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美:應預設的七個先決條件
2008年11月11日 第一財經日報
向松祚
最近外界議論紛紛,都說美國年底前計劃增發國債5500億美元,以便盡快實現給其金融機構注資和購買金融體系不良資產。
前一段時間,以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為代表的美國智庫,呼吁中國繼續增加購買美國國債,承擔參與“救美”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開出的“價碼”是5000億美元。11月5日,有美國朋友告訴我:針對美國即將增發的5500億美元國債,美方試圖讓中國分攤2000億美元,條件是美國不再向人民幣施加升值的壓力。如此種種,都是坊間傳聞,不足為信。然而,面臨史無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機,各國之間少不得有一番激烈的經濟、政治、金融、外交博弈。如何正確分析國際經濟金融貨幣體系的復雜形勢,妥善制訂貨幣金融策略,為中國贏得最大利益,是擺在中國決策者面前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美國的自救策略
先說美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自救策略。本質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務危機。美國憑借它全球儲備貨幣發行國的霸權優勢,相當長時期內可以肆無忌憚地舉借債務。美國的貿易收支逆差、國際收支逆差和財政赤字(克林頓政府期間曾經短暫盈余)已經持續超過40年。多種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國內債務和國際債務之總和,早已超過60萬億美元,是美國一年GDP的4倍多(美國一年GDP大約是14萬億美元)。其中,家庭債務(包括住房按揭貸款)約為15萬億美元,金融機構債務17萬億美元,非金融公司債務22萬億美元,市政債務3.5萬億美元,國債(聯邦政府債務)11萬億美元。外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究竟購買了多少美國債券,很難精確統計。僅國債一項,外國人購買的量大約占四分之一。9月7日被美國政府接管的“兩房”,對外發行債券總量約為5.3萬億美元,別國持有1.7萬億美元。總之,美國巨額負債的相當大部分是其他國家為其融資。
個人和家庭負債就是寅吃卯糧、借債消費或揮霍,沒有錢也要住豪宅,這就是“次級按揭貸款”的來歷。公司負債則表現為高杠桿經營,幾十億、數百億的資本金,可以舉債數千億乃至上萬億。一項資產,通過各種衍生金融工具的連環套,不斷反復被抵押,最后可以形成數額高達資產凈值數十倍乃至百倍的抵押債務,這些債務最終的還本付息竟然都要依賴那最初的一點兒資產。何況資產價格還在不停下跌。
個人可以一時借債,卻無法永遠借債,公司和國家亦如是。次貸危機原因其實簡單至極,就是美國買房人還不起貸款。然而,金融衍生鏈條讓全世界無數金融機構都染上了“次貸病毒”,一損俱損。拿來擔保后面所有債務的那點兒資產(住房)價格直線下降,而且買房人壓根兒無法還貸,整個金融大廈就轟然倒塌了。所有債務人驚慌失措,一窩蜂涌向金融機構要求還債或提取存款,金融體系自然就會崩潰。保爾森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實際需要的資金遠遠超過7000億美元)的本質就是要向那些資不抵債的金融機構注入更多資本金,或者干脆買下金融機構所擁有的不良資產。
而誰來給“保爾森計劃”埋單呢?第一,是美國財政部可以增發債券,讓美聯儲購買,這是最典型的財政赤字融資手段;第二,是美國財政部增發債券,讓外國人和美國公民購買;第三,是美國財政部可以呼吁或鼓勵個人投資者參與“救市”。
依照美國長期信奉的自由市場競爭哲學,原本最應該采取第三種辦法。然而,連世界首富巴菲特都是得到美國財政部許諾大規模救市之后才敢出手,那其他人怎敢去趟華爾街的渾水呢?
