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克格勃主席舍巴爾申:美國顛覆一個國家的“三步走”戰略
姜昱宇
據媒體報道,蘇聯情報機梅克格勃前主管列昂尼德•舍巴爾申3月30日被發現死在其莫斯科的寓所內,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其死因可能是自殺。那么,這位曾經的克格勃二號人物,是位怎樣的人呢?
克格勃“最短命的主席”
3月24日剛剛度過其77歲生日的舍巴爾申是克格勃特工中的實戰派,其大部分時間都在莫斯科以外的目標國家度過。1958年從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后,他就被派往巴基斯坦,任蘇聯駐巴大使的私人助理。4年后,積累了一定國外工作經驗的舍巴爾申正式加入克格勃,工作范圍從巴基斯坦擴大到印度。
1979年,舍巴爾申被派駐德黑蘭,擔任當地克格勃情報站站長,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卻也在此期間,經歷了間諜生涯的“滑鐵盧”。
1982年6月2日,克格勃少校弗拉基米爾•庫茲克金叛逃至英國軍情六處德黑蘭情報站,向英國情報機關和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了大量克格勃在伊朗活動的情報。1983年,中央情報局向當時的霍梅尼政府通報了庫茲克金的部分供詞,結果導致舍巴爾申以及其他17名蘇聯情報官員被伊朗政府驅逐出境。不過,舍巴爾申并沒有因為驅逐一事而被貶低,反而于1989年1月被任命為克格勃第一總局局長,專門搜集外國情報,成為克格勃里的重量級人物。
1991年8月,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克留奇科夫因參與針對戈爾巴喬夫的政變而被捕,舍巴爾申被任命為臨時主席。但僅過了兩天,他便被從臨時主席的位置上趕了下來,重新回到第一總局,成為克格勃歷史上“最短命的主席”。回到第一總局的舍巴爾申好日子也到了頭,新主席未與他商量,便硬塞來一名副局長,大有監視舍巴爾申并與之分庭抗禮之勢,留給舍巴爾申的選擇也就只有走人了。
1991年9月20日,舍巴爾申辭去第一總局局長職務,離開了服務近30年的克格勃。他與朋友在莫斯科開了一家名為“俄羅斯國家經濟安全公司”的咨詢公司,過起了悠哉游哉的“小老板”生活。
美國顛覆一個國家的“三步走”戰略
作為克格勃的前二號人物,舍巴爾申接觸過大量機密情報,并曾長年在國外生活,因此對時局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離開克格勃后,舍巴爾申說起話來則更為犀利、直接。
幾年前,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人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只是一個“騙人的幌子”。因為只要有“國際恐怖主義”,美國政府就可以在世界各地肆無忌憚地使用武力。而這些“反恐戰爭”背后隱藏的,正是巨大的石油利益。伊拉克已經成為這個幌子的“犧牲品”,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伊朗。一旦控制了這兩個國家,美國就會形成對石油政策和石油價格的壟斷,掐住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命脈。
舍巴爾申對記者詳細闡述了美國顛覆一個國家慣用的“三步走”戰略:先利用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孤立目標國家:然后唆使民眾不再信任自己的政府;最后挑動目標國家的軍事政變,或者直接向目標國家出兵,推翻反美政府。
他認為,目前的美國政府雖然沒有對伊朗宣戰,但卻早已暗中布局,走完了前兩步:糾集散落在海外的伊朗持不同政見者組成“反伊聯盟”,大造國際聲勢,同時,還放大伊朗國內的民族矛盾以攪亂局勢,最大限度地削弱德黑蘭政權,以期兵不血刃地顛覆伊朗現政府。
不擔心伊朗擁有核武器
長年的克格勃生涯使舍巴爾申身居陋室而不忘憂國。他認為,美國一旦對伊朗動武,俄羅斯受到的影響將比伊拉克戰爭嚴重得多,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災難性的”。在地理上,美國如果控制了伊朗,就會封閉俄羅斯連接南歐、東歐、近東以及印度的“里海走廊”。對缺乏出海口的俄羅斯來說,“南大門”被堵,當然是災難性的了。
此外還有民族問題。伊朗有1/3的人口是阿塞拜疆族人,一旦爆發戰爭,難民會大量涌入阿塞拜疆和俄羅斯,最后去往北高加索地區,攪亂那個地區本來就不太平的局勢。即使戰爭不產生難民問題,美國對伊朗動武也會不可避免地影響俄羅斯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形勢,后果相當嚴重,
在舍巴爾申看來,為避免受到傷害,保證自己的獨立與利益,俄羅斯應該掌握并優先發展核武器。只要擁有“強大的核盾牌”,就沒有人敢侵犯俄羅斯的利益。
在談到美國對伊朗發展核武器所進行的指責時,舍巴爾申表示,伊朗歷代領導人都不排除具有制造核武器的野心,但他們擁有核武器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擴張,只是為了“在美國的威脅下,感覺更安全些”,因此“無須擔心”。
盡管在談論國際時事時言辭犀利,老邁的舍巴爾申在日常生活中卻非常平易近人。他所居住的公寓的看門人曾說,這位“獨居的老克格勃對人非常友好且沒有脾氣”,“每次碰面都會主動打招呼”,但“他的身體狀況日漸糟糕”。
舍巴爾申死后,警方在現場發現了他的日記及一封遺書。日記中揭示,“不擔心伊朗核武器的舍巴爾申或許對自己的健康非常擔心”。據莫斯科內務總局新聞發言人透露,“初步調查顯示,房間內沒有其他人”,恐怕是“孤獨以及糟糕的健康問題,讓這位曾叱咤風云的大間諜最終選擇了死亡,與他以往的言論無關”。看來,不論曾經多么強大的人,也難敵歲月這個強手。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73期,摘自2012年4月10日《中國國防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