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放開了二胎生育,這是三十多年來的一孩化政策的終于調整。中國人總嫌自己國家人多,在發家致富,先富起來的口號下,一直將“少生孩子”看成能快速致富的一條“真理性”的門徑,以致使一孩化政策被看成了“雷打不動”“天經地義”的“宇宙真理”,如若有誰提出反對,違反基本國策是誰也不敢承受起的,多懷了孩子,計生委會想盡辦法搞下來,看遍世界,唯獨只有中國在人口問題做的決不讓人。
解放前,從清末到新中國建立,中國人口在四億五千萬的數量上上下跳動,沒有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舊中國戰爭和災荒不斷,又因中國人的大家庭觀念,并未因為戰爭和災荒而造成人口數量的大減少,基本保證了人口的生與死的數量平衡。
解放后,中國進入了和平建設時期,中國人口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就實現了翻一番,達到了八億人口,至此,中國意識到人口有可能還要加速上漲。新中國人口的增加,除了自由生育外,更重要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壽命已經迅速提高,一生一長,加速了人口數量的快增。不單是中國,二戰后的世界各國,也都基本如此,累積起來之后,中國八億人口的時候,世界人口已經突破了五十億了。
歷史上高度文明化的中國,一直是同時期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其中中醫對中國人口的貢獻功不可沒。到清朝中晚期,人口突破四億,占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直保持到了新中國建國。后來中國人口雖然增加,但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反倒一直在下降,今天世界人口73億,中國人口13億,已經降到了弱六分之一,即是說世界各國人口都在不受人為控制的在增加,而中國是人為控制的在減少。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國,人口總量雖最多,但按照科學的人口分布密度核算,以中國每平方公里130人的人口密度與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比較,是比較低的,大概在世界200個國家中排名到56位左右。中國人之所以感覺人多,一是因為中國東部因地理和氣候的優越集中了七八成以上的人口,二是中國三十多年來城市化的膨脹發展,人口高度向城市集中,而中國農村到今天基本是空心化的了,人的高度集中,使人在直覺上認為中國人口太多了。
教育人們愉快地接受一孩化政策,功效在于認為在致富的過程中,讓人們避免因孩子多而造成的財富分配流失,只要財富只積累而不分配,就能快速富起來。今天看,這是人們的一個錯誤直覺。
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可能有的家庭會因此而使唯一的子女全額繼承父母的財富,但是人不只是家庭人,更是社會人,永遠不會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如果社會的生產資料和勞動財富不能公平而合理的分配,在從公向私轉變的過程中,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三十多年的事實已經證明了,很多家庭并沒有因為一孩化而富起來,社會上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已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貧富分化比較嚴重的一個國家。
很多一孩的家庭,即使父母將一生的積蓄留給孩子,這種財富也并不能停留在孩子的手中不動,而不擇手段追求金錢的官僚和資本家們,會眼睛盯著每個家庭的財富,想盡辦法將家庭財富搶走賺走,比如用房子、教育、醫療、物價、各種名目的稅費等等,這都是伸向每個家庭施行掠奪的黑手。
經過幾十年的搖晃填實,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是一孩化經濟的社會,多一個孩子,都將無法在這個社會里很好的生活,甚至有的連生存都難,就好比原始資本主義時期,資本家給工人的工資,只要能最低保證工人及其子女的生存就夠了一樣。雖然在一孩化經濟社會里,從來不會有人用唯一的生養一孩的標準去規定經濟的一切規則,但是沒人說不等于沒人做,只需看看普通百姓的工資就很明白了。即使普通百姓的工資足夠養活兩三個孩子,但是只一個孩子花費之后的剩余財富,也會被從這個經濟社會的伸出的各個黑手掠去,不會停留積累在這個家庭的手中去讓它實現什么富裕起來。
