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通貨膨脹已攀升至高位,應該采取漸進式舉措加以調控
郭春孚
中國的通貨膨脹在高位、中位,還是在低位?我認為已經到了高位。經濟運行進入了危險區,應該采取一系列漸進式舉措加以調控,將價格這匹野馬縛住,并拉回到合理的價位上來。我們千萬不能采取“急剎車”的方式,否則容易導致經濟半身癱瘓或休克。
通貨膨脹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與工資、物價、生活水平等要素密切相關。它像一個幽靈伴隨著經濟發展,在經濟虛假繁榮期顯現出來。可以說,通貨膨脹是對經濟泡沫的放大。沒有一點通脹的刺激,經濟發展四平八穩,缺少活力。也就是說,沒有通脹,對經濟發展并非好事。但是,通貨膨脹率并不是高就好,也不是低就好,而是要根據經濟運行的實態,適時作出調整。一般來說,經濟運行保持在微有通脹的狀態下,就是理想態。
為了掌握市場動態,筆者除了看有關新聞外,還經常去菜市場、商店調查。以呼和浩特為例,豬肉17.5元/斤,羊肉28元/斤,牛肉21元/斤,魚16元/斤,雞蛋6元/斤,普通蔬菜一斤2元以上。別的與糧食、蔬菜等相關性大的商品價格漲幅也攀升至高位運行。夏秋季節正是蔬菜大批上市、糧食收獲、牲畜出欄的旺季,食品供應充足,價格理應下降,卻仍然上漲,顯現反常態勢。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呼和浩特屬于牧區,牛羊肉的價格應當較低,可是比一些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價格還要高,這是很不正常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通貨膨脹目前早已從低位越過中位,攀升至高位,通脹率高企不下,經濟運行進入危險期。
正視兩個經濟問題
現在有兩個問題令人不安:
(一)食品類商品漲價有利于導動資金、勞動力、技術等向這一生產領域轉移,可問題是產量越多,價格漲得越快。價格不能體現產量,也不能體現供求關系。
一般來說,哪個行業生產的商品價格高,利潤就大,就會帶動資金、勞動力、技術等向這一生產領域流動,從而產量增加,使商品價格回歸到合理的水平;但這種狀態并不是永久的,產量多了,價格又開始走低。產量多,供給量大于需求量,產品價格下降;反之則上漲。可是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有的商品產量越多,價格越高。
近年來,我國豆類產量增加,特別是東北的大豆產量持續走高,本應該降價,但是由于外資進入大量收購、一部分大豆出口等市場因素的影響,價格上漲幅度很大。這也是產量增加、價格不降反漲的一個典型例子。豆類市場出現的畸形現象,與外商投機有很大關系。外資已經深入到我國許多領域,甚至拓入了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和部門,深度扭曲了市場價格,破壞了正常的市場運行態勢,使國商有時無能無力。但外因是可控的,只要政府想控,就可以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外資加強監管,要求其守規矩,否則嚴加懲處,這樣很快就能起效。
其它行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例如房市,商品房蓋得越多,房價越高。與前幾年相比,商品房的數量增幅較大,但房價卻一直上漲。有的媒體說房價增幅降了多少多少,我認為這個數字是人造的。可以肯定的是:房價仍在漲,而且漲幅較大;政府控制房價的政策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現在的統計數字,是捏造出來的。
中國的房價是不可能下降的,因為房屋的供給將在很長時期內無法滿足國民的需求。政府拿出資金建設廉租房是必須的,但不可能在短期內蓋好那么多。房地產開發商正是號準了這個脈,所以才敢將大批房屋空置,而且是寧可空置,也決不降價出售。
(二)國民的名義工資在增加,而實際購買力卻在相對下降。名義工資是國民領到的紙幣,實際工資是國民能購買到的商品和服務。一部分人的名義工資增加了,由于工資漲幅趕不上物價漲幅,實際工資卻減少了;而那些名義工資沒有漲甚至有所降低的國民,由于物價只升不降,購買到的商品和服務就更少。一些大學畢業生被聘用后月工資僅為1200元,按照現在的物價來看,只夠吃飯,連一雙高檔皮鞋也買不來。
中國經濟既不能體現供求關系,也不能體現價值規律,缺少應有的章法,會議開得多,但執行力度疲軟。出臺了那么多的政策和規定,有多少落到了實處?國家投資大幅增加,可勞動者從中分割到的蛋糕很小,有許多人還分不上。在新一輪通脹中,吃虧最大的是沒有收入和收入微薄者,其次是中低收入者。高收入群體更樂意物價上漲,特別是希望那些相對短缺的物品和奢侈品價格不斷上漲,高得一般人買不起,使高消費成為少數富人的獨享。老百姓稱其為“吃獨食”。
名義上收入增加了,實際上收入沒有增加或降低了。即使是公務員,名義收入提高了,實際收入卻減少了。過去10元錢能買到的東西,現在100元也買不到。一個農民是萬元戶,能說明什么問題呢?難道能說他已經是富翁?現在的100元,大概是過去的10元,一萬元相當于過去的1000元。他一年的實際收入是1000元,這樣的收入增加是不是一種游戲?
