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馬克思的階級分析
人的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續的關鍵是創造生存的條件——生活資料。怎樣創造生存條件?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依靠自己勞動獲得所需生活資料;另一種是不勞動而獲取。這樣,人類便由勞動與不勞動“自然”地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群體:勞動者群體和不勞動者群體。即勞動階級與不勞動階級。
不勞動階級的“獲取物”從哪里來呢?這就用得上剝削兩個字了:剝削勞動階級中部份勞動者創造的勞動成果。于是,按照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人類又進一步地“自然”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群體: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不勞動階級即為剝削階級,勞動階級中被剝削的群體就是被剝削階級。勞動階級中的另一部份沒有受到剝削的就屬于中間階級。
在階級社會中,這種用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劃分階級的階級分析法無疑是正確的是科學的,階級關系非常簡單,階級屬性十分明了。對立的雙方都有各自鮮明的區別于對方的特性即其所有成員的共性。如:剝削階級的每個成員都是剝削他人勞動的剝削者,他們有共同的利益訴求,維護剝削制度;被剝削階級的每個成員都是愛剝削階級剝削的勞動者,他們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反抗剝削制度……
在這種鼎足三分的階級格局中,每個人的階級歸屬都只有一種選擇,不是剝削階級,就是被剝削階級或者是中間階級。不存在有兩種階級歸屬的個體。它比起按勞動與不勞動的二分階級格局更進了一步:突出了不勞動階級的剝削本性,將勞動階級細分為被剝削階級和不被剝削的中間階級。
馬克思認為:“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奴隸社會,建立在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的對立之上;封建社會建產在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對立之上:資本主義社會建立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之上。
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劃分,基于這種剝削和被剝削關系,馬克思用了一個更具體的概念衡量——生產資料。占有生產資料的是資產階級;不占有生產資料的是無產階級。為什么要突出生產資料在階級分析中的作用?因為這種階級分析法明確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的目標——消滅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私制。生產資料是一種可以“繁殖”的資料,它在占有者的投入下不斷增長,是一個投入——增長——再投入——再增長的向前推進式過程,與占有者的財富增長直接相關。生產資料私有制使得占有者擁有“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擁有“支配別人勞動的權力”亦即擁有剝削無產階級的權力,擁有獨占增長財富的權力,從而使剝削者愈來愈富,而使被剝削者愈來愈窮,貧富差距因此不斷擴大,愈來愈大。 因此,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掌握主動權以后,關鍵的一步就是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自己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從根本上鏟除資產階級復辟的土壤。
對于生活資料,馬克思則表現得非常的寬容。因為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性質完全不同,生活資料在占有者的消費中消失,是一個補充——消費——消失——再補充——再消費——再消失的過程。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于實行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每個人都必須通過勞動獲得生活資料的補充,一旦放棄勞動,生活資料的補充立即斷絕。生活資料不能為占有者增殖財富,不能為占有者提供剝削他人勞動的資本。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是:“這種占有并不會留下任何剩余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所以,“我們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占有”。馬克思甚至說:“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奴入他人勞動的權力”,是社會最大的不公,是社會不公之首,也是一切社會不公的源頭。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就是要徹底剝奪資產階級利用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因此,生產資料公有制,這是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一個根本性的標志,是社會主義的命門,是社會主義的根基,是防止兩極分化逐步縮小貧富差距的法寶。不甘心失敗不甘心被消滅的資產階級勢力則時刻夢想著搗毀社會主義的這個命門、根基和法寶,企圖恢復生產資料私有制復辟資本主義。所以,圍繞著生產資料展開的堅持與反對、保護與顛覆的斗爭就成了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階級斗爭的主要內容。
因此,馬克思在生產資料占有形式上亦即剝削與被剝削關系上建立的階級斗爭學說,是科學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二 斯大林非常重視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
秋石客先生認為:“馬克思主義在敘述階級社會和階級斗爭的時候,并沒有徹底和全面化。否定原始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存在階級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原始社會究竟有沒有階級?按照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肯定是沒有的,因為原始社會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當然,按照秋先生的階級分析法,原始社會肯定是有階級的。關鍵是看你的階級分析法是不是科學的。“階級”本來就是一個多義詞。尊卑上下的等級叫階級,官員的品位、等級叫階級,事物發展的階段叫階級,文章的段落叫階級。還有臺階也叫階級。家家戶戶都有,千年萬代永遠都會有。
至于馬克思否定社會主義社會存在階級,卻未見有此說法。人們通常了解到的是共產主義才消滅了階級,共產主義才是無階級社會。
為了說明馬克思否定社會主義存在階級,秋先生引來了兩位“受害者”作證:
