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軍隊,從八旗軍、北洋軍、黃埔軍到解放軍,經歷了一個從“常敗”到“常勝”的曲折過程,只有解放軍才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常勝軍。那么,近代中國軍隊是如何從“戰無一勝”的“常敗軍”鳳凰涅檠,成為“百戰百勝”的“常勝軍”的呢?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新中國建立以前,在109年的時間里,中國一直是一個受欺負的國家,共受到外來侵略470多次。從1840年到1919年的79年間,中國與列強簽訂了900多個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的實質內容就是10個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害民。
這種局面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后才宣告結束。新中國的獨立、主權、和平,不是靠和約得來的,而是靠戰斗得來的,也是靠戰斗捍衛的。解放軍建軍以來,總共與世界上21個國家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解放軍在國內革命戰爭中,勢如破竹,消滅國民黨軍隊800萬。解放軍在反侵略戰爭中,先后與世界21個國家亮劍交鋒,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正是解放軍的英勇奮戰,為新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積累了和平發展的紅利,奠定了和平崛起的基石。
解放軍曾與21國軍隊交鋒
解放軍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進行了22年的革命戰爭,先后進行了400多次戰役,革命軍民付了上千萬人的犧牲,消滅了國內外敵軍1100多萬人。其中,在國內革命戰爭中,解放軍消滅了一支規模達800萬的國民黨軍隊。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進行了一系列保衛國家安全的“環形戰爭”:從東北方向的抗美援朝戰爭,直到在中國南疆、西部邊界、北部邊境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解放軍同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印度、蘇聯的軍隊都打過仗,而且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戰果,開啟了中國軍事斗爭的“常勝時代”。
據統計,在對外軍事斗爭中,解放軍曾與21個國家亮劍交鋒,盡顯英雄本色。這21個國家是:日本、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新西蘭、韓國、印度、蘇聯、越南(包括南越軍和后來實現統一后的越南軍隊)。解放軍從大刀長矛起家,在武器裝備上能夠以劣勝優,在力量對比上能夠以弱勝強,創造出與世界21個國家軍事斗爭的大勝利,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當時中國和美國經濟力量對比懸殊。1950年的中國,工農業總產值合計只有466億元,按照當時的比價,大約折合100億美元,人均不足20美元,只相當于同期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24和人均國民收入的1/80。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處于明顯劣勢、后勤補給困難的情況下,完全是憑著堅定的意志取得了勝利,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解放軍不僅善于在陸戰中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而且也善于在海戰和空戰中創造奇跡。1974的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次與外國海軍交戰。當時,南越海軍和中國海軍在這一海域各有四艘軍艦,南越四艘軍艦的總噸位有6000噸,裝備有127毫米以下口徑的火炮50門。中國海軍四艘軍艦的總噸位只有1760噸,僅裝備85毫米以下口徑的火炮16門。在戰斗中,南越軍艦先開火,中國艦艇迎頭沖去,距離南越軍艦10米處進行接舷戰,用機槍和沖鋒槍掃射敵人,向敵人甩手榴彈,打得艦艇艙面上的南越軍人四處逃竄……
400多次戰役,只有10次失敗
解放軍建軍以來(包括此前的紅軍),前前后后打了400多次戰役,其中只有10次失敗。勝負比例是40:1。這10次敗仗為:
廣昌戰役,紅軍殲敵2000、自傷5000 1934年4月,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紅一方面軍一、三、五、九軍團在江西廣昌地區筑壘阻擊國民黨軍進攻。苦戰18天,被迫放棄廣昌,傷亡5093人,殲敵僅2626人,其中紅三軍團傷亡2705人,約占全軍團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方志敏兵敗懷玉山 1934年末,方志敏率紅十軍團北上抗日,在江西懷玉山遭國民黨軍幾十個團的圍攻,最后彈盡糧絕,遭到潰滅。全軍2萬多人僅千人突出重圍,方志敏和軍團長劉疇西被俘犧牲。
血戰湘江,紅軍減半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轉移,與國民黨軍在湘江邊展開激戰。經六天血戰,紅軍沖過湘江脫險,但此戰損兵3萬余人,全軍從長征開始的8.6萬減至不足3萬,損失慘重,而殲敵僅7000余人,幾遭全軍覆滅之險。