雖然數票子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人們更關心的是實際工資,而不是名義工資。名義工資高,能夠給人一種虛榮感,使自我感覺良好;而實際工資低,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少,生活壓力大。
我國的工資發放分為公私兩大塊:一塊是國營企業、國家機關等,另一塊是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不同企業的工資相差較大,同樣是在企業工作,但收入大不一樣。為了搞平衡,平息怨氣,國家這一塊工資已漲了多次,福利也讓人滿意。私營企業的工資難漲,福利難調,特別是在這次經濟危機發生以來,私營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漲工資困難重重,增福利更是難上加難。外資企業的工資相對較高,員工的工作量也較大。
發工資是有可依據的標準的。國家有一個工資標準,并且每隔幾年上調一次。針對私企,我國出臺了最低工資標準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但問題仍然存在:有多少企業執行了這個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太低,仍然有利于老板,員工的付出得不到合理的回報。這種“老板拿大頭,工人得小頭”的經濟利益分配格局還要維持多久?不合理的財富獲取模式,有可能激化老板與員工的矛盾。
工資增長有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的區別,經濟增長也一樣。這里有一個定量分析的問題,扣除物價上漲、人民幣貶值等因素,這樣的經濟增長才是實際增長。統計方法有多種,采取不同的方法統計,得出的結果大相徑庭。
生產和市場雙感冒
新一輪通脹的擾動作用在經濟運行中已經顯現出來,就是生產和市場雙感冒:
(一)生產感冒主要體現在計劃調控的力度不夠強,缺少具有指向性的實體調控,激活生產主要依靠國家投資,而不是依靠發揮諸多經濟要素的合力,不是依靠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且資金過度流向富裕群體,總體結構與地區結構均不合理,致使生產忽冷忽熱。
總體上說,生產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解決國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就必須創造極大的物質財富;要人民共同富裕,也必須有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文件和講話都是秘書寫的,他們對生產全局不太了解,對生產態勢把握不準,難免有一些偏離實際。上面脫離實際,下面就會遠離實際。所以坐辦公室的人,尤其是秘書,更應該經常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而不是看材料、聽匯報、抄講話。
對中國的物品產量進行定量分析,應該是能夠滿足國民需求,而且略有剩余,具體表現為少數物品稍有欠缺,需要進口;有些物品產量過多,需要出口。政府要制定對策,限制國內有缺口的商品出口,擴大國內有剩余的商品出口。
外向型企業主要是為外銷而進行生產的,由于受制于世界市場或地區市場,生產計劃更難安排,所以盲目性更大,而且由于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度增大,國外市場的變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國外市場感冒,中國企業吃藥。中國不惜耗費寶貴的資源為美歐生產了廉價商品,但人家不領情,采取多種手段反傾銷。我們的企業嘩啦啦倒了一片。個別產品盲目生產,或流通渠道不暢,造成滯銷。與此同時,掠奪式開發資源性商品,導致中國由資源富國變成了資源窮國。這類商品國內的消耗量就很大,還大批量出口,造成國內供不應求。煤炭源源不斷從海上運到國外,稀有金屬也成了外國爭搶的香餑餑。他們還緊盯著中國的糧食市場,以及其它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可是我們沒有對出口商品的定價權,國內同類企業又惡性競爭,致使價格始終處于低位。忍痛割肉換錢,本來做的是虧本買賣,卻鼓吹賺了大錢,日哄老百姓。
用資源換外匯吃了大虧,應該醒悟了。資源共享在國內是可以的,對于外國來說就是騙人的,是發達國家用來忽悠發展中國家的“口頭禪”。拿美國的資源與中國共享,美國同意嗎?
