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城鎮化規劃尚未正式出爐的情況下,目前地方的造城運動卻已如火如荼。
144個地級市造200多新城
廣東省近日印發了《揭陽空港經濟區建設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揭陽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由省發展改革委于2013年8月底前按程序報省政府審批。
今年3月,地處粵東的揭陽空港經濟區正式掛牌成立,總面積234平方公里,管轄四個鎮、三個街道,戶籍人口42.72萬。
“揭陽利用新建成不久的潮汕機場來搞空港經濟區,有其合理的地方。”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個經濟區應該跟產業緊密契合起來,如果只是用來搞房地產,可能會形成泡沫。
在揭陽空港經濟區建設的同時,廣東東西北地區的地級市也都在打造自己的新區。
廣東之外,其他地方的新區、新城建設也如火如荼。今年初,為了促進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水平最為滯后的貴州提出,將用3~5年時間重點推進100個城市綜合體,各地自行培育一批城市綜合體,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綜合體拉動城鎮化率提升3個百分點左右。
本報記者8月初在貴州黔東南州首府凱里市看到,這座市區人口35萬的城市,在建樓盤多達十幾個,整個城市仿佛一個巨大的工地。從距離市中心15公里遠的經濟開發區到最繁華的市中心,一路上是被綠色安全網覆蓋的樓盤。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在對遼寧、內蒙古、河北、江蘇、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貴州、陜西等12個省區調研時發現,近幾年,一些地方打著推進城鎮化的旗號,紛紛打造新城建設模式,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
三四線城市泡沫隱現
在專家看來,新區可以集中規劃、建設,節省城市化擴張的成本。很多老城都比較擁擠,要開發又面臨著老城文物保護問題,所以建新區更好。
在城鎮化大潮下,各地新區建設一哄而上,到處開花,一味求大等現象也頗令人擔憂。“據我了解,有些地方強制性規定每個縣都必須搞新區。” 貴州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說,新區建設本來應該遵循以市場為導向、需求為基礎、政府來引導的模式,但現在各地新區建設基本上都是行政包干,政府規劃、投資和招商,市場化資源配置功能非常弱。“這樣肯定會出問題,會導致大量的土地和基礎設施浪費,導致產業空洞化和人口空洞化。”
多位專家對本報記者分析,對于地方政府的造城運動應作具體分析,一線城市和大部分二線城市由于是全國或者所處區域的中心,對周圍的輻射和吸引力很強,因此相對社會需求也比較大。而大多數三四線城市輻射力十分有限,不僅吸引不了周圍的人口,而且其轄內的人口還有向一二線城市轉移的趨勢,因此三四線城市建設新城區應該因地制宜,謹慎而行。
產業與人口
在胡曉登看來,三四線城市之所以就是三四線城市,其特征就是產業不發達,其勞動力和承載力、實際的居民居住率都不會高,所以就形成了產業空洞化、常住人口空洞化和人口向一二線城市走現象。
他認為,三四線城市新區可以做,但不宜過多過大。在建設新城區時首先應考慮的是產業。“產業是基礎,沒有產業就沒有常住人口。”胡曉登說,產業對勞動人口的需求才形成常住人口。否則,很多人到了城市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就形成不了城鎮人口。
彭澎認為,看一個地方造新城是否合理,應該看其是否只從政績出發、跟產業的聯系度、是否造成房地產泡沫形成“鬼城”等。“造新區要看是對你現有的人口進行調整,還是想吸引外面的人進來。”
“新區的性質很重要,是新城區還是工業園區,是以產業為主,還是擴大居住區的新區。如果有產業支撐,適當地發展是可以的。如果是新城區,其本身又沒有太多行政人口,那么就要注意了。”彭澎說。
中鐵置業貴州公司副總經理王成平告訴記者,貴州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城市綜合體,關鍵在于是否有相關產業進入。城市綜合體可以改善辦公、商業等,但必須要有相應的產業發展基礎。如果沒有產業發展,只建房子,空在那里就沒意義。
廈門市政協委員、集美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李友華分析,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是自然發展的過程,有些城市不具備搞大規模造城運動,房子建起來后,閑置后遺癥等現象十分嚴重。“前期規劃不周,包括教育醫療等各方面都沒配套好,就圈一塊地建起來,城市化發展又沒到這地步,很容易造成閑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