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會馬克思 | 布魯塞爾:新世界觀的誕生(S1E7)
點擊觀看視頻
1845年1月的一天,巴黎警察闖進馬克思的居所,宣布對他的驅逐令,勒令其在24小時之內離開巴黎。此時的燕妮正在病中,而他們的小女兒剛滿八個月。就這樣,馬克思一家被迫遷居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馬克思被驅逐出巴黎(羅爾純作)
法國之所以突然驅逐馬克思,是受到普魯士政府的壓力。然而,反動政府的壓制并沒有讓馬克思和他的戰友們屈服。在布魯塞爾,馬克思繼續進行科學研究和革命活動,正式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完成了《共產黨宣言》。一種新世界觀,就此誕生了。

19世紀40年代的布魯塞爾
馬克思自大學起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從克羅茨納赫的歷史學研究,到巴黎的經濟學研究,他都留下了大量的筆記。雖然被驅逐到了布魯塞爾,但馬克思一刻也沒有中止他的研究。他繼續閱讀大量的經濟學著作,致力于揭開現代經濟關系的真相,為破解日益嚴峻的貧困問題尋找答案。

馬克思的布魯塞爾筆記
同年4月,恩格斯也來到布魯塞爾與馬克思會合。恩格斯對經濟學的研究和批判都早于馬克思,在巴黎時,他就和馬克思有過深入的交流。在布魯塞爾期間,兩人不僅繼續合作,而且,恩格斯還帶著馬克思實地考察了英國的曼徹斯特和倫敦的經濟發展和工人運動情況。

19世紀40年代的曼徹斯特

19世紀中葉的倫敦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中心。這次考察,讓馬克思越發體會到了現代生產方式的歷史意義。在這一時期,馬克思深有感觸地寫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倫敦之行,讓馬克思和恩格斯萌生了將各國工人組織聯合起來的想法。回到布魯塞爾之后,從1845到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做了兩件事:第一,他們合著了一本書——《德意志意識形態》,系統闡述他們關于社會歷史的基本思考,在科學上和政治上,與當時的各種思潮區分開來;第二,他們建立了一個國際無產階級的聯系組織“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這就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進行了準備。

《德意志意識形態》手稿
1847年1月,一個流亡革命者組織“正義者同盟”專程從倫敦派出特使,到布魯塞爾邀請馬克思加入同盟。

正義者同盟給特使的委托書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確信同盟的領導者愿意接受他們的共產主義綱領之后,同意加入。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舉行代表大會,正式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在這個同盟的刊物上,第一次出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刊物
1847年11月,同盟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并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份同盟的綱領。馬克思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個政治組織的行動綱領,更應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奮斗的旗幟和宣言。1848年2月,由馬克思定稿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印刷完成,并立即分發到各國的同盟組織當中,成為指導工人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思想武器。

《共產黨宣言》手稿
共產主義者同盟是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政黨。作為同盟綱領而產生的《共產黨宣言》,既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份綱領性文獻,也是馬克思主義正式問世的重要標志。

《共產黨宣言》德文第一版
馬克思寫作《共產黨宣言》的時候還不滿30歲,但《共產黨宣言》所展現出的宏大視野和科學預見性,可以說是厚積薄發。今天讀起來,仍然是蕩氣回腸。

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共產黨宣言》(波利亞科夫作)
《共產黨宣言》由馬克思執筆和定稿,但它也是馬克思在恩格斯所創作的《共產主義原理》等文本的基礎上改寫而來的。可以說,《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的思想交流的產物,反映了二人的共同見解。
下回預告:
從巴黎到布魯塞爾再到后來的倫敦,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領導共產主義運動的進程中,始終并肩戰斗,相互支持。下一次,我們將專題講述他們兩人的故事,共同見證這段堪稱典范的偉大友誼。

推薦閱讀:
[德]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張一兵主編:《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神會馬克思 | 馬克思與恩格斯:好哥們是怎樣煉成的?(S1E8)
2017-09-09 張義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