談論一種管理模式,不是自言自語,不是井底窺天,不是道聽途說,不是表面文章,要客觀分析其語境、其傳統、其意義。在中國語境下甚或世界語境下,家族管理的優勢非常明顯,家族企業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更何況,華西村是堅持集體經濟制度,其資產所有權屬于全體村民!即便其高層多為吳氏家族,但要看這個家族是不是為了老百姓的幸福,是不是為老百姓服務,是不是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如果一個家族都是為了村民謀福利、求發展,這個家族別說是掌控九成資金,就是百分之百又有何懼,又有何非!吳仁寶說得好:"如果我是為個人,為家庭,我早就是億萬富翁了!"吳協恩說得好:"我是給華西打工的。華西村屬于全社會,只有屬于社會的,才是健康的。真正做到這一點,我的任務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事實如此,人人皆知,為什么還要求全責備華西村?
于是,有人說,華西村有貧富差距,周邊村村民、外來工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外來工的身份本來就是打工者,不要說在華西村,就是在全國、全世界其性質都是一樣。至于周邊村村民,加入大華西時都是自愿的,甚至很多是請求華西村合并。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合并絕不意味著周邊村村民所有待遇和中心村一樣。在吳仁寶看來,共同富絕不是一樣富,如果一樣福,那只會徒增周邊村民的惰性,就會導致一樣窮。大鍋飯導致一樣窮餓死人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共同富是一種有差等的富,是謀求長久的富。正如華西村老村民吳仁彪所說:"我們的發展也是當初苦干得來的,剛剛并進來的村民,不能一下子就和老村民享受一樣的待遇,否則太不公平了。"事實上,"一分五統"10年來,小華西累計為大華西支出10.47億元,其中,發放口糧款1.66億元,發放保養金8075.44萬元,安排住新房3611戶,直接和間接安排就業數超過10000人,種植樹木量180多萬棵,共31345畝,人均綠化面積200多平方米。"一分五統"10年來,也得到了大多數大華西村民的認同和理解:"五村村民孫阿勝(音)說:'這些問題放到哪里都會有的,不是華西村才有,總的來說,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各方面都有保障了,并進華西村后生活還是好了不少。'" "哪里都會有的",為什么單單求全責備華西村?
于是,有人說,華西村328米摩天大樓和金牛是在炫富,有違傳統美德。真所謂危言聳聽,"無知者無畏"。大樓也罷,金牛也好,都是為了發展華西經濟,實現經濟轉型。受制于大形勢,華西村的鋼鐵、化纖產業的效益減少,華西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考慮轉型升級:一方面是傳統制造業的升級改造,完善產業鏈,以及發展生產型服務業,另一方面,就是大力發展旅游、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龍希大酒店不是華西村用來炫富的,而是華西村向服務業轉型的很重要的一步。上世紀90年代,也曾有人拿華西金塔說事,但事實證明,華西金塔成為了華西地標,為華西旅游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今天的大樓和金牛,其遭際和意義也同樣如此。至于金牛和美德聯系在一起,更是混淆視聽。華西村鑄造就牛投資,同投資金條、證券等方式一樣保持增值,而且有助于華西旅游,于"德"何干?不去批駁那些豪華辦公樓、那些驚人公款消費、那些富起來吃喝嫖賭者,為什么卻反過來求全責備華西村?
于是,有人說,華西村屬下的經濟發展神話已近褪色,華西村的繁榮恐難持久。這當然更是毫無事實根據的癡人妄語。華西的目標不僅僅是百億華西,更是百年華西。在未來的數年內,圍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十全十美新華西"的遠洋物流、海洋工程、航空公司、空中旅游、能源開發、現貨交易等10大重點工程,不斷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的華西將向五個方面發展。一是遠洋海工。珠港澳大橋就有華西團隊參與。二是航空旅游。我們自己買了兩架直升機,進行低空旅游。三是物流倉儲。華西有兩個5萬噸級的碼頭,與荷蘭的殼牌、日本的三菱公司合作,做化工產品的倉儲。同時,還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合作,提供棉花倉儲,面向長三角地區市場。四是資源。華西在西部地區擁有礦產資源,以重慶為中心,向西北、西南輻射。五是金融。華西參股了幾家國家銀行、兩家證券公司,還有典當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毋庸置疑,這些都保證了華西的可持續性發展。為什么不去細致調研華西這些新現實,這些促進華西可持續發展的因子,從而客觀對待華西村?
