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中國農業灌溉革命
蘇拉密
水者,地之氣血,如筋脈之流通者也。
---《管子·水地》(公元前7世紀)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毛澤東
*************
中國傳統農耕體制對水采取“保”的態度,其實是落后的生產力和落后的社會形態面對干旱環境的被迫選擇?!氨!?,只可能盡量減少水的損失,而不能根本解決降水過少的惡劣條件。因此,將人工灌溉引入耕作體制,成為中國農業從古典向現代邁進的最重要的步驟。
早在4000年以前,中國先農們就懂得臨河引水和挖井汲水灌溉,并產生了以“都江堰”為代表的水利工程和人工灌區;可惜的是受生產力和社會組織方式落后的桎梏,沒有能完成農業的灌溉革命;中國農業長期停留在自然狀態。至1949年,自大禹起的4000年間,舊中國共累計完成灌溉面積2.4億畝,約為總耕地面積的1/10,而且多分布在江南稻作區;在干旱缺水、更加需要灌溉的北方,灌溉面積所占比例可忽略不計,蓄水工程能力近似于零。經兩千多年陸續擴建的“都江堰”、“河套”等灌區面積直到1949年均未超過300萬畝(現存千萬畝的規模皆為新中國前30年擴建)。
1957年,毛澤東主席發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時代強音。此時的中國,由于工業革命才剛剛起步,水利建設最初所依賴的是新生的先進社會組織方式---農業合作化、集體化制度。中國農民就是靠人眾心齊、大錘鐵鍬、手推肩扛,拉開了中國農業灌溉革命的輝煌大幕。水利部長傅作義曾做了一個題目為《四個月的成就等于四千年的一半》的總結,說截止到1958年1月31日,四個月擴大灌溉面積一億多畝,相當于舊中國四千年以來所積累灌溉面積的一半。(參看《新華半月刊》1958年第五號第64~65頁)。在以后的十幾年歲月里,隨著工業革命進程所提供的機械、能源、技術的強有力支持,到70年代,中國農業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灌溉革命。
截止“五五計劃”的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面積7.3億畝,占世界灌溉面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積占實際耕作面積的比例)提高到了46%,處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現有灌溉密度為13%[注])。同時還完成了2.6億畝的除澇和7000萬畝的鹽堿治理。其間,共建成大、中、?。?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數百萬座被民間稱作“水庫”的塘壩(10萬立方米以下)不在統計之列??値烊?千多億立方米。人工河渠總延長300萬公里,配套機井220萬眼,各類堤防總長16.5萬公里[038]。最保守估算,工程總量土石方也當在300億立方米以上。
300億這個天文數字是個什么概念呢?萬里長城的工程量為2億立方米;舉傾國之力、歷經15年建設還沒有完工的三峽工程,到最后的土石方開挖、回填、混凝土澆注總量不超過3億立方米。
也就是說,在1957-1979的20多年間,新中國水利工程的建設強度為平均每年5座三峽工程。
為了能夠實現灌溉,同步進行的農田基本建設,工程更加巨大。
水利工程的目的物是“水”,“工程”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農田基本建設的目的物就是“土”、“石”本身,這就決定了農田基本建設所動用的工程量要比水利大的多。
農田基本建設,指的是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土地凹凸,灌溉就難以順利進行,土地凹凸也增加地表面積,造成蒸發加強,使灌溉效益減弱。土壤板結,則毛細作用劇烈---深層水分很容易通過毛細管“潮”到地表蒸發。
靠集體制度,農民們鏟除了條條人為的“私有界埂”并填平低洼,營造出一片片“水平方”。也只有“產權”和“經營管理權”屬于集體,農民們才有權對不同土質的地塊進行“客土”互換,黏土摻沙土,沙土摻黏土,配兌出不易開裂、不易板結、不易粘連,灌溉、保水、耕作諸性能均佳的人工“壤土”田。
《河南省志》(1994)載:在1971-1975的“四五”期間,河南省大規模地開展了農業學大寨、農田基本建設運動。每年冬春4個月,最高上工人數達到800-1600萬人,占全部農業整、半勞力的50-60%,共完成土方25.79億立方米。
25.79億立方米,大約就是10座三峽大壩的工程量。這還僅僅是一個省的一半農業勞力、在5年內用每年4個月冬春農閑時間干的活!