“斯大林、劉少奇等 ……深受馬克思主義階級經濟分析方法影響,認為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建立后,階級自然不存在了,他們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有階級是依據馬克思主義,是正常的。”
劉少奇是否“受害”,這里不作討論。但是,斯大林沒有“受害”卻有鐵證。斯大林說:
馬克思說過:任何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這就是說,今天無產者和資本家之間進行著經濟斗爭,明天他們也不得不進行政治斗爭,他們就這樣用雙重性的斗爭來保護自己的階級利益
——斯大林:《階級斗爭》1906年11月,《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259頁
現代社會生活的軸心是階級斗爭。在這個斗爭進程中,每個階級都以自己的思想體系為指南。資產階級自己的思想體系,這就是所謂自由主義。無產階級也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大家知道,這就是社會主義
——斯大林:《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1906年6月—7月,《斯大林全集》第1卷
我們有些同志既然看不見戴上新的假面具的階級敵人,既然不善于揭穿他們的欺騙手腕,就往往安慰自己說,世界上已經沒有富農了,農村中的反蘇維埃分子已經由于消滅富農階級政策的實行而被消滅了,……同志們,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斯大林:《關干農村工作》1933年1月,《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205頁—206頁
只要資本主義包圍存在,就一定會有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武裝干涉的危險,只要這種危險存在,就一定會有復辟的危險即資本主義制度在我國恢復的危險。能不能認為這種矛盾是一個國家完全可以克服的?不,不能。因為靠一個國家的努力,即使這個國家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也不能完全保障自己免除武裝干涉的危險。
——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會議的工作總結》1925年5月,《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99頁—100頁
由上可知,斯大林對于社會主義階段的階級斗爭和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的認識是非常清醒的。究竟是斯大林沒有“受害”還是馬克思根本就沒有“加害”?斯大林的這句“馬克思說過:任何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就此而言,秋先生不但“誣陷”了斯大林,也“誣陷”馬克思了。
三 秋石客先生的“階級分析”理論的要害
要害一
“自人類有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選擇和社會選擇發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這些階級,構成了對抗和非對抗性兩種狀態。”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這句話的表意應為:“自人類有社會以來,人們的自然選擇(世襲)和社會選擇(選拔)發生的從政、從商、從文、務工、務農等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通常認為,這種社會分工的結果,產生的是不同的行業。秋先生將行業定義為階級也是可以的。反正階級是個多義詞。
這種按社會分工的階級分析法,把整個社會劃分成多個階級。接下來,他又在階級下面設立階層。認為:
“一般說來階級的最初表現形式就是階層。譬如,在封建社會后期的少量資本家,他們并不能成為階級,而是作為階層存在。當一定的階層發展成為社會基本力量時才成為階級,在未成為社會基本力量時只能稱之為階層。”
按照這種理論,所謂的階級,在數量上來說,是一個變數,隨著階層成為社會基本力量或是階級喪失社會基本力量而增加或是減少。
這種分析法的最大弊端是愈分析,階級陣容愈復雜,愈分析,弄得人們愈糊涂。特別是要搞階級斗爭,哪個階級和哪個階級對陣,一時半會也無法說得清。
很可能是秋先生也考慮到了這個麻煩事,所以,與此同時,他又用兩分法將整個社會劃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
要害二
秋先生認為馬克思主義分別把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分別當成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統治階是不對的。他認為:
“統治階級不是個復合和虛的概念,而是單一和實實在在的階級,是獨立的階級,是和人類社會產生后一直相伴的階級,是以國家權力為生的階級”。
這樣一來多階級帶來的麻煩事自然是沒有了。兩個階級對陣,旗幟十分鮮明:
“奴隸社會國家主要矛盾不是奴隸與奴隸主,而是統治階級與奴隸主、平民、手工業者等被統治階級的矛盾。”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統治階級國王及官吏與被統治階級地主、農民、手工業者等之間的矛盾。”
“掌握資產階級國家的統治階級,壓迫、剝削其他如資本家、地主、工人、農民等不同的階級。……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話雖然很好說,可是,真要“行”起來就麻煩了。秋先生的這種階級分析法,實際是將整個社會分成為三個層次的階級架構。第一層次是靠權力生存的統治階級,第二層次是資本家、工人、農民、地主等被剝削階級,第三層次是還沒有成為社會基本力量的階層。
現在,我們還是盡量地把問題簡單化。根據秋先生所說的統治階級應該主要是“行使管事職能”,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關系也就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二者之間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堅持管理和反對管理的矛盾?是要嚴格管理和要放松管理的矛盾?而這樣的矛盾,并不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在兩個階級中,都有這兩種不種思想傾向的存在。
所以,將統治集團視為統治階級并以所謂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為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是一種混淆階級界線淡化被剝削階級與剝削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理論。這種理論在現實社會中起的作用,就是淡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面對著無產階級的反抗斗爭,資產階級完全有理由質問無產階級:你們為什么不去抓主要矛盾?難道你們不知道我也是被統治階級?我們都是受統治階級壓迫剝削的患難兄弟(秋石客語:“掌握資產階級國家的統治階級,壓迫、剝削其他如資本家、地主、工人、農民等不同的階級)。
請問秋石客先生,工人要是遇上了資本家降低工資等侵權行為,是找直接面對的資產階級斗,還是去找遙遠的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去斗?
