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歐洲不可能放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損害自己的經濟利益。
(2)在經濟利益可能受損的前提下,歐盟與俄羅斯決裂將是艱難的決定。
(3)俄羅斯此前就已經開始試圖逐漸擺脫對歐美的經濟依賴,轉而投向中國,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4)實際上美國在烏克蘭的戰略利益并沒有外界所說的那么重要,奧巴馬政府之所以反應劇烈,完全是因為克里米亞入俄一事“讓他們感到丟臉了”。
(5)美國百分之百不會出兵干預,為此不值得。
(6)因為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爭奪中國“之戰”進入了新階段。
(7)中國不打算屈服于西方國家的政治壓力,并因烏克蘭危機而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更不想站住歐盟一方反對俄羅斯。
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與普京在簽字儀式中交換文件(美聯社)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嚴重損害了它近年積極發展的“軟實力”,不但完全摧毀了索契冬奧會所帶來的正面形象,更大大消減了其內部自1990年代起的政治及貨幣穩定因素。而且,俄羅斯在敘利亞及伊朗問題上表現的成功及信用亦被今次事件消磨,不但導致國際上對俄國的不信任,更加大了自身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隨之而來的制裁和國際變局,也令俄羅斯的中、美、歐政策撲朔迷離。
歐美經濟制裁未必奏效 俄羅斯或將轉向中國
七國集團能源部長上周簽署了一項方案,旨在消除歐洲長遠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避免克里姆林宮利用能源保障作為政治上討價還價的籌碼。而G7領導人下月還將簽署一份“緊急反應方案”,旨在支援在全歐洲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美國亦將解除對頁巖氣的出口限制。英能源大臣戴維日前表示,卡梅倫與G7其他領導人計劃下月將簽署緊急計劃,以備烏克蘭今冬遭俄羅斯斷氣。戴維稱,G7已商定積極遏制來自克宮的威脅,防止普京“利用能源作為武器”。
但對于歐洲試圖擺脫能源依賴的做法,普京似乎并不擔心。上月在與俄民眾的直播連線中,他就表示,歐洲不可能放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損害自己的經濟利益。“歐洲國家停止其天然氣消費平衡表中大約34-35%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有沒有可能完全停止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我認為,這不可能。”普京說,“比如,我們的友好鄰邦芬蘭9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一些東歐國家60-70%必需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是否會全面停止進口?我認為,這是絕對不現實的。只能損害自己,靠流血可以,但我想這不可能。”據統計,目前俄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中一半途經烏克蘭。
據《紐約時報》報道,一系列在能源領域運作的歐洲銀行和公司都在游說緩解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局勢對俄羅斯實行的制裁。該報指稱,最反對制裁的是能源領域的歐洲公司,因為俄羅斯和歐盟國家在這個領域的經濟聯系最強。該報指出,歐洲公司比美國同行更加緊密的與俄羅斯合作。2012年歐盟國家與俄羅斯的貿易額為3700億美元,與美國的貿易額一年為260億美元。歐盟數據顯示,俄羅斯是歐盟第三大貿易伙伴,每年為其帶來3000億歐元。而據世界旅游業組織的統計,俄羅斯游客是全球第五富裕的游客,簽證制裁將削弱歐盟經濟。旅居中國的俄羅斯學者斯米爾諾娃認為在經濟利益可能受損的前提下,歐盟與俄羅斯決裂將是艱難的決定。
從去年年末開始,盧布呈明顯下滑趨勢,而美國開始制裁俄羅斯后,盧布走勢倒是趨于穩定,并未出現進一步崩潰的征兆。對此,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指出,俄羅斯經濟從去年本就開始走下坡路,西方制裁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而且,當烏克蘭出現亂局,普京打算對克里米亞有所動作之時,就早已做好被制裁的準備。“目前擴大化的制裁不是因為烏東部局勢,而是因為克里米亞。俄羅斯知道,這些制裁早晚都會來的。”他說道。
卡申指出,俄羅斯此前就已經開始試圖逐漸擺脫對歐美的經濟依賴,轉而投向中國,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在談到本月普京的訪華行程以及天然氣合同的簽署時,他表示,俄中打算在普京此次訪華期間簽署天然氣合同,確實是早有計劃,但不排除烏克蘭局勢可能致使俄方在價格談判中有所讓步,從而促使合同盡快達成。
即便烏克蘭局勢惡化 美國一樣不會出手
俄戰略研究所所長、對外情報局退役中將列舍特尼科夫上月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表示,即使烏克蘭局勢進一步尖銳化,美國和北約沒有準備好對俄羅斯動武,“西方沒有準備好應對這種尖銳的關系”。