生產感冒不完全是結構出了問題,從國家的角度來說,結構是管長遠的,不是三兩年就能調整好的。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喊調整結構,可是究竟怎么調整,往哪里調整,調整到什么時候才算到位,等等,并沒有一個十分清晰的方案;而且地方如何調整結構才符合中央的要求,做到全國一盤棋?如果每一個地方一個結構,那么這個結構肯定是不科學的;如果全國是同一個結構,那么這個結構肯定是僵化的。前者會造成經濟亂象,后者會導致經濟僵死。這就需要明確國家經濟結構與地方經濟結構的區別,還要明確規定地方不能突破國家的大框框。發展經濟要突出兩個特色——地方特色和中國特色,兩張牌一起打,立足國內,面向世界,推出特色商品。
國家調整結構主要是調整行業結構,宏觀調控兩大部類的生產;企業調結構主要是調整產品結構,微觀調控產品對市場的適應度。無論國家還是生產單位,都要不斷降低資源消耗,優先開發綠色產品,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國民收入。
投入生產中的資金量是有度的,投資不足,經濟發展缺少起助推作用的流動性,會導致經濟旱災,這就像人缺少血液一樣;投資過度,經濟發展會被泛濫的資金稀釋或因流速過快沖垮,造成經濟洪災,就像人的血液過多一樣。總之,投資不足,則流動性不足;投資過多,則流動性過猛,對經濟發展都是有害的。不投資不行,但投資要適度,不能盲目投資。
特別是國家所投的資金,最終大部分都流入了富裕階層,并沒有流向中低收入者,也沒有流向創業者,致使馬太效應更加突出的顯現出來:窮的愈窮,富的愈富。這樣的投資有可能促進了生產,但沒有增加人民的收入,因而這樣的投資是沒有意義的。
(二)市場感冒凸顯在商品流通反常、價格上漲和勞動力價格忽高忽低。
商品流通反常主要是指它的無序性和盲目性,有的商品倒流,有的商品亂流。改革開放以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成為一個不可逆的經濟趨勢和困擾政府的市場難題。由于中國人多,勞動力供應總體上過剩,所以勞動力價格普遍偏低;但是在特殊時期,有的地區、有的企業勞動力不足,出現了“民工荒”。與商品價格上漲比起來,勞動力價格只是微漲,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幅員遼闊,有的地方農牧業因天災人禍減產是在所難免的,但大部分地區的產量不受影響。可是只要有的地方遭災,農副產品必然漲價。這就說明我們的流通渠道不暢,不能及時地將豐收地區的產品銷往災區;也說明我們經濟的抗干擾能力弱,一個地方遭災,全國得病。
有沒有降價的商品?從全國來看,價格上漲是普遍現象,而且是持續上漲。有的媒體說商品價格的漲幅降了,這是一種哄人的說法,漲幅降了不等于價格降了。我調查的結果是價格普遍漲了,而且還在漲。有人說價格運行平穩,我認為既不平也不穩。肉價一個勁兒往上躥,豬肉每斤有可能突破20元,土豆的價格是前幾年蘋果的價格……我預測,在元旦、春節期間,食品的價格,特別是肉價、菜價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屆時,那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智者不知會說什么?
