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黃淮海水利大會戰
2010-08-05 21:45:40
丁海軍
工作單位:中共魚臺縣委黨史研究室
[摘要] 20世紀七十年代,智慧、勤勞、勇敢的山東人民,發揚“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艱苦創業,奮發圖強,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治山治水,化水害為水利,肆虐千年的山東黃淮海河流域水旱鹽堿等嚴峻的自然災害得以馴服,山東人民基本的生命財產安全得以保障。十年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沿黃地區加高培厚黃河大堤,整修加固了險工,興修了一系列大型引黃灌區工程;淮河流域打通了沂沭泗的洪水出路,治理了萬福河,開挖整修了紅衛河等骨干河道;南四湖進行了湖腰擴大,修建了二級湖閘,為防洪除澇蓄水興利創造了條件;海河流域先后治理了漳衛河、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整治了53條較大支流,提高行洪能力3-5倍。山東的黃淮海水利大會戰,在山東農田水利建設史上譜寫了一曲輝煌壯麗的英雄史詩。
[關鍵詞] 山東;黃、淮、海;農田水利;大會戰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從傳說中的大禹治水起,水利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所謂民者國之本,食者民之天,農桑者衣食之源,水利者農田之本,而財賦所由出。正因為如此,水利受到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重視,更是行政的一件要事。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其治水活動自有歷史記載的春秋時起,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管仲相齊桓公稱霸,即“惟水事為重”。管仲相齊時,非常重視水利,認為“善為國者,必先除五害(指水、旱、風霧霜、瘟疫、蟲災)”,“除五害之說,以水為先”,“五害已除,人乃可治” 1。山東地處中緯度偏南的亞歐大陸東部,三面環海,降水集中,河網比較發育,省內河流分屬黃河、海河、淮河三大流域或獨流入海,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較多,降水多集中在農作物生長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歷史上洪澇、干旱、鹽堿等頻繁泛濫的自然災害卻也一直困擾著山東黃淮海地區的農業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山東人民同洪澇旱堿等自然災害進行了頑強斗爭,全省的水利建設取得了歷史上無可比擬的巨大成就,對保障山東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七十年代進行的大規模的黃淮海水利大會戰,在山東農田水利建設史上譜寫了輝煌的一頁。
一、山東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歷史背景
(一)、黃淮海流域頻繁的水、旱、鹽堿嚴重制約了山東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黃淮海流域地處我國中東部,包括京、津、冀、晉、蒙、蘇、魯、豫、皖九省市區。由黃河、淮河與海河及其支流沖擊而成的黃淮海平原,耕地資源豐富,光熱條件適宜,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經濟區和糧食、棉花主產區之一,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自有史料記載的二千多年來,黃淮海流域嚴重的洪澇、干旱、鹽堿等自然災害導致這一地區春旱秋澇、土壤鹽堿、地下水咸,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天旱時水貴如油,汛期又成洪水猛獸。
新中國成立后,黃淮海地區山東境內仍然是災害肆虐的重災區,同時也是國家水利建設的重點地區。1949年,山東全省水災受災面積1248萬畝,旱災受災面積1732萬畝。1950年8月,淮河流域暴雨,兩岸決口60余處,沿河4公里范圍內一片汪洋。1951年2月3日,利津縣王莊黃河大堤潰決,淹及利津、沾化兩縣122個村莊、受災人口85415人,倒塌房屋6341間。7-8月,魯西北及魯中地區發生洪澇災害,徒駭河、馬頰河、南北運河、趙牛河、彌河、白浪河等潰決為災,其中臨沂、德州、惠民三地區為重災區。1953年汛期(6-9月),徒駭河、衛運河、趙牛河、嶧城大沙河、滕縣城河等河潰決,全省受洪澇災害面積達3232萬畝,成災面積2732萬畝,惠民、德州、聊城、菏澤、濟寧等地區受災最重。1955年1月30日,利津五莊黃河凌汛決口。7月,受臺風影響,膠東半島暴雨成災,文登、萊陽兩專區絕產28.3萬畝。1956年8月中上旬,衛運、馬頰等河潰決為災,整個汛期全省水災受災面積達1514萬畝。除聊城地區受衛運河洪災災情較重外,菏澤地區災情也較重。1957年7月,魯南地區連降暴雨,沂沭河及南四湖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南四湖湖堤及湖西各河河堤普遍漫溢,湖西平原一片汪洋。1959年七、八月,我省發生了歷史上少有的伏旱。至8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積達737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8%。1960年汛期,臨沂地區沂沭河山洪暴發,洪澇成災土地442萬畝; 7月28日,臺風自海陽縣登陸,中心風力12級,并伴有暴雨。煙臺地區農田受災500多萬畝,倒房1萬多間;8月中旬,昌濰地區連降大雨,安邱、諸城、高密、平度、昌邑、濰坊6縣市大小河流決口、漫溢55處,146個村莊受淹,倒塌房屋43603間。1961年,全省先旱后澇,旱災成災面積2873萬畝,水災成災面積2270萬畝,魯西北平原災情最重。聊城、德州兩地區1-5月嚴重干旱,而汛期(6-9月)又連降大到暴雨,致使徒駭、馬頰等河道決口,造成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小麥播種后,10月中旬又連降中到大雨,聊城地區淹死麥苗101萬畝,為歷史上所罕見。1962年7-8月,全省連降大雨,徒駭、馬頰等河道再次決口泛濫,全省洪澇成災面積達3174萬畝,倒塌房屋152萬間,魯西北平原災情最重。1963年海河流域又發生特大洪災。1964年汛期,魯西北平原及小清河流域河道決口,湖泊漫溢,地面澇水不能入河,造成嚴重洪澇災害。1968—1970年,整個黃淮海平原連續三年大旱。
為防御旱澇災害,發展農業生產,在毛澤東主席“修好淮河”、“根治海河”、“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要求下,始于50年代山東省大興水利的熱潮,起步于60年代平整耕地建設良田的大規模農田水利建設和70年代的黃淮海水利大會戰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集中全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組織起來》中就論述了農業合作化的必要性。他指出,我國的個體農業,“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窮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他認為“這是人民群眾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窮苦變富裕的必由之路。”②在解放戰爭將要在全國取得勝利的時候,毛澤東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以及《論人民民主專政》等著作中進一步闡述了農業合作化的必要性及其偉大意義。他指出,“沒有農業社會化,就沒有全部的鞏固的社會主義。”③他認為,“單有國營經濟而沒有合作社經濟,我們就不可能領導勞動人民的個體經濟逐步地走向集體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將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就不可能鞏固無產階級在國家政權中的領導權。”他提醒全黨,“誰要是忽視或輕視了這一點,誰也就要犯絕大的錯誤。”④
全國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于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獲得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加上國家對農業給予多方面的支援和扶持,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村經濟開始繁榮起來。但是,小農經濟畢竟是落后的脆弱的,土地狹小,力量單薄,技術落后,增產緩慢。不能分工協作,不能因地制宜種植,不便于也無力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和其它新技術,不便于也無力興修水利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更無力戰勝較大的自然災害、疾病等事故。因此,廣大農民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貸,甚至典讓和出賣土地,產生兩極分化;為了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確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一方面對農產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對農業技術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強,這也是促進個體農業向合作化方向發展的一個動力。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在農村,中國大多數農民愿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集體化的道路,大多數農民有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性。“全國大多數農民,為了擺脫貧困,改善生產,為了抵御災荒,只有聯合起來,向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才能達到目的。”“對于他們來說,除了社會主義,再無別的出路。”⑤1952年底,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建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實質就是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的經濟基礎,更高地發展生產力。這個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展開和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開始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給小農經濟指出了一條光明和廣闊的道路。
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黨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過程。到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蘇聯和其他友好國家的幫助下,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有步驟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并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轉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國農村開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春耕生產大協作,這些活動都超過了鄉的范圍,開始出現了小社并大社的情況。面對這種形勢,毛澤東考慮到當時以大興水利為特點的農業生產建設發展的需要,在三月召開的成都會議上提出了把小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有計劃地適當地合并為大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議。四月八日,中央發出了《關于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地合并為大社的意見》。《意見》指出:“我國農業正在迅速地實現農田水利化,并將在幾年內逐步實現耕作機械化,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合作社如果規模過小,在生產的組織和發展方面勢將發生許多不便。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條件的地方,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有計劃地適當地合并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1958年5月,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客觀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極大地激發調動了全國人民在生產建設中發揮高度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進取精神。山東各地廣大群眾在地方政府的組織領導下,開始更大規模地興修水利、深翻改土,興辦農業機械化事業和水利發電事業。與此同時,各地根據中央四月八日發出的文件精神,先后開展了并社的工作。
1958年7月,河南省開始試辦人民公社。8月上旬,毛澤東到河北、河南、山東等地農村視察,許多地方的負責同志在匯報情況時都強調了辦大社的優越性和迫切性。所以看到河南省新鄉縣七里營鄉掛出“七里營人民公社”的牌子后,毛澤東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包括工農兵學商,管理生產,管理生活,管理政權。”同時指出公社的特點是:“一曰大,二曰公。”8月9日,山東省委負責同志匯報說歷城縣打算辦大農場時,毛澤東說:“還是叫人民公社好,它可以把工、農、兵、學、商合在一起,便于領導。”8月13日,各報都報道了這一講話。從此,“人民公社好”傳遍全國,各地聞風而動,掀起了直接辦人民公社的熱潮。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決議認為:“人民公社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目前形勢下,建立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農商學兵互相結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導農民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提前建成社會主義并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所必須采取的基本方針。”“我們應該積極地運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條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具體途經。”決議的下達,把人民公社化運動推向了高潮。
