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輸入貿易上,情形也基本相同。由三井物產輸入的有大陸東北的豆粕,外國及日本產的硫安、氰氨化鈣、加里、調和肥料、調和飼料,供給臺灣鐵道、電力、制糖等會社的機械、材料、麻袋、水泥和市場需要的人參、各種食料品及其他雜貨,成為島內輸入商中的巨頭。三菱商事臺北支店經營肥料、機械、大型電機、汽車等的輸入,高雄支店則以進口重油、肥料為重點,另含機械、金屬、水泥、草席及雜貨。大山綱武:《臺灣之實業與內地資本的動向——三菱財閥篇》,《臺灣時報》昭和15年3月號。大倉商事株式會社臺北出張所也經營機械、鐵材、電工用品、機械油等進口。看來,掌握臺灣進口貿易大權的依然是日本資本,其中又以三井、三菱等大財閥憑借雄厚的資本及殖民當局的扶持,而占據著優勢的地位。
第四部分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日據時期臺灣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上,出口商品構成變化不大,以米、糖、茶、香蕉、鳳梨罐頭和酒精為大宗,進口商品相對于日據前有相當大的改變,即從最多的鴉片貿易轉為工業制成品,詳見表3-1及表3-2。
與出商品集中的趨勢相反,進口商品相當的廣泛。占前幾位的是肥料、紡織品、煙酒、鐵及鐵制品,殖民地作為宗主國商品傾銷地的作用在此得到顯現。應引起注意的是肥料輸入的大幅上升,隨著蓬萊種的普及和甘蔗種植業的發達,對肥料的需求量與日俱增,1920年代中至1930年代中期,肥料成為臺灣輸入商品的最大宗。肥料的大量輸入助成了以對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稻作農業及蔗作農業的發展,強化了日本殖民者對米、糖資源的控制,并使其得以在進與出兩個方面影響和操縱臺灣的農業經濟。
倘若將臺灣進出口商品劃分為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兩大類進行比較,則可更進一步了解臺灣對外貿易的性質。
顯然,臺灣出口商品的90%以上為初級產品,其中最主要的是食品(其實就是砂糖及其副產品),平均占出口總值的80%。進口商品的70%為工業制成品,食品類進口的主要商品是煙、啤酒等消費品,另外還進口部分東南亞大米,這大概是為了將較適合日本人口味的蓬萊米盡可能地運到日本去。這種由殖民地提供初級產品而由宗主國提供工業制成品的貿易關系,反映出典型的殖民地貿易性質。
第四部分對外貿易地區構成
割臺前后臺灣的對外貿易地區構成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甲午戰前,日本與臺灣的貿易微不足道,貿易商品僅限于紡織品(1894年曾占進口洋布總額的498%)、火柴等。日據初期,臺灣在最初的幾年中仍然以中國大陸作為主要的貿易對象,1899年從日本進口額超越從大陸進口額,1903年對日出口額超過對大陸出口額,對日貿易才全面超過對大陸的貿易而占據主導地位。日據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的地區構成變化,。
資料來源:AJ格來頓齊夫《臺灣經濟展望》,聯華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譯,生活書店,1945,第134~136頁。參閱大公報館摘譯本《臺灣經濟生活》,1945,第72~74頁。顯而易見,日據時期臺灣的對外貿易地區全方位的從祖國大陸轉向了殖民宗主國日本,就是開港后曾經在臺灣對外貿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英、美等西方列強此時也煙消云散,在臺灣貿易關系中的位置微不足道。
到了1937年,臺灣對外貿易關系里,對日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32%,自日本進口占進口總額的863%,如此之高的外貿地區集中度,難怪美國學者格來頓齊夫稱:“此數字于其他殖民地歷史上,可謂絕無超越者。”AJ格來頓齊夫:《臺灣經濟展望》,聯華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譯,生活書店,1945,第137頁。例如,印尼出口到荷蘭1850年為783%,1930年為153%,自荷蘭進口1850年為419%,1930年為168%;非洲中部(剛果)出口到比利時1928年為706%,1938年為807%,自比利時進口1928年為51%,1938年為46%,其余如英、法等國也從未達到如此之高的比例。參閱劉翠溶《殖民主義的經濟面》,《經濟學百科全書》1經濟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1986,第256頁。