《當代湖南簡史》(1997)則客觀地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文字描述:“在‘農業學大寨’的推動下,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湖南連續幾年組織幾百萬人在冬、春兩季開展農田基本建設,聲勢十分浩大……”
巨大的工程量不僅是灌溉面積的數倍增加,也是灌溉結構的戰略調整。灌溉要解決的是天然降水與作物的需水矛盾,這個矛盾在降水豐富的南方遠沒有北方尖銳。雖然在干旱地區實施灌溉要比濕潤地區困難(水源短缺),但增產效果卻更為強烈。因此,在新中國新的灌溉面積中,有2/3增加在北方。比如,華北平原的灌溉密度就一躍提高到了74%[注],超過了南方平原地區,也超過了“都江堰”等經典灌區。
籍此,中國一舉扭轉了“南糧北調”的被動局面,徹底圓解了用7%的土地養活24%人口的千年夢想;中國農業的現代化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上圖: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很多時候主要靠人拉肩扛
在劉家峽工程中用小推車施工的壯觀場面
圖為當年在荊江分洪工程中用肩挑方式施工
“袁隆平PK毛澤東”純屬杜撰
蘇拉密
“農業八字憲法”是中國古典農業優秀傳統與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文化結晶,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自然要素與人類勞動在農業生產中的關系。在“八字憲法”里,農業不再是單一的糧食生產,而成為農業、工業、科技密切聯系,農、林、牧、魚相互循環,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友好,城鄉協作的系統工程。標志了“毛澤東農業思想”的建立。
有“好事者”杜撰了“袁隆平PK毛澤東”的傳說,說是袁院士早在50年代就指出“八字憲法”里少了一個“時”;還說袁院士為此受到了“毛粉絲”們的批判。實際上,并不是毛澤東不知道“時節”、“時令”,一個讀過《農作學原理》、發明了“精耕細作”成語、起草了農業發展大綱的人怎么可能不考慮“時”呢?不信自己看:《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就有“不違農時,及時播種”的條文(第十一條)。但是,誰一定要讓“八字憲法”把“時”字寫進去,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那可真是相當的“白脖子”(方言:外行)。
我們知道,“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工、管”的前四個字說的是農業勞動的對象、也是作物生長的基本要素,后四個字說的是人類勞動。想讓把“時”寫進去的人無非是認為“時”也屬于基本要素。可是對不起,在人類已經達到的認識成果中,偏偏“時”已經失去了作為“基本要素”的資格!
為什么這樣說?
不信你去查閱任何一本中學教材或辭典,無論是“五要素”還是“七要素”,看哪一個包括有“時”?
“五要素”說的是“光、氣、水、溫、肥”,“七要素”說的是“光、氣、水、溫、肥、土、種”;就是沒有你們念念有辭的“時”。
這是為什么呢?
現代科學認為:“時令”或“時節”已只是現象而不是本質?!皶r”的本質對于“天文學”是天體運動的周期;對于“歷法學”是赤道、黃道;對于農業學則是光照強度、長短和空氣的溫度、濕度。恐怕只有在“陰陽學”里,“時”才是神秘的“陽氣上升”、不可取代的“基本要素”;---或曰“時來土成金,運去金變土”。只要光照強度、長短和空氣的溫度、濕度符合要求,什么“時不時”的我都可以種西瓜。作為農學家,袁院士不至于“白脖子”到連這都不知道吧!
