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的社會成本及其管理
現在的P2P網貸平臺處于野蠻生長狀態,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是80后,他們大多是趕時髦,缺乏專業素養和而經驗。一個網站、一個“站長”就升帳開張,一般以高收益率為誘惑吸引一幫懵懂的民間投資者一哄而上。就投資者而言,他們為了是自己的收益高幾個百分點,就丟了在銀行存款的本金安全體系的保障,進行存款搬家;也因為幾個點的高收益使得自己的本金被人覬覦,網站平臺欺詐和卷款潛逃等等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最后能夠追回本金,追索代價可能相當高昂。追索過程意味著追索者不得不放下其它對社會有增益的工作,尋求法律救濟也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各種雜費;不過這還是為了降低損失的代價,如果歷經磨難之后部分甚至全部無法追回,其中的損失也就自己承擔;這些損失最終是社會性的,不過這種社會成本的承擔會經過初始建立的借貸關系途徑由眾多的出資者承擔。相對而言,那些覬覦客戶和市場對手的違法行為,成本較低,比如網貸公司只要稍微做下小廣告,就能在平臺上聚集幾百萬元,網貸詐騙簡單、隱蔽、并且僅需花點廣告費就可能得手。今年前4月,據相關媒體披露,全國累計已有119家P2P平臺“跑路”,涉及資金共計21億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由于平臺出現危機,投資人被套牢的資金約15億元,2014年被套牢的資金已超6億元。美國最大的網絡借貸平臺是Prosper,歐洲最大的網絡借貸平臺是Zopa,由于業務模式的差異,Prosper的損貸率在7%-8%之間,Zopa的損貸率大約在2%-3%。
于是如何轉嫁損失和分攤社會成本的種種舉措也就產生了。一些網站在接受了投資人的錢后,找一些人包括員工把錢借出來,因為利率比其他融資渠道如信托、銀行貸款要低,比發債、上市也要低,它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別人融資。這種方式就導致出資人資本無形中被綁架,托管的資金通過這種方式被拿出去冒險,一旦出問題,出資人就成冤大頭。據了解,目前投資人中間也產生了一種新的投資方式 “網貸團”,這是一種新型松散式投資聯盟,由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投資者擔任團長,負責考察各個P2P網貸平臺情況,并利用集團資金量優勢向平臺爭取更多“福利”。一旦一處P2P出現兌付問題時,網貸團就將其在其他平臺的網貸投資同時撤出。
“本息保障計劃”是指在平臺每筆借款成交時,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額放入“風險備用金賬戶”。當投資人投資的借款出現嚴重逾期時(即逾期超過30天),網貸平臺將根據“風險備用金賬戶使用規則”通過“風險備用金”向投資人墊付此筆借款的剩余出借本金和本息。這是一種類似于貸款保險或者存款保險的機制,現實的損失向所有參與的出資者轉嫁。而且這種社會成本通過市場組織體系而顯性化,并且轉化融資成本,加成到貸款利息中去。積木盒子平臺CEO魏偉告訴記者:“一旦一個項目投資失敗,我們現在的保障機制還是能覆蓋一定比例的壞賬。第一道防線是擔保公司的賠償,如果擔保公司因為這個項目的賠款破產了,第二防線就是我們的保障機制,我們來承擔第一道防線以外的損失,如果第二道防線也被打穿了,還有借款人自愿參與的聯保機制。”
目前國內網貸平臺中間資金賬戶普遍處于監管真空狀態,資金的調配權仍然在平臺手里。因此引入第三方托管機構進行資金監管的想法被一些網站實踐,設立中間資金賬戶,中間資金賬戶通過監管資金流的來源、托管、結算、歸屬,詳細分析信貸活動實際參與各方的作用,以及對中間資金賬戶進行“專戶專款專用”監控,可以避免P2P網貸平臺介入非法集資或者商業詐騙的可能性,也利于相關部門進行社會融資統計和監測分析。而資金托管方的普遍態度則是允許開戶,但不承諾監管責任,也就是怕出了麻煩臟水潑到自己身上,銀行出于自身聲譽的因素收緊了跟網貸平臺的合作。早在2011年9月,銀監會曾下發《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警示金融機構要與P2P網絡借貸平臺之間建立防火墻,防止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蔓延。這個通知更多的是針對整個行業而非人人貸一家公司。對一個尚未成熟的行業來說,放任自由的無政府主義必然會導致網貸行業的發展出現無序的格局。
