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徐焰
自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世界上迅速普及,如今中國網民已達3.8億而世界數量第一,年輕人獲得的信息一半以上已靠網絡。國際上對華敵對勢力正是看到這一新形勢,不僅通過網絡竊取情報,而且大量傳播虛假信息,以心理欺詐方式蠱惑人心,以圖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乃至掌控輿論導向。
心理作戰重點已從傳單、廣播轉向網絡
心理作戰,是一種積淀著高智商的特殊作戰樣式,可謂與人類戰爭史始終相伴。古人云“攻心為上”,就是人類軍事史上對心理戰最早、最精辟的定義。從古至今的心理攻勢雖然隨著技術手段變化而不斷改進,其基本目標卻始終如一,那就是瓦解對手士氣、造成其內部思想混亂,破壞其團結和理智,最終達到“不戰而勝”。
在技術手段落后的古代,對敵方心理攻擊主要靠喊話、面對面說服、派人傳謠、教唱蠱惑性歌謠等方式,即以語音和文字直接傳遞來實現攻心。由于古人正統觀念強,采取心理攻勢者往往要引居歷史頌己非人,如陳勝、吳廣起義時要學狐貍聲叫喊什么“大楚興,陳勝王”。已是“織席販履”的手工業勞動者劉備起兵時,又特意扯上自己三百多年前的祖宗是“漢中山靖王”,并大肆宣傳自己對手曹操是“閹豎”即太監養子這一不光彩的家庭出身。圍繞歷史問題進行正統性、合法性的論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心理戰由來已久的表現形式。
人類進行近代社會后,報紙和印刷的傳單又為心理攻勢提供了新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心理攻勢便主要采取這一手段。20世紀20年代以后,收音機在發達國家開始普及并進入了落后國家的少數家庭,無線電廣播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心理戰主角。冷戰期間電視雖逐漸普及,卻因其技術特點主要用于對內宣傳,“敵臺”廣播仍擔任著向對立一方進行輿論戰的主要任務,如“美國之音”就曾被稱為摧毀蘇聯陣營的先鋒,廣播宣傳中徹底抹黑蘇聯歷史又是一項重要內容。
當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后,這一新興媒體可謂最大限度地深入了大眾,還由單向接受變成可以雙向互動。當前高度發達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又為心理戰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互聯網可以輕松地被敵對一方用來完成以前艱難的刺探、負面宣傳、傳遞消息、破壞心理戰等工作,敵對勢力采取輿論攻勢時自然又把重點由以往的廣播轉向了網絡。
近年來,妄圖分裂中國的敵對勢力便大力在網絡上歪曲歷史并煽動民族仇恨,再針對現實問題散布虛假信息。這警示人們,目前中國面臨的非傳統的安全威脅已日益增多,網絡安全便是其中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資料圖:美軍網絡戰指揮中心
網絡上的輿論心理攻勢,是對中國的“無硝煙戰爭”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外敵對勢力采取的心理輿論攻勢從來沒有中斷過,只是手法隨著形勢的變化變得更隱晦而已。核彈出現并在世界上達成“毀滅恐怖平衡”后,各大國之間難以發生熱戰便長期實行“冷戰”,心理戰又成為打擊對手的主要手段。上世紀50年代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便說過:“在宣傳上花1美元,等于在國防上花5美元”。西方的大眾傳媒界,曾長期成了宣傳攻勢的先鋒。
從當前的和平時期,雖然沒有真槍真炮的軍事斗爭,不流血、無硝煙的信息戰卻有愈演愈烈之勢,重大政治新聞傳媒對于信息的爭奪同樣事關國家安全,其意義又遠遠超出屬于傳統新聞傳播的內涵。過去很長時間里,面對一些蓄意攻擊和丑化中國的媒體和網站,國內一些人僅僅用“求實”一類“新聞道德”來加以評說,告誡其不能無中生有。
不過看一下十幾年來國際上的軍事沖突和局部戰爭,西方國家新聞傳媒實施的信息輿論攻勢早已超出這種觀念。他們在政治媒體傳播中雖經常有意標榜具體真實、客觀,在整體上則根據國家戰略需要蓄意制造各種虛假信息,達到誤導和欺騙公眾輿論的目的。
例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轟炸南斯拉夫制造借口時,便散布“血洗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村莊”的虛假消息。美國官方為出兵伊拉克,又揑造出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事后其自己也承認這純屬子虛烏有,美軍攻占當地的目標卻已經達到。