人民公社化初期實行的政社合一,是一種建立在半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帶有濃厚的平均主義和軍事共產主義色彩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政治經濟制度,它把各種權力高度集中在縣、社兩級,大搞平均主義,大刮“共產風”。第一次鄭州會議以后,特別是60年代上半期,由于在實踐中不斷碰壁,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單位開始下放到生產小隊,進一步接近了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農民的覺悟水平,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即“六十條”公布后,確定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才使農業生產較快地得到恢復發展。
1958年9月初,山東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要求各地根據工農商學兵相結合的辦社原則,實行政社合一。從8月中旬到9月中旬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全省原有的5.1萬處農業生產合作社合并為1556處人民公社,山東全省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年底又歸并為1343處,平均每個公社8511戶,實現了所謂“大”。為了追求“公”,采取了“平”、“調”的辦法,將經濟條件、貧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叫生產大隊或小隊)合并后,在全社范圍內統一核算、統一分配,造成嚴重的平均主義;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搞大兵團作戰,大辦工業,大辦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等。1960年冬,按照中央的指示,我省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1961年到1965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調整了農村生產關系和農業政策,實行了人民公社的三級所有、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制度,實行了按勞分配,充實和加強了農業生產第一線的勞動力,各行各業都加強了對農業的大力支援。通過水利建設、農田建設和農業技術改造,農業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全省現有的大中小型水庫和一些灌溉工程,主要是三年“大躍進”時期開始建設起來的,農業機械化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起步的。當然,由于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社會基本經濟狀況認識不足,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急躁冒進的“左”傾錯誤。
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只有組織起來。毛澤東領導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和隨之掀起的人民公社化高潮,把幾千年沿襲下來的中國社會小農經濟,比較順利地改造成為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經濟制度,是一次極其廣泛和深刻的社會變革,反映了歷史前進的方向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這一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對于組織、動員中國社會最廣大的農民群眾,集中全社會人力、物力、財力最大限度地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支持國家工業化發展;對于抗御當時極其嚴峻的自然災害,大規模地實施農田水利建設,治理大江大河,以期迅速改變中國農村一窮二白的落后自然面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一制度性的根本變革,即使在80年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仍顯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如江蘇省江陰市的華西大隊,河南省新鄉縣七里營的劉莊等。而70年代末安徽鳳陽分田單干的急先鋒小崗村,時至今日其工農業發展水平和社會進步程度仍躑躅不前,相形見絀。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2003年12月16日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所說,毛澤東“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為古老的中國趕上時代發展潮流、闊步走向繁榮昌盛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三)、六七十年代中蘇兩黨兩國關系嚴重惡化,蘇聯的軍事威脅迫使中國轉入戰備體制,“為革命治水”,“為戰備生產”迫在眉睫
新中國誕生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深刻分析和總結了當時國際國內形勢和歷史的經驗,明確提出站在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之內的國際戰略。1956年蘇共二十大后,中蘇兩黨對馬列主義一些理論問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某些原則問題以及當代世界形勢若干重大問題出現一些不同看法。對于這些分歧,毛澤東始終主張通過內部討論來解決,而不應影響兩國正常關系。但赫魯曉夫從追求與美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戰略出發,一心想把中國納入他的戰備體系,并為此不斷對中國施加種種壓力,致使意識形態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系上,中蘇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日趨激烈。1958年7月,蘇聯領導人向中國政府提出建立海軍聯合艦隊等無理要求,企圖在軍事上控制中國,遭到拒絕以后,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采取了破壞兩國關系的嚴重步驟。《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蘇聯領導人挑起中蘇論戰,并把兩黨之間的原則爭論變為國家爭端,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巨大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反對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斗爭。”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從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毛澤東認為蘇聯不再是社會主義,而是社會帝國主義,是最危險的世界戰爭策源地,也是最危險的敵人。他毅然放棄聯蘇抗美的“一邊倒”的國際戰略,提出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反帝、反修”統一戰線的國際戰略。在決策上把備戰放在第一位,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國防上處于臨戰狀態。1965年,中國工業生產開始轉向戰備體制,同“帝、修、反”爭時間、搶速度。1966年,中蘇兩黨兩國關系因蘇聯領導人繼續推行霸權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而進一步惡化,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已不復存在。但在赫魯曉夫當政的最后四年中,中蘇邊界雖發生過一些事件,但相對來說比較平靜,蘇聯還未大量增兵。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對華政策比赫魯曉夫走得更遠,尤其對中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軍事遏制最為明顯。1969年發生的蘇軍侵入我黑龍江省珍寶島地區和新疆鐵列克提地區兩起武裝流血沖突,是當時中蘇邊境最嚴重的事件。在蘇聯日益嚴重的軍事威脅下,毛澤東在國內提出“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并在會見外賓時多次指出:蘇聯想控制中國,中國要準備打仗,現在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196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林彪代表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國政府提出:“要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抓革命,促生產,促戰備,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掀起革命和生產的新高潮。”號召“全國人民要提高警惕,加強戰備,隨時準備殲滅一切敢于來犯的敵人。”
二、山東“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提出
1969年10月24日至26日,山東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濟南軍區黨委召開各地市革委負責人和各軍分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省戰備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中央戰備工作會議的精神。根據中央關于“山東地處國防前線,要盡快建成一個獨立作戰區,構成一套‘大而全’、‘小而全’國防體系”的計劃,要求各地要按照毛澤東關于“要準備打仗”的指示安排各項工作。10月29日,山東省革委決定組建重點建設工程指揮部,楊得志任總指揮,并提出必須把各項工作都放在應付敵人的突然襲擊的基點上。從1970年起,開始組織“兩個大辦”(大辦農業、大辦國防工業)。圍繞“兩個大辦”,組織“兩個會戰”(黃淮海水利大會戰和鋼鐵、化肥、農機大會戰)。
1970年,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制定出《山東第四個五年國民經濟計劃(1971-1975)發展綱要(草案)》。《綱要》確定的總目標是:農業超綱要,工業要翻番,基本建成為國防服務、為農業服務的獨立作戰區的經濟體系。
1970年2月,省革委召開各地市革委生產指揮部負責人會議,省革委、濟南部隊負責人楊得志、袁升平分別作重要報告,提出要狠抓水利建設。除了搞好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以外,各地人民公社生產隊都要因地制宜制訂出改變自然面貌的遠景和近期規劃,大搞群眾運動,迅速改變自然面貌。
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和后來成立的第三屆山東省委,在局勢大體穩定后,于1970年和1971年的兩年中,組織了工農業生產大會戰。大會戰的指導思想是“以打仗的觀點檢查一切,觀察一切,落實一切。”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重點,是解決惠民、德州、聊城、菏澤四個地區糧棉產量低而不穩的嚴重問題。大會戰還提出1970年達到“兩個突破”,即糧食總產量突破300億斤,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由于黃淮海流域水利工程及配套設施周期長,規模大,許多工程直至8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部分工程于70年代末草草收場。
1970年5月8日至16日,山東省革委生產指揮部在泰安召開全省水利大會戰會議。各地、市、縣革委生產指揮部負責人和全省水利及省直有關部門代表共560人參加會議。省軍區司令員童國貴、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穆林和國家水電部副部長錢正英到會講話。會議提出了“四五”期間全省水利工作初步設想,重點抓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建設和黃、淮、海河流域的治理,積極發展機電排灌,加速實現水利機械化、電氣化。會議號召:為了打好我省農業翻身仗,確保今年農業豐收,全省軍民應當迅速行動起來,在繼續搞好抗旱“雙保”的同時,積極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在旱澇兩種準備的過程中,要以戰斗的姿態,躍進的步伐,依靠發動群眾,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加速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力爭在最近幾年內實現全省每人一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的要求。會議認為,當前我省水利戰線的形勢,呈現著一片革命的新景象。“為革命治水”、 “為戰備治水”、“治水奪豐收”已成為廣大群眾的行動口號,各地、縣、社都涌現出了一大批艱苦創業、戰天斗地、治山治水,奪得農業豐收的先進典型,今年的農田水利建設完全有條件搞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會議指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必須遵照毛澤東“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在中央統一規劃下,把我省境內的黃河、淮河、海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切實搞好。在抓好三大流域水利建設的同時,要把著眼點和立足點放在社、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充分發揮社、隊的集體力量,以小型為主、排灌配套為主、群眾自辦為主,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大力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為全省農業生產跨過《綱要》創造條件。
