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美國國務院稱,通常在周日開放的部分美國駐外使領館由于安全原因在周日(8月4日)關閉,隨后一些歐洲國家也跟風閉館。事實上,新一輪全球反恐預警是在美國收縮反恐戰線和調整反恐策略過程中發生的,其背后也折射出逐步成型的國際恐怖勢力新生態。美國反恐思路與國際恐怖新生態之間的碰撞與困惑,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基地”組織在中東北非死灰復燃
今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防大學講演中說,“基地”核心網絡在2011年拉登之死后遭受重創,藏匿在巴阿地區的骨干力量紛紛折戟,已基本無力對美國和西方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然而,巴阿地區適宜“基地”生存的土壤仍然肥沃,部落地區仍是“基地”核心和外國恐怖勢力藏匿發展的重要根據地,這一地區的貧困落后狀況和眾多極端組織為國際恐怖勢力提供了廣闊活動空間。中東北非動蕩以來,“基地”組織及其分支找到了積聚和擴大勢力的機會,利用利比亞、敘利亞和埃及等國的局勢招兵買馬,并醞釀新一輪恐怖襲擊。此次全球恐怖預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事實上,“基地”在經過短暫的權力真空后,扎瓦希里和瓦赫里等新領導層已浮出水面,并應對時局制訂與美國和西方對抗的新策略。一方面,“基地”從中東北非亂局看到機會,將加緊乘亂重返,開辟新的財源招募渠道和襲擊西方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基地”將加強與中南亞極端和恐怖勢力的聯系,策動“烏伊運”等勢力回流中亞,緩解美國的軍事打擊壓力,爭取圖存壯大。
美國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反恐轉身,并非該地區的恐怖主義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而是美國在實力削弱背景下為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不得已舉措。在巴阿恐怖勢力有可能東山再起的情況下,中東北非動亂對國際恐怖勢力產生的后遺癥逐步顯現,甚至出現開辟恐怖新陣地的態勢。一方面,政治伊斯蘭勢力的上升已使地區國家出現新一輪伊斯蘭化浪潮,“薩拉菲派”勢力對中東政治的影響力增大,客觀上為極端勢力發展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基地”各地分支也抓緊時機擴大影響,在中東北非重新獲得新的立足點,影響力逐漸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轉移至也門、索馬里和薩赫勒地區。盤踞在也門的阿拉伯半島分支,利用也門政要更替出現的安全真空,在南部部落地區積極招兵買馬擴大武裝,不僅站穩腳跟獲得根據地,而且還出現建立地方伊斯蘭教法政權之勢。半島分支已成為最有可能在當地建立“塔利班式”政權的極端武裝之一,美國對該組織的重視程度和反恐部署已超過巴阿。
半島分支新動向使美國不安
美國此次大規模閉館,就是在美國情報機構截獲了“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里與半島分支頭目瓦赫里的電話會議通信后作出的反應。扎瓦希里授權瓦赫里近期開展對美目標的大行動,并可協調利用其他分支機構的力量,跡象與“9·11”恐怖襲擊前十分相似。目前,半島分支已成為“基地”組織實力最強、最具暴恐技術發展實力的分支;同時,半島分支有強烈的襲擊美國意圖,2009年制造了圣誕航班襲擊案,2011年又制造了貨運班機襲擊案。此外,半島分支還是煽動美國國內極端分子進行本土襲擊的主要力量,美國人奧拉基投奔也門創辦了從事極端宣傳的英文雜志Inspire,并成為該組織的重要頭目,此人雖在前年被無人機擊斃,但他的宣傳已使相當一部分美國穆斯林極端化,為美國國內不斷發生的本土恐怖襲擊埋下禍根。
最近,半島分支的兩個動向尤其讓美國感到不安。其一,扎瓦希里最近任命半島分支頭目瓦赫里為行動指揮,成為“基地”組織事實上的二把手,此舉不僅為“基地”組織與美國長期周旋打下基礎,即在扎瓦希里之后“基地”組織也后繼有人,而且也有圍魏救趙之意,使美國面臨兩線多點作戰的反恐難題。其二,半島分支的另一位炸彈專家更令美國寢食難安,有情報顯示基地組織的“炸彈專家”阿西里(Ibrahim Hassan al-Asiri)目前在也門活動,此人不斷改進炸彈技術,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局長稱,“基地”組織發展出的新型炸彈可能順利通過機場的安檢,這也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在攔截可疑情報以后絲毫不敢大意的原因。