信息是除物質、能量外,存在于客觀世界的第三大要素,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建立的新形勢下,信息又已成為政治和外交的武器。雖然它沒有戰火硝煙,如使用得當仍可動搖一個國家的政權,破壞力不下于真槍實彈的戰爭。
西方一些反華媒體經過長期實際操作積累經驗,對輿論心理戰手段已經運用得十分嫻熟,在其豢養下的一些我國出境的敵對分子和分裂勢力也根據其需要來煽風點火,炮制出大量惡意宣傳品,通過網絡和其他渠道向國內傳播,其覆蓋面涉及到經濟、外交、民族、宗教、軍事、歷史等諸多方面,卻都服務于擾亂人心、制造分裂混亂和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目的。
目前從網上眾多來貼中,還可清楚看出有許多使用臺灣的習慣用語(不少人使用的還是繁體字),眾多資料也引自過去國民黨當局的反共出版物。事實已證明,目前在保衛我國安全的斗爭中,網絡心理戰的重要性已日益提高,甚至被一些當代軍事評論家稱為“區別于陸戰、空戰、海戰的第四種作戰樣式”。
資料圖:美軍網絡戰中心內部情景
歪曲和偽造歷史是敵對勢力搞煽惑的重要領域
如今中國的中青年大都上網,一些歪曲真相和蠱惑人心的傳言進入網絡便能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敵對勢力由此便采取了歷史、現實、未來預測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煽動。在現實領域內,敵對勢力主要針對社會上的一些不如意現象進行渲染、蠱惑和造謠,直接煽動不滿。在涉及到未來的問題上,反華勢力主要采取危言聳聽的“唱衰”方式,以動搖人們的信心并制造恐慌。
在歷史領域,一些居心險惡者則主要采取以史喻今的手段,雖看似不很露骨,甚至有時打著“公正看待”、“恢復客觀原貌”的幌子,其實質卻是要對中國革命誕生的新中國采取“斷根”式的打擊。改革開放后國內糾正過去“左”的傾向,客觀地評價了國民黨政權和一些舊社會人物的歷史作用,并落實了一些優待政策。有些敵對勢力便利用這一點,煽動人跳到另一個極端,在網絡上用大量貼子歌頌過去被中國革命推翻的反動政權。
蔣介石集團當政時政治極度腐敗,經濟上搞得民不聊生,以至最終被人民推翻,對此老一輩人都有目共睹,實在難以找到能夠吹噓的地方,這些人便只好著重圍繞抗日戰爭來貼金。近年網絡上出現大量夸大和造謠吹捧國民黨抗戰的文章和幌子,如此竭力進行美化,其的的其實也很清楚──如此有功的頭面人物和政權,將其推翻豈不是沒有合理性了嗎?
歷史現象者是多棱鏡,只看一面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客觀評價歷史的人,都承認國民黨政權在1937年至1945年還堅持了抗戰,其軍隊的許多官兵還曾做過英勇奮戰,對此中央人民政府已經給予應有評價,對現存的老兵也給予過照顧。相比之下,倒是臺灣當局從不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業績,過去正式出版物中一談到抗戰便進行反共謾罵,近年來雖有收斂卻仍采取否認態度。尊重歷史的人同時都會看到,國民黨統治集團在抗戰中又存在著消極抗戰的另一面,即主要表現為戰爭中腐敗無能,爭取勝利依賴外國,為此不惜付出放棄國家主權和承認外蒙古獨立的重大代價(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同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正式承認外蒙古投票決定獨立)。正是這種“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無能表現,激起了國內絕大多數人的憤慨,抗戰勝利后僅四年廣大人民便選擇了推翻國民黨政權。向不大了解歷史的眾多年輕一代宣講這些真相,網絡上的那些造謠和吹噓之辭就會起不到煽惑作用。
敵對勢力為美化當年革命的對象,這些年到了不遺余力的程度,如在網絡上稱贊舊上海黑社會老大、頭號流氓頭子杜月笙如何“扶危濟困”和“抗戰有功”,并說以四川袍哥老大身份稱霸一方的劉文彩是“造福鄉里”。連被河南人民痛恨為“水、旱、蝗、湯”禍首,且在國民黨內也因抗戰喪師失地聲名狼藉的湯恩伯,也被捧為“抗戰名將”。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這些人如此偏愛舊中國反動黑暗勢力的代表,不就是為了否定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立的必要性嗎?