三、圍繞“大辦農業”組織實施的山東黃淮海水利大會戰
(一)以“農業學大寨”、“加速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為中心的全省農田水利建設大會戰
大寨是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的一個生產大隊。解放前,大寨村十分貧困,全村約八百畝地分散在七溝八梁的一面山坡上,大小有四千七百多塊,而且缺邊少堰,里高外低,只有一層薄土,多是”三跑”(跑水、跑肥、跑土)土地,群眾說:“旱也怕、澇也怕,不旱不澇也長不出好莊稼。”全村共六十四戶人家,有二十多戶給地主扛長工、打短工,十幾戶常年靠討飯維生,群眾生活十分悲慘。解放后,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大寨農民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他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整修改造耕地為中心,綜合運用農業“八字憲法”,經過十年奮戰,開石頭十三萬方,壘起石坎一百八十多道,將四千七百多塊“三跑”的小塊坡地,變成了二千七百多塊(以后又改造成一千七百多塊)旱澇保收的水平梯田。糧食總產量由1952年的20萬斤提高到1964年的57萬斤,平均畝產由250斤達到800斤,完全改變了貧窮的面貌。大寨大隊由一個窮山溝建成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是農業戰線上依靠集體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農業生產的先進典型。1964年5月,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向全國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隨之,全國各地組織黨員、干部到大寨參觀學習,檢查本地的差距,研究改進措施。“農業學大寨”的運動,對促進農業戰線的建設起了積極作用。
在大寨精神鼓舞下,1964年至1965年,山東省、地、縣各級政府連續召開農業會議,研究確定農業生產、水利建設長期規劃,特別是省內各主要河流及各自然地區的宏觀整治規劃。經反復研討,制定了比較細致周到、合理完善的全省農田水利建設總體規劃。之后,全省各地掀起群眾性農田水利建設高潮。經過努力,興修了一批排澇工程,水庫配套工程,引黃放淤和灌溉工程,開挖和疏浚了一批河流,興建了大量臺田、條田、梯田,疏浚了大批排水溝,修建了大量水庫塘壩,新建大批機井和多處電力揚水站。由于認真貫徹了因地制宜、小型為主,當年見效和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原則,新建的水利設施大多數質量、效果較好,在生產、抗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1969年冬,在山東省革委統一安排部署下,繼1969年奪得農業豐收后,乘勝前進,掀起了以“農業學大寨”為中心的大規模的冬季農田水利建設的高潮。在膠東半島的煙臺,全區65萬干部群眾為實現農業高產穩產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在山東北部的惠民、德州、聊城地區,幾十萬治河大軍遵照毛主席關于“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偉大號召,在海河流域的二十二條較大支流上興修治理工程,以便把歷史上多災、低產的魯北平原建設成為旱澇保收的米糧川。在魯西南的菏澤、濟寧地區,遵照毛澤東關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教導,對屬于淮海流域的紅衛河及其支流進行治理。在黃河兩岸,各人民公社生產隊加緊興修小型引黃灌溉工程,積極維修堤壩,以便更好地防淤防凌。”除一些骨干工程外,各地還以小型配套為主,大力興修各種農田水利設施。這些工程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能夠在農業生產中很快地發揮作用。
1970年5月13日,中共山東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向全省農村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干部、黨員、團員、貧下中農發出《關于加速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問題的信》。信中指出:發展農業生產,實現農業翻身,就應當從現在起積極動員起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加速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打一場農業翻身仗。就全省來說,除了國家投資舉辦必要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外,要求每個生產大隊和生產隊自己動手,因地制宜,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至1975年實現每人至少1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的要求。
1970年8月21日,《大眾日報》頭版發表社論:《關鍵在于有一個很大的干勁》,介紹了魚臺和桓臺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加速發展農業生產的事跡和經驗。“社論”指出:“魚臺和桓臺自然條件是不同的。魚臺縣地勢低洼,十年九淹;桓臺縣則經常遭受干旱。但是,這兩個縣的人民,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靠人民公社的集體力量,堅定的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經過苦戰奮斗,終于改變了本縣的自然面貌。魚臺縣人民近五年來,付出了一千七百七十多萬個勞動工日,共完成土石工程六千一百多萬立方米,修建和改建了大量渠道、渠系建筑和機電排灌工程,巧用地上水,變水害為水利,使全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做到了遇澇能排,遇旱能灌,穩產高產,糧食產量成倍增長。桓臺縣人民以大挖地下水為主,前后打機井二千一百多眼,修磚井三萬二千多眼,并修建了許多攔河閘、揚水站和溝渠,充分利用地上水。到一九六九年,全縣五十四萬多畝土地,已有四十八萬畝可以灌溉,畦田面積達到百分之七十,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達到了百分之五十,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學習和推廣這兩個縣的經驗,對于落實偉大領袖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思想,推動全省人民打好農業翻身仗,徹底改變自然面貌,快馬加鞭跨《綱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社論”號召全省人民“一定要象魚臺和桓臺的領導和群眾那樣,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重新安排山和水,敢叫大地換新裝。”“社論”要求全省“各級領導一定要走在運動的前面,樹雄心,立大志,扎扎實實帶領廣大革命群眾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打好我省農業翻身仗,實現農業大躍進,貢獻最大的力量。”
在“南學魚臺、北學桓臺”社論精神鼓舞下,全省各地積極響應中共山東省革委核心領導小組發出的“加速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的號召,掀起了治山治水、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熱潮。1970年上半年,全省有近四百萬人投入了農田水利建設,半年中完成的土方比1969年全年的土方還多26.8%;擴大了灌溉面積572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2.2倍;新增加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370多萬畝,比歷史上任何一年都多。各地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普遍采取了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的方法,堅持閑時大干,忙時小干,常年不停。
1970年10月20日—11月5日,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共中央召開的北方地區農業會議精神,著重討論農村工作中如何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加強領導班子革命化建設和學大寨學什么、怎么學、怎樣把大寨經驗在全省推開等問題。會議要求全省人民動員起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學大寨、趕昔陽、超《綱要》,迅速改變山東農村面貌。11月6日,省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作出《決定》,號召全省人民動員起來,進一步深入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為迅速改變山東農村面貌努力奮斗。《決定》要求,要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苦戰三年,基本實現水利化,每人建成一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1975年爭取達到每個大隊120馬力動力機械;努力增加肥料,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達到兩人一豬,爭取一人一豬,兩年內每縣建成一個化肥廠,1975年達到平均每畝施化肥50斤;大搞植樹造林,奮戰5年,綠化全省,平均每人栽樹100棵,5年解決燒柴問題,10年爭取木材自給;全面貫徹“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農業“八字憲法”,實行科學種田。《決定》號召各行各業都要大力支援農業,正確執行黨對農村的各項政策。
1970年冬,在“農業學大寨”群眾運動的高潮中,全省冬季土、肥、水、林大會戰全面展開,有1千萬干部群眾投入了以“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為中心的、改土與治水相結合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群眾運動。其來勢之猛、行動之快、規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膠東半島和魯中平原大搞深翻整平,改良土壤,因地制宜興辦小型農田水利,開發利用地下水;在魯北地區,二百萬人上陣,大搞海河配套工程;在魯西南,廣大群眾意氣風發地投入了治河、治湖和以“建設大寨田”為目標的土、肥、水、林綜合治理。星羅棋布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地,處處呈現著一派戰天斗地的革命景象。
1971年12月14日,新華社發布電訊,山東煙臺地區17個縣、市糧食平均畝產504斤,達到《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全省共有27年縣(市、區)糧食畝產量達到或超過《綱要》指標。
1973年12月20日—1974年1月9日,中共山東省委召開全省農業學大寨會議,會議代表共1300多名。省委第二書記白如冰作報告,要求奮戰兩年,創造更多的大寨式縣、社、隊,力爭全省糧食生產上《綱要》。
1975年7月30日至8月21日,水利電力部召開全國農田基本建設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各省、市、自治區農辦和水利部門的負責人,一些地、縣和流域、科研、院校、宣傳等單位的代表也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華國鋒、陳永貴到會講話。山西省昔陽縣、湖南省桃源縣、貴州省思南縣、河南省林縣、甘肅省民樂縣、山東省煙臺地區、陜西省榆林地區、湖北省、遼寧省等8個單位在會上介紹經驗。
1975年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1971~1975年)山東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較多勞力,取得一定成就。1975年與1970年相比,大、中型水庫由149座、總庫容109.6億立方米增加到167座,總庫容114億立方米;小型水庫由3925座、蓄水19.8億立方米增加到5016座、蓄水36.5億立方米;機電井建設有較大發展,配套機電井由10.5萬眼、73萬千瓦增加到29萬眼、233萬千瓦;排灌機械擁有量從19萬臺、148萬千瓦增加到52.9萬臺、480萬千瓦。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從3752萬畝發展到5707萬畝(其中機電灌溉面積達4288萬畝,引黃灌溉面積達569萬畝);3年以上除澇面積從2202萬畝增加到276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從2.6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萬平方公里;鹽堿耕地從834萬畝減少到661萬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從1868萬畝增加到3303萬畝。
1977年6月,省革委水利局制定并上報《山東省農田基本建設“五五”規劃、“六五”設想意見》。“五五”(1976~1980年)規劃要點是:重點抓好山區及魯西北4區的治理,搞好水庫安全以便更好地發揮灌溉效益,繼續抓緊治理黃、淮、海3大流域,特別要搞好小流域的配套工作;大沽、膠萊、汶河等主要河道,在“五五”期內應進一步治理,逐步提高抗洪能力;小清河流域涉及5個地市,是一條防洪、排澇、灌溉、排污、航運等綜合利用的河道,應著手治理。
在全省“農業學大寨”、建設高標準大寨田的群眾性農田水利建設高潮中,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濟寧地區組織的鄒西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