當然,毛澤東不是神。“八字憲法”在最初確實少了一些東西。后來,毛澤東告訴竺可楨:他已看到竺可楨的《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系》一文的摘要,因此想到,農業八字憲法“是管地沒管天”,在八字外,還應加上“光”和“氣”兩個字??磥恚皇巧竦拿珴蓶|很能接受“人間煙火”。
與其“好事”地將不是要素的東西硬說成“要素”,還假托袁院士之名,還不如用先進的科學成果來發展“八字憲法”,使其更加全面、準確。
“精耕細作”毛澤東主席創造的成語---對中國古典農業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蘇拉密
農業與工業有著本質的差別;至今,人類還不能象合成聚乙烯顆粒一樣合成大米。這就意味著,農業的現代化只能是用工業的、科技的、社會的手段來加強和改善農業,而不能徹底取代。同時,農耕的對象是幅員遼闊的地表和體積龐大的土壤地層、水源水體;一旦把現代工業、科技、先進的社會組織方式等威力巨大的因素加入進來,特別是在灌溉革命條件下對環境水源的大規模轉移;農業就不再是簡單的糧食生產問題了,甚至會引發環境的變遷;這將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全。
灌溉的本質是支取環境水源補充農田水源。環境水源取決于大氣降水等氣候、地理因素。也就是說,在特定區域內,環境水源的儲量和盈余能力都是一定的。
一個區域(一般按大流域計)的環境水源盈余量有多少?---在水源儲量不透支、水位不下降的情況下,通常就是除去維持河道生態所必需水量以外的入海水量。假如灌溉耗水超出了環境盈余量,靠透支地下水、土壤水等水源儲量或克扣生態需水來維持,其灌溉就是不可持續的;終有一天會因儲備耗盡、生態惡化,導致灌溉體系崩潰。假如能夠有效地減小單位面積的蒸發耗水,就可能維持較多的灌溉面積。
在毛澤東時代,隨著灌溉革命的進程,中國在環境水源盈余能力很小的北方擁有了大規模、高密集的灌溉農業;然而,正如《黃河年均入海水量變化圖》所揭示:并沒有發生透支水源儲量和生態需水的問題!---截止70年代,黃河流域平原的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為3-5米,---這是個最適合農業耕作、而且還持有合理“土壤庫容”(以備洪澇)的優選水位[];年入海水量依然保持300多億立方米,扣除河道生態需水200億立方米,還有100多億立方米的盈余可供以后擴大灌溉面積。
我們在驚嘆之余回觀歷史,意外地發現:奇跡誕生于對中國古典農業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1955年,在完成了暴風驟雨般的土地革命和簡短的戰亂恢復后,新中國開始規劃農業的現代化遠景。自1955至1960的6年里,毛澤東主席在廣泛調查、深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親自起草、多次修改(注037),主持制定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農業40條”),提交人民代表大會公布實施。在這部具有法規性質的綱領性文件中,“發展灌溉”和“精耕細作”同時被列入條款。
《綱要》規定:
(五)興修水利,發展灌溉,防治水旱災害。
(十一)一切農業合作社都應當實行精耕細作,改進耕作方法,...及時鋤草間苗,加強田間管理,...