與此同時,一些別人用心者對中國革命的領袖和人民軍隊又極力攻擊之能事,其手法除了造謠外,又是抓住一些缺點進行夸大渲染。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成就,敵性網站的發貼者卻患有“選擇性失明”,或者故意進行歪曲。在一些惡意宣傳下,部分有糊涂認識的人也散布抗美援朝戰爭“不該打”的謬論,又有人認為中印邊界反擊戰“白打了”。不大了解真相歷史的年輕人如果相信了這些蠱惑,歷史觀和政治理念真就會出現黑白顛倒。
先人便稱“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敵對勢力在歷史領域進行的心理攻勢,恰恰是要否定和斬斷新中國的思想根基。網絡上的這類言論,很多已遠遠超出不同觀點爭鳴的范疇,其險惡用心其實已是昭然若揭!
資料圖:解放軍海軍官兵上網查閱資料
在網絡上展開批駁反擊才能爭取主動
自新世紀之初起,中國民眾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相應的管理組織隨之建立,其主要方法便是以技術手段屏閉政治上有害及有危及身心健康的淫穢信息。這一措施自然有其必要性,如外國政府也普遍建立必要的網絡管理措施,防止危害社會的信息傳播,不少國家還實行了上網“實名制”(在這一點上中國的管理還更寬松)。最近國內對色情信息已加大打擊力度,不過單純的技術屏閉畢竟有漏洞,何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眾多網民已掌握了“跳墻”手段,有時仍然會防不勝防,單純的封堵措施經常處于被動狀態。
懂得戰爭規律的人都知道,積極防御即攻勢防御才是真正有效的防御。由于輿論戰也是一種交鋒,在硝煙戰爭中采取消極防御者必敗,心理戰也同樣如此。對敵對勢力采取的網絡心理戰,固然應有必要的攔阻措施,采取揭露和澄清真相的措施則更為重要。讓人們知道什么是虛假信息的同時也說明真相,這樣才能增強免疫力,鋤去的毒草倒可以起肥田作用。在如今思想多元化和信息多樣化的社會中,出現謬誤和有害輿論已是必不可免的現象,只要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批駁也就不足為懼。
當然,網絡上的虛假信息并非都是敵對勢力的心理攻擊,有不少屬于國內某些人為經濟謀利而炮制。例如一些人打著“紀實”名義編造歷史,通過小報、文藝作品乃至非法出版物來賺錢,一些網站在真假不辨的情況下又大量轉貼,也起到錯誤導向的作用。對這種不良傾向,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同樣也及時予以批駁和澄清,才是對廣大網民負責的態度。
如今,國內有關部門已很重視網絡反敵心戰研究,正不斷構筑心理防線和技術防線。不過目前的網絡輿論交鋒已經遠不僅限于軍方,而涉及到億萬民眾面前的電腦屏幕,網絡上采取有效措施對抗敵性宣傳攻勢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普遍問題。
在心理輿論戰中要采取積極防御,我國的相關部門就應建立自身的反擊能力,同時還應發揮廣大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2008年奧運會前,中國在海外的廣大留學生曾以網絡廣泛宣傳的形式,并采取了靈活機動和豐富多彩的方式,在國際上狠狠回擊了反華勢力就西藏問題的攻擊,初顯出網絡上主動反擊的威力。德國《時代周刊》同年4月6日的文章中便感嘆:“西方媒體習慣了面對笨拙的、沒有創造性的中國媒體。但這次他們遇到了一個新的對手,即中國國民。”看到中國年輕一代有有效運用網絡武器,并用新穎靈活和外國人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輿論反擊年老一代的人也回憶起當年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毛主席語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發動人民群眾打人民戰爭,是中國革命形成的傳統優勢,在網絡上打擊有害信息和回擊反華勢力的輿論心理戰,同樣也應發動專業人員和廣大熱愛祖國的網民,在今后的輿論心理戰中對敵對勢力的讕言露頭就打,及時向網民揭穿其謊言,按一些網民的形象說法是群起圍剿“網特”,才能改變被動局面。這樣以“軟”、“硬”兩手并重,我們建設起的國家就不僅有高樓大廈,還能有強大的精神脊梁,面對政治風浪時也才能不出大亂子。
在今天的網民中,蘊藏著極大的愛國激情和回擊反華勢力心理攻擊的積極性,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有效地調動。回想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筆者便曾經深深地感受到廣大網民打擊反華輿論攻勢的威力,不禁想起當年歷史巨人的聲音──“人民萬歲!”由此也由衷地想引伸出這樣的口號──“網民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