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共產主義的目標最為重要
——自然村共產主義探討(26)
無論是馬克思的古代的共產主義,還是消滅了資本主義以后的共產主義,都是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后對新社會的闡述,這個闡述形成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是古代共產主義的經驗的總結,也就是東方亞細亞所有制的總結。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是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總結,也就是1844年對異化勞動的總結。古代共產主義主要特點就是土地公有制,現代共產主義的特點就是與資本主義異化勞動對立的自然勞動的回歸。馬克思給俄國友人的信中總結的共產主義就是古代共產主義傳統加上資本主義的成果,也就是在資本主義成果的基礎上恢復個人所有制。
由此可見,共產主義的目標就是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共同勞動,個人在勞動中只是生產工具的使用者,這就是個人所有制,全社會成員在勞動中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以便實現人類的自由的生存繁衍的目標!
歷史發展的事實是,自從資本主義誕生三百多年以來,就存在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兩條道路:一條是,西方的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徹底分離的狀態到共產主義發展的道路。另一條是,東方古代共產主義即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結合的狀態到共產主義發展的道路。
第一條道路的發展過程,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闡明的發展過程。第二條道路的發展過程,就是馬克思給俄國友人信中指明的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利用資本主義成果的發展過程。
由于斯大林的社會五個發展階段(原始共產主義,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謬論,導致了人們認為,中國必須經過資本主義才能夠發展到共產主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人們對中國改革開放實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認為是正確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對毛澤東的現代共產主義的措施采取排斥、否定的態度。
毫無疑問,毛澤東是在中國進行了100多年的革命的條件下開始建設共產主義的,是在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共產主義的經濟基礎的。因此,在毛澤東建設共產主義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物質貧乏即所謂的貧窮社會主義!人們對這個事實耿耿于懷!總是認為馬澤東的道路走錯了,所以,當改革開放實行商品經濟以后,突然生產力以兩位數發展的時候,人們就覺得比起毛澤東時代,不僅國家富裕起來了,而且全國人民也是應有盡有,由此證明,改革開放比毛澤東時代好多了!
問題在哪里哪?
毛澤東時代的共產主義建設,采取的是全國人民利用古代共產主義的土地公有集體勞動的優良傳統,齊心協力發展中國的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由于全國人民的努力,到1978年共產主義的農業基礎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條件已經具備了!同時,毛澤東時代的共產主義建設,采取的是利用資本主義成果的辦法,利用中國農民的積累和資本主義成果進行交換,到1978年不僅中國的各種工業基礎已經建立起來,而且在軍事工業中原子彈、衛星、各種導彈已經可以和資本主義抗衡了。由此可見,只要按照毛澤東開辟的道路前進,用不了幾年功夫就可以真正成為強大的共產主義國家。所有這一切,正是因為毛澤東確定了中國共產主義的目標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發展為什么那么快,就是因為制定商品經濟的必然結果,商品經濟的本質就是賺錢的活動,賺錢的活動就是資本的活動,因此,中國之所以快速發展并不是領導有方而僅僅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起了作用。資本主義的歷史告訴我們“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正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特性導致了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的現實 !
由此可見,毛澤東時代和改革開放時代的本質區別就是:一個是確定了共產主義的發展目標,動員全國人民利用資本主義成果向偉大的目標前進!另一個是拋棄偉大的共產主義目標同時忘記了廣大勞動人民的長遠利益,僅僅為少數人的當前利益采取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正是這個本質的區別,造成了人們的思想混亂,造成了生產的混亂,造成了資源的極大的浪費!造成了中國人民陷入資本主義的漩渦中!
所以,中國的問題就在于確定共產主義的發展目標!沒有目標的國家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勞動者 2012年2月2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