勞動力價格忽高忽低,主要是指農民工和城市打工者的工資收入不穩定。經濟形勢好了,企業的效益高了,他們的工資就增加一點,反之則會一降再降。
對于商品的分配就是對于財富的分配,一個貧困人口一年的消費能力不及富翁的一頓飯,這種分配方式結出的果實一定是苦的。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名義收入增加和實際收入降低的人數都增加了。
生產、流通和分配這幾個環節都存在問題,市場怎么能沒問題?如果生產、流通環節出了問題,分配環節沒問題,經濟質量就不會迅速惡化,分配的正向功能可以使現有的問題得到部分消解,也就是說合理的消費可以化解一部分經濟問題,從而導引經濟逐步趨于良性化。可是,生產的盲目性、流通的無序性、分配的偏私性,形成了巨大的經濟反向因素,這些具有破壞性的因素長期存在便會融合和發酵起來,從而對經濟產生野獸作用,促使經濟偏離理性,盲目地跟著感覺走。既增加了市場費用,又增加了經濟成本,導致中央對于市場動態很難把握,甚或掌握虛假的經濟信息。
完全運用市場手段配置資源是不科學的,美歐的經濟危機就是太迷信市場的結果。說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可是美國政府對外騙發展中國家,對內騙國民,一個大騙子可以冠冕堂皇地欺騙民眾幾十年,像好萊塢的大片。生產這一塊是千萬不能離開計劃指導的,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大中型企業,政府不能完全放開,任其像脫韁之馬狂奔。對那些資源消耗大的企業,一定要嚴格管理。當然,對于那些小商品運用市場手段來調節是可行的。這里有一個大與小的區別,對大市場一定要堅持實行計劃調控,對小市場實行市場調節。小商販在馬路兩邊擺攤做生意,最好不要管,因為他們方便了居民購買,增加了個人收入,促進了商品流通,繁榮了市場,還解決了本人的就業問題。他們有事可做,對社會穩定大有好處。
有人說,豬肉價格上漲,是因為豬肉供應量少了。前幾年豬肉價格波動大,豬肉價格低,成本增加,養豬專業戶減少了飼養量。這兩年豬養的越來越多了,雖然飼料價格有所上漲,但漲幅遠比不上豬肉價格,為什么豬肉價格還一路堅挺?可能是販賣這個環節的利潤太多了,消費者受到了多層盤剝。
采取漸進式舉措應對通貨膨脹
通脹是一種價格上漲的現象,小上漲小通脹,中上漲中通脹,大上漲大通脹。其實質是貨幣貶值,如果投入流通中的貨幣量太多,實物供給量少于需求量,價格失去控制,那么貨幣就會貶值。物價上漲,錢不值錢,就是通脹。
并不是所有的價格上漲都是通脹。例如,國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為了拉動某一個行業的發展,規定提高某一種商品的價格,這種價格上漲就不是通貨膨脹。
中國發生的這次通脹,其成因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是國家整體進入“經濟盲區”——以私有制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出了問題,而中國正是在私有化和市場化理論主導下進行的改革,有的問題已經充分暴露出來,引發的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一些人對經濟癥結作出誤判,既要防通脹,又要防滯脹……中國經濟究竟如何發展?為了維持高增長率和高就業率,便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投資,將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生產領域,沒想到大部分流入了富裕階層手里,不是濟貧,而是增富。本想雪中送炭,卻成了錦上添花。
國際因素是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對世界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是一個融入其中的經濟大國,自然要受牽連。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而應采取漸進式舉措加以調控。
從國內因素來考量,能起到近期效應的措施有:
(一)治理通脹,就是要從流通環節突破。疏通流通渠道,減少中間環節,讓商品直接進入市場,賣到消費者手里。特別是要引導商品順流,而不是亂流。也就是把商品直投到消費者手里。例如,內蒙古的土豆在秋天以低價賣到了河北,在冬天卻從河北運回來賣高價。原因是內蒙古沒有大型的存儲窖,河北有,儲存幾個月后,土豆漲價了,二道販子就從河北販回來,高價出售。這種商業行為既增加了經濟成本,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是標準的瞎搗騰。
(二)減少政府盲目投資,增加政府定向投資,建設危機調控基地。在城郊結合部,國家投資建設一批國營農業現代化基地、養殖基地、科研基地、民族工藝品生產基地和民族文化園區等,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和特色經濟,帶動周邊經濟發展。既可以生產國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土特產品等,又能夠解決附近農民工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這種投資起效快,項目成本低,國家可以直接調控。