于是,有人說,華西村村民的財富是囚籠中的畫餅??陀^地說,華西村村民在經濟方面的自由性稍弱一點,但稍微了解華西村發展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吳仁寶堅持華西村特色"三制"和特色分配制度,整合集體的力量,華西能否成長為"天下第一村",可能是一個未知數。而且,隨著華西經濟總量和效益的提升,近幾年來,華西在現金分配上已經大大增加,其中心村村民收入已經遠遠高于當地居民收入水平。同時,"多提積累,少分配;少分現金,多參股"的分配體制也是靈活、開放的,如果村民家庭有重大的事項,完全可以通過申請,靈活使用股份資金。為什么不去進行細致深入的調研,而僅僅聽幾個人一面之詞,然后就斷然用夸張的語言譏諷華西村?
于是,有人說,華西村在思想上控制,開辦精神文明開發公司,給村民灌輸意識形態。甚至有人強詞奪理,指摘吳仁寶的演講內容、語速、語調絲毫不差,"讓人恍惚間感覺臺上的一老一小好像調制好的機器人。"此種說法荒謬之極。建設精神文明有錯么?提高村民素質有錯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989年,華西村就成立了精神文明開發公司,負責精神文明建設的"產、供、銷",專抓看不見的"錢":抓思想,特色藝術熏陶人;抓教育,特色文化感染人;抓精神,特色魅力感化人。華西村充分運用村黨校、特色藝術團、精神文明開發公司的教育陣地作用,圍繞吳仁寶親自編寫的"六愛歌"、"華西村歌"、"十富贊歌"、"十窮戒詞"等人人耳熟能詳的歌謠,以及"榮譽館"、"華西之路"、"建國60周年紀念館"等直觀教育資源,開展系統性的素質教育,使全村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至于批評吳仁寶的報告,其動因更是匪夷所思。我們知道,30多年來,吳仁寶以辯證的思維、幽默的語言,向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和游客宣講"社會主義富華西"的道理,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聽眾達2000余萬人次,深受聽眾歡迎。2011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在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題為《吳仁寶30余年宣講社會主義富華西深受歡迎》的內參文章上,作出了三點重要批示;總書記批示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也分別做出了重要批示。難道,黨和國家領導人所重視的吳仁寶宣講報告會,全國眾多省市眾多單位隆重舉辦的吳仁寶報告會,吳仁寶日復一日的宣講社會主義富華西,還有什么過錯么?到底是何居心,如此求全責備一個84歲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員?
于是,更有人總結說,華西村是一個特權社會的縮影,華西村不是天堂而是"地獄"。什么叫特權,什么是天堂,什么又是地獄?帽子很大,至于帽子之下的腦袋到底好好思考了沒有?如此強權責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范,這就不僅僅是批評,更簡直是侮辱了。吳仁寶帶領華西人,艱苦創業,奮發磨礪,歷經五十年風雨征程,終于取得了現在"天下第一村"的輝煌成就。當然,華西不是理想國,華西人不是完人,但如此求全責備,如此無視大節與主流,于情于理何以堪?
毫無疑問,這個社會需要公平與正義,更需要良知和信念。作為媒體人,要維護公平、弘揚正義;但更需要的是,在維護與弘揚之間,懷有一種美好而善良的心態。我們不但要發現陽光下的罪惡,更要發現陽光下的溫暖。要知道,這個世界,這個國度,這個社會,正是因為有了陽光,才有了一切。為什么,我們不能寬容一點,耐心一點,長遠一點,用發展的陽光,看待一個同樣在發展中的華西村呢?
無論如何,華西村用五十年的時間,完成了歷史性的跨越,其發展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無論如何,吳仁寶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范,他所創造的特色機制、體制、班子,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認同。無論如何,華西村"一分五統"才僅僅十年時間,從一個只有1300人的小村莊發展成為一個3.5萬人的大華西,華西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實驗、去創造、去發展!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一個始終在發展中的村莊,華西村從來沒有回避自己的缺憾之處;作為華西村的創建者,吳仁寶也從來沒有說自己是一個完人。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在華西村民族宮的大講堂里,聽到他切切的聲音:我60歲時說要干到80歲,現在84了,我要干到85,為什么又要干到85歲呢?因為各級領導對我鼓勵大,我自己感覺到身體還可以,而且我感到不滿足的還有兩點:一是年輕的時候有效工作做得太少了,二是我工作中還有缺點,如果不工作,我的缺點就沒有機會糾正了。我是干到85歲,85歲馬上滿了怎么辦,我就加兩句話,生命不息,服務不止!
對于華西村來說,有批評才能有進步,風雨五十載的華西村當然可以虛懷若谷、波瀾不驚,正確對待批評和質疑,理解世人對華西的熱愛和關心,努力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對于媒體人而言,用陽光的心態、陽光的姿態、陽光的文字去書寫華西村,這是媒體的責任和使命,更是對一個始終在發展、在創造、在探索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范的理解、愛護和尊重。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知道,與窺探、陰霾、丑惡相比,這個社會更需要陽光、責任、美與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