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在不斷地“創新”,尤其是貨幣政策方向“招數”頻出。但在我看,“花架子”居多,基本不解決本質問題,違背了基本經濟規律。這是導致當下“經濟失速”的根本原因。無需我一一贅述,8月份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已經顯示了重大經濟風險。是不是“失速”?只要這樣的低迷持續三個月,就可以基本確認。
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擔心,我統計了一下,從2010年中國開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之后,我在評論當中共計79次提到對中國經濟“失速”的擔憂。我認為,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經濟的本質問題是“嚴重的需求不足”,尤其是內需嚴重不足。所以,作為總量政策——貨幣政策必須以保護內需作為主基調,當我們認為“4萬億經濟刺激過度”之時,我們適宜的是讓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但絕不能實施壓制內需的“緊縮政策”。
但央行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了依從美國強迫人民幣升值的意愿,央行無度緊縮貨幣,這是導致中國經濟屢次瀕臨“失速”邊緣的關鍵問題。2012年上半年是第一次,現在是第二次,而這次的深度遠勝于2012年那次。這個過程中,央行貨幣政策以“創新”為名多次“變招兒”,但萬變不離其宗——讓貨幣政策“名松暗緊”。包括縱容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大規模貨幣投機,縱容一切拉高金融成本的行為。不是嗎?國務院多次常務會議要求壓低融資成本,但此后壓低了嗎?8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5.5%,比7月份足足高出1個百分點。
現在,一些人居然把責任推給“三期疊加”?;奶?“三期疊加”是緊縮貨幣政策的結果,而絕不是“新常態”。如果連這個問題都看不懂,那還搞什么宏觀調控?實話說,我已經很累了。所以,今天不想再重復論述。請大家看一下我2010年11月2日的一篇博客——“高參”的愚昧,也許您會品出些味道。
今天的《第一財經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采訪了某位“不具姓名的高參”,說: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基調明年將變成“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說:明年的貨幣、信貸、利率、匯率一起縮,貨幣供應量(M2)將被定在15%或16%。
還說,中國的宏觀政策與西方不同,它們是“寬貨幣、緊財政”,這是因為它們債務水平過高所致;另外說:“熱錢”來中國不是為了利差、匯差而來,而是奔著資產泡沫來的。
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愚昧之極。我們不妨一點一點地分析。
第一,西方的確是“寬貨幣、緊財政”,但這僅僅是因為其財政能力有限所致嗎?我認為,這僅僅是部分原因,甚至是次要因素。如果需要,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放大財政開支。所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西方發達國家要恢復經濟,必須以拉動民間投資和消費為手段。所以,“寬貨幣、緊財政”的政策意圖是“政府退出,但必須確保拉動民間投資和消費”。
所以,“高參”很愚昧,他居然連西方國家政府的政策意圖都沒看清楚,就胡說八道。所有國家的政策首先需要考量的一定是政策導向,然后才是考量實施政策的能力。至少是二者的統籌兼顧,這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常識。
反過來看我們,政府“寬財政、緊貨幣”的意圖到底是什么?在我看,這是擠出民間投資。試想,當貸款收緊的時候,銀行有限的貸款保誰?是保民間投資,還是保政府投資?當然是保政府投資,這還用問。所以,“寬財政、緊貨幣”的政策,勢必擠出民間投資,而使得明年下半年再發起“支持中小企業”的“貸款運動”,這樣的事中國歷史上周而復始若干次了。
我們說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必須協調,這同樣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常識。所以,我的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最多是“中性貨幣政策”――既不有意放松,也不刻意收緊,這樣才對。而把穩健的貨幣政策理解為“緊縮”,這其實是“文革”當中“寧左勿右”的怪胎。是中國“高參”無視真理,而全身心“揣度上意”的典型特征。
第二,關于“貨幣、信貸、利率、匯率一起緊”。這不是病態的意見嗎?為什么?他說:利率、匯率一起走高,只要壓住資產泡沫,熱錢就不會進來。這是更加愚昧的說法。中國可以采取無所不用其極的政策、高不可測的政策成本壓住價格,壓住資產泡沫。但這只能逞一時之快,因為當所有新興經濟體的泡沫全部飛起來的時候,中國將變成價格洼地。中國的股票最便宜,中國的房子最便宜,結果會是什么?
所以我們的“高參“愚昧。它們好像連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都不懂。
關于“15%至16%的M2增長率”。如果真是這樣的貨幣增長,那絕不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而是相當大的緊縮政策”。試想,2007到2008年,中國執行的就是“從緊的貨幣政策”,那個時候的M2增長率都是17%,為什么現在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卻要15%至16%的貨幣增量?荒唐!
第三,15%至16%的貨幣增長意味著什么?首先,明年的物價形勢非常不好。在美元貶值無所顧忌的前提下,“輸入型通脹”或“成本推動型通脹”可能非常嚴重,可以說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嚴重。所以,原來非常穩健的貨幣金融學家吳曉靈等都在呼吁放寬對通脹容忍度到5%,這是一個十分現實而英明的建議。
其實,明年通脹率達到5%是很有可能的。按照央行的經驗公式,15%至16%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將把GDP增長率打壓到7%附近。這不是在開玩笑吧?全球經濟風險巨大,加之中國經濟轉型風險巨大的前提下,再加入中國經濟增長失速的風險,這會是什么結局?
我實在不理解。某些經濟學家甚至是“高參”,它們總像是恨不得“快一點把中國經濟置于死地――不死不快”的感覺。
我認為,中國執行“中性貨幣政策”是對的,但絕不能現在就“收緊”。那種“逆國際經濟潮流而動”的做法搞不好會使中國經濟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此前,誤判國際經濟形勢,而率先退出經濟刺激、甚至大幅加息的國家――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現在都在“遭罪”,而且是“遭大罪”,未來如果不能修正錯誤的政策,那將面臨重大危機。
中國也一樣,不要認為“前邊有墊背的”,我們現在就可以松快一些,不要以為其它新興經濟體在吸附了流動性,我們就沒事。美國的金融勢力,不用“熱錢”淹掉中國這樣的“大塊頭”,是填不飽它們的胃口的。
請“高參們”住手,中國老百姓夠苦的了。當今中國的經濟風險好不夠大嗎?如此風險之下,政策稍有不慎,我們辛辛苦苦多少年所積攢的那點財富,勢必將通過你們設置的陷阱被外國人劫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