恐怖勢力聯合或成“恐怖動蕩弧”
然而,半島分支對美威脅只是中東北非動亂后恐怖新生態對美威脅的縮影。“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也在聯手各國地方恐怖勢力和部落武裝,拓展恐怖新邊疆。北非分支乘去年利比亞內戰之機,搶奪武器囤積軍火,不僅與“利比亞伊斯蘭戰斗團”重建組織聯系,并且還向薩赫勒地區全面拓展。馬里北方部落武裝公然策動叛亂,更為北非分支在各國交界的三不管地區坐大發展和人員滲透提供契機,部落叛亂背后實際上有“基地”身影。年初法國和西共體雖出兵馬里清剿當地恐怖和極端勢力,北非分支、“信仰支持者”和“西非圣戰統一運動”在馬里北部的擴張態勢雖遭遏制,但恐怖實力猶存,仍對該地區安全構成現實威脅。
在北非分支的支持和影響下,尼日利亞博科圣地組織兩年來頻繁策動恐怖襲擊,顯示出超強的恐怖實力,已成為西北非的暴恐新軍。令人擔憂的是,這一地區局勢動蕩,北非分支、索馬里青年黨和半島分支之間,在新發展恐怖勢力和部落武裝的串聯之下,可能形成一條貫通阿拉伯半島、東非、西非和北非的“恐怖動蕩弧”。此外,這些恐怖勢力與跨國有組織犯罪勢力的勾結也越來越緊密,出現協同從事綁架、勒索、走私和販毒等活動的新動向。
敘利亞內亂中的恐怖主義問題,以及伊拉克分支死灰復燃,也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擔憂。“支持陣線”已成為地區恐怖勢力的領頭羊,吸引周邊國家與“基地”組織相關的極端武裝紛至沓來,甚至不乏來自歐美國家的極端分子。敘利亞淪為國際恐怖勢力新戰場的風險令美歐國家擔憂,一旦局勢失控,敘境內的化學武器可能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然而,出于自身戰略私利和盤算,這些國家有意回避敘利亞內亂中的恐怖主義問題,并未將此列入優先解決日程。
戰略與實力變化使美無力應對恐怖“新常態”
如前所述,巴阿地區和中東北非長期經濟發展滯后、社會發展失序、人民生活困苦,極端思潮大行其道,而西方國家出于各自利益,或抽身事外,坐觀其亂,或插手煽動,或反恐不力,致使反美反西方的“圣戰”組織和“基地”組織分支發展失控。此外,西方社會在債務危機和社會問題沖擊下,極右暴力主義和個體極端主義問題突出,兩年來挪威、德國和美國相繼發生的典型案例,均清楚表明今后國際反恐面臨的嚴峻性和復雜性。
然而,美國或許認識到了國際恐怖新生態可能給美國造成的反恐困局,但苦于其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已無暇拿出適應這種局面的應對辦法。
目前中東北非的動亂,很可能成為醞釀新一輪恐怖襲擊浪潮的沃土。新興的恐怖組織在敘利亞、利比亞和埃及等國涌現,并且紛紛向“基地”組織靠攏。從歷史上看, 1998年美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使館遭襲,3年后就發生了“9·11”事件。去年班加西案也許是大規模行動的前奏,下一輪大規模恐怖襲擊或許正在醞釀,并且可能比以往的恐怖主義還要危險。美國前國土安全部部長切爾托夫近日表示,在很多方面基地組織比以前更分散,但是年輕的一代恐怖分子比之前的恐怖分子“更有想法”,他們可能不太會遵循過去傳統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方式,今天的“基地”組織比15年前還要危險。
美國國務院對海外美國公民所公布的全球旅游警示并關閉美國駐大部分伊斯蘭國家使領館的舉措顯示,恐怖主義的襲擊也進入了一種“新常態”,就是恐怖分子將更頻繁地針對西方外交官、駐外企業和普通公民、在大眾交通系統和旅游設施等“容易下手”和“軟性目標”上發動恐怖襲擊。當然,美國放棄大規模戰爭來反恐的思路已定,傾向于通過情報、特種作戰和國際合作來對付,但美國與“基地”網絡之間的戰斗遠未結束,今后的新情況可能還會把美國拖入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
用什么方式來增進美國安全和防范恐怖襲擊,將成為長期困擾美國當局的頭疼問題。恐怖威脅在暗處,反恐力量在明處,兩者之間一直存在非對稱性。是否需要一場新戰爭來對付國際恐怖勢力的新發展,究竟應該投入多少來增進本土安全,都存在一個反恐邊際效應問題。對付國際恐怖勢力和應對新興大國崛起,都是出于維護美國獨大地位的需要,然而兩者之間很難兼顧平衡,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或許更加現實,也會更加持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