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磷點燃的怒火1:
2009年1月14日: 一瞬
前天,2009年1月14日——只是一瞬。只是這個地球表現得對動物愈來愈親善但對人愈來愈殘忍,大規模殺傷性媒體的恐怖襲擊使億萬雙眼睛灼傷、失明、或變成睜眼瞎的過程中的一瞬。在這一瞬,處處的大眾都被引誘到下流的消費與娛樂、被引入愚蠢的狂歡之中,他們的腦功能逐日下降漸漸癡呆,并較真地以為自己變了貴族。
人類智力宛如終結。八年來世界順從地聽著一只美國猴子的尖叫——1月14日,這一天只是一瞬。
它只是世紀悲劇的幕間一瞬。東西南北、白黑黃紅、各色人們都在等著下一幕的主角出場,并不在意這一瞬也被冷酷地計算過,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被一刀刀地宰割、一批批地屠殺、他們正在忍受——自從被推入坩堝與焚尸爐,忍受已超過了二十天。
但是,遙遠地傳來了振聾發聵的一聲怒喝。
在遙遠得不可思議的拉丁美洲,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兩個國家宣布,由于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徑,中斷與以色列的一切外交關系。
尤其印第安人總統埃沃·莫拉萊斯的發言,如世紀末的判決,如新世紀的宣言。他和他的兄弟、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一道,發動了世界政治中的勇敢起義。我們遲了一天,在1月15日聽見了這雷一般的訊息。
在這個公然追逐虛偽、兩眼不辨黑白、沉溺于低級趣味的、被猴子指揮的世界里,這個訊息,這聲巨雷,突兀而且堅決,一下就把人的良知推到前線,使得人類的思想和能力、知識和常識、良心與正義,都突然地恢復了原貌。
就在那個瞬間,這個判決,這個宣言,即刻就把所有堆積如山的垃圾——資本的辨護士,媒體的法西斯,還有奴隸的狂歡、都掃蕩殆盡。
偉大的印第安人!他們不是穆斯林、但唯有他們,最勇敢地救援了巴勒斯坦。這是一個具備歷史意味的一瞬,查韋斯和莫拉萊斯,歷史將深深刻下他們在這一瞬的偉人話語:
以色列在加沙的行為“踐踏了生命和人類”!
必須把以色列“提交國際法庭”,繩之以法!
(所有根據資料均見2009-1-15中央電視臺“今日亞洲”節目)
白磷點燃的怒火2:
2009年1月17日:“ghetto”
下流的媒體自以為得計,但它們忘了計算人的不屈服的思考本能。最近幾天,參與屠殺的媒體有意抹消的關鍵詞,是什么呢?
德國知識分子H·迪德里奇和日本的國際時事分析專家田中宇,幾乎同時把這個詞說了出來:ghetto=ゲットー。
為不出一點差錯,我查了日漢辭典,ゲットー這個詞原是意大利語(ghetto),商務印書館與日本小學館合編的詞條解釋中,列出了兩種詞義:在歐洲它指的是猶太區,在美國它指黑人貧民區。
在第二次大戰時期的波蘭華沙,德國占領軍曾把猶太人都關進著名的“華沙一條街”即猶太人ghetto里。那以后這個詞就被涂滿了殘忍、野蠻、滅絕人道的色彩,逐漸有血有肉,成了一個生動的形象。這個詞匯的含義也愈加清晰,它是”隔離區”,而詞匯背后的含義暗示是“劣等族群隔離區”。
不堪于過份的壓迫,1943年,華沙隔離區的猶太人對德軍進行了武裝反抗。再后來,隨著多部控訴納粹、描述那樁往事的電影,ghetto,它的形象傳遍了世界。這個形象的一面,是納粹的踐踏人道以及劣等族群隔離區內的恐怖苦難,另一面,則是不甘于任人宰割、不愿做奴隸茍活的反抗。當年華沙隔離區內的猶太青年莫爾代哈·阿涅萊維(Mordechaj Anielewicz)曾經領導了隔離區起義,他的緊握手榴彈的雕像,就書里在加沙北端僅僅兩公里的“莫爾代哈紀念農莊。”
德國人H·迪德里奇和日本人田中宇、在這個——像當年沉默和旁觀的華沙居民一樣,“國際社會”正在卑鄙地沉默與旁觀的時刻,異口同聲,不約而同地指出——
“從華沙的ghetto逃出,建立了以色列的人們,把原來的居民巴勒斯坦人關進加沙,在加沙制造了新的隔離區?!?/p>
1943年,拿著手榴彈的青年莫爾代哈,是在華沙的ghetto(種族隔離區)里,向著納粹挺身而起。但是,今天的莫爾代哈已經不是猶太人,而是住在名叫加沙的ghetto里的巴勒斯坦人。支援哈馬斯與以色列戰斗的無數青年,就是今日的莫爾代哈。他們迎著的敵人也再不是納粹,而是納粹化了的以色列?!?
1月7日,梵蒂岡樞機主教馬爾蒂諾(Renato Martino)在回答意大利語網絡媒體采訪時說:”受害者是弱者(巴勒斯坦民眾),今天的加沙,正在變成一座巨大的強制集中營?!?/p>
立即就出現了對他的圍攻。但恰恰是這種圍攻,才使人感受到——在今天說出真相的艱難。馬爾蒂諾的發言,是因為他身處人類道德的底線,他說出了不能不說的話,表現了必須表現的勇敢。
如這些思想的勇者尖銳指出的——今天的巴勒斯坦,此刻的加沙城,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怪胎、一片劣等族群的隔離區、一處囚禁人道的ghetto、一座令人發指的集中營。
哪怕以色列在制造了這人道ghetto之后,還要闖入踐踏,還要追加恐嚇和屠殺,人類也并未俯首稱臣, 如他們的計算。巴勒斯坦人忍受著煉獄,忍受著肌膚上白磷彈的燃燒,堅持二十數日并不投降。為什么呢?
除了唯有抵抗才能保衛生存和尊嚴之外, 1943年在華沙ghetto,那顆被青年莫爾代哈緊握的手榴彈,此刻正握在巴勒斯坦人的手中,少數是火箭,多數是石塊。
(本文依據的資料見:http://tanakanews.com/090113Gaza.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