而對于美副總統拜登當月下旬出訪烏克蘭,烏“系統分析和預測中心”總裁伊先科則認為,美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怎樣不丟臉的從烏克蘭抽身。“我認為,拜登現在訪問烏克蘭,是為了弄清楚,美國是否有機會體面的抽身,也就是說,基輔當局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履行掩護美撤退的功能,而不是維護美在烏國利益的功能”。他說。
卡申也指出,實際上美國在烏克蘭的戰略利益并沒有外界所說的那么重要,奧巴馬政府之所以反應劇烈,完全是因為克里米亞入俄一事“讓他們感到丟臉了”。“他們擔心,其他國家會不會也跟著無視美國的戰略和立場,因此氣急敗壞、大張旗鼓的開始制裁俄羅斯。”
在被問到美國在亞太地區重申強硬立場是否由于感到在烏克蘭問題上受挫時,卡申表示,他認為兩者并沒有關聯,美國早在此前就意識到了中國的強大,有意不斷加強在這個地區的存在感。至于烏克蘭,他認為“美國百分之百不會出兵干預,為此不值得”。
而斯米爾諾娃認為,俄美之間可能存在某種程度的誤解。她指出,事實上俄國人從來沒有反美。二戰后蘇聯曾有過反德的宣傳,但從來沒有真正強烈的反美宣傳。“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現在德國與俄羅斯的關系非常好!”她說,“所以,這是一個恥辱,默克爾能夠處理好同普京總統的關系,但奧巴馬不能!我想,他可能只是缺乏關于俄羅斯的專業知識。”
斯米爾諾娃指出,美國歷史上曾有許多優秀的俄羅斯專家,包括奧爾布賴特、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他們都和俄羅斯有過良好關系,包括良好的個人關系。“這些人的意見往往是在認真閱讀俄羅斯媒體、并咨詢專家后做出的。他們的例子證明了俄羅斯人其實并不是怪物!”她說。
烏克蘭危機是檢驗俄中戰略伙伴關系的試金石
當二次冷戰的大幕拉開之時,中國這個在國際事務中通常和俄羅斯同站一邊的政治大國的立場就引起了高度關注?!都~約時報》4月下旬發表文章稱,華盛頓準備徹底重新考慮與莫斯科的關系。報紙得出結論稱,奧巴馬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甚至包括吸納莫斯科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傳統支持者——中國。
針對這一說法俄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馬上就表示,美國指望中國會在“遏制俄羅斯”方面發揮作用是很愚蠢的做法。俄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隨后也表示,中國不會支持就烏克蘭局勢經濟制裁俄羅斯。他在電視節目中說:“當然不會,這絕對可以排除。中國肯定什么都不會支持,哪怕一點點反對俄羅斯的措施。”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拉林認為,烏克蘭危機是檢驗俄中戰略伙伴關系是否牢固的試金石。他指出,把賭注下在國際舞臺上操縱中國可謂是“石器時代”的思維。拉林說:“俄羅斯與中國互為戰略伙伴。這是最緊密的、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獨一無二的關系。因此,以為中國將參與遏制俄羅斯,這根本不現實。”
俄治技術中心總經理米赫耶夫則認為,華盛頓通過向自己控制的媒體,散布利用中國反對俄羅斯的言論,是在玩弄“兩面手法”。他說:“中國十分清楚美國人對中國的真實態度。美國人把中國看成是自己在21世紀的主要競爭對手。難怪他們就在不久前把自己的戰略重心轉向了亞太。這意味著,遏制中國實際上是美國人的優先方向。所有其它的東西不過是一種遮掩。其次,如果中國失去俄羅斯這樣一個戰略伙伴,那它只能同美國一對一單挑。我不認為北京在這方面還存有什么幻想。”
“俄羅斯之聲”中文網站甚至發文稱,在烏國危機上莫斯科得到了北京方面的支持。文章評論普京5月訪華一事稱,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巨大政治壓力的情況下,維系這種接觸又具有了特殊意義。俄外長拉夫羅夫上月訪華為普京之行做準備期間強調說,與北京就烏克蘭問題進行最緊密的接觸與協作,對莫斯科來說是重要的。
拉林認為,因為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爭奪中國“之戰”進入了新階段。他說:“俄羅斯部分政治精英對中國給予厚望。希望我們能夠繼續與中國拉近關系,從而以某種方式來補償與西方惡化了的關系。一方面,與西方關系交惡,正在弱化我們與中國進行經濟談判中的‘后方’。”與此同時,莫斯科和北京開始就在克里米亞建深水港展開合作。
俄常駐歐盟代表奇若夫強調,中烏兩國是在去年12月敲定的這個項目,克里米亞入俄并未對該項目產生影響,中國不打算對該項目的投資進行重新審議。俄獨聯體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羅夫認為,中國“留在”克里米亞,最少給自己的國外伙伴兩大信號:
“中國不打算屈服于西方國家的政治壓力,并因烏克蘭危機而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更不想站住歐盟一方反對俄羅斯,盡管為此西方還在持續試圖說服中國,其中包括不久前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對北京所進行的訪問。其二,就在克里米亞建深水港與俄羅斯繼續進行談判表明,中國已在事實上承認業已形成的地緣政治現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