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中國化入全球
韓德強
2011-7-1
十年前,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此,中國開始化入全球。
化入全球,往好了說,是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的一部分。往壞了說,是中國失去了技術主權、產業主權、經濟主權、金融主權,成為“世界打工廠”。
先往好了說。一些人論證,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的一部分,則中國的國家安全就有了保障。既然中國為美國打工,為發達國家打工,那么,美國為什么還要打中國?中國失去的主權交給了美國,中美之間就不再存在主權之爭,中國的國家安全就可以交給美國來保障,中國的南海石油通道安全就可以讓美國的航空母艦來維護。中國省下國防經費,就可以專注國內秩序維護,軍隊可以大量轉化為武裝警察。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有美國當全球警察,我們只要遵守美國制定的游戲規則,那就可以享受美國治下的世界和平。我們總是相信“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戰略機遇期哪來的?還不是因為我們交出了主權才換來的?反過來說,當初中美之間為什么緊張對立?當初中國為什么要把國防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還不是因為我們太強調自己的主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就是中國太在意自己的國家主權了!結果,搞得四面樹敵,不得不勒緊褲腰帶搞戰備。所以,放棄主權換得和平,放棄主權換得經濟繁榮,那怕是打工型的繁榮,也是值得的。
再往壞了說。放棄主權換取和平,這就是當年汪精衛的“曲線救國”論。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才換來的國家主權,怎能放棄?今日世界,仍然是民族國家的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處于無政府主義的狀態,服從的是弱肉強食的規律。美國治下的世界和平,是以美國利益為中心的世界和平。美國這個世界警察,昨天打伊拉克、阿富汗,今天打利比亞、敘利亞,明天會不會打伊朗、中國?八十年代,美國支持伊拉克打伊朗。兩伊戰爭剛結束,美國又縱容伊拉克打科威特。伊拉克以為這是對自己替美國打伊朗的獎賞,興沖沖發兵科威特。結果,美國突然翻臉,借什么維護國際正義之名,將伊拉克團團圍住,定向轟炸,頃刻之間,伊拉克街頭血肉橫飛。伊拉克認輸了,美國總該擺手吧。不!又制裁伊拉克十幾年,造成伊拉克食品短缺,營養不良,饑荒四起。這還不算完,又以什么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二度轟炸巴格達,絞死薩達姆。
中國有長期與美國打交道的經驗。鴉片戰爭期間,美國還并不強大,也沒替英國出力,卻要“利益均沾”,瓜分中國市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美國參戰,更加咄咄逼人。用庚子賠款一部分建清華、北大,開始在中國培植親美勢力,意在以華治華。“九一八”事變,美國樂觀其成,確保美國在長江流域的勢力范圍。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故伎重演,初則隔岸觀火,坐收漁利,直到養虎成患,才被迫參戰。戰爭結束之際,為奪取戰后日本的占領權,不惜在廣島、長崎投入原子彈。戰爭結束后,美國支持蔣介石集團消滅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新中國進行封鎖包圍,甚至不惜發動侵朝戰爭、侵越戰爭,繼續武裝蔣介石盤踞臺灣,分裂中國,并支持印度挑釁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外交一邊倒向美國,曲承美國旨意,逐漸放棄越來越多的技術、產業、經濟、金融主權,總該贏得美國的歡心了吧?不!東邊有美日安保同盟,美韓聯合軍事演習。東南方向,美國對臺軍售不斷升級,美菲南海軍事演習,美國支持越南侵犯中國南海海域,美國與東南亞國家建有軍事同盟;西南方向,美國繼續支持印度挑釁中國,入侵并占領阿富汗。對這一切熟視無睹,將美國看成是一個善良的山姆大叔,免費保護世界和平,維護世界正義,將中國的和平與發展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還有比這更幼稚、更可笑的嗎?
