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什么才叫“崩潰邊緣”
最近經常看到“崩潰邊緣”這個詞,主要出現在各種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紀念文章中。通常用在“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個句子里。估計這個詞大家見得多了,見得早了,但很少有人對崩潰邊緣究竟是什么意思進行過探討。貧道就嘗試一下。
“邊緣”比較容易理解,就是“馬上要發生了”,“接著走就必然出現”的意思。
“崩潰”是什么意思呢?崩潰指一種系統的瓦解。經濟崩潰,是指某種經濟系統徹底瓦解了,要么改成新的系統,要么從頭再來一次。
崩潰的邊緣,意思是“已經出現濟系統瓦解的明顯征兆,如果按照這種方法走下去,經濟系統必然瓦解”。
這里必須注意一點,“經濟崩潰”不是指“經濟衰退”,甚至嚴重衰退都不能叫崩潰。衰退是周期波動的一個階段。周期波動是圍繞一個軸線有時候上升,有時候下降的曲線。
按照系統論觀點,這個世界總計有兩種系統,一種叫正反饋系統,一種叫負反饋系統。正反饋系統是坐標中的一個指數曲線,負反饋系統是一個沿著橫軸走的直線。(見圖)
這兩個詞是從電信學里借用的。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極性相同或同相,則兩種信號混合的結果將使放大器的凈輸入信號大于輸出信號,這種反饋叫正反饋正反饋主要用于信號產生電路。反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極性相反或變化方向相反(反相),則疊加的結果將使凈輸入信號減弱,這種反饋叫負反饋放大電路和自動控制系統通常采用負反饋技術以穩定系統的工作狀態。在使用麥克風的時候,輸出信號直接混合為輸入,就使放大器急劇升高頻率形成尖叫聲。
很多地方,包括生物學醫學等都借用了這個概念。總之,正反饋是擴大差距,走向極端化的一種力量,負反饋是趨向平衡的力量。只有正反饋的系統走向崩潰,但完全的負反饋系統就是死寂。一個正反饋系統附加一個負反饋系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每當正反饋力量把曲線拉向一個極端化走向時,負反饋力量就把曲線拉向靠近橫軸所指方向。無論那個象限都是這樣,這就有了下面的圖。(見圖)
因此,如果你沒能在一個系統中發現正反饋曲線,而是周期波動曲線,就知道這個系統現在不會崩潰。而一旦見到一個系統曲線是指數曲線,想就不用想,這個系統結局是崩潰。一個完全正反饋的運行曲線是這樣的:
典型的正反饋系統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每二三百年都來一次經濟社會系統徹底崩潰,然后從頭再來。因為中國這個時期是完全的市場經濟體系,政府不干預經濟活動。而市場經濟本身屬于正反饋系統,于是不得不忍受這種崩潰式的發展。當然,說清楚這些是另一篇文章了,有興趣的可以看貧道的書或者強壇里的垃圾堆。
很多學者說他們早就發現美國金融體系要崩潰,列舉了很多關聯因素,寫了很多文章。其實,根本不用有那么大學問,只要你明白了系統論這些原理,再看看下面幾個圖形,就知道西方金融體系的結局是崩潰,而且快了。見圖
外匯交易額 / 貿易總額
|
這三條曲線在1970年前都是波動性曲線,都在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代后期突然呈現指數曲線的特點。也就是說西方經濟在70年代前的幾百年中,雖然也有波動,但總體是能夠正常運行的。就是雖然有一個力量把系統走向極端,但還有一個力量使系統走向穩定。而80年代開始,使系統走向穩定的系統顯然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個正反饋體系。這樣的系統,崩潰是必然的。貧道其實是個山寨級的研究愛好者,但早幾年看見這個圖的時候,就知道美國金融要崩潰了。什么時候不知道,這要宋鴻兵這樣專業人員。
把文革后期稱為“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屬于“文學表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如果你看這個時候中國經濟的所有指標,沒有一個是指數曲線形式,全是周期性的。貧道不會把表做成標準曲線圖,就用表里的數字和隨手畫的圖來表示。
到1977年中國每兩年DGP增長率
58-59 |
60-61 |
62-63 |
64-65 |
66-67 |
68-69 |
70-71 |
72-73 |
74-75 |
76-77 |
78-79 |
34% |
-3% |
-11% |
33% |
15% |
1% |
27% |
12% |
11% |
6% |
25% |
這顯然是個典型周期波動曲線,而且波動幅度越來越小。到文革結束前恰好處于一個低谷期,但谷底連負數都不是了,果然在接著兩年又恢復到25%(79年還是計劃經濟體制)。怎么能說76年前后經濟系統要崩潰了呢?相反,就計劃經濟體系來說,這個時期是最穩定時期。頂多說增長不夠快。但快慢不是崩潰的標志。
也許有人說,不能只看GDP,還要看別的。別的指標如果是指數曲線呢?貧道現在手頭沒有以前的數據,但有些還是以前算過的。比如,西方發生經濟危機時,收入差距擴大化,或者低收入群體占收入比重也可能在一個時期呈現指數曲線。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一個重要指數就是占60%的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占總收入比重迅速下降到24%以下。即使如此,這畢竟是大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因此整個經濟雖然衰退,但還屬于周期性波動的一部分。
中國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現在城鄉收入上,改革前情況大致是:農村居民收入/城鎮居民收入,1952-1957年(6年):1比2.533。1958-1966年(8年):1比2.675,文革10年:1比2.42。1977-1980(4年,也是改革前):1比2.52。顯然,城鄉收入差別沒有什么指數曲線特點。
財政收入?其實大家根本不知道,在計劃經濟時期,財政是建設財政。經濟高增長時期財政往往出現赤字,經濟低谷期往往出現盈余。因為高增長叫“過熱”,然后出現消費品少,經濟下滑,這是投資過多造成的。于是經濟低谷期恰好是減少支出彈性最大的建設性財政支出,財政出現盈余情況。文革末是低谷期,財政并不拮據。
怎不知道究竟為什么會有個“國民經濟一度到了崩潰的邊緣”的判斷。中國文人的刀筆真能殺人呀?
貧道倒是可以讓大家看看這些數據像什么曲線:
城鎮居民收入為農村居民收入倍數
80 |
85 |
90 |
95 |
00 |
05 |
07 |
2.50 |
1.86 |
2.20 |
2.71 |
2.79 |
3.22 |
3.33 |
雖然這是個小系統,但只要這個系統呈現指數曲線,就能引起大系統周期性衰退。
科學發展觀就要講科學。科學發展觀就要批判“文學發展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