要害三
還是盡量的把問題簡單化。從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說起。秋先生將它們捆綁成了夫妻,都進入了被統治階級。可是,它們的根本利益卻是完全對立的。要它們結成統一戰線進行反抗統治階級的斗爭,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在它們因根本利益發生的對抗中,行使管理職能的統治階級維護一方的利益,就損害了另一方的利益。被損害一方與統治階級進行階級斗爭,受維護一方勢必與統治階級站在一起。
秋先生可能會說,統治階級公平公正的處理這個問題,不就沒事了。不過,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提問:如果統治階級處理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都能做到公平公正,那么,被統治階與統治階級之間就不可能存在矛盾了,你又憑什么認定任何社會的主要矛盾都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如果統治階級是一個不代表任何階級利益的公平公正處理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的階級,那么,它就是一個超階級的組織了,根本就沒資格稱為階級。像奧運會上的裁判和各國代表隊一樣,裁判是裁判,代表隊是代表隊。不能將裁判混為代表隊。
事實上,統治集團是有鮮明的階級代表性的。奴隸社會的統治集團代表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封建統治集團代表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資本主義統治集團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社會主義統治集團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將統治集團代表利益的這個階級稱為統治階級,是沒有錯的。
統治集團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是代表一定階級利益的掌握國家權力的組織,統治階級是被它代表利益的那個階級。
要害四
秋先生認定“統治階級的定義就是靠掌握國家權力為主要生存條件的階級,其主要成份是國家元首和各級官吏。”
此語,用之于統治集團,可以勉強說得過去。如果用之于其成員,就要惹麻煩了。因為其所有成員,包括國家元首和各級官吏的工作,都是一種勞動,大家都是憑自己付出的勞動換取工資為主要生存條件,只有貪官才靠手中掌握的國家權力為生。然而,這是一種犯罪的行為。與國家權力的本身無關,是盜用了國家的權力。
要害五
三級階級架構造成了許多社會成員的階級身份的重復。譬如秋先生劃定的知識階級。其成員很多都進入了秋先生所謂的統治階級,是名副其實的“雙國籍”。而按照秋先生說的“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統治階級專政,用無產階級專政一詞未必準確,而應該是勞動群眾階級專政。因為在公有制條件下,舊的剝削階級已消滅,工人﹑農民﹑士兵﹑一般知識分子和一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勞動者”、“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只能是勞動階級”來分析:工人階級是統治階級;農民階級是統治階級;士兵階級是統治階級; 一般知識份子是統治階級;一般國家機關工作也是統治階級,唯獨特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是統治階級!豈不成一個笑話了。
一句話,秋先生的階級斗爭理論,既沒有劃出一個“獨立的統治階級”,也沒有劃出任何一個“清清白白”的獨立階級。
四 讓步妥協不是階級斗爭
“階級調和的關系。在階級社會中,各階級都應當懂得階級調和的重要性。各階級在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懂得調和。而調和的方式無非是兩種,一種是進攻性的,例如采用暴力鎮壓或反抗;另一種是防御性的,雙方采用不同的非暴力的讓步直到妥協。妥協的結果通常達到共生。暴力的鎮壓和反抗往往導致雙方共同受傷和死亡。”
“其次在對稱性的其他階級,例如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關系,作為兩個階級都存在著如何處理矛盾性關系和共生性非對抗性矛盾性關系問題。處理的好,雙方都受益,否則雙方都受害。其它的對稱性階級如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民等都是如此。對稱性階級同樣要特別重視減少矛盾性關系的一面,增強共生性關系的一面,唯此才能保持對稱性階級之間的和諧,避免雙方受到致命的和非致命的傷害。”
很明顯,無論是從前面的分析還是從這兩段話分析,秋先生是主張階級妥協以達到共生共榮的和諧相處。但是,在王偉光提出階級斗爭話題的以后,秋先生卻以《支持王偉光,直面階級斗爭》為題發表文章,讓大家直面他的階級斗爭理論。我以為,這種做學問的態度是很不可取的。明明是批評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明明是宣揚階級和諧的理論,為何就不愿直話直說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