目前,美國的確還沒有對中國動武,但是,這決不是靠美國的善意,而是靠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原子彈和洲際彈導導彈。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不是靠中國放棄主權換來的,而是中國勒緊褲腰帶干出來的;是中國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打贏了抗美援越戰爭,打贏了中印邊境戰,打出來的。隨著中國越來越害怕國際戰爭,越來越依靠進口技術搞國防,隨著中國內部漢奸越來越多,中國軍隊越來越腐敗,這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就快到結束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中國發展與繁榮的基石。新中國建國之初,一窮二白,起點極低。技術和經濟增長服從正反饋邏輯,起點越低,積累越少,發展越慢。正如人類社會,舊石器時代化去了200多萬年,1萬多年前才進入新石器時代,3千年前左右才進入青銅器時代,2千多年前進入鐵器時代,2百多年前才進入工業革命時代,20多年前才有手機,2年前手機才進入3G時代。因此,新中國前30年工業年均增長速度高達13.6%,這是一個驚人的速度,意味著我們不得不高積累、低消費,先生產、后生活,先重工、后輕工,經濟發展速度快,而生活水平改善較慢。前30年的高增長,最重要的成就是發展出一個獨立完整的技術和工業體系,用30年的時間接近了西方國家近200年技術積累的成就。沒有這30年的技術積累、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哪怕想招商引資都很困難。
因此,說那些“以主權換和平”論者幼稚可笑,這是善意推斷。如果惡意推斷,則這些人無疑是美國在華的“特洛伊木馬”、“第五縱隊”、“漢奸”、“帶路黨”。
遺憾的是,這些“第五縱隊”仗著西方的支持,仗著在西方留學、發表文章的經歷,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揮著重要影響。他們將中國獨立自主取得的成就貶低得一無是處,他們將改革開放的功勞都記在西方的帳上。他們用西方舶來的理論指點中國的經濟政策,誘導成長中的中國企業提前與跨國公司競爭,使跨國公司在中國橫行無阻,以合資、獨資或控股的方式控制了中國絕大部分制造業,使中國獨立完整的技術和工業體系完全瓦解,使中國企業成為全球產業鏈的低附加值、低利潤環節,使中國并不豐富的資源為西方提供廉價貨物,使中國的工人、農民成為全球食物鏈上的血汗勞工。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形成了一個依附于西方的龐大的買辦階層。這個買辦階層不僅限于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白領,還包括為外資企業提供交通、通訊、能源服務的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包括為外資企業培養技術與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甚至包括設計招商引資政策的政府官員。在這個買辦階層周圍,還形成了為跨國公司提供本土配套零部件業務的中小企業階層,以及為外向型經濟提供餐飲、住宿、娛樂甚至色情服務的第三產業。最后,則是出現了服務于這個外向型經濟的畸形的房地產業。
這個買辦經濟正是當下中國發展與繁榮的實質與核心。看上去,各大城市發展起來了,繁榮起來了。高速公路修起來了,高速鐵路建起來了,漂亮的候機樓出現了。看熱鬧的看GDP的總量,看流光溢彩的世博會,看電影電視上的俊男倩女。看門道的人會問,這一切是為誰服務的?誰來付出成本?以什么為代價?前途是什么?
這一問,天怒地震。最不好聽的說法是,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發當世財。
吃祖宗飯,是指祖宗留下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大同至秦皇島的重載鐵路線上,去年運量達4億噸。鐵路部門歡呼自己的成就,但這其實是高效率地將中國的煤炭資源極其廉價輸出給日本,這是中國吃祖宗飯的最典型事件。稍隱蔽些的是,用中國的煤炭、石油和勞動力等資源,加工服裝、玩具、打火機、箱包,源源不斷地、極其廉價地銷往世界各地,換回來的是外匯卻可能被美元貶值一筆勾銷。祖宗留下的社會資源,主要是指毛澤東時代留下的數量龐大的青壯年勞動力,一支優秀而廉價的工程師、技術骨干隊伍,一支逐漸腐敗而還能有效調度的干部隊伍、經理隊伍。特別重要的還有相對統一完整的中央政權,可以提供大范圍、強控制的社會穩定。但這一切,都是會被逐漸消耗的。消耗過程也服從正反饋規律,初期緩慢腐蝕,后期加速崩潰。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資源,目前正于處加速消耗,接近崩潰邊緣的狀態。
