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娃”———這個類似俄羅斯少女的美麗名字,現在卻是人們對一類城市邊緣群體的簡稱。卡娃,是對張貼、散發小廣告的未成年人的稱謂。這是一群與農村“留守兒童”相對的群體,他們是城市中的“流動兒童”。城市化進程中的又一問題群體。21世紀初,城市中發小卡片的人還不多。到2004年,做打折機票生意的老板開始多起來,競爭也逐漸激烈。發達城市和地區如北京、上海、福建、成都等地,都出現了大量發小廣告的青少年。“卡娃”的內部形成“同伴群體”,容易發生越軌行為。他們不僅抱團作惡,其團體內部也會出現分裂,像上海的卡娃就分為敵對的“南方派”和“中原派”。5月7號,在上海南京路上發生了一起“卡娃”集體斗毆事件。如果說早先農民進城務工后的“留守兒童”問題主要留給了農村;那么現今“進城卡娃”的問題,則主要留給了城市,至少是城鄉兼而有責。有專家指出,解決流動兒童的教育應視為中國最大的“扶貧工程”。切中肯綮,此其時矣!
詞條卡娃
他們并不如名字那般“卡哇伊”
“卡娃”———這個類似俄羅斯少女的美麗名字,現在卻是人們對一類城市邊緣群體的簡稱。卡娃,是對張貼、散發小廣告的未成年人的稱謂。當年孟嘗君“食客三千”,如今的大都市恐有“卡族三千”。
“卡族”絕大多數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甚至更小,故曰“卡娃”。他們不過是一群平均年齡十四五歲的少年娃娃,每天傍晚下班高峰期,在全市各交通要道路口,都能看到他們在車流中飛快穿梭的身影,一雙雙小手敏捷而精準地將色情卡片插到一輛輛車上。
這些過早走向社會又無人管教的孩子,面對復雜的社會無所適從,為了生存還常常干出些違法的活兒。很多人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抽煙,學會了欺詐,學會了泡發廊、闖賭窩,甚至還形成了派系,成為“問題孩子”,除了有礙社會治安,還極易為社會黑勢力所利用,后果堪憂。
2004年開始聚集
多為機票代理和賣淫廣告
2003年的時候,上海街頭發小廣告卡片的人還不是很多,應該說剛剛興起,因此人們對這些“卡娃”并不十分反感,重要的是那時這些孩子還蠻守規矩,輕易不敢冒犯行人。
2004年,做打折機票生意的老板開始多起來,競爭也開始變得激烈。而在其他地方,“卡娃”卻并不是正經生意的打工者。廈門和內地一些發達地區如重慶,“卡娃”只能淪為黃色交易鏈上的一群被利用者。隨著城市化腳步的加快,06年開始,發達城市和地區如北京、上海、福建、成都等地,都出現了大量發小廣告的青少年。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綜合執法處副處長趙海田說,城管部門其實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整頓,僅2005年,上海市城管部門就收繳了24噸小卡片,涵蓋家教、汽車清洗等各種領域,最多的依然是機票代理小廣告。
“卡娃”引發的社會治安問題最為大眾所關心。上海的“卡娃”尤其混亂,拉幫結派頗有早起上海灘黑社會之勢。之前也有市民反映,南京路附近的馬路上,有許多散發小廣告的人員,到了傍晚,這種情況更加嚴重。2012年5月,南京路附近的打架事件,就有人猜測是兩伙同業人員因“侵占地盤”而導致矛盾。目前警方已初步查明,系兩伙散發小廣告的人員因糾紛矛盾而各自糾集他人而大打出手。一時之間,南京路附近道路上的發小廣告亂象也被推至臺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