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楊繼繩編寫其父親餓死的紀實破綻百出
作者:岳東曉
民聲網 (www.mshw.org)
http://www.mshw.org/review/debate/2011-11-23/6350.html
剛在網上看了楊繼繩的《墓碑:中國六十年代饑荒紀實》,里面講述了其父親在1959年4月底死亡的事情,楊繼繩斷定這是“餓死”。但是通篇并沒有給出餓死的證據。楊的文章帶有明確的政治動機,要論證當年中國的政策餓死了幾千萬人。但是,這樣武斷地把其父親的死亡定為餓死,是在犧牲自己家族的榮譽達到其政治目的。楊繼繩這樣在自己的家族史上立下“餓死”的豐碑,傳給其子子孫孫,實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墓碑》的行文把事實陳述與主觀判斷、觀點、結論混雜在一起,而且結論并沒有事實支持,而多是基于主觀臆測。
在下面,我先對《墓碑》一文中的事實陳述進行一個簡介,然后對其中的判斷與結論進行分析。
《炎黃春秋》的副社長楊繼繩
一. 《墓碑》相關事實陳述的簡述
《墓碑》一文在http://www.scribd.com/doc/8967695/doc- 可以找到。上面的成文日期是2007年。先假定楊所述事實全部真實,其總結如下。
楊繼繩寫道,1959年2月,他父親“還好好的”。楊父在生產隊放牛,牛養得很好。但生產隊把牛殺了。他父親"知道學校生活苦”,于是叫他回去吃牛肉。楊自己吃了一斤牛肉,但其父一口沒吃。
兩個月后(1959年4月底),楊繼繩的一個朋友跑到浠水第一中學告訴他:他父親去江家堰買鹽,結果倒在路上,被灣里人抬回家了。楊繼繩所在的浠水第一中學離他父親家大約10公里距離(文中提到從他家道浠水初中約20華里)。
楊繼繩聽到消息后,立刻領了三天的口糧--三斤大米,趕回家。據他回憶,村里一片死寂,走進家門,“家徒四壁,沒有一顆糧食,沒有一點能吃的東西,水缸里連水都沒有。餓得走不動,哪有力氣挑水啊!”。見到楊父,兩眼雙陷,手上是皮包骨,嘴里嘟囔著,叫他趕快回學校去。楊繼繩趕緊出去挑水,然后去花生地里刨花生芽,用帶回的米煮成稀飯,但他父親已經不能下咽了,三天之后去世,享年70歲(1889--1959)。
楊繼繩寫道,當年,他只是把楊父的死當成個別現象,仍然對”大躍進“的成就,人民公社的優越性深信不疑,”家庭的這點不幸算什么?“。這種認識一直保留到文革時期,并且積極參加文革;但后來聽說湖北省在三年困難時期餓死了30萬人,才知道楊父餓死不是個別現象;1989年的政治事件之后,楊繼繩才” 大徹大悟“,發現自己被蒙騙。他寫道:“雖然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我對父親的死因的思考卻日益深入... 這本書,就是銘刻在我心中的墓碑上的文字表達。”
二. 《墓碑》中楊父“餓死”的說法缺乏可信證據
為什么楊父去江家堰買鹽?根據楊繼繩說,朋友告訴他:楊父是因為”沒有力氣刨樹皮“,實在餓得不行了,準備買鹽沖水喝。楊這是在轉述40多年前他人說的話,雖然帶有雙引號,但無法取信為原話。而且即使取信,這也只是他朋友對其父親出去買鹽的動機的判斷,也不能成為證據。
說沒有力氣刨樹皮,所以選擇出去買鹽沖水喝的說法缺乏可信度。《墓碑》中沒有說明江家堰的距離,但應該不是家門口,而是有相當的路程。刨樹皮所需要消耗的體能顯然小于長距離步行需要消耗的卡路里。根據楊繼繩自己的敘述,他回家挑完水后,沒有去刨樹皮吃,而是去花生地里挖花生芽。地里的花生芽顯然比樹皮更有營養。如果按《墓碑》的說法,楊父沒有考慮去挖花生芽,而是自我判斷沒力氣刨樹皮,于是決定去江家堰買鹽沖水喝。這好像有點侮辱湖北農民的智力水平。
據楊說,朋友還告訴楊,楊的父親在買鹽的路上倒下是因為“餓得不行了”。類似的,這個“餓得不行了”的判斷,也無法作為證據。 畢竟,楊的父親已經70歲了。1949年,中國的人均壽命只有30多歲。楊父是貧困的農民,從小過的苦日子,因此到70歲時,身體出現老化引起的各種問題是完全可能的。
楊父倒在路上后,鄉親們把他抬回了家。這個細節說明鄉親們還有力氣、也還有幫助鄉親的愿望。如果是這樣,即使假設楊父沒有力氣自己挖花生芽,為什么楊父不能請鄉親幫忙挑水,幫忙挖花生芽呢?他能去買鹽,說明他還是有錢的。
楊繼繩寫道兩個月前,他父親知道學校苦,所以叫他回去吃牛肉。所謂生活苦不苦,屬于相對概念。從楊繼繩的敘述,他當時一天口糧是一斤大米。這個他父親應該是知道的,但仍然認為學校生活苦,只能說明當時他父親家里的生活應該比學校好。