在已經固化了的一孩化經濟社會里,即使放開生育政策,因為生養的艱難,必然會使很多即使想生的家庭,也不敢生了。多生了孩子,就要為每個孩子的上學、生病、就業、住房等一切所需準備金錢,多一個孩子就多了一份壓力。這就是之前放開單獨夫妻可以生育二胎,而沒有出現生育預期的根本原因。照樣,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預期的成效也肯定不大會在短時期內奏效的。中國社會貧富分化差距巨大,富的少,窮的多,富的剝削窮的,窮的被富的欺。經過三十多年的一孩化經濟定型,今天的很多中國人已經生成了這樣的一個固定思維——如果自己沒有好的經濟條件,決不會生孩子,讓他到這人世間來受苦。設身處地地想一想,為了解脫人世間的一切苦難,不讓別人剝削壓榨,不去當什么都沒有的一個底層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生孩子。
現實和政策教育,在這樣長期教導中國人口多是包袱的中國社會,很多人視生養兒孫是累贅,妨礙了自己人生的幸福和自由,所以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丁克家庭和獨身者,一些特別的獨身者寧可跟狗結婚,與同性結婚,認寵物做兒子,也決不與人結婚生子。
經濟社會的經濟結構、經濟運行、經濟數量,都是需要人來支撐。有多大的經濟體量,就需要相匹配的多少勞動力,如果要保持或者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起碼經濟體量不能減少,所需的勞動力也不能減少才行。如果還想生活的更好,而人總是會老的,隨著歲月的增加,勞動力總要新陳代謝,而一旦新進入的勞動力不足于退出的,這個經濟體量一定失去平衡,這就到了一個老人社會,即勞動的人少了,而被贍養的人增多了,再想維持經濟的平衡,唯一的辦法是增加勞動力,這便是鼓勵生育。
勞動力減少,直接沖擊的是資本家用工成本的增加,因為能找到愿意給他干活的人少了,近年廣東江浙地區經常出現的“用工荒”,已經顯露出計劃生育一孩化政策所造成的勞動人口危機了。資本家支付工人的工資提高了,資本家必然將提高的部分轉嫁到商品價格上去,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提高了,國家只能多印鈔票來對沖,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其中原來積累下來的養老金也不斷貶值,就會出現不能保障或者不足支付越來越多的老人養老了,現在推出延遲退休的理由根源或就在此吧。
計劃生育政策,是計劃經濟下對人口再生產的計劃。中國社會六七十年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即從發展有計劃步驟的一種經濟模式,轉向了一切以市場來決定的經濟模式,即從黨和政府帶領人民干社會主義的經濟模式,轉向了黨和政府甩手不管,讓人們隨便去玩的經濟模式。在市場經濟下,資本家對勞動力的需求自由了,但卻出現了用工荒,不那么自由了,資本家不滿意了,瓶頸即是市場經濟生產是自由的,而人的生產已不自由,不相配套,仍在搞計劃。資本家光有錢沒有人是掙不到利潤的。于是乎,資本家們就必須打破政府對人口再生產的壟斷,必須要將人口的再生產自由交給市場。
市場經濟下的人口發展的必然邏輯就是,人口的再生產也要必須走市場化道路。這就是世界上總人口不斷攀升到今天的73億人口的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結果。
總結一下,中國搞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從總量上雖然減緩了人口增中國社會加速度,但是對造成的傷害卻是巨大的。其中隱患最大的,一是城市過于龐大,而農村凋敝無人,這一惡果必將在未來進一步呈現。二是中國人未富先老,提前進入老人社會,社會活力下降,一旦未來某幾年中同批老人離世,勢必對中國人口造成斷崖式減少,再恢復起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三是傷害了悲痛無望的許多失獨家庭,留下的或父或母,將如何生存于世呢?一個曾經做過計生委工作的失獨母親,不斷懺悔自己的罪惡,認為這是上天的報應。四是軍隊保衛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自古“皇帝不差獨子兵”的底線被一孩化政策徹底突破,相反,這一點連美國都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來宣傳。現在我們的軍人戰士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假如戰爭有一天真的來臨,需要沖上戰場了,獨生子女的戰士們該能有一個什么樣的表現呢?
2015年11月2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