倍受史家推崇,毛主席創用了一個新詞---“精耕細作”。遍覽中國古代文獻,并沒有“精耕細作”一詞;管子和孟子使用的是“深耕謹耘”或“深耕易耨”。顯然,先賢們都局限于具體工序的耕作要求,而“精耕細作”則“高度概括了包括整個中國古典農業體系在內的全部技術原則,其涵蓋要深廣得多”(注039)。從“深耕易耨”到“精耕細作”,反映了中華民族思想的深化和超越。
文獻研究還發現,在1956年的《綱要(草案)》里,毛主席使用的還是“深耕細作”,但到1957年《<綱要>(修正草案)》公布前,毛主席就在其它場合使用“精耕細作”了:“中國就是靠精耕細作吃飯”;“...靠精耕細作...,人多一點,還是有飯吃。”(注038)。透過“深”和“精”一字之差,我們看到了毛主席書房的徹夜燈光。為了準確把握技術問題,毛主席甚至還通篇研讀了威廉斯的《農作學及土壤學原理》等技術專著(注040)。之后,“精耕細作”便取代了“深耕易耨”,成為成語。
“精耕細作”雖然作為中國古典農業的基本原則早已確立千年;但是,若缺乏必備的社會機制保障,再好的原則也很難被普遍遵行。比如鋤地就經常被看作是“有空可以多干、無空可以少干”的“閑活”?!坝胁蒌z草,無草松土”是看不到“搭鋸見末”的經濟效益的; “汗滴禾下土”既沒有桑拿的痛苦,“鋤禾日當午” 也沒有敲鑼打鼓求雨好玩;沒幾個農民一定要把“齊民要術”進行到底。也難怪,貧下中農沒幾壟地可侍侯;地主家又舍不得“銅子兒”和窩頭雇人從事這種“不緊要”的活計;也就幾個中農家的婆姨、半大小子還在“東一犁溝西一壟”地從事著鋤地的勾當,幺幺倆倆散落在孤獨的田野。這種現象越是到王朝末期就越是明顯。王禎筆下的田園牧歌也只是在田畝兼并尚不十分尖銳、鄉社功能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或可存在。
真正使“精耕細作”得到全面實行的是社會主義運動。農民們成群結隊、忘乎所以,為一成不變的勞作參合了許多“不本分”的內容。先在田間出一出風頭、賽一賽干勁,再到地頭去“掃文盲”、念報紙、大批判、“提覺悟”。甚至連廣播體操、“擊鼓傳花丟手絹”也被搬到了田邊地壟。民兵干脆就帶著槍支,在墳包青紗帳間展開軍事行動。一時,女人的尖叫、男人的粗吼交織一片。
后來,有人為這種勞動形式取了一個外號叫“大呼隆”;雖不十分雅聽,倒也相當貼切。據說,這種勞動“出工不出效”。說實在話,在灌溉革命以后,“中耕保墑”從“比較效益”考慮就毫無意義?!坝胁蒌z草”尚能節約肥料陽光,在除草劑不發達的年代還算可以;“無草松土”就有點“勞民傷財”。你保持的那點水分在灌溉條件下只要輕松推上馬達、從容提起閘門就完全可以省略。雖說是節約了一點電力,但怎么也抵消不了體力活動對糧食的消耗;而且還磨損農機具、鞋底子。
然而,若不經歷史的深刻啟示和水源危機的明確昭示,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種“無效勞動”減少了灌溉對環境水源的耗散,保證了灌溉的規模和持續;成為勞動轉化為資源的典范。也正是“大呼隆”方式,在漫長的播種與收獲間隔期為相對閑余的人力提供了有樂趣、有約束、能普遍參加、能持之以恒的社會主義人性化勞動,為“精耕細作”從原則成為制度建立了組織機制。
同在1957年,毛主席先后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和“精耕細作”,科學地解決了“在灌溉革命條件下,還要不要堅持‘耕作保水’?”的問題。古老的中耕保墑技術,在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跑線上獲得了嶄新的生命,被放到了和灌溉同樣重要的地位上。
60年代,著名農業勞動家陳永貴,還借鑒“深耕”原理,將“淺鋤”改革為“深刨”。在玉米、豆類等行距較寬的作物中間,鋤耕深度可達20-30厘米。蓄、保墑兼顧,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作為“大寨經驗”被學習推廣。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為了把廣大農民從繁頓的手工鋤地中解放出來,新中國在50年代就開始生產新型畜力和動力鋤草機。但中耕機械和翻耕、普播、收獲機械相比,有著在“棵間運行”、要求“靈活準確”的特點和難點;在“大躍進”中,中耕機和“水稻插秧機”同成為攻關重點。經不懈努力,至60年代,已推廣使用“通用架萬能中耕機”---可更換多種工作部件:鋤草鏟、松土鑿、松土輪、培土器、鎮壓磙、壟作鏵、開溝鏵等。至70年代,由小汽油機直接驅動工作部件、類似于“田間機器人”的水稻中耕機已批量生產。[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工程-農業機械-中耕機械條(農業卷下1643頁)]