1937年之后的若干年內對大陸的貿易有所發展,主要是因為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使得東南沿海地帶淪為占領區,加上與偽滿洲國的貿易日漸擴大,因而出現了異動。如1937年對大陸出口額11834千元,1939年增至69960千元,進口額1937年為30474千元,1939年為36634千元,其中對廣東出口增長幅度最大。AJ格來頓齊夫:《臺灣經濟展望》,聯華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譯,生活書店,1945,第134~135頁。
臺灣各類進出口商品的對日貿易依存度究竟是如何分布的?涂照彥做了統計比較,我們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臺灣作為殖民地其之于宗主國日本的附屬地位,特摘引如下。
以上資料表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對外貿易一面倒地依存于日本,在出口商品方面,米、糖、香蕉、酒精等99%均以日本為出口對象,輸出貿易的對日依存度1910年后平均在80%以上,1930年達9055%。在進口商品方面,鐵及鐵制品、煙酒、木材及木板、車輛及其零件、水產品、紙類、面粉、乳制品、肥皂和火柴、紡織品等,亦90%以上依賴日本進口,最高者為100%。進出口貿易的整體對日依存度,1910年后均在60%以上。臺灣經濟被全面的卷入了日本市場的漩流中,臺灣社會經濟徹底地殖民地化了。
第四部分對外貿易概觀
臺灣作為一個海島型經濟實體,歷史上就是對外貿易相當發達的地區。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大量輸出鹿皮、鹿肉、糖等商品,并作為中國商品中介貿易區而繁盛一時。清代米、糖大批輸出到大陸沿海地區,并部分地解決了閩、浙、粵等缺糧地區的糧食問題。開港后隨著西方列強的進入,臺灣與世界的聯系愈益密切,除了糖,還有茶、樟腦等,源源不斷的運送到世界各地。因此,臺灣的經濟無論是殖民地或是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都是一種外向型的經濟,經濟發展對于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是很高的。
首先考察對外貿易在臺灣經濟中的地位。
上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形象的圖景,它描述出日據時期臺灣殖民地經濟中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整體經濟的貿易依存度早在1905年就達到了7027%,1920年更高達9245%。可以說,日據時期的臺灣經濟是以貿易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形態,而且這一貿易導向又高度集中于宗主國的日本,1905年對日貿易依存度為3914%,1910年即為60%以上,1935年更達7502%。換句話說,臺灣經濟是依附于日本的,臺灣社會經濟的殖民地性質在此暴露無遺。再與日本及同為殖民地的朝鮮比較,據坂田國助提供的資料,1931年人均貿易額臺灣為104元,日本為81元,朝鮮為36元,臺灣高過了殖民宗主國的日本,且大大高于朝鮮。坂田國助:《臺灣經濟》,轉引自亞洲經濟研究所《臺灣工業化的發展過程》,《臺灣綜合研究》(3),昭和41,第7頁。
日據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的另一特點是貿易平衡上巨額出超的存在。
資料來源:《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第918~919頁。1897~1944年間,臺灣對外貿易入超金額累計36964萬元,出超金額合計2301935萬元,其中入超金額最大的是1899年,為754萬元,出超金額最多的是1939年,為11805萬元。出超總金額減去入超總金額凈盈余達226497萬元。對這227億元的金額,有人說:“這些出超金額都被留在日本國內,成為殖民地臺灣對宗主國日本的一種無償貢賦。”陳碧笙:《臺灣地方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2,第207頁。何保山則認為:考慮到開發臺灣的日本資本、勞動、技術、企業人才的機會成本等,是不是足以抵消出超金額,值得考慮。何保山:《臺灣經濟發展》,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第35頁注2。此一觀點在尚未有充分的資料佐證的情況下,難做最終的判斷。至于日本人在臺投資規模究竟如何,以下兩個數字或可供參考:矢內原忠雄估算1926年末日人在臺投資約有13億元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灣銀行,1964,第55頁。,另據子固推算,50年間日本在臺灣的投資總額,若加上商業資本,約有20億元之譜。子固:《臺灣經濟與日本》,《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