“西路軍”敗于“馬家軍”1936年末,紅軍四方面軍部隊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渡過黃河西征,組成西路軍。在幾個月的轉戰中,遭青海軍閥馬家軍圍攻,因戰略錯誤,苦戰不脫,最后全軍覆滅。全軍2.1萬余人中,1萬余人戰死,6000余人被俘,余者大部逃散,最后沖到新疆的僅400余人。
皖南事變,新四軍損失慘重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及2個縱隊在皖南地區遭國民黨軍8個師圍攻,經10天戰斗,全軍9000余人除2000余人突圍外,其余全部陣亡或被俘。軍長葉挺被扣,政委項英犧牲。
第一次四平戰役,東北民主聯軍被國民黨軍隊追趕千里 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進行保衛四平之戰,堅守1個月,殲敵l萬,自損8000,被迫后撤,被國民黨軍追了上千里,一直攆過松花江。
南麻、臨朐戰役,殲敵2萬,我軍傷亡5萬 1947年7月,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軍在南麻、臨朐發生激戰。連續進攻10天,未能攻克兩地,傷亡達5萬多人,殲敵僅2萬多人,被迫撤退。
西府戰役先是勝利,后陷重圍 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向寶雞發動進攻,連克數城,初期大勝。但國民黨軍迅速組織反擊,解放軍反陷入重圍之中。后轉戰1000余里,突出重圍,弄得極為狼狽。此戰殲敵2萬,自身傷亡1.5萬。
金門戰役,痛失8000子弟兵 1949年10月,第三野戰軍十兵團二十八軍對金門發起進攻。因戰役發起過于倉促,渡船被毀,后援不濟,苦戰3天后,全部主攻部隊共9086人,馀少數人渡海逃回外,全部犧牲或被俘。
抗美援朝五次戰役轉移階段遭受重大損失 1951年5月,抗美援朝五次戰役進攻殲敵階段完成后,志愿軍參戰各兵團開始向北轉移。因過于輕敵,掩護計劃不周密,遭到美軍的快速反擊,一時陷入被敵分割包圍之中。后主力部隊脫險,但三兵團六十軍第一八零師損失大半,幾乎覆滅。整個戰役殲敵8.2萬,中朝方損失8.5萬,其中志愿軍損失7.5萬。僅轉移階段失蹤就達2萬多人,后證實其中1.7萬余人被俘。其余估計在戰地死亡。
失敗與勝利之間的辯證法
解放軍打了400多個戰役,敗仗只有10個,這勝仗和敗仗的比例是400:10。數字勝于雄辯,比例說明問題。世界上沒有第二支解放軍。解放軍確實是英雄軍,是常勝軍。
必須指出的是,解放軍在政治性質上是一支“革命軍”,解放軍在兵員成分上是一支“農民軍”,他們是放下鋤頭,就拿起槍桿,是從農田直接走上戰場的一群群村民。他們只能夠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難免要通過挫折,才能夠走向勝利。而在烽火戰斗歷程中,解放軍僅用10次敗仗,就具有了贏得400次勝仗的能力和水平。這何止是“吃一塹,長一智”?這是“吃一塹,長百智”!可以說,解放軍是世界上最善于學習的軍隊,是世界上具有最強烈創新精神的軍隊。
附錄:中國近代軍隊“常敗”史
近代中國軍隊,從八旗軍、北洋軍、黃埔軍,到解放軍,經歷了一個從“常敗”到“常勝”的曲折過程,只有解放軍才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常勝軍。
八旗軍:光緒皇帝嘆息“戰無一勝”
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到達中國海岸,發動了鴉片戰爭,在為時兩年的戰爭中,英國先后投入海陸軍兵力大約2萬人,卻只付出了500人陣亡的代價,就攻下了從廣東、福建、浙江至江蘇的沿海一系列港口,并且沿著長江攻至南京城下。
清政府從全國抽調了10多萬軍隊投入前線,并在中國沿海臨時組織了數量以1 0萬計的鄉勇團練,以20多萬的隊伍抗擊2萬人的英國侵略軍,卻沒有打過一次勝仗,也沒有守衛住任何一座遭到敵人攻擊的城池。
北洋軍:從未向侵略者開過一槍一炮
清政府從1 894年冬天開始,聘請德國軍事教官,仿照德國軍隊的章程,在天津編練“定武軍”,在南京編練“自強軍”,從此,中國陸軍開始按照西方軍隊的模式進行編組和訓練。
1 900年7月間,八國聯軍2萬余人從天津出發,1 0天后就攻入北京,沿線清軍一戰即潰。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中國北方唯一全部裝備近代新式武器的袁世凱新軍,卻龜縮于山東避戰。這支北洋軍,雖然一直打著“御外侮”的旗號,但是在其存在的50多年中,卻從來沒有向外國侵略軍開過槍炮。
黃埔軍:北伐途中變成“新軍閥”
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革命黨人,對于清朝末年建立起來的新軍曾經長期依賴,但是又無法改造。1925年以后,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在1924年創建黃埔軍校,并且以此為基礎,開始建設真正的革命軍--黃埔新軍。
但孫中山逝世后,黃埔新軍的領導權漸漸轉移到蔣介石手中。他以黃埔新軍為主力,從1926年夏天從廣東開始北伐,到達長江流域后,在1 927年4月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在此前一直與國民黨合作的共產黨人,建立了獨裁的南京國民政府,而黃埔軍也由革命軍演變成為鎮壓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新軍閥”。
國民黨軍隊的腐敗和反動,使其戰斗力低下,在日本軍隊的侵略面前,節節敗退。抗日戰爭勝利以后,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軍在三年多的解放戰爭中,消滅了800萬國民黨軍隊,殘余勢力敗逃到臺灣,從此結束了國民黨軍隊在大陸的歷史。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560期,摘自《解放軍為什么能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