(三)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更多地回籠貨幣,擠壓流通中的貨幣量。存款利率只能小幅提高,可能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提高貸款利率和貸款的門檻兒,可以立竿見影地起效。要把握好度的問題,要適度,要悠著點來,動作不能過大,不能一下子搞死,避免出現“一放就活,一管就死”。可以考慮分幾次提高,而不是一次到位。
(四)對高收入群體增收財產稅,縮小收入差距,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財富過度集中超過了發達國家。富人之所以能富起來,除了個人奮斗的因素外,還有國家的資源和勞動者的血汗等因素起作用。當財富量突破一定數額后,屬于個人的是小頭,更多的屬于國家和全民。富人錢多的愁花不完,我國奢侈品消費位居世界前列;貧困戶沒錢愁眉苦臉,生活捉襟見肘。分配公平是民意之一,我們要想方設法將貧富懸殊控制住、降下來、化解掉。
(五)保持就業率不下降,并且能夠有所增長,將解決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和實現共同富裕一起布局。除了種地的農民以外,絕大多數人都是靠工資生活,能不能就業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生活質量的好壞,幸福指數和痛苦指數的高低。所以,就業問題永遠是我們的一個大問題,千萬不能放松。要保持就業率不降反增,就必須發展生產,增加社會服務機構。說到底,生產是決定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力量,生產不發展,其它經濟成分就無法發展,所以一定要抓好生產。第一部類的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其它部類。搞好分配是以搞好生產為前提的,否則就是畫餅充饑。要讓貧困人口有飯吃,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救濟,還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當然政府有義務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就業機會。貧富懸殊主要是由分配不公造成的,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解決分配問題。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在保持合理的差距基礎上的公平分配,是人民可以接受的貧富不均。均貧富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搞平均主義。
(六)提振國民消費信心,維持正常消費,不因物價上漲而不敢消費,從而拉動經濟持續增長。消費適度增加,使生產有一個小缺口,可以刺激經濟發展;消費下降,一些產品的產量就會減少,從而會抑制生產發展。經濟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政府要與人民站在一起,結成互信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中國這么大,個別地方受災并不可怕,物品能夠滿足人民的需求,只要解決好流通環節的問題,沒有什么可怕的,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你的消費拉動了經濟,就是為發展經濟做出了貢獻,因而正常消費是有理的、光榮的。
戰勝通脹,信心是不可或缺的。不僅領導人要有信心,而且要讓人民有信心。只有人民給力,政府才有底氣、才有后勁。
對來自美歐的經濟沖擊波,我們要審慎應對,無論在經濟問題上,還是在金融、政治、軍事、文化等問題上,都可以采取一些強硬措施,不要束手束腳、畏首畏尾。在處理對外關系時,涉及到國家利益該硬不能軟,但不要四面出擊。對于那些國內需求量大、供給不足、價格比較高的商品,要限制出口。我們發展經濟主要是為了滿足國民的需求,而不是為了出口賺外匯。財富不等于錢,而是可以滿足人們需要的物品。人民不要名義上的外匯,而要實實在在的財富。
外國的軍事圍剿是存在的,對中國推進經濟侵略也是事實。有的外國人想從中國撈取巨額財富,有的國家想做空中國。掏空中國人民的腰包,挖空社會主義中國的墻腳,是一些中外反華反共勢力聯手要實現的目標。我們不能置若罔聞、掩耳盜鈴,也不能過度緊張、害怕。一些人是用腳思考的,我們用手就可以戰勝他。各國都圍繞著國家利益轉,當我們站在中國的利益上出手時,他們就會將伸出來的腳縮回去。
這是中國崛起的大好時機。我們要利用這次抵御經濟危機沖擊、化解通貨膨脹的天賜良機,把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好,優化各種經濟要素。我們一定能夠化劣勢為優勢,化被動為主動,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