2013年12月19日,上海金融信息服務員年會舉行,全國首個《網絡借貸準入標準》發布。去年9-11月,全國多地發生了逾40家P2P企業資金鏈斷裂或關閉的事件,使得P2P的風險成為輿論的交點。《準入標準》對網貸行業進行了全方面規范,不僅涉及資金的第三方存管、清結算分離、風險管理制度、定期信息披露、出借人利益保護,還對高管任職資格、從業人員信息備案等內容做了詳細規定。2012年,上海市成立網絡信貸服務業企業聯盟,使得網絡借貸行業首次有了行業組織,聯盟還率先推出借款人黑名單共享制度,緊接著該聯盟又率先推出行業準入標準。不過,其意義恐怕也僅限于行業的“標準”作用。
此外,也有人提議建立信用體制懲治欺詐獎勵誠信。百度建立P2P黑白榜單、網貸之家為P2P公司建立信用等級等等都是這方面的嘗試。
銀行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利用融資杠桿迅速發展壯大、達成對特定市場環節的壟斷,避免被淘汰,是企業和資本在市場生存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一個中小企業都會對獲得外來融資具有強烈的渴望。但是在市場中,私人占有的資本通過金融過程向產業領域融通和配置,卻是以資本的本息回流為目標,以安全性作為基礎,通過“馬太效應機制”進行市場選擇,趨利避害并且嫌貧愛富。國有銀行業的資本也是資本,和西方銀行也一樣,同樣遵循的是這種市場規則。國有銀行的客戶主要是以國企、上市公司、行業性壟斷性企業、地方融資平臺等大客戶為主,對于市場中的中小企業經過嚴格遴選后也發放貸款。這是因為單位業務規模較大的客戶能夠在實現相同收入的情況下有效攤低人力、物業和設備等運營成本和社會成本,這些大客戶自然成為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比如在人力上,一家擔保公司的信審團隊大概就10個人,每年也就能做三五十個單,銀行同樣如此;在信貸評審及日常管控過程中,1億元的貸款業務和1千萬元的貸款業務,其流程相似,但是相對于有限的專業人員數量而言,銀行出于利潤的選擇卻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銀行天然不偏向中小企業的原因,因為實在不劃算;因此中小企業能能夠擠入銀行貸款客戶圈,只是因為銀行給大額優質客戶放寬之后,還有資金余裕,這些資金因為要支付存款利息,才不得不從中小企業中遴選貸款對象。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銀行實行撒胡椒面的貸款方式,對中小企業完全實行“普惠”。銀行對中小客戶的產品種類、服務深度不足,是資本的本性使然。
大數據處理屬于傳統銀行業的內在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動力,銀行對于大數據的期盼,更多在于社交網絡、電商數據與金融數據的融合。如果解決這一問題的時機成熟、信息安全有保障并且成本適宜,借貸業務根本用不著互聯網企業代勞(收購一家數據處理公司就夠了)。銀行通過對于融資方進行詳細的盡職調查,審核借貸主體的資格,完成資金從資金融出方到資金融入方的轉移;與此同時實現對社會成本的有效控制,保障現有的銀行體系和機制的成熟穩定和有效。銀行貸款業務也就不會像野蠻生長中的P2P行業那樣,問題多多,陷阱重重,并且代價高昂。同樣在P2P借貸行業中,無論是依賴網絡審核還是線下審核,信貸員的經驗和盡職程度都遠比大數據重要,成本也更節省;也只有這種公司才可以脫穎而出。根據最新一期銀監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相較年初有所增加,不良貸款率為1.04%。
P2P網貸能弭平麥克米倫缺口嗎?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國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有10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創造了80%的城鎮就業機會。調查還顯示,全國有90%的小型企業和95%的微型企業,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此外,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攜其團隊發布了《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有超過62%的小微企業目前沒有任何形式的借款。而好貸網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在中國90%以上有貸款需求的中小企業里面,真正能獲得貸款的不足5%。根據阿里巴巴平臺的調研數據,約89%的企業客戶需要融資。其中,融資需求在50萬元以下的企業約占55.3%,100萬元以下的約占87.3%。