1975年1月4-18日,中共山東省委在煙臺召開全省“農業學大寨”會議。9月,毛澤東批準召開全國第一次農業學大寨會議,華國鋒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作了《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斗》的總報告。是年秋,在全國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濟寧地革委組織了鄒西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會戰區位于南四湖東白馬河流域中下游,是鄒縣、微山、兗州、曲阜、濟寧6個縣的結合部,包括22個公社、1000個生產大隊、4345個生產隊、92.4萬人口、144萬畝耕地。這一區域長期以來農業生產落后,糧食產量低而不穩,是濟寧地區比較大的后進片。為了改變落后面貌,地委決定進行全面規劃,綜合治理。以改土治水為重點,以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為主攻方向,在根治上下苦功夫,打破縣、社、隊的界限,實行全流域的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旱、澇、洪、沙、堿綜合治理。做到治山、造田與蓄水、引水配起套來;改洼與疏通整個排水系統配起套來;挖河排洪與發展灌溉、航運配起套來。治一山變一山,治一洼改一洼,挖一河成一河,及時發揮工程效益。會戰按照“五統一”(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行動),“三集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和“一分頭”(由各縣、社組織力量分頭實施)的辦法進行。會戰從1975年8月開始,至1979年3月結束,歷時3年零8個月。參加會戰的濟寧、鄒縣、滕縣、曲阜、微山、兗州6個縣(市)的92萬民工輪番上陣,堅持每年冬春集中會戰和專業隊伍長年作戰相結合。每年冬春上陣20多萬勞力,擺開100多個戰場,每個戰場都集中幾千人、上萬人,統一指揮,大干苦干拼命干。到1978年,經過3年多時間,治理耕地140萬畝,建造大寨田5萬畝,改造澇洼38萬畝,改造鹽堿地3萬畝,深翻整平土地42萬畝,打機井4100眼,興建、改善各種提水灌溉工程136項,擴大灌溉面積43.7萬畝,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農田51萬畝。共完成土石方1.2億立方米,并普遍搞了林網化,從而大大改變了這一地區的自然面貌和生產條件,為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期,山東各地、市、縣先后都組織了這類大會戰。
鄒西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對于改變白馬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和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這在全省是帶了頭,在全國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會戰期間,廣大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的艱苦奮斗精神和沖天干勁也是應該大力提倡的。但鄒西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是全區農業學大寨運動的大舉措,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因而也有些脫離實際的要求和不妥的做法。
197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陜西、湖北、安徽8個省市及農林部、水電部、財貿領導小組、新華社、人民日報等部門領導人,在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白如冰、書記秦和珍等陪同下,到濟寧地區視察農田基本建設,檢查了鄒西農田基本建設會戰工程。李副主席視察后講:“鄒西農田基本建設會戰成績很大,真正配套成龍發揮更大作用,還要下很大功夫”。7月25日晚,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領導小組向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匯報時,李先念指出,濟寧地區過去是多災低產的地方,現在大變樣了。如果都像他們那樣學大寨,因地制宜、扎扎實實大干的話,我們的農業生產不上去才怪呢!他們不是一個縣的經驗,是一個地區的經驗,這個經驗不簡單。
1977年9月3~10日,全省農田基本建設會議在濟寧召開。會議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在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上提出的“今冬明春要大搞一下農田基本建設”的號召,貫徹落實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精神,在山東省今冬明春的農田基本建設上掀起一個新高潮。會議組織參觀了濟寧地區鄒西大會戰,泰安地區東平、肥城兩縣的農田基本建設,菏澤地區和兗州縣的大地園林化,以及曲阜縣高家村等先進單位,聽取了15個單位的經驗介紹和書面發言。省委書記秦和珍作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報告,省農辦副主任張次賓傳達中央領導的指示和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精神。
1978年5月6~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帶領中央有關部門和部分省(市)、自治區主要負責人165人,來山東視察和參觀農田基本建設。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白如冰等陪同察看了滕縣、東平、肥城、泰安、新泰等縣的農田基本建設和東周水庫、元鹽電灌站、田山引黃電灌站等水利工程。10日在濟南召開座談會,李先念在講話中指出:山東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方向是對的,辦法也是可行的。全國十年規劃綱要農業上兩個指標,搞4000億公斤糧食,36億公斤棉花,就要大干、苦干、拼命干,才能夠實現。農業問題,八字憲法,最基本的花氣力最大的是土、水、肥,要下決心,不然改變面貌不可能。執行八字憲法,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各省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一刀切。農田基本建設第一個問題是規劃,山東搞農田基本建設,大體有三種形式,一是公社統一規劃,各隊自己施工,約占全省農田基本建設總投工數的30%;二是地、縣統一規劃,以社為單位施工,占施工總數的50%;三是按照統一規劃,地、縣統一抽調勞力,集中時間搞大型會戰,約占全省投工總數的20%。第二個是專業隊與大兵團作戰相結合。第三個問題是互利問題。要堅定不移地相信群眾,過去講“三主”方針,總之,以群眾自辦為主,不能刮共產風,不能搞平調,這里還有一個受益不受益的問題。第四個問題是領導問題。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農田基本建設是搞不成的,關鍵在領導,領導要上第一線。
6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迎接農田基本建設的新高潮》,介紹了山東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典型經驗。主要是:學大寨要真學真干;有一個好的規劃;專業隊與大兵團作戰相結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加強會戰指揮部的工作,各級領導干部要上第一線,堅持“三同”;號召各行各業對農業支援。社論要求,要重視、推廣山東的經驗,因地制宜地組織全國范圍的農田基本建設新高潮。7月22日至8月1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會前,1200余名代表參觀了山東濟寧地區和泰安地區的農田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白如冰在會上作《堅定不移學大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為高速度發展農業而奮斗》的發言。
(二)魯北海河流域水利大會戰
海河發源于河北、山西兩省的山區,在天津附近匯合后始稱海河。是匯集河北境內幾條主要河流入海的河道,經由海河入海的河流統稱海河水系。海河水系呈扇面狀,支流眾多,干流短而狹,汛期同時漲水,下游宣泄不暢,經常泛濫成災。這個水系是河北最大的水系,它流經的地區,西起太行山,東臨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黃河,流域面積達26.5萬平方公里。山東省境內地處海河流域的徒駭河、馬頰河和德惠新河屬于海河流域南水系。徒駭、馬頰兩河,西接河南省、河北省,經我省聊城、德州、惠民地區東流入渤海,各長四百多公里。德惠新河在徒駭、馬頰兩河之間,西起德州地區的平原縣,東到惠民地區的無棣縣入海,全長160多公里。三條河的流域面積達兩萬八千多平方公里,流域內共有27個縣市,一千萬人口,二千七百多萬畝耕地,是我省重要的糧食、棉花產地。這個區域是黃河沖積平原,古河道縱橫交錯。解放前,由于黃河河道長期失修,淤塞嚴重,排洪能力很低,土地嚴重堿化。解放后,魯北地區人民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同自然災害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在根除水害、興建水利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旱、澇、堿、潮四害仍很嚴重。
1963年8月,海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4省發生特大洪澇災害,京漢、津浦兩鐵路干線均因洪水影響而停運,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很大。11月17日,毛澤東主席為河北省抗洪搶險斗爭展覽會題詞“一定要根治海河”,極大地鼓舞和增強了魯北人民根治水患、徹底改變魯北自然面貌的決心。國家開始在海河流域加大投資,興建大量水利工程。1965年6月,水電部根據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指示,召集山東省水利廳和省計委負責人研究徒駭、馬頰河流域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的治理規劃。鑒于1961—1964年流域內連續發生澇災,年平均成災面積1300萬畝,按3年一遇排澇標準治理后,仍不能解決魯北地區的一般澇災問題,認為應進一步按1964年雨型(汛期45天降雨400毫米)排澇標準和1961年雨型(在45天降雨600毫米)防洪標準繼續進行擴大治理。9月29日,中共山東省委、省人委向黨中央、國務院呈報《關于徒駭、馬頰河流域“三五”期間治理規劃的報告》,表示同意在水電部座談的規劃方案,并建議在徒駭、馬頰兩河擴大治理的同時,在兩河之間開挖一條獨流入海的新河,名德惠新河。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2月14日批復同意。
1965年11月22日,中共山東省委決定成立魯北水利工程領導小組,穆林任組長,楊巖、劉眾前、陳梅川任副組長。同時決定魯北水利工程局升格,改建為魯北水利工程指揮部,歸屬省人委領導。陳梅川任指揮,李向平、夏子凡、張浙、楊慶先任副指揮。
1965年冬開始,我省聊城、德州、惠民等地干部群眾,經過充分準備,拉開了根治海河的序幕。平均每期工程出動民工都達四十五萬余人,苦戰五個冬春,按照“河成、堤成、路成、橋成、林成、臺田成”的標準完成了任務。在治理和開挖徒駭河、馬頰河和德惠新河的同時,擴大和新開挖了中型支流河道二十九條,小型支流二百四十多條,修建橋、涵、閘等建筑物八百余座和一些小型配套工程,為發展魯北平原的農業生產發揮了顯著作用。
經過治理,徒駭河、馬頰河的行洪排澇能力比治理前提高了四、五倍。新開挖的長達140余公里的德惠新河,為徒駭、馬頰兩河之間3000多平方公里面積的排澇開辟了新出路。在汛期四十五天內、降雨四百毫米的情況下,可使一千余萬畝土地迅速排除積水,免受澇災。由于河道加深,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使六百萬畝鹽堿地由重堿變輕堿,輕堿變良田;由于建閘蓄水,還擴大了灌溉面積,增加了糧棉產量。這些工程的修建,為根治魯北地區的旱、澇、堿、潮災害,建設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創造了良好條件。到1969年冬,宏偉壯麗的魯北海河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
為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加速實現干支流和田間排灌工程配套,促進魯北地區農業大翻身,山東省革委把魯北海河配套工程列為全省水利大會戰重要項目之一:在干流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大搞支流配套;同時組織各社隊打一場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人民戰爭”,為徹底改變魯北地區自然面貌打好基礎。這標志著魯北平原的水利建設已跨入了全面配套的新階段。
1、徒駭、馬頰、德惠新河流域水利大會戰
1970年4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批準建立魯北根治海河指揮部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由楊赤心(軍代表)、劉干等5人組成。組長楊赤心,副組長劉干。
1970年春,魯北根治海河工程開工。來自聊城、德州、惠民三個地區三十一個縣的四十余萬治河民兵,從三月中旬開始先后開赴工地。本期工程按1964年雨型排澇標準開挖治理馬頰河鐵路橋以上長達二百余公里的河段,并繼續完成去冬已開工的主要支流治理工程。根據中央“適當考慮抗旱灌溉”的指示,在三條干流河道大力修建橋、閘工程;同時各縣、社繼續組織社員大搞支流和田間工程,使之進一步與骨干工程配套,達到遇旱引水灌溉,遇澇排水暢通,更好地為農業增產服務。魯北三區各級革命委員會和駐地人民解放軍,在貫徹落實魯北海河配套會戰計劃過程中,深入調查研究,總結了幾年來治水的經驗教訓,按照“小型為主,配套為主,社隊自辦為主”和當年見效為主的原則,全面規劃,加強領導,集中力量打好海河配套工程的兩個硬仗:一是放手發動群眾,大打以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為中心的小型農田水利的人民戰爭。沿河地區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切實搞好渠系配套,發展引河灌溉;缺水地區重點開發利用地下水源,發展井灌;鹽堿澇洼地區以改堿為中心,大力興建臺田、條田,深翻整平土地,擴大水澆地面積。二是集中精壯民兵,大搞與骨干工程配套的中小型工程。按照1964年雨型排澇標準,全面完成二十四條大、中型支流的擴大治理。另外,由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繼續完成秦口河海口河段和馬頰河下游收尾工程。完成在徒駭、馬頰、德惠新河上已開工興建的十四座攔河蓄水大閘,新建橋、涵建筑物五百余座。突擊完成引黃、引衛工程。并在三河植樹二千萬株。這是魯北根治海河接近最后勝利的關鍵一仗。這一仗打好了,魯北地區的三條骨干河道、幾十條大型支流和幾百條中、小型支流,以及大量的田間工程,就可以初步配起套來。再遇到1964年那樣大雨,整個魯北地區可以迅速排除積水,免除澇災;同時,三條骨干河道上的三十座攔河大閘可蓄水三億五千萬立方,能澆地三百多萬畝。加上機井和引黃灌溉,再遇到1968年那樣的大旱,可以大搞灌溉,保證豐收。