第一種辦法就是多發鈔票,由于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全世界人民都要共同承擔未來通貨膨脹的代價。
而第二種辦法,實際上是讓別的國家繼續幫助美國維持“高赤字”、“高債務”、“高杠桿”和“寅吃卯糧”。等到美國從金融危機里面緩過勁兒來,再來采取各種手段增發美元、制造通貨膨脹。到那時,外國人持有的美國債權會大幅貶值。
上述簡要分析可以看出,美國希望外國(尤其是中國)增加購買美國國債、參與所謂“救市”,實際上是轉嫁金融危機損失的最佳辦法,美國人沒有損失或損失最小(采取第一種辦法,美國人也要承受通貨膨脹的痛苦),而購買國債的外國人的最終損失將最大。好比一個肆意揮霍的人,借錢消費過度,導致瀕臨破產,卻繼續向他人借錢來維持奢靡的生活,最終送一堆自制的白條來償還債務。
當然,美國人一直在向全世界宣傳:華爾街金融危機,你們也難辭其咎。言下之意是:誰讓你們要美元做儲備貨幣呢?誰要你們以前不斷借錢給美國呢?你們要不參加“救美”,受到的損失可能更大。美國經濟若是完全垮臺或長期蕭條,全世界都沒有好日子過!是的,必須承認,美國人講的是有些道理的,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怪異和不公平。
然而,事物不可能永遠那樣不合常理地怪異下去。既然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是債務危機,依照事情的本來規律,要挽救金融危機,美國整個國家就需要節衣縮食來償還債務,而不是要求別人不斷借錢給它來繼續維持過度開支。
政府節衣縮食就要削減財政開支和財政赤字,相應地,美國就需要收縮全球軍事支出,不要到處擴張,不要到處搶奪石油資源;公司則要節衣縮食,不要再搞高杠桿經營;家庭和個人則要節衣縮食(須知美國的國民儲蓄幾十年來都是下降趨勢,甚至多年是負數),不能繼續“寅吃卯糧”,不要再憑空購買毫宅,不要亂刷信用卡去全球旅行,反而要熱烈歡迎外國旅游者到美國旅行消費。
不用說,美國自然是不肯那樣做的。既然不肯自降身價,不肯自己節衣縮食,反而還要喊出一百個理由要求別國去參與挽救金融危機,那么,準備增加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和人民(包括中國在內),就要勇敢地提出各種限制條件,來迫使美國人節衣縮食。否則,未來全球的金融泡沫只會越來越大、愈演愈烈,最終將全世界的財富吞噬干凈。其實美國有許多明白人說了許多實話。譬如最近《商業周刊》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政府為了挽救金融危機,一方面大規模向金融機構注資,一方面鼓勵大型金融機構相互合并和大魚吃小魚,結果是美國金融機構越來越大,成為真正的“巨無霸”,它們有政府支持,一旦情形好轉,業務上極有可能重新亂來,金融危機很可能會再度爆發和反復爆發,到那時,要挽救這些巨無霸金融機構(譬如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和花旗銀行,經過此次金融危機的連續并購之后,資產負債都達數萬億美元),就必須全世界一起動手(不救肯定是不行),一起付出更大代價。
中國應該提出的條件
假若美國要求中國增加購買國債,那么,我們可以提出些什么原則和條件呢?
原則就是美國和IMF“拯救”其他危機國家時一貫奉行的基本原則:要求其削減財政開支、政府和人民節衣縮食。條件簡而言之有六項:第一,取消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允許中國購買美國的高科技和高科技公司;第二,對中國金融機構開放美國的金融體系,允許中國所有主要金融企業到美國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各項業務;第三,不要阻撓歐盟取消對華軍售限制;第四,停止對臺灣出售軍事武器;第五,大規模放寬赴美旅游限制,允許中國公民赴美游玩消費;第六,不要再拿國內保護主義和就業壓力為借口,限制中國產品出口美國,壓迫人民幣升值。
假若美國不同意上述六條,那只能說明他們并不是真正需要中國去增加購買其國債,并不真正需要中國參與“救美”。果真如此,中國的選擇就非常簡單:完全按照市場規律,規避美國國債的風險,合理配比中國外匯儲備資產結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對于中國而言,超越上述六個條件之上的前提是,中國應保有足額的外匯現金流動性,用于兌付熱錢大規模流出時的兌換需求,否則,中國外匯儲備如繼續去購買美國“救市”國債,由此導致中國國際兌付資金不足,迫使中國拋出美國國債救急,則中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同樣會大幅貶值,遭遇巨大損失。更糟糕的是,屆時中國就很可能將立刻遭遇外匯資金兌付不足的金融危機。
因此,如果美國非要中國幫助美國救市,一個最重要的絕不可讓步的條件是,美方必須協調IMF,事先承認中國本來就擁有的外匯管理自主權。即一旦中國出現熱錢大規模外流的情況時,中國有權采取果斷措施,限制熱錢流出的速度和數量,美方和IMF不得由此對中國發難。這個最重要的第七個條件如果不能事先答應,中國“救美”很可能會自陷險境。在美國危機時中國英雄救“美”,誰能保證中國一旦出現外匯兌現危機時,美國和IMF不會落井下石呢?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華中理工大學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