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P2P網貸的產生,讓這些人似乎看到了弭平麥克米倫缺口的希望。傳統的民間借貸更多地是依靠熟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借錢要么找朋友,要么找朋友的朋友,但不一定借到錢,所以在范圍上很受限制。而相對于傳統的民間借貸而言,P2P網貸多了一層擔保。它作為一個中介的橋梁,起到了信貸質量把關的作用。投資人和借款人不需要認識,這就擴大了P2P網貸的適用范圍。一邊是借款人對資金的饑渴,一邊是大量的閑置資本所有者在尋找投資目標,兩者似乎一拍即合。據人人貸市場部提供的行業數據顯示,近三年,國內P2P網絡信貸交易總量逐年迅猛,2010年成交額僅為2400萬元,2011年增長了20倍達到5.45億元,到2012年成交額迅速增長到91.81億元。其中2011年曾被中央電視臺作為節目案例的人人貸,在2012年的交易總額為3.54億元,增長率為803%。
毋庸置疑的是,P2P網貸業務對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問題是有幫助的,作為民間借貸的一種,盡管貸款成本較高,但資金到賬時間快、貸款門檻相對銀行更低都是企業選擇的原因,特別對解決短期臨時性資本周轉有一定作用。截至2013年底,中國全國范圍內活躍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已超過350家,累計交易額超過人民幣600億元。即使是在國家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采取完全放任的政策的前提下,區區600億元,和我國70余萬億的銀行貸款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在西方發達國家,P2P網貸起步比我國還早,但是P2P網貸市場融資額在借貸市場中的占比,同樣不及銀行業貸款的一個零頭,和我國的P2P網貸的情形類似。就引入銀行或者擔保公司的信貸評審機制的P2P網貸企業而言,它們在同行中同樣鳳毛麟角,而且被它們選上進行融資的企業,在中小企業的海洋中,不過是有限的幾百個甚至幾千個,可以明確一點的是,沒有那么多合格信貸專業人員來從事這種難度高、收益有限的工作,而且即使是成熟的P2P網貸公司也會進行成本收益選擇。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阿里小貸,也是經過信貸篩選程序對少數企業融資,這些企業的數量占阿里電子商務平臺上有貸款需求的企業總數可能不到萬分之二。
P2P網貸行業同樣遵循“馬太效應機制”。阿里金融的馬云曾表示,無意與銀行業搶蛋糕,只想做1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客戶。但是阿里小貸的信用放款利率高達18%以上,沒有哪個銀行的貸款客戶放棄銀行低利率的貸款,到阿里小貸來抽瘋;馬云講的不過是廢話。
那些指責國有銀行“罔顧”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認為它們低效率和不作為、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始作俑者和問題的源頭的言論,是不負責任和故意抹黑銀行。同樣那些因為P2P網貸公司沾了一點互聯網的邊,就神奇起來而無所不能,由此互聯網金融開啟了“金融民主和普惠”時代、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世界性難題的想法,也是毫無根據的。
P2P網貸潮背后的逆向淘汰機制
國有銀行在市場中占據壟斷地位,首先意味著因這些銀行為骨干的信用市場體系或者金融的社會組織體系建立起來;形形色色的私人或者社會組織占有的資本,通過這種特有的金融過程向產業領域配置,從而金融資本的運動和產業資本運動構成市場這種社會化生存體系的內涵;同時國有銀行在這個市場體系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從而為保障13億中國人民的生存體系的自主。其次,國有銀行在市場中壟斷地位的確立,還意味著這種金融的社會組織體系有效,其引發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意味著通過國有資本在市場中的自組織功能,形成的這種金融體系是一種相對低成本的體系。
社會成本的轉嫁與分攤的一個后果就是多年前民間借貸狂歡中炒錢機制的魂靈重現,民間借貸的利率,通過互聯網形成的信用鏈層層加碼,走向產業領域,造成高利貸的死灰復燃。國外領先的兩家網絡借貸平臺分別為Lending Club與Prosper。Ranger Alternative Management II給出的數據顯示,貸款去除違約之后的收益率在4%到10%不等。而在國內市場,2013年行業總成交量預計在1000億到1200億左右,借貸余額約200億到250億。主流網站的投資者,年化收益率高達15%至18%。即使是號稱低成本的阿里小貸,年化貸款利率已經超過18%,平安集團旗下p2p平臺陸金所因銀行的背景,在利息相對可觀的情況下,造成了嚴重的搶標現象,放貸年利率超50%!