祖宗飯吃光,子孫路自然斷絕。都知道中國人均資源不豐富,但卻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都知道科學技術的重要,但核心技術卻壟斷在跨國公司手中。都知道計劃生育過分了,一個孩子養不起六個老人,但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未見松動。都知道美元貶值是大勢,卻還在繼續增持美元。都知道房價高得離譜,但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還在一心推高房價。都知道兩極分化已經超過美國,但權錢勾結仍然大潮洶涌。都知道轉基因主糧可能是滅絕中國的巨大陰謀,但農業部還拒不認錯,甘心為國際生物巨頭當鷹犬。都知道跨國公司不是中國企業,但科技部、商務部、發改委仍然將中國境內的企業一律視為中國企業。都知道政府采購是保護民族產業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有關部門仍然大力宣傳推進政府采購國際化、透明化。都知道銀行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賤買中國的金融體系,但國務院還是發文件要求各大銀行的改制必須讓國際大銀行收購股權。這種情形說明一個基本事實:早在入世之前,中國的買辦集團已經可以操縱政策;入世之后,更達到可以隨心所欲支配中國的地步。
可悲的是,無論有意還是無意,無論是媒體引導還是民間自欺,中國的大多數人還渾渾噩噩,蒙在鼓里。
為什么出現這種情形呢?最深層的原因恐怕是社會的高度細分化、復雜化,作為個人,無法看到全局,明辨方向,更不容易看清個人與社會的聯系。于是,跟著潮流走,跟著感覺走,跟著日常生活的細節走,就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實際選擇。只要家里的自行車能變成摩托車,黑白電視能變成彩色電視,衣服不再需要縫縫補補,哪怕失去了某些政治權利,哪怕東風刮成了西風,甚至迷迷糊糊當了“天皇的順民”,也都可以接受。在這個意義上,左右兩派都不理解群眾,都高估了群眾的政治覺悟。即使在文革期間,也有許多群眾看不懂社會在發生什么變化。在一個細分化、復雜化的社會里做主人,實在太難。那么多個主人都要做主,勢必相互爭吵,甚至形成派性武斗。所以,大多數人“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厭惡爭論,成為“不爭論”方針的群眾基礎。
民主最適合的是日內瓦式的小國寡民社會。如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眾民的社會,還要與一個更廣闊的國際社會打交道,必須要有能夠替民做主的高瞻遠矚的領導集團。然而,文革結束以后,“貓論”流行,領導層信心不足,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社會。一切依靠西方,一切相信西方,一切引進西方,一切照搬西方。結果,重演二十世紀初的一幕,西方老師總是欺侮東方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中國的市場被西方占領,中國的資源為西方服務,中國的技術被西方摧毀,中國的文化被西方敗壞。
領導層轉變潮流,普通人追隨潮流。輿論號召“一切向錢看”,迫使人把耳朵支起來、眼睛瞪大了,發現一切可以賺錢的機會。結果發現,最大的發財機會是當買辦。引進技術,招商引資,進口商品,走私香煙、汽車,當外資白領,出國考察,等等,凡是與洋人打交道的行業都商機無限。只要有錢賺,何不當買辦?且做弄潮兒,頭帶開放冠。誰罵我漢奸?他是僵化派。西方我師爺,雙贏掙大錢。
在這個意義上,加入世貿組織只是這個潮流的必然走向。加入世貿組織之前,中國就已經在大踏步地轉變為“外向型經濟”,以大進大出、招商引資、加入國際大循環為榮。加入世貿組織,只是使中國經濟的殖民化進程變得不可逆轉。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中國塊頭太大,天生不適合做殖民地經濟。一旦13億人為世界打工,發達國家的工人將會失去工作。跨國公司和大財團從中受益,但西方國家內部卻分裂了。工人感到被出賣了,他們的福利被侵蝕了,工會被瓦解了,找工作越來越難了,工資越來越低了。他們把怒火都發泄到中國工人頭上,認為是中國工人搶了他們的飯碗。他們不希望中國成為世界打工廠。2005年以后,中國遭到強大的壓力,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出口日益困難。至2011年上半年,中國的長期貿易順差轉為逆差。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經濟危機,債臺高筑,失業率不斷攀升,居高不下。中國經濟的殖民化進程讓整個世界兩極分化。
但是,中國已經在殖民經濟的路上走得太遠了,形成了強大的動力慣性和思維慣性。各地還在繼續搞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鼓勵出口。銀行業還在搞金融創新,建金融街、金融城。證券業還在開了中小板、創業板,還在爭取開國際板,融資融券業務還在繼續擴展。GDP仍然是上上下下的關鍵指標。“十二五規劃”基調仍然定在世界的繁榮上,將這場世界經濟的結構性危機當作了周期性危機。
可以預見,未來五年,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深化、惡化,中國各行業的產能將嚴重過剩,外向型經濟的困難將日益嚴重。未來五年,如果中國不能縮小兩極分化,就不能擴大內需。內外交困,經濟與社會甚至政治都會進入困難與危機期。
解決問題的出路依稀出現在重慶。重慶當然不能逆轉殖民化進程,但是可以推遲和延緩危機的到來,從而為解決問題提供回旋余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