1970年11月17日,河北省和北京、天津兩市治理海河水系“北四河”的工程開工。與此同時,我省魯北根治海河工程繼續由治理干流轉向支流治理和面上工程配套。根據設計安排,徒駭、馬頰、德惠新河按1964年雨型排澇標準治理的支流49條(包括獨流入海的河道),同期安排的還有漳衛河支流4條,共53條。這些支流工程從1965年冬開挖潮河起,每年都有一些支流開工治理。但由于施工重點是干流工程,已開工治理的支流工程大都未完工。是年冬季,治理重點轉向支流和面上配套工程,最高出工人數達220萬人,其中有四十余萬民兵大搞與骨干工程配套的四十項重點工程。經過1970冬翌年春施工,基本完工的支流達40條。到1973年,53條支流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共計完成土方2.08億立方米。
1971年4月21~22日,中共山東省委召開魯北3個地區革委會、軍區和水利局負責人會議。會議由省委常委穆林主持,研究山東海河流域治理配套工程落實問題。省委副書記張铚秀、蘇毅然,省軍區政委何志遠等于22日晚到會聽取各地區意見后講話,要求在服從當前生產的前提下,每個地區出8萬勞力,搞好支流配套和邊界工程,徒駭、馬頰、德惠新河正在施工的14座攔河閘要在汛前完成。同時確定民工生活補助糧,由每工日0.5公斤改為0.75公斤,民工生活補助費,由每工日0.4元改為0.5元。
1971年汛期,魯北地區出現5次較大面積的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為669毫米,其中45天最大降雨量為456毫米,超過了1964年雨型(即汛期45天降雨400毫米)的標準,成災面積365萬畝,比1964年減少1014萬畝,已治理的干支流排水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2、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
1971年7月22~24日,國務院召開冀、魯、豫3省和京、津兩市會議,研究海河治理工程問題。23日晚,李先念、李德生、余秋里主持會議并講話,要求海河骨干工程在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根治海河”10周年(1973年11月17日)前基本完成。從1972年開始,冀、魯兩省共同治理漳衛河。
漳衛河系漳河與衛河的統稱,河流上游為漳河與衛河兩大支流,于山東省冠縣稱勾灣匯合后稱衛運河,至武城縣四女寺。向北稱南運河,至天津入海。向東北為四女寺減河,至山東省無棣縣與河北省海興縣之間入海。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包括:擴大衛運河;四女寺以下擴大現有四女寺減河,并從四女寺至吳橋縣大王鋪新辟一條岔河,總稱漳衛新河;擴建四女寺樞紐及興建閘、橋、涵等配套建筑物。
1971年8月2日,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主持召開魯北3地區主要負責人會議,傳達貫徹國務院召開的3省2市海河工程匯報會議精神,研究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徒駭、馬頰河配套及黃河展寬等工程問題。8月21日,中共山東省委常委穆林在德州市聽取了魯北根治海河指揮部關于漳衛新河冬季施工準備情況的匯報,并視察了四女寺樞紐和漳衛新河新辟岔河段定線的河線。9月22~27日,水電部水利組組長朱國華在德州市主持成立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并舉行第一次會議。領導小組由水電部朱國華、第十三工程局初文、河北省張子明、劉敏,山東省劉干、楊赤心等6人組成,初文為召集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駐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
1971年冬及次年春,冀魯兩省集中治理漳衛新河,該河自四女寺經大王鋪至無棣入海,全長246.6公里。治理工程包括從四女寺至吳橋縣大王鋪新辟一條岔河,河線基本沿行原金鉤盤河故道,全長44.4公里,分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開挖四女寺減河上段,使行洪流量從850增加到1500立方米每秒;減河與岔河在大王鋪會合后的漳衛新河下段,按行洪流量3500立方米每秒挖河筑堤。由山東、河北兩省出工,共同完成新挖和疏浚河道234公里。山東省的施工任務分上、下兩段:上段為新辟岔河,自四女寺至田龍莊,段長21.9公里;下段為加寬加深原四女寺減河,從樂陵縣三間堂至慶云縣馮橋,段長21公里。山東筑堤296.6公里,修筑涵洞97處,排灌站27處,橋梁46座,攔河閘2座。山東省完成土方7332萬立方米,國家投資8124萬元。
1971年10月,漳衛新河擴大治理工程開工,山東由聊城、德州、惠民3個地區11個縣出工12.6萬人,到12月上旬先后收工。1972年春,魯北3個地區11個縣出工12.46萬人繼續施工,自3月中旬相繼開工,到5月中旬收工。冬春兩季施工,共完成挖河土方2350萬立方米,該項工程于1972年底基本完成。1972年4月28日,魯北根治海河指揮部改名為山東省根治海河指揮部。
1973年3月上旬,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繼續施工。由聊城、德州、惠民、昌濰、泰安5個地區33個縣(區)出工29萬人,除聊城地區繼續完成衛運河水上方開挖外,其余4個地區集中力量治理漳衛新河。11月中、下旬,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繼續施工。參加施工的聊城、德州兩地區民工7萬人,至12月下旬收工。
1973年11月17日,中共山東省委召開紀念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題詞10周年大會。濟南軍區司令員、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楊得志主持會議并講話,省委第二書記白如冰作了報告。在根治海河工程中,我省先后治理徒駭、馬頰、漳衛、德惠新等河流,開挖支流53條,建閘100多座,修建橋、涵1.3萬余座,建揚水站2600多處,打機井6萬多眼,魯北平原基本形成排、灌、蓄、調相結合的大面積水利系統,灌溉面積860萬畝,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460萬畝。白如冰在報告中指出,根治海河,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宏偉工程。10年來,海河流域的冀、魯、京、津廣大人民在國家統一規劃下,對洪、澇、旱、堿等災害進行全面治理,著重在中下游開挖、疏通骨干河道和一些較大支流,增辟入海口,基本上解決了海河水系上大下小、洪澇爭道、尾閭不暢的狀況,初步解決了洪澇災害的威脅。同時,在山區建水庫、修梯田、植樹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在平原打井修渠、治堿改土,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抗旱能力。紀念大會同時舉辦了根治海河展覽。
1974年3月中旬,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繼續施工,由聊城、德州兩地區20萬民工進行衛運河水下方施工,于5月上旬完工。另有2.2萬人參加衛運河、漳衛新河薄弱堤段加固等零星工程施工。1975年,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進入掃尾階段,出工6.1萬人,完成堤防加固、清障落灘、險工護岸等施工。
1976年6月18~21日,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竣工驗收會議在德州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國家計委、建委、水電部、水電部十三局、冀魯兩省及兩省水利局、海指和有關地縣等單位的代表。
衛運河及漳衛新河是冀、魯兩省邊界河道,漳衛河擴大治理工程由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設計,由水電部會同冀、魯兩省成立漳衛河中下游治理工程領導小組領導施工。工程從1971年10月3日開工,魯、冀兩省人民共同奮戰5個冬春,出工225萬人次,整治河道388公里,裁灣15處,加固和新筑堤防805公里,共完成挖河土方2.14億立方米,筑堤土方0.91億立方米;新建和改建攔河閘10座,鐵路橋3座,公路和生產橋62座,排灌涵洞和揚水站519座;全遷縣城1座,部分拆遷縣城和村鎮209座。國家累計投資3.508億元。其中,山東省有5個地區33個縣140萬人次參加施工,至工程驗收,累計完成挖河土方1.04億立方米,筑堤土方0.44億立方米,付出勞動工日9000余萬個,修建攔河閘和樞紐工程3座,新建改建橋梁27座、排灌涵閘132座、揚水站176處,險工護岸15處,完成混凝土1.07萬立方米,砌石21.5萬立方米。為了工程需要,全遷武城縣城,部分拆遷臨清縣城,另外還搬了132個村莊,遷房5.1萬間,工程占地7.9萬畝,完成投資15532萬元。
經過治理,衛運河排洪能力達到4000立方米每秒,漳衛新河排洪能力達到3500立方米每秒,比1963年提高兩倍多,比建國前提高13倍。新建攔河閘蓄水能力共達1億立方米,加上兩岸涵閘、揚水站等引提水設施,提高了灌溉效益,同時提高了排澇能力,改善了航運條件。治理后基本解除了漳衛河洪水對魯北、運東、天津及津浦鐵路的威脅,改善了河道兩岸3144平方公里地區的排澇條件。
3、衛河治理工程
1977年4月23~26日,水電部召開衛河治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冀、魯、豫3省水利局、海河指揮部和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的負責人。23日上午,錢正英部長在講話中提出:衛運河、漳衛新河已經治理,衛河應該治理,3省要共同研究出一個都能接受的、能走出第一步的方案來。
1977年10月17~20日,水電部在北京召集冀、魯、豫3省水利局,河北、山東海河指揮部及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負責人會議,審查衛河治理工程設計。會議由錢正英部長主持,山東省江國棟、孫明邨等參加會議。會后,水電部向國務院寫了報告。12月16日,水電部向冀、魯、豫3省革命委員會發出“衛河治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務院已同意水電部《關于冀、魯、豫3省共同治理衛河問題的報告》,要求作好各項準備工作,1978年春開工。
1978年1月9~10日,衛河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在德州市成立并舉行第一次會議。領導小組由水電部、第十三工程局及冀、魯、豫3省有關方面8人組成。水電部規劃設計院院長王英先任組長,十三局童振鐸任副組長,在水電部十三局設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會議商定:從汛內溝以下小劉河段起,按設計斷面開挖;小劉以上按老河斷面順直與上游河道銜接,汛內溝以上老河回填,不搞其他工程。
1978年11月6日,山東省衛河治理工程開工。經本年冬、1979年春和1980年春3期施工完成。聊城地區出工6.6萬人次,完成挖河土方360萬立方米,筑堤土方82萬立方米,工日334萬個。由莘縣承擔的導流工程分3期施工,于1979年底完成,共出工5.2萬人次,開挖疏浚了大沙河及道口干渠,在金堤上修建了東池、道口兩座導流閘,共完成土方240萬立方米,工日97.5萬個,修建配套建筑物23座。保證了衛河治理工程干流水下方的順利施工,也為莘縣農田灌溉提供了條件。
衛河治理工程是由冀、魯、豫3省共同進行的,至1983年底基本完成。3省共出工7105萬個,整治河道120公里,填筑加固堤防229公里,累計完成挖河土方7621萬立方米,結合筑堤土方1492萬立方米。
1980年3月25~29日,水利部在北京召開海河流域各省市水利部門負責人會議,山東省參加會議的有孫明邨、肖致彬等。會議討論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組建海河水利委員會等問題。自此,山東省海河流域水利大會戰工程基本宣告結束,開始轉入流域內統一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效益的新階段。
(三)、黃河流域治理工程
黃河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河流,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在我省魯西南東明縣入境,斜貫魯西北平原,在墾利縣注入渤海,山東境內長度617公里。年均水量450億立方米,豐水年最多達870多億立方米。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泥沙28公斤。全年來沙量12.1億噸,河道平均每年淤高約0.1米,河床較背河地面一般高出6-7米,有些地段竟達十幾米,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自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走現行河道以來,至1946年,在山東境內決溢137次,給沿黃地區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解放后,山東人民沿黃筑起1420公里的堤防,修建了東平湖水庫,南、北展寬區滯洪工程,北舍堤滯洪區等較大分洪、滯洪工程。還修建了引黃灌溉工程110多處,控制灌溉面積800多萬畝。并綜合利用黃河水沙資源,放淤改土,淤背固堤,使千年害河改變了面貌。
1970年5月初,水電部副部長錢正英、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王生源等來山東省視察治黃工作。18日,錢正英向山東省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匯報黃河治理和引黃灌溉問題,楊得志、李水清、袁升平、穆林、白如冰、楊介人等參加會議并聽取了匯報。11月8~13日,水電部軍管會主任張文碧、副部長王英先,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周泉、副主任王化云等來山東檢查黃河工程,視察了菏澤地區、位山樞紐、齊河展寬、惠民地區及河口地區的工程情況。
1972年10月30日,為慶祝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20周年,省革委發出通知,要求治黃各地廣泛開展紀念活動。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在濟南珍珠泉禮堂召開紀念大會,并舉辦治黃成就圖片展覽。自毛澤東主席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以來,在治黃中全省投工2.3億個工日,修作土方3億多立方米,用石料700多萬立方米;新修改建護岸3818段,長202公里;修作護灘工程80處,長89公里,基本控制了河道的擺動;建成引黃閘、虹吸、揚水站等116處,抗旱灌溉面積1800多萬畝,淤地改土70余萬畝,發展水稻130萬畝。
1、黃河堤岸展寬改道工程
1971年10月12日,黃河齊河北岸展寬工程動工。濟南北店子到洛口一段黃河河道窄,建國前多次缺口,建國后多次出險卡冰,為解決此窄河段防凌問題而興辦展寬工程。展寬新堤自齊河曹營起至八里莊,均與臨黃堤相接,長37.78公里,展寬堤距約4公里,展寬區面積106平方公里,可滯蓄洪水3.9億立方米。為有控制地蓄滯洪水,在展寬區上段臨黃堤上修建豆腐窩分洪閘,在展寬區中段臨黃堤上建設李家岸分洪灌溉閘,在展寬區下段新堤上修建大吳泄洪閘,通過46.44公里的大吳泄洪河道退水入徒駭河。為排出展寬區澇水及運用時尾水,在新堤地修建王府溝、小八里(牛角河)、齊濟溝和大吳(大寺河)排水閘4座。為展寬區引黃淤灌發展農業生產,在新堤上建赫莊排灌閘、王窯干灌溉閘,在臨黃堤上建豆腐窩引黃淤灌閘。