或許還有人認為,通過互聯網進行的普遍性的民間借貸潮,社會大眾能揀點高利息的便宜;這也是鼓吹互聯網金融和金融自由化的人們玩弄民粹主義的出發點。他們以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應該“普惠”大眾為由,策動存貸款搬家和羊群行為,在新型的民間借貸潮當中推波助瀾。但是,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更高收益率或者利率的市場金融活動普遍發生,要么以出資者的本金及其他費用損失為代價,要么就是在資本循環順暢、本息回流正常的情況下,利息進入產業領域,通過產業鏈向最終消費品價格累積,利息上升常常趕不上消費物價上升。
和幾年前的民間借貸狂歡一樣,中小企業面臨兩難困境;接受高利貸無異于飲鴆止渴,企業倒閉和老板跑路潮也會如影隨形,不接受高利貸,又借貸無門,在殘酷的市場淘汰過程中處于相關市場的邊緣,生死兩茫茫。相對于原來以銀行信貸為主的社會信用體系,作為互聯網金融一部分的P2P網貸,推動的高利貸的死灰復燃,也就加速了中小企業的市場淘汰進程,能活下來企業更加鳳毛麟角,更多原本過得去的中小企業加入倒閉大潮,推動社會失業人群的擴大。
P2P網貸是民間借貸的網絡變種。P2P網貸以及互聯網借貸活動的發展,因為以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為內容的互聯網技術仍然處于初期應用階段,不足以替代借貸活動中人的專業性判斷與決策,互聯網金融背后的社會成本與代價也就異常的高昂;而這一點,也是極力吹噓互聯網金融的人們所諱莫如深的,他們片面吹噓互聯網技術和金融自由化的的優越性,卻對互聯網金融對人們的社會傷害和成本視而不見,受損的是提供這種利益來源的廣大的普通百姓和國家;它們則從中謀取各種直接或者間接利益,搖唇鼓舌蠱惑人心。
通過利率的實際市場化帶來的高利率誘惑,P2P網貸以及互聯網金融開創了一種信用體制的逆淘汰機制,也就是社會成本和融資成本更高的所謂互聯網金融模式,刻意地去策動存款與貸款搬家,造成對應于國有銀行的信用脫媒,試圖去淘汰原本穩定和具有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銀行信貸體系,換上新的更不靠譜的P2P網貸媒介。信用資本由此建立新的資本循環路徑或者關系鏈,高收益率的存款,經過“馬太效應機制”的作用,以更高的貸款利率流向了在社會資本循環相對不順暢、本息回流更無保障中小企業。P2P網貸這種總體上不成熟的信用鏈的建立,一方面傷害出資者更深,另一方面傷害中小企業更深;推動社會矛盾和糾紛的積累和社會亂源的增生,也推動著信用危機和經濟危機因素的更快積累,進一步考驗政府經濟治理能力和威信。(續完)
參考文獻:
《透視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機制》,清湖漁夫;
《利率市場化和金融安全》,清湖漁夫;
《信用,信用市場和信用資本循環》,清湖漁夫
《產業組織中的壟斷》,清湖漁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