楊繼繩說生產隊在1959年2月因為沒有東西吃,所以把牛殺了分吃。翻開日歷,1959年2月正是春節期間,殺牛過節完全正常,無法說明是餓得發暈才開始吃牛肉。而且,楊繼繩在描寫自己吃一斤牛肉的時候,沒有任何記載說家里已經沒有糧食。
楊繼繩寫道,他父親說跟牛感情太好,吃不下,其實是找借口。“如果他吃了那一斤牛肉,也不至于餓成這個樣子。” 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把親人的死歸咎于自己的常見非理性思維。如果按照楊繼繩的說法,其父兩個月前就開始餓了,卻讓兒子一頓就吃掉一斤牛肉,完全不合邏輯。正常情況下,如果已經發生饑荒或者知道會發生饑荒,應該是節省食物,多吃幾頓,而不是暴食一餐等死。一斤牛肉,加點鹽,做成臘牛肉,合著花生芽也能吃幾天了。光從這點看,當時(1959年2月)根本沒有饑荒的跡象,楊自己也說他父親那時“好好的”。
楊繼繩農民出身,湖北鄉下長大的人,而且所在地并非大城市,而是20里外的地方,半天的路程,說起家里的情況,好像是隔了一個大西洋似的,很難取信。他的朋友趕到他的學校通報情況到他回家,也就一會功夫。據他說,這點時間楊父就已經餓得沒有力氣吞咽稀飯、導致死亡,似乎違背普通的生理學常識。
當然,一個70高齡的老人,孤身一人,沒有人照顧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狀況。楊繼繩工作地點離家不過10公里左右,家里喊吃牛肉的時候,回來得飛快,但之后卻兩個月都沒有回去看望老人,連家里有沒有糧食都不知道,足見其有失做兒子的本分。就算家里沒糧,以他一天一斤大米的口糧,分點給老父吃不行嗎?
三. 結論:《墓碑》屬于政治宣泄
《墓碑》一書中沒有提到楊家灣里有其他人餓死。楊父是唯一的例證。誠如楊繼繩所言,直到文革,他也以為其父的死是個別現象,之前他一直認為大躍進好,人民公社好。后來他聽說湖北餓死30萬,才開始對其“父親的死因”進行深入思考。從這個敘述也可以看出,楊繼繩的家鄉沒有出現其他的餓死人的現象,否則不會要 10多年后才幡然醒悟原來其父是餓死的。
楊繼繩在10公里外的學校,卻根本不過問家里70老人的生活,后者死亡之后,雖然他是養子,但肯定是內心有愧的。他之所以后來把楊父之死歸咎于大躍進以及當時的國家政策,是一種試圖減輕自己良心上的責任的DENIAL心理。但這種把個人責任強加于一個國家、并且否定這個國家,杜撰什么餓死3600萬的做法是很不當的。
大躍進確實造成相當的影響,但餓死3600萬(相當于中國人口近10%)之類說法完全是聳人聽聞、缺乏根據的傳言。這種傳言往往被某些國內外勢力作為政治攻擊的彈藥,以達到其不同的政治目的。客觀、科學的分析當年政策造成的影響也許要留待未來的歷史研究。
------------------------------------------------------------
其他文章:
中美密談:中國在南海做出重大讓步?
http://www.mshw.org/review/oversea/2011-11-22/6336.html
曾蔭權:資本主義必然有貧富懸殊 只有共產主義能解決
http://www.mshw.org/news/national/2011-11-23/4614.html
中國入世內幕:朱镕基指示龍永圖主動示弱
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1-23/6356.html
朱永嘉:促使林彪在九·一三走上絕路的直接原因
http://www.mshw.org/theory/history/2011-11-23/6358.html
華爾街與紐約賣淫機構“帝王俱樂部”
http://www.mshw.org/review/oversea/2011-11-23/6360.html
趙構、秦檜聯手開創“賣國合法化”的歷史先例
http://www.mshw.org/review/history/2011-11-23/6361.html
柴衛東:資本利益、科學技術濫用與人類未來
http://www.mshw.org/topics/gmo/2011-11-23/6353.html
請農業部回答:歐盟指控的中國轉基因大米究竟是誰生產
http://www.mshw.org/topics/gmo/2011-11-23/6354.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