新大堤土方工程共動員民工21萬人次,分冬、春兩期施工,于1972年5月25日完成。其他工程繼續興建,到1982年底,除大吳泄洪河未施工外,均按設計標準建成,共完成土方4863.6萬立方米,石方15.6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4.1萬立方米,用工2657.29萬個,投資8749.74萬元。
1971年10月25日,黃河墾利南岸展寬工程動工興建,展寬新堤自博興縣老于家皇壩起至墾利縣西馮,兩頭均與臨黃堤相接,全長38.65公里。展寬區面積123.3平方公里,滯蓄庫容3.27億立方米。為有控制地分洪、泄水,建曹店分洪閘、麻灣分洪閘、章邱屋子泄洪閘,為解決展寬區排澇、分洪運用后積水排泄及灌溉問題,在新堤上修建大孫、清戶、勝干、王營、路干等灌排閘。
新大堤土方工程動員民工9.8萬人次,分3期施工,完成土方970.8萬立方米。其他工程陸續興建。到1978年完成主體工程,1979年后進入尾工階段。截止1983年底,全部工程共完成土方3388.8萬立方米,石方8.1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3.88萬立方米,用工1485萬個,投資6033.6萬元。
1974年11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制訂《黃河下游大堤近期(1973~1984年)加高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經水電部批準,自本年度開始進行黃河下游第三次大修堤。
黃河下游大堤,近期加固工程確定以防御花園口站1958年型2.2萬立方米每秒洪水為目標,防洪工程均以上述目標為設防標準。工程總投資4.5億元,分期在10年內完成。
1975年10月4日,黃河暴發洪水,鄄城縣舊城以上和濟陽縣大柳村以下近400公里河段超過1958年洪水位。6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在山東河道持續達半月,山東黃河普遍漫灘,有772公里大堤靠水,在15萬防汛大軍嚴密防護下,洪峰安全入海。但灘區受災嚴重,有975個村、40多萬人被水圍困,倒塌房屋9.5萬間,淹死32人,損失糧食3800萬斤。
1976年4月10日,水利電力部張季農副部長來山東檢查治黃工程。
1976年5月27日,黃河河口改道清水溝入海。原釣口河入海流路泥沙淤積延伸,擁高水位,對防洪及油田安全不利。前經水電部、國家計委批準,于1968年3月即開始進行改道的準備工作,完成引河開挖、修筑堤防等工程。1976年4月開始進行改道截流工程(三門峽水庫關閘控制泄流700立方米每秒,各引黃涵閘引水300~600立方米每秒,為截流改道創造了有利條件),于清水溝引河上端西河口隔堤破口4處,東大堤破口9處,羅家屋子原河道截流土壩于5月20日合龍,27日黃河改道走清水溝入海,較原釣口河流路縮短流程37公里,為建國后第三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
1976年8、9月,黃河花園口站出現兩次9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峰,山東河道除個別堤段外,均超過1958年洪水位,大堤全部靠水,高水位持續一個多月。黃河灘區有9495個村莊、49.6萬人被水包圍,淹地118萬畝,倒塌房屋14.8萬間,死亡25人。全省調集干部1.1萬多人,帶領22萬防汛大軍上堤防守,人民解放軍派出9個團和5個舟橋連參加搶險和搶救灘區群眾。黃河大堤多處發生險情,均及時搶護脫險。9月5日,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張季農來山東檢查了黃河防汛工作。
1977年10月22日至11月25日,水電部規劃設計院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共同組織查勘組,對黃河自三門峽至入海口進行了查勘和研究。參加查勘的還有水電部第四、第五、第十一、第十三工程局、水科院、清華大學、武漢水利學院、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治淮委員會和山西、河南、山東3省水利部門的代表共56人。沿途邊查勘邊研究,重點討論了桃花峪、小浪底工程選點、山東黃河分洪道工程查勘審查意見、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及北金堤滯洪區退水等問題。
2、引黃灌區工程
1970年10月28日,李家岸引黃灌區動工,1971年6月開灌。該灌區渠首位于齊河縣焦斌公社李家岸村,引黃閘為樁基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共10孔。設計灌溉引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34.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4.15萬畝。截止到1981年底,完成土石方3664.97萬立方米,工日1409.66萬個,累計國家投資1184.19萬元。
1971年10月,潘莊引黃灌區動工興建,1972年6月竣工開灌。灌區渠首位于齊河縣馬集公社潘莊,渠首引黃閘為鋼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9孔,每孔凈寬2.7米,高2.55米,設計引水流量150立方米每秒。灌區工程由德州地區水利局設計和施工,設計灌溉面積209.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 44.06萬畝。截止1981年底,完成土石方3964.11萬立方米,工日1672.17萬個,累計國家投資1953.50萬元。同年10月,潘莊引黃灌區總干渠過徒駭河孫橋大渡槽動工興建,1972年春竣工。渡槽為井柱排架鋼筋混凝土預制側墻、活壁行洪式,墻高3.8米,底寬13米,全長180米,設計過水流量70立方米每秒。
1972年3月,菏澤縣郝砦引黃閘開工,于9月竣工。該閘為3孔鋼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設計引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投資51萬元。該閘為劉莊引黃灌區的渠首引水建筑物,原引黃閘“劉莊人民馴黃閘”因脫溜報廢。1979年郝砦閘又因閘前脫溜而報廢,另建“劉莊引黃閘”。同年4月,舊城引黃灌區動工興建,1975年建成開灌。灌區渠首位于鄄城縣舊城公社舊城村,渠首引黃閘于12月24日竣工,為鋼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5孔,每孔凈寬2.8米,高2.5米,設計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萬畝。
1973年冬季,邢家渡引黃灌區開工,1975年開灌。渠首閘位于濟陽縣崔寨公社邢家渡,為鋼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6孔,設計引水流量75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89.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3萬畝。截止到1981年,共完成土石方1015.65萬立方米,工日444.4萬個,累計國家投資773.08萬元。
1975年3月,潘莊引黃灌區輸沙渠、沉沙地、總干渠齊河縣境內段清淤工程開工。由齊河、平原、陵縣3縣民工1.9萬人施工,4月下旬完成后放水,共完成土方170萬立方米,工日91萬個。原來施工預留的林帶,第一次清淤棄土即堆滿,清淤占地矛盾很大。
1976年10月,東平湖水庫石洼進湖閘改建工程動工。該閘始建于1967年,是控制向東平湖新湖區分泄黃河洪水的主要建筑物,設計分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由于黃河河床淤積、水位抬高和防御可能出現的特大洪水需要加以改建,1978年汛前主體工程完成,1979年11月底全部竣工。改建后,建筑物等級由原二級提高為一級,分洪流量仍為5000立方米每秒,關門擋水時最高設防水位由48米提高到51.5米,校核擋水位52.5米。
(四)、淮河流域水利大會戰
淮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東流經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蘇省入洪澤湖,然后經三河入高郵湖,再由江都縣入長江,全長約1000公里,流域面積包括沂河、沭河、泗河共有26萬平方公里,擁有兩億畝耕地,居住著一億人口。流域內自然條件優越,氣候適宜,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工農業發展潛力大,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煤電能源基地。淮河流域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天氣氣候較為復雜,汛期受西風帶、副熱帶和熱帶三帶環流影響,易在流域內形成渦切變,產生暴雨。流域西部和西南部及沂沭泗水系上游多山,山區雨量大,增大暴雨強度,容易發生山洪。但進入平原以后,坡降變小,河道泄洪能力減低,河水容易泛濫成災。淮河干流、淮北支流、淮河下游、南四湖及沂沭河下游等河道,位于寬闊的平原地帶,控制面積約占流域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承泄上游及平原地區產生的大量洪水。因河道坡降平緩,干流河槽泄流能力差,加之湖泊洼地眾多,使河流中下游高水位持續時間長,往往造成大面積長時間的洪澇災害。淮河流域過去曾有“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悲慘歷史。
解放后,國家從五十年代初就開始全面治理淮河,但淮河流域水旱災害仍較頻繁。全流域較大的洪澇災害有1954、1956、1962、1963年五年,大旱有1959、1966、1978三年,平均四年發生一次。流域雖然經過初步治理,災情比解放前有所減輕,但仍較嚴重,流域平均年成災面積占耕地面積的21.9%,最大達58.3%,成災面積超過一億畝。水災成災面積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大,占耕地面積的16.4%;旱災成災面積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大,占耕地面積的9.3%。四省之中,安徽省水旱災害最嚴重,平均年成災面積占耕地面積的30.8%;江蘇省的災害最輕,年成災面積占耕地面積的15.3%;河南、山東介于兩者之間。其中我省菏澤地區水旱災害出現頻次最高。春季十年九旱,夏季十年七災,秋冬兩季也是兩年一旱。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淮河流域各省積極行動起來,投入到流域內治淮工程中去。1953年夏,山東省沂沭汶泗區治淮指揮部成立,薛翰亭任指揮,王志廉任副指揮,駐臨沭縣陳家巡會村,1954年指揮部移駐濟南,改稱“山東省治淮指揮部”,臨沂、濟寧兩專區分設專區治淮指揮部,對菏澤、泰安兩專區各派設一個治淮工程隊,分別負責當地治淮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和施工。
1957年11月,國務院在北京召開淮河流域治理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治淮七年來的成績,著重討論淮河流域規劃。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集各省負責人談話,由譚震林傳達劉少奇的指示。譚震林在講話中提出:淮河以北的冀、魯、豫、皖、蘇地區能否變為水網地區,以種水稻為主,希各省加以研究;關于治淮方針,應該以蓄為主,以小型為主,必要時修建一些大型的,依靠合作社為主。
1969年10月中旬,國務院成立治淮規劃小組,并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進一步治淮方案。治淮規劃小組由李德生、錢正英、彭沖、穆林、王維群、吳斗泉6人組成,李德生任組長。
1970年4月,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錢正英為編制治淮規劃到菏澤等地視察后,在徐州召開治淮規劃查勘碰頭會第一階段(即沂沭泗階段)會議,并在會上作了總結。指出:通過察勘,對沂沭泗流域的情況和問題取得了比較一致的認識,有洪、澇、旱、堿、砂五害;對骨干工程的戰略安排有了進一步認識,主要是擴大南四湖出口、沂沭河洪水東調、擴大新沭河和擴大新沂河。
1970年冬至翌年春,我省淮河流域的臨沂、菏澤、濟寧3個地區和棗莊市組織450萬人疏浚河道,興修水利。微山湖濱地區開挖渠道萬條,總長4000多里;臨沂地區開挖整修渠道6000多里,完成土石方1500多萬立方米,擴大和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20萬畝。8月5日,省革委水利局召開淮河流域水利會議。會上討論了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韓莊運河治理工程;南四湖治理工程;鄄、鄆、梁、巨、濟(寧)、嘉、汶7縣排水規劃;邳、蒼、郯、新邊界地區排水;山區水庫配套工程等問題。同時傳達了水電部“關于今冬明春治淮骨干工程安排意見”。
1、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
發源于我省臨沂地區的沂河和沭河,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解放前水利失修,兩河在下游時分時合,所以又稱沂沭河。沂河為山東省境內第二大河,發源于魯山南麓,向南流經沂源、沂水、沂南、臨沂、蒼山、郯城六縣市,經江蘇灌河口入黃海。山東境內河道長287.5公里,年徑流量35.1億立方米。沭河,發源于沂山南麓,向南經沂水、莒縣、莒南、臨沂、臨沭、郯城,經江蘇臨洪口入黃海。山東境內河道長263公里,年徑流量14.4億立方米。沂、沭兩河位于夏季暴雨中心,支流眾多,洪水量大,下游河道寬淺,常發生洪澇災害。
1947年3月,解放區山東省政府(駐臨沂)實業廳水利隊對沂沭河進行查勘,并擬定導沭工程初步方案。1948年9月,中共華東局批準導沭工程實施方案,并組成山東省沂沭河流域水利工程總隊,江國棟任總隊長,王志廉、張次賓任副總隊長。1949年2月,解放區山東省政府批準《導沭經沙入海工程全部計劃初稿》,并于3月成立山東省導沭委員會,李樂平任主任,狄生任副主任,負責領導工程實施。
1949年4月21日,山東導沭整沂工程動工,共分10期導沭、3期整沂施工。至1953年12月7日完工。先后動員臨沂、沂水、泰安、滕縣、膠州、徐州等6個專區、34個縣(市)的民工114萬人次,技術工人4500余人次參加施工。共挖河85公里,筑堤長800余公里,建各種建筑物53座,完成土石方4827.4萬立方米(其中開挖石方315萬立方米),實用工日4255.02萬個,總計開支工程經費4500萬元(1.5億公斤小麥折算數)。導沭工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山東人民首次興辦的大型治河工程。工程包括在臨沂縣大官莊北劈開馬陵山,開挖引河導沭河東流入沙河、經臨洪河入黃海(經沙入海段后定名為新沭河),修筑新、老沭河堤防以及興建沭河攔河大壩、溢水堰、穿沭涵洞等建筑物。由于導沭整沂工程的完成,可減少魯南、蘇北普通洪水水災面積1450萬畝,并為蘇魯兩省全面治理沂、沭主河和南四湖流域創造了條件。
