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路愛國譯)
評論第249號
2009年1月15日
自殺編年史預告:以色列
以色列國在1948年5月15日午夜時分宣告了自己的獨立。聯合國曾投票表決要在英國治下的巴勒斯坦建立兩個國家。耶路撒冷城要成為聯合國管轄的國際地區。聯合國決議獲得了廣泛支持,特別是美國和蘇聯的支持。阿拉伯國家則全都對它投了反對票。
以色列國建立60年來,它的生存和擴張有賴于一個由三要素構成的總體戰略:強硬軍事主義、地緣政治聯盟和公共關系。強硬軍事主義(即現任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所說的“鐵腕”)來自于以色列猶太人的民族主義狂熱,以及后來(盡管起初并非如此)世界各地猶太社區的強烈支持。
在地緣政治方面,以色列先是與蘇聯結盟(時間雖短但極其重要),隨后與法國結盟(時間較長并使以色列成為核國家),最后(并且最重要地)與美國結盟。這些盟國兼后臺通過供應武器給予了最重要的軍事支持。但它們也給予了外交/政治支持,而美國還給予了可觀的經濟支持。
公共關系的目標在于獲得世界輿論的廣泛同情支持,早年間依靠把以色列描繪成血氣方剛的大衛反抗老朽不堪的歌利亞,而后40年則依靠在二戰期間納粹大批清除歐洲猶太人問題上的罪行和憐憫。
以色列戰略的所有這些要素在1948年到1980年間都相當管用。事實上,它們變的越來越有效。但到1980年代某個時點,三個戰術中每項戰術的利用都開始產生反作用。以色列目前進入了一個其戰略加速衰敗的階段。以色列要推行任何其他戰略可能已經太晚了,假如它這樣做,它就會在地緣政治上自殺身亡。讓我們回顧一下,在以色列力量成功地上升以及在后來緩慢衰落的過程中,該戰略的三個要素是如何互動的。
在以色列建立的頭25年,它與阿拉伯國家進行了4次戰爭。第一次是為建立猶太國而進行的1948-1949年戰爭。以色列宣布建立獨立國家,巴勒斯坦卻沒有相應地也宣布建國。實際情況是,許多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宣了戰。以色列最初在軍事上困難重重。但是,以色列軍隊比外約旦以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軍隊都更加訓練有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代蘇聯行事的捷克斯洛伐克那里獲得了武器。
到1949年停戰時,以色列軍隊的紀律性加上捷克的武器使以色列人贏得了聯合國分割提議中沒有包含的大片領土,包括西耶路撒冷。其他地區被周邊阿拉伯國家并入。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離開或被迫離開以色列控制的地區,變成了阿拉伯鄰國里的難民,他們的后代今天仍大多生活在那里。他們曾經擁有的土地被以色列猶太人奪走了。
蘇聯不久就拋棄了以色列。這可能主要是由于其領導人很快開始擔心以色列建國對蘇聯猶太人態度的影響,從斯大林的觀點看,蘇聯猶太人似乎過于熱情,從而潛在地具有顛覆性。相應地,以色列也拋棄了對冷戰中社會主義陣營的所有同情,并清楚表明自己在政治和文化上要完全成為一個西方世界成員的熱望。
法國此時正面臨其三個北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它認為以色列是一個有用的盟國。在阿爾及利亞人1954年發起自己的獨立戰爭之后就更加如此。法國開始幫助以色列武裝自己。特別是,正在(不顧美國意愿而)發展本國核武器的法國幫助了以色列發展核武器。1956年,以色列加入法、英對埃及開戰。對以色列而言,不幸的是這次戰爭是不顧美國反對而發起的,美國迫使所有三個大國結束了戰爭。
在阿爾及利亞于1962年獨立后,法國失去了對以色列這個關系的興趣,以色列當時干擾了法國與三個新獨立的北非國家重建密切關系的努力。正是在這個時候,美國和以色列相互靠攏建立了密切關系。1967年,埃及和以色列之間再次爆發戰爭,其他阿拉伯國家加入埃及一方。在這次所謂“六日戰爭”中,美國首次向以色列提供軍用武器。
以色列1967年的勝利在很多方面改變了基本局面。以色列輕易獲勝,占領了英國托管的巴勒斯坦所有那些它已經占領的部分,再加上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在司法上,此時存在著一個以色列國,再加上以色列占領的領土。以色列開始推行在被占領土建立猶太人定居點的政策。
以色列的勝利改變了世界猶太人的態度,他們此時已經克服了對建立以色列國曾經持有的全部保留意見。他們對以色列的成就非常自豪,并開始在美國和西歐發起強大的政治運動為以色列爭取政治支持。一個強調基布茲[以色列集體農場—譯注]美德的血氣方剛的以色列形象被放棄了,轉而把強調大屠殺作為爭取世界支持以色列的基本理由。
1973年,阿拉伯國家試圖在所謂贖罪日戰爭中扭轉軍事局勢。這一次,在美國軍事支持下,以色列又取得了戰爭勝利。1973年戰爭標志著阿拉伯國家核心作用的終結。以色列能夠繼續努力獲得阿拉伯國家的承認,它也確實最終得到了埃及和約旦兩國的承認,但要讓這一點成為保障以色列生存的方式此時已經太遲了。
正在這個時刻,一個真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政治運動即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產生了,它現在是以色列的主要對手,是以色列需要與之妥協的對手。長期以來,以色列拒絕與巴解組織及其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打交道,而寧愿運用鐵腕。起先,以色列在軍事上是成功的。
鐵腕政策的局限性在第一次起義[intifada]中暴露無疑,這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被占領土上的自發起義,始于1987年,持續了6年。起義的主要成果是雙重的。它迫使以色列人和美國與巴解組織對話,這是一個長過程,它導致1993年達成了所謂奧斯陸協議,提出在部分被占領土上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
長遠來看,奧斯陸協議在地緣政治上對世界輿論的沖擊不如起義重要。大衛-歌利亞形象第一次開始翻轉過來。西方世界第一次開始出現對所謂兩國方案的實際支持。第一次開始出現對以色列鐵腕及其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所作所為的嚴肅批評。假如以色列原先嚴肅對待了以所謂“綠線”[Green Line]為基礎的兩國方案--即1948-1949年戰爭結束后的分界線,它或許已經取得了問題的解決。
但以色列總是慢一步。當它能與納塞爾談判的時候,它不肯談。當它能與阿拉法特談判的時候,它不肯談。當阿拉法特去世而軟弱無力的馬哈茂德·阿巴斯繼任的時候,更加好斗的哈馬斯贏得了2006年巴勒斯坦議會選舉。以色列拒絕與哈馬斯對話。
現在,以色列入侵了加沙,試圖消滅哈馬斯。假如它成功,下一個出現將是什么組織?假如—這種概率更高--它沒能消滅哈馬斯,一個兩國方案現在還有可能實現嗎?巴勒斯坦和世界輿論都在轉向一國方案。而這當然是猶太復國主義計劃的終結。
以色列的三要素戰略正在解體。鐵腕不再奏效,正像它對喬治·布什而言在伊拉克沒有奏效一樣。與美國的關系是否將依然牢固?我懷疑這一點。世界輿論是否會繼續同情地看待以色列?看來不會。以色列現在能不能轉向不同的戰略,即作為中東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歐洲前哨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軍事代表進行談判的戰略?對此而言似乎為時已晚,很可能太晚了。從而,預告了一個自殺編年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