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一面是國內投資者血淋淋的“割肉虧損”,還有“中投”買入外國股票、債券的屢屢失手,一面是美國銀行及財團在中國股市上的大賺特賺。最新披露的文章表明,美國銀行僅在中國建行一家投資6年多,累計套現194億美元,獲利75億美元,還有90億美元的市值,合計收益超過150億美元,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
建行足夠大度、寬松,表示完全理解美銀出于自身原因減持部分股份,美銀承諾,未來雙方戰略合作地位不會改變。美銀真是情深意切,雖然不得不減持,卻還要保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了建行的未來不辭辛苦。
美銀的減持原因是為了補充資本金,建行成為美銀補充資本金的源頭活水,而國內上市銀行補充資本金主要辦法是在股市獅子大開口的再融資,和發行次級債、可轉債等,把投資者的錢袋當成源頭活水。以建行為例,去年11月1日發布了617億元A+H股配股融資計劃,A股、H股預計融資額分別為24億元、593億元。這是在A股市況低迷之際下調之后的融資量。今年3月28日,建行行長剛發出2011年不會再融資的豪言,6月10日就宣布,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發行不超過800億元人民幣次級債券用于充實公司資本。
對比之下,美銀的做法著實高明,完美地詮釋了成為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的戰略投資者會有多少好處。
以戰略或者財務投資者的身份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股。揚韜先生有個統計:2005年6月,美銀從中央匯金手中買進建行174.8億股,作價1.065港元,合計投資25億美元;2005年9月,建行IPO,美銀買入16.5億股,作價2.35港元,投資5億美元;2008年6月,以2.42港元的行權價買進60億股,同年11月以2.8元買進195.8億股,交易對手都是中央匯金。至此,美銀投資只有119.1億美元,從中央匯金處的購股價從1.065港元到最高2.8港元不等。全部447億股,平均每股成本0.266美元,合2.07港元!2010年11月,美銀參加H股的配股18億股,成本10億美元,則其累計持有的建行股票465億股,總成本130億美元。
美銀入股建行6年多,賺取的收益是多少?累計套現194億美元,獲利75億美元,還有90億美元的市值,合計收益超過150億美元,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不僅如此,在凈獲利75億美元,還持有建行5%的股份,言之鑿鑿要負責任,如入無人之境,甚至可以剛增持馬上減持,2008年11月,美銀投資70.6億美元增持195.8億股,次年1月,減持56.2億股套現28億美元。美銀所獲利益只有匯金可以相比一二,其他投資者就是拍馬也趕不上。
相形之下,中國的金融機構投資效益讓人慘不忍睹,中投以30億美元購買黑石的沒有董事席位的10%股份;招商銀行在工行、交行、建行、澳紐銀行等強敵環視之下以193億港元的高價獲得永隆行;2007年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差點在股價最高時登上了這艘“泰坦尼克號”……如果次貸危機晚半年發生,中國金融業不知道還要遭受多少損失,讓人不寒而栗。
建行不止一次提到美銀對建行的戰略性幫助。在建行網站上,一篇2010年4月29日發布的文章赫然在目,題為《銀行戰略合作的典范——中國建設銀行與美國銀行戰略合作紀實》,指出“4年多來,雙方完全遵守和實施了當初的協議,成為國有銀行對外資開放的經典案例。截至目前,建設銀行與美國銀行累計完成41個協助型項目、31個咨詢型項目、233個經驗分享項目,美國銀行有超過1550名專家參加了戰略協助。開展了5期共43名中層管理人員赴美跟崗培訓,近3900名員工接受了由美國銀行專家提供的各類培訓”,文章羅列了九點成果。筆者只想問一句,至今沒有引入國際戰略合作的招商銀行在市場化的人才、風險、信用卡等業務上,難道就落于建行之后?
更可怕的是,美銀股票的接盤者主要是國內金融機構。也就是說,美銀賺的是這些機構的錢。之前就有報道稱,“一個包括淡馬錫及其全資控股的對沖基金SeatownHoldings在內的財團從美國銀行手中收購了其出售的中國建行5%H股,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及中信證券是上述財團的成員”。
5日下午最新消息稱,香港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顯示,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8月29日以每股4.94港元購入44億股建行H股,持股比從6.27%上升至8.1%。淡馬錫今年7月曾減持建行15億股,配售價6.26港元,持股比從7.03%降至6.27%。由此,淡馬錫成功高拋低吸建行H股。
國內金融機構在建行股價位于4元以下的低位時不增持或者少量增持,如今卻以每股4.94港元的價格接盤美銀,原因何在?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此類反常現象不向國內公眾交待清楚,大型金融機構有什么臉面要求多分外儲,有什么臉面要求普通投資者看好中國金融機構?所謂中國投資機構在海外投資賬面虧損,卻有戰略成功的老調,請不必再彈。
發行窗口市場化機制效應顯現了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且不說新股發行基本上受到監管部門的控制,從發行人的角度,行情一旦疲軟,就會波及到新股發行市盈率的走低,為了最大限度地“圈錢”,發行人也愿意將發行窗口后移或選擇更有利于高價發行的時機啟動發行。
今年上半年,盡管新股發行數量與融資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下降的趨勢,但上市公司竭澤而漁式的“圈錢”行為,仍然讓市場有不堪承受之重。A股市場表現不佳,與貨幣政策緊縮、CPI持續攀升導致的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等因素有關,同樣也與上市公司的大肆“圈錢”行為有關。而且,如果說對于貨幣政策、CPI等宏觀負面因素市場只能被動接受的話,那么關于新股發行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則完全掌握在監管部門的手中,但是,“圈錢”猛于虎的市場本色卻絲毫沒有改變過。
在監管部門一周放行8只新股發行的同時,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同樣呈現出火爆之勢。上周五,有7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其再融資計劃申請已獲證監會批準。據統計,這7家公司所涉及的再融資額度高達近353億元。
上市公司“圈錢”行為表現出明顯的“雙雄”并立的格局,一方面是新股源源不斷地上市“抽血”,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瘋狂 “圈錢”。從這兩年披露的數據看,再融資更像是一匹“惡狼”,肆意撕咬著市場羸弱的軀體。
自4月份股指下挫以來,市場上曾出現了要求監管部門停發或緩發新股的呼聲。盡管停發或緩發新股都不可能達到救市的目的,但至少其對于緩解市場資金緊張的局面,對于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顯然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市場化”的大旗下,新股的發行工作其實仍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不以市場的意志為轉移。
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是融資與投資功能兼備的市場。其中任何一項功能的“出位”,必將影響到市場本身的發展。而在A股市場中,由于錯誤的定位,市場總是將融資功能發揮到極致,而投資功能則嚴重缺失。這也是為什么A股市場的投資者絕大多數總是虧損,而融資額卻頻頻問鼎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原因。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無論是市場的制度建設,還是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以及中小投資者的規模,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既然是股票市場,又豈能總是發揮著 “抽血”功能,又豈能總是不顧投資者的死活?
感謝網友參與“華語作家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