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威尼斯卡弗斯卡利大學經濟和企業系教授法布里奇奧·巴諾佐認為,雖然經過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但意大利的大型國有企業至今仍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埃尼集團(ENI)是意大利政府為保證國內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于上世紀60年代成立的國家控股公司,是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團,位列世界大型煉油公司中的第8位。近日,該集團公布了2012年度財政報告。報告統計顯示該集團2012年度營業凈收益為77.9億歐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7%。在深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意大利,大型國有企業為何能夠逆勢實現利潤增長,從而助推意大利經濟盡快走向復蘇,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意大利威尼斯卡弗斯卡利大學經濟和企業系教授法布里奇奧·巴諾佐。巴諾佐教授認為,雖然經過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但意大利的大型國有企業至今仍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意大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上世紀70年代,國民經濟取得了持續快速的發展,這一時期也被稱之為意大利的“經濟奇跡”時期。意大利在經過“經濟奇跡”時期后,迅速從一個飽受戰爭創傷,經濟結構主要依靠農業的國家一躍成為歐洲主要工業大國,甚至對意大利“經濟奇跡”后的社會和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回顧意大利“經濟奇跡”的產生和發展,不難發現意大利大型國有企業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型國有企業為意大利“經濟奇跡”及隨后的意大利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意大利大型國有企業產生于上世紀20年代,其重要標志為伊利(IRI)集團的組建。“伊利”意為“工業復興署”,本是為擺脫一戰后意大利經濟危機的困境而設立的一種臨時性機構措施,后鑒于私人資本積累嚴重,難以保證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而通過立法成為一個超大型的國有企業集團,行業涉及金融、交通、通訊、冶金、電力、機械、農業及不動產等諸多領域。
上世紀50年代后,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國有化不再是戰爭或經濟危機期間的一種應急措施,而成為國家直接控制和干預經濟生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這一期間,意大利國有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相繼成立了國家碳化氫公司(埃尼集團ENI,1953年)、國家電力公司(ENEL,1962年)。國有經濟在郵政、電訊、鐵路和煤氣四大基礎部門中所占比重都達到了100%,電力部門為75%。除國家參股企業外,還有由政府有關部門直接經營的國有自治企業(如國有鐵路公司、郵電部門、國有專賣煙草公司等)以及地方政府管理的市政企業(如自來水公司等)。國有企業通過承擔私人無力或不愿承擔的大量科研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了整個社會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以及國家產業的升級與換代。
巴諾佐教授認為,意大利國有企業隨著長時間的發展,其意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社會經濟范疇,同時也成為了國家政治和社會組織的基本模型,并不斷為整個社會經濟注入著新鮮活力,成為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也是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的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具體來說,國有企業對社會經濟的干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具有很強的和很廣泛的影響力;二是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具有很強的調控性;三是對國民經濟基礎領域進行直接經營。巴諾佐教授認為,國有企業曾經對于意大利整體國民經濟的干預使得國民經濟趨于一種相對穩定和日益發展豐富的趨勢。這一現象并不僅僅在國民經濟的占有量上,同時也體現在對于大量職員的就業和生活等方面,從而直接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總體穩定。巴諾佐教授指出,埃尼集團2012年度財政報告中的數據反映出大型國有企業在經濟危機影響深重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強大的抗擊風險能力,依然逆勢實現了收入的持續增長,這為意大利最終走出經濟危機泥沼傳達了積極的信號。巴諾佐教授認為,同歷史上意大利大型國有企業曾經發揮過的重要作用一樣,今天的意大利要想盡快擺脫經濟危機,國有企業的作用無可替代,依舊會助推意大利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本報羅馬5月19日電 本報駐羅馬記者 陳曉晨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