1971年8月13日,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沂沭河東調工程指揮部成立。1972年5月15日改稱山東省治淮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指揮部,隸屬省革委水利局建制。1975年8月18日,省革命委員會批復省革委水利局,同意將山東省治淮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指揮部下放臨沂地區,行政工作與干部管理歸地區。主體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計劃、財務器材管理計劃等,仍由省革委水利局審批和監督。機構下放后仍沿用原名,原處、室改為科、室。
1971年11月15日,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開工。該工程歷時十載,共進行了21期施工。調用臨沂、臨沭、莒南、莒縣、日照、沂水、費縣、蒼山、郯城等縣民工256萬人次,主要工程包括分沂入沭擴大、新沭河擴大、彭家道口分洪閘、房劉公路、李措公路、青云山石料場、李公河治理、黃白排水溝、牛腿溝、后湖護岸、韓埠護岸、大官莊樞紐新沭河泄洪閘、總干排開挖、華大溝治理、龍潭水庫灌區、大官莊南灌區、劉家道口南灌區、姜墩電灌站、清泉寺引水工程、朱果灌區、嶺南頭機灌站、華山機灌站、黃莊倒虹吸、西朱旺機灌站等工程,完成土石沙方2983萬立方米,投資10177萬元。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對控制沂、沭河水的泛濫,減輕下游水患,消除內澇,促進當地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81年2月,東調工程列入緩建項目,有關各縣東調工程指揮所先后撤銷,全部停工。
2、南四湖流域綜合治理
(1)南四湖湖腰擴大工程 南四湖屬淮河流域水系,自北而南由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組成,四湖相連宛如一湖。湖身狹長,南北長126公里,東西寬窄不一,南部微山湖最寬處22.5公里,中部昭陽湖最窄處僅3公里。在一般水位時,總面積為1243.5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最大,所以南四湖又通稱微山湖,為我國十大淡水湖泊之一。南四湖容納魯、蘇、豫、皖四省八地區的匯水,入湖河流40多條,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兼有航運、灌溉、防洪、排澇、養殖之利。1958年攔湖建起大壩,將南四湖分為上、下兩級。上級湖包括南陽湖、獨山湖和昭陽湖大部,水位在34.5米高程時,可蓄水11.4億立方米;下級湖包括微山湖和昭陽湖一小部分,水位在32.5米高程時,可蓄水7.78億立方米。
1958年10月20日,南四湖二級壩樞紐工程動工,1975年3月竣工。該樞紐位于微山縣昭陽湖中段,東自常口村西至東丁官屯村,由攔湖土壩、滾水壩,紅旗一、二、三、四閘及船閘組成。全長6582米,橫跨南四湖,將南四湖分為上、下兩級湖,是蓄、泄、灌、航綜合利用的工程。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濟寧地區二級湖施工指揮部施工。二級壩長4010米,高6米,頂寬10米;滾水壩堰口寬300米,船閘閘室長230米,凈寬20米,通航2000噸級駁船組成的船隊,均于1960年10月建成。紅旗一閘,共39孔,每孔凈寬6米,設計過閘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于1960年5月建成;紅旗二閘,共55孔,每孔凈寬5米,設計過閘流量3300立方米每秒,于1967年建成。
1963年12月4日,山東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成立,駐濟寧市,為廳局級單位,負責南四湖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工作。黨委書記王烽,局長程勉(中共山東省委于1964年1月任命)。1965年12月成立省人委農林辦公室后,該局列為省農辦直屬事業單位。1970年后改歸省革命委員會水利局領導。1972年5月15日,山東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改名為“山東省治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揮部”,仍隸屬省水利局。中共山東省委任命程勉、趙雨村、邢鈞為山東省治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揮部副指揮。同年9月,省委又任命李峰為該部黨委副書記、副指揮。10月15日,水利電力部部長張文碧在省水利局副局長江國棟、省治淮南四湖工程指揮部程勉陪同下,到湖腰擴大工地檢查工作,對四閘建設作出指示。
1971年3月,南四湖二級壩樞紐第3節制閘動工興建,8月13日建成。該閘全長579.8米,共84孔,每孔凈寬6米,設計過閘流量4620立方米每秒。投資515.7萬元。1972年4月,南四湖二級壩樞紐第4節制閘動工興建,1975年3月竣工。該閘為南四湖湖腰擴大工程的組成部分,全長942.05米,共134孔,每孔凈寬6米。設計過閘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總投資1228.41萬元。
1973年3月,南四湖湖腰擴大工程開工。該工程位于微山縣昭陽湖西岸二級壩上下游,是為解決南四湖上級湖匯水面積大、容積小和湖腰狹窄阻水而興建的骨干排水工程,包括展寬加深湖腰和興建紅旗四閘等工程。紅旗四閘已于1972年4月動工興建,1975年3月竣工。湖腰擴大土方工程,計劃自東魚河口至二級壩長26公里,沿湖西堤向西展寬1公里;二級壩至沿河口長14公里,沿京杭運河在湖內擴挖深槽寬500米。是年春由濟寧地區出工8萬人、菏澤地區出工4萬人,開挖老沿河口以上9.08公里一段深槽,完成深槽寬200米;1974年濟寧地區出工8萬人繼續挖槽,中途停工。1975年春,菏澤、濟寧各出工4萬人繼續施工。至1975年春,完成開挖老沿河口以上9.08公里長,寬500米,底高程30.0米的深槽,完成土方1497萬立方米,投資4254萬元。已完成工程量僅占設計工程量的25%。由于工程未按計劃完成,與四閘尚未接通,四閘以上亦未施工,工程未能發揮應有效益。
(2)東魚河支流整修配套工程 東魚河(原名紅衛河)⑥是六十年代末,為調整萬福河水系,減少南陽湖來水負擔,治理萬南地區洪澇災害而由中央投資新開挖的一條魯西南大型排水骨干河道,規劃提出于1963年,1967年春開始動工,1970年完成。從東明縣劉樓村南始,流經東明、菏澤、曹縣、定陶、成武、單縣、金鄉、魚臺八縣(市),至魚臺縣西姚村東入昭陽湖,流域面積5923平方公里(內含河南省800平方公里)按3年一遇除澇(935立方米每秒)挖河,20年一遇防洪(2335立方米每秒)筑堤。干流土方工程分5期施工,于1969年春完成。東魚河北支、勝利河與東魚河南支三大支流土方工程于1970年完成。共完成土石方10233萬立方米,工日4866萬個,國家基建投資5616萬元。東魚河南支上起曹縣白茅村西,流經曹縣、定陶兩縣,在定陶縣南王店、君張莊入東魚河,全長52.4公里,流域面積1239平方公里,其中承接河南省來水面積484平方公里。從1968年冬開挖,到1981年整治結束,共完成土方1007.4萬立方米,工日502.3萬個,國家投資652.7萬元。東魚河北支上起東明縣王二寨,流經東明、菏澤、定陶、成武等縣,至成武縣王雙樓入東魚河,全長96公里,流域面積1443平方公里。從1970年春開挖,到1981年治理和整修配套工程完工,共完成土方3313.8萬立方米,工日1759.2萬個,國家投資2245.8萬元。
東魚河及其支流的開挖治理,進一步調整了南四湖以西地區水系,使高低水分排,縮短了菏澤、濟寧兩地市南部的排水路程,擴大了排水出路,加快了排水速度,減少南陽湖流域面積近6000平方公里,減輕了南陽湖洪水壓力,使濱湖及湖西萬福河以南地區約900萬畝土地減輕洪澇災害,并對改良鹽堿地有很大作用。
(3)洙趙新河支流開挖治理工程 洙趙新河干流與主要支流開挖治理工程開始于1965年11月。該河是本著高低水分排、洪澇分治原則調整湖西水系而新開挖的骨干河道之一。干流起自鄆城縣王老虎屯,東流至鄭營東截趙王河,至巨野縣丁莊東截太平溜,至毛張莊西截洙水河,向東經嘉祥縣紙房南,至濟寧縣安興集附近入洙水河下游,再入南陽湖。施工長度69.6公里,按5年一遇排澇的40%挖河,20年一遇防洪標準筑堤,于1966年春竣工。
1971年冬季,按3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標準擴大治理洙水河,開挖鄆巨河、鄄鄆河。1972年冬至次年春治理趙王河、自丁莊向西至五道街開新線裁王老虎大彎,再向西延伸治理至東明縣木莊,后即以此作為洙趙新河干流。即自東明縣木莊起,東流經菏澤、鄆城、巨野、嘉祥等縣境,至濟寧市郊區劉官屯入南陽湖,全長140.7公里,流域面積42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鄆巨河、鄄鄆河、洙水河3條。
洙趙新河干流與主要支流開挖、治理工程,自1965年11月開工至1973年春,由菏澤、濟寧兩專區先后組織93萬人次進行了6期施工,除完成干流和主要支流挖河筑堤土方工程外,建成攔河節制閘7座,公路橋9座,生產橋62座,排灌站23處,提水站10處,引水涵洞12座,排水涵管56座。總計完成土石方4262.8萬立方米,工日2800.8萬個,國家投資3811.4萬元。
工程完工后,對菏澤、濟寧地區在防洪、除澇、灌溉、改良鹽堿地等方面均發揮了巨大效益。防洪保護面積457萬畝,除澇面積160萬畝,下游發展引湖灌溉,上游利用劉莊、蘇泗莊等引黃閘來水,發展引河提水灌溉,共計灌溉面積達126萬畝。
(4)萬福河綜合治理 萬福河發源于菏澤地區定陶縣仿山,東流經定陶、成武、金鄉、魚臺入南陽湖,流域面積6523平方公里,為魯西南主要排水河道之一。原河道在大沙河口以下又分水入北大溜和南大溜,水系紊亂,河槽淺窄,洪澇災害頻繁。從1956年開始,萬福河治理工程包括開挖新萬福河及定陶河,老萬福河復堤,治理安濟河、大沙河、西溝等,到1958年,總計完成土方3204萬立方米,工日1326萬個,國家投資1704萬元,除澇效益面積45萬畝。
1970年6月,中共山東省委書記楊得志、省委常委穆林視察菏澤地區,聽取了關于運輸問題很大、占用大批勞力的情況匯報后,楊得志同意今冬明春開挖萬福河,做到排、灌、航相結合。11月,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指揮部編報《萬福河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1972年1月5日省革委生產指揮部批復同意,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筑堤,按引湖灌溉通航要求開挖河槽,除澇達到五年一遇標準。1971年冬,萬福河治理工程指揮部成立,分三期施工,至1973年1月中旬竣工。
3、韓莊運河擴大工程
韓莊運河是南四湖的主要排水河道,起自微山湖口的韓莊,下至蘇魯兩省邊界的陶溝河口,與江蘇省中運河相接,全長42.5公里。
1958年3月15日,韓莊運河治理工程開工。此次治理工程,根據治淮委員會暫定韓莊運河下泄流量不超過800立方米每秒的要求,拓寬加深河道。由濟寧地區出工21.6萬人次,經6期施工,至1962年6月,共完成土方1250.8萬立方米,國家投資856.3萬元。
1963年3月10日,韓莊運河擴大治理工程開工。該工程歷時三年,共進行了6期施工。先后調用滕縣、鄒縣、曲阜、兗州、濟寧、微山、泗水、嘉祥、金鄉9縣民工30余萬人次,于每年冬春輪番上陣,604(勞改隊)、63(盲流)兩個工程隊1萬余人常年施工。至1965年12月擴大治理工程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583.53萬方,工日1700余萬個,國家投資3221萬元。韓莊運河基本達到微山湖水位33.5米時下泄10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
1972年11月,為提高京杭運河韓莊段泄水能力,在上級部門領導下,濟寧、棗莊兩地(市)承擔了韓莊運河的治理任務。治理工程按微山湖水位33.5米時下泄25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老運河25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擴大治理。至1977年春,濟寧、棗莊兩地(市)先后出工10.8萬人次進行了五次施工。拓寬河長42.5公里,開挖河槽9.1公里,共完成土方648萬立方米,投資1621.8萬元。完成工程量僅占設計工程量3335萬立方米的19%。已完成工程的泄洪能力僅為13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1981年韓莊運河擴大工程列為停緩建工程。
四、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回顧與思考
(一)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落幕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79年4月5~28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有中央和各省市主要負責人參加的中央工作會議。李先念受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委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要貫徹三中全會糾正“左”傾錯誤和全黨工作重點轉移的總精神,進一步具體研究和布署經濟工作,確定這方面的方針政策。會議確定“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進一步為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奠定更穩固的基礎,并且要在實踐中走出一條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式的道路。會議認為,在八字方針中,目前階段的關鍵是調整。要調整各種比例關系;要集中主要力量,把農業搞上去;要協調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降低積累,堅決縮短基本建設戰線。要砍掉一批項目,切實做到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
1979年5月5~13日,山東省委召開工作會議,貫徹中共中央4月工作會議決定的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研究山東省國民經濟調整的具體政策和措施。6月1~10日,全省基本建設會議在濟南舉行。會議的議題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和全國基本建設工作會議的精神,在兩三年內把全省基本建設調整好、改革好、整頓好、搞上去。會議提出了加快基本建設發展的措施:(一)認真清理在建項目,切實縮短基本建設戰線。(二)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改革基本建設管理體制。(三)認真整頓加強基本建設的管理,堅決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等。