然而,中耕機械的命運卻十分耐人尋味?!妒仪f地區志》載:“機引鎮壓器--(使用期間)1955-1979年,平原多數社隊使用于耕后鎮壓、碎土、保墑、鎮壓地表。1980年后多數地方停用”。(石家莊地區志 農 業第七章 農機具第二節 作業機具----一、耕整機具----5. 機引鎮壓器)
背景資料:中耕保墑--中國古典農耕體制的核心和特征
蘇拉密
在中國北方廣大的干旱、半干旱農業區,作物年需水量為1000mm左右,年降水量卻只有200-600mm,而且降水的季節分布極不平衡。在社會尚不具備能力組織大規模灌溉的古代中國,為解決這種十分尖銳的供、需水矛盾,勞動人民發明了以“保墑”為核心的耕作體制。
“墑”,指的是土壤水分。
保墑,在古代文獻中也稱為“務澤”;“務澤”,就是“經營水分”。
所謂經營,就是通過深耕、細耙、勤鋤等手段來盡量減少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使盡可能多的水分來滿足作物蒸騰。
“鋤禾日當午”一句童孺皆知,若要問農民為什么要冒著炎炎烈日終日鋤禾不止?通俗的回答是“除草”。
實際上,除草只是較為淺顯的原因之一,鋤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墑”?!洱R民要術》就特別強調:“鋤不厭數,勿以無草而中綴”;就是說,鋤地是不論次數的,沒有草也要鋤。這是為什么呢?
近代土壤學揭示,土壤在過水后會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細管,還會在縮水過程中開裂;“松土”,就是將這些毛細管切斷,把這些裂縫堵塞,從而“保墑”。---抑制水分沿毛細管上行至地表蒸發和直接經裂縫蒸發。
松土保墑,一般在雨后土壤表面干燥到不泥濘時進行。用鋤頭在土壤表面松出10厘米左右厚的“暄土”,暄土不會再開裂;暄土層與下層之間的毛細管也被切斷了,不再能從下層獲得水分,因此會迅速干燥成無水分可供蒸發的“被子”,把下層水分牢牢地“捂”在土壤中。
中國最早的農學論文《呂氏春秋.任地》論述道:“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意思是說鋤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土壤干旱,具體做法是把土壤弄脂膩、酥松。
農諺“鋤板底下有水”、“鋤頭自有三寸澤”就是對松土保墑的生動總結。
松土保墑,又被現代農業稱作“暄土覆蓋法”。覆蓋,也是是防止一切水分蒸發的最有效途徑。分布在中國甘肅、青海等地區的“砂田”就使用卵石來覆蓋地表,竟然也能在極度干旱的環境中生產出西瓜、蔬菜等高需水產品。正宗白蘭瓜,就出產于砂田。毫無疑問,和石片覆蓋、秸稈覆蓋、塑料薄膜覆蓋相比,“暄土覆蓋”具有“同質覆蓋”的無比優越性;這也是中國古典農業的“超前性”所在。
松土保墑的原理又和槍支等精密鋼鐵制件的“發藍”工藝很有點類似。發藍就是“以氧制氧”:讓金屬表面迅速氧化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保護下層不再被繼續氧化 。松土保墑則是以“表層干燥化”來防止“深層干燥化”。
中國古典農業發端于春秋時期。走出了石器時代刀耕火種的華夏先農,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土壤對水分的保持能力,逐步建立起“深耕”、“易耨(nòu)”的耕作體制。
“深耕”,就是逐年加深耕作層厚度??梢源蚱瞥D旮鞑人纬傻膱詫崱袄绲讓印?,減小作物根系下扎阻力,擴大作物供水、肥空間;可將下層“死土”翻起,熟化其結構,風化其養分,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和肥力。深耕還可提高雨季的降水的吸納,以供作物旱季消耗,可稱為“深耕蓄墑”。
“易耨”,就是經常鋤地。松土除了保墑、刈草外,還可提高地溫;因為蒸發吸收熱量,減少蒸發就可以積累熱量。農諺說的“勤鋤地發暖,多鋤地不板”就是這個道理。
在古代中國,人們甚至把“鋤地”作為判斷國家制度的標準。