1979年6月5日,省革委水利局制訂《山東省水利工作總結和3年調整的意見》,指出:建國30年來,全省水利建設共投資45億元,投工99億個,完成土石方164億立方米,建成大型水庫35座,中型水庫140座,小型水庫5286座,塘壩31748座,攔蓄洪水能力達到152億立方米。31條大中型骨干河道初步得到了治理。建大中型閘壩123座,提高了防洪除澇能力。打機井51.4萬眼,配套機井41.2萬眼,建排灌站23800多處,排灌機械保有量達到65萬臺612萬千瓦,灌溉面積發展到6622萬畝,占全省總耕地面積的61%,實現了農業人口1人1畝水澆地。3年一遇除澇面積達到3200多萬畝,占易澇面積的70%。改造鹽堿地1000多萬畝,尚有681萬畝需要改造。水土保持治理面積達到32000多平方公里,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積的73%;建成中小水電站270處,裝機55000千瓦,年發電量達3200多萬度。黃、淮、海三大流域初步進行了治理,加高培厚了黃河大堤,整修加固了險工,30年伏秋大汛沒有決口。建成引黃涵閘40座,虹吸管43處,揚水站44處,總引水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每年引水40多億立方米,對抗旱灌溉、補給地下水源起了一定的作用。淮河流域打通了沂、沭、泗的洪水出路,治理了萬福河,挖了紅衛河等骨干河道,南四湖進行湖腰擴大,修建了二級湖閘,為防洪除澇蓄水興利創造了條件。海河流域先后治理了漳衛河、徒駭河、馬頰河,開挖了德惠新河,整治了53條較大支流,提高行洪能力3~5倍。
水利工作存在的問題,一是長、散、亂、費表現突出;二是骨干與配套、工程與效益、建設與管理失調。為了適應黨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必須認真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積極創造條件。必須認真掌握幾個環節:其一,搞好水文、勘探、測量等基本工作;其二,要有一個切合實際的綜合治理規劃;其三,要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正確處理好蓄與泄、灌與排、地上水與地下水等方面的關系。要十分注意講求經濟效果,要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后任務是:調整投資方向,縮短基建戰線,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重點搞好配套、挖潛、保安全工程和部分續建項目;整頓加強計劃管理、技術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和廠、隊管理,廣泛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改革水利資金、物資管理體制,適當集中,分級負責;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把水利工作搞得更加扎實,更有成效。
1979年6月7~23日,全國水利會議在北京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各省、市、自治區水利廳(局)、各流域機構、部直屬工程局、各勘測、設計、科研部門和水利院校、修造企業的負責人共180余人。山東省革委水利局局長翟永浡等參加了會議。會議重點研究水利戰線工作如何適應新時期總任務的要求,搞好水利戰線工作著重點的轉移。會議回顧了建國以來水利建設的歷史經驗,分析了水利工作的現狀,提出近3年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務:管好用好現有水利設施,搞好現有水利工程的續建、配套和病險水庫的加固處理,大力發展小型水利,并積極做好勘測設計等基本工作,為水利建設的更大發展做好準備。
1979年8月22~31日,全省水利會議在萊西縣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各地、市水利局長及計財、農水、基建、工管科長,各流域機構、局直屬單位的負責人共80余人。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及全國水利會議有關文件。省農辦副主任張次賓作全省水利工作情況和3年調整時期水利任務的報告;省革委水利局翟永浡局長傳達全省1980年水利計劃;討論修改了水利基建計劃、設計文件、財務、施工和水利事業費、工程管理等規章制度。11月,省革委水利局制定并上報《山東省水利建設調整時期安排意見和“六五”設想》。其要點是:3年調整時期,要堅決貫徹“小型為主、配套為主,加強管理,狠抓實效”的方針,管好用好現有水利設施,搞好現有水利工程的續建、配套和病險水庫的加固處理,大力發展小型水利,并積極做好勘測、規劃、設計等基本工作,為水利建設的大發展做好準備。工作重點要放在魯西北4區、沂蒙山區及商品糧、棉、油基地。
1979年12月17日,省清理基本建設在建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以(79)魯清辦字第12號“關于下達基本建設停、緩、并、轉、縮項目的通知”及附項目表,確定山東省水利基本建設停、緩建項目有沐浴水庫保安全加固、產芝水庫灌區、戶部嶺水庫二級電站等共142項。1980年1月25日,省水利廳以(80)魯水基字第1號文轉發省清理基本建設在建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下達基本建設停、緩、并、轉、縮項目的通知”,全省有142個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停、緩建。10月4日,省水利廳以(80)魯水基字第29號文轉發省建委、清辦、建行、計委“關于下達1980年第一批基本建設停緩建項目的通知”,有45項水利基建工程緩建。
(二)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的回顧與思考
斗轉星移,韶光易逝。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結束距今已三十年時間。三十年前這場波瀾壯闊、規模宏大的全省農田水利建設大會戰,是在一個特殊歷史時期進行的一場群眾性治山治水生產建設運動的高潮,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改革開放后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六、七十年代建設的農田水利設施居功至偉。
1、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現代化是我省農業發展的方向。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高速度發展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條件。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國民經濟其它部門發展的基礎,這是馬克思首先科學地闡明了的。同時,毛澤東根據馬列主義關于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的原理更進一步指出,重工業必須優先增長,才能在技術方面,使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器操作,才能用先進的技術武裝農業、武裝輕工業、武裝重工業自身,才能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我國多年的經驗,每當工業速度加快的時候,農業的速度常常不適應,結果工業不得不退回來。為了切實地以農業為基礎,正確處理農業和工業的關系問題,毛澤東在1959年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總方針。實踐表明,這一總方針是正確的,如果忽視了這個問題,就要犯絕大的錯誤。如果違反它,就要引起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回過頭來還必須進行調整。建國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已經進行過兩次重大調整,都是由于沒有認真貫徹執行這個總方針的結果。
建國以來,山東省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取得很大成就,這不僅基本解決了全省城鄉人民的吃飯問題,而且向工業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農產品和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的出口,換取了外匯,支援了工業和國民經濟其它部門的建設,為我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我省農業生產的發展也經歷了曲折的道路,農業生產力水平仍然較低,分散的、自發的、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增加農業投入,堅持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路子,發展現代農業、集約化農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和科學技術水平,對確保我省糧食生產和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世界范圍的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明顯加速。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姓“社”姓“資”的爭論,“翻二番”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而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卻舉步維艱,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世紀末戰略目標疑似鏡花水月。
目前,我省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農村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抗御較大自然災害的能力弱。二是農業的產業結構還不合理,農業生產基本上是自給半自給性生產,林牧漁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發展不快,同全省的資源條件不相稱。三是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程度不高,農產品流通渠道不暢,影響和限制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四是農業科學技術力量薄弱,技術基礎差,現有科技人才素質不高,農業科技成果不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
2、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是當務之急。
山東各級黨委和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帶領全省廣大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興水利,除水害,發展農業生產。國家對山東的水利建設也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建國初期,以防洪除澇,消除水患為重點,進行了導沭整沂和其他河道治理,積極開展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建立了全省勘測設計、施工安裝、科研教育等水利專業機構。1958年后,為發展灌溉,修建了一大批水庫和引黃工程,同時開挖治理了魯西北地區的骨干河道,興建了南四湖二級壩和韓莊樞紐,調整了湖西水系。七十年代治水改土并舉,廣泛開展了整地改土、機井建設和灌區配套。至七十年代末,全省人民付出了巨大勞動,興建了黃淮海水利大會戰等大批水利工程,提高了防洪標準,保證了安全渡汛,在我省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八十年代,山東省水利建設事業逐步由“外延”為主轉向管理,走“內涵”為主的路子。在水利建設上著重解決重速度、輕質量;重建設、輕管理的狀況,重點抓了工程的挖潛、配套、續建、加固。水利基本建設向農業投資部分,由國家投資開始于1980年轉向地方自籌資金,國家只是補助性質。同時,山東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后,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包給各家農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應當指出,在推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保護集體財產和農田水利等公共設施注意不夠;土地分割過于零碎,不利于使用機器和灌溉等。
近年來,全省地方農田水利設施基本上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地方基本農田大量遭到蠶食鯨吞,水利設施損毀嚴重,威脅著我省的糧食安全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大水利投資力度,保障農田水利設施安全暢通的工作日益迫切。
目前,我省水利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現有工程抗災能力不高,如遇特大洪澇災害,仍將會造成嚴重損失;二是水資源不足,供需矛盾越來越尖銳;三是資金嚴重不足,基本農田水利設施亟待修復整治;四是配套、管理工作跟不上,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隨著山東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實踐科學發展觀,運用先進的工程科技和生物技術保護生態與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發展節水灌溉將成為水利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根據目前的環境監測和歷史的經驗,⑦十年后,我國北方地區的山西、河北、內蒙等地將會迎來500年一遇罕見的枯水期,河水斷流、水庫干涸,地下水枯竭等嚴峻的自然災害將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及農業灌溉和人民群眾生活需水,制約北方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我省黃淮海流域特別是黃河以北地處海河流域的德州、聊城、濱州等地應未雨綢繆,立足防大災、抗大旱,及早動手,涵養、保護珍貴的水資源,發展節水灌溉、無土栽培、生態與環保農業。除充分利用國家“南水北調”的戰略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狀況,爭取更多的水源補充外,還需立足長遠,應對各種可能的水旱災害,摒棄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加強水利工程、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科學研究與規劃,考察、吸收、借鑒世界各國特別是我國臺灣地區發展農業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為我省農業與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中共魚臺縣委黨史研究室 郵編27230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