“深耕易耨”演化為成語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表達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王如施仁政于民,...深耕易耨...”。就是說“讓老百姓能夠經常鋤地的政治制度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在孔、孟之前,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則以法家的國治觀把“深耕易耨”作為國家安全的標志。
《管子.八觀》寫到:
行其田野,觀其耕耘,計其農事,則饑飽之國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耘之不謹,...以人猥計其野,...雖不水旱,饑國之野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只要看一下它怎么耕地、鋤地就知道這個國家的安全狀況了。不能讓百姓深耕勤鋤,而是讓百姓們湊到“非耕作場所”(猥計其野)去打麻將、賭“六合采”、選“超女”,即使不發生旱、澇等自然災害,也依然要被饑荒和動蕩籠罩。
到北魏時期,出現了賈思勰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進一步把耕作體系發展為“耕-耙-耱-壓-鋤”,標志著中國以“保水”為核心的古典耕作體制的成熟和完善?!鞍摇笔怯描F齒將犁耕翻起的土塊切碎,兼有減小播種阻力和松土保墑的目的;“耱”是無齒耙,著重于播種后將地表拖細碎、平整;“鎮壓”是通過碾壓或拍打的方式將播、鋤造成的坷垃支翹壓實。在《齊民要術》體系中,“耱”、“壓”、“鋤”都以保墑為直接目的。
在世界范圍內,中國古典農業又被稱為“中耕農業”。
“中耕”指的在播種與收獲之間、在植株間進行的田間耕作。主要包括鋤草、松土、培土、鎮壓、間苗等環節。中耕,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獨具特征;特別是鋤頭,作為中國古典農業的標志,是鐮刀和犁鏵不可篡越的。
“中耕保墑”耕作體制之所以單獨在中國形成,除了中國北方干旱、半干旱的氣候背景,迫使華夏先農去探索、實踐這條道路外,還得力于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普及的條播(耬播)技術。---整齊、有間隔的分行栽培,使得中耕成為可能。而歐洲公元17世紀前都是手工撒播,亂七八糟的植株間沒有人的立腳之地和下鋤空間。到18世紀歐洲才普遍采用條播技術。1731年,農技推廣家杰思羅·塔爾還在努力勸說歐洲農民采用他的“馬拉鋤地法” (注035)。當宋代中國已經成功地將北方古典農耕技術移植到南方、改革為江南稻作體系、取得平均畝產量343市斤的成就時,歐洲作物的畝產才約合76市斤。(注36)毫不吹牛地說,直到18世紀,歐洲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農業”,什么叫“intensive cultivation”或“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在日本,農史家熊代幸雄、西山武一等人認為:《齊民要術》所代表的“旱農的經驗原理與現代旱農的科學原理已十分接近” (注033)。學者神谷慶治則驚嘆不已:“即使用現代科學的成就來衡量,在《齊民要術》這樣雄渾有力的科學論述前面,人們也不得不折服”...現代日本旱地農業所采取的最先進的技術理論與對策“和《齊民要術》中講述的農學原理,卻幾乎完全一致,如出一轍”(注034)。
中國北方農民數千年來面向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地鋤地,鋤地,為的就是用有限的水分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糧食。為了提高鋤地效率和改善孤單枯燥的勞動環境,人們還結成“鋤社”。在元代大農學家王禎的《農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幅農民用傳統方法手工鋤地的鄉村風俗畫。該書寫道:“在北方的村莊里,農民常結為鋤社,一般由10家結為一社。先鋤一家的田地,這家就為其余各家來鋤地者提供飲食。其余各家輪流照此辦理,在10 天內輪流完...這是完成鋤地任務的快速方法而且是一件樂事。如果有一家患病,或出了什么事,其它各家就合力相助。...秋收之后,鋤社社員們都拿出酒和豬蹄來,參加慶祝豐收的盛宴。”(注03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