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無產階級?什么是資產階級?
——我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看法(46)
在西歐的人類歷史上,封建主義導致了勞動同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分離。分離的結果第一,就是勞動者喪失了勞動的客觀條件變成了無產者,無產者的群體就構成了無產階級。因此,無產階級就是喪失了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勞動者階級。第二,勞動的客觀條件分離出來以后,就變成了可交換的商品。在封建社會中高利貸者和商人積累了一定量的貨幣,他們用積累的貨幣購買了勞動的客觀條件。購買勞動的客觀條件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因為勞動的客觀條件除了為生產服務以外,沒有別的用途。要生產就必須有使用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勞動者。喪失了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勞動者即無產者為了生存,需要勞動。這樣一拍即合,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占有者就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了無產者的勞動,并付給工資。這種勞動就是雇傭勞動。從這時開始,高利貸者和商人就用購買來的勞動的客觀條件和無產者的勞動生產產品。高利貸者和商人就把購買來的勞動的客觀條件和勞動者變成了可以賺取利潤的資本,他們也就變成了資本家!資本家的群體就構成了資本家階級或者資產階級。因此,資產階級就是占有勞動的客觀條件并購買無產者的勞動,為了獲得利潤而組織生產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結合在一起的為利潤而生產,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實行這種生產方式的制度、體制就是資本主義制度、體制。實行這種生產方式的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簡單說,就是資本主義!
高利貸者和商人一旦變成資產階級,就要永遠地保留這種新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他們要想保留這種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就要把人類歷史上存在了七千年(恩格斯語)的為了交換多余產品的簡單商品交換,變成為了貨幣的復雜的資本主義的商品交換。從此,資本主義的商品交換或者說商品經濟就成了資產階級獲得利潤或者說獲得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的舞臺、環境!可見,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是資產階級存在的條件,沒有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資產階級就無法生存!自從資本主義在西歐誕生以來,直到今天,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及所需要的商品經濟的環境,從來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是這樣,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的資本主義也是這樣!由此可見,人們說現在的資本主義和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有本質的不同,所以,馬克思的理論即消滅資本主義的理論已經過時了,這是多么的無知啊!
勞動同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分離,是產生資本主義的前提、原因。資本主義一旦站穩腳跟,一方面就要保持勞動同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分離,另一方面就要在一個國家范圍內接著就要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擴大勞動同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分離。因此,勞動同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分離,現在又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這種結果表現為資本的擴大和雇傭勞動的擴大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就是資本生產資本。
在資本生產資本的過程中,資本家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的主人,無產者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奴隸。作為生產主人資產階級毫無疑問地就要永遠保留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占有權,這就是資產階級的主要特征。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確認資產階級的概念的時候,盡管表述的角度說法不同,但是都是從這個主要條件出發的。所以,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就記住這個主要之點就行了:資產階級就是占有勞動的客觀條件,在商品經濟環境中用錢賺錢的階級。無產階級就是喪失了勞動的客觀條件為資產階級進行雇傭勞動的階級。
資產階級按照占有的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多少,劃分為大資產階級、中等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則是喪失了勞動的客觀同條件的階級。因為,在商品經環境中用錢賺錢的活動是資本主義的制度,用錢賺錢的人格化是資本家,所以,判斷資本家的標準就是,不管是誰,不問貨幣的來源,是自己勞動所得、是繼承來的、或者是借來的甚至是非法獲得的,只要他把貨幣用來投資為了賺錢,那么他就是資本家!否則他就不是資本家。今天他用錢來賺錢今天他就是資本的人格化就是資本家,明天他不再用錢來賺錢,那么他就不是資本家!由此可見,資產階級的隊伍是變化的,無產階級的隊伍也是變化的。一般說來,由于競爭的關系,資產階級的隊伍在不斷地縮小,無產階級的隊伍在不斷地擴大。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在經濟危機的時候表現得最明顯!
但是,歷史的事實是,無產階級總是占人口的大多數,想變成資產階級的人數是極少的。正如馬克思說的:“工資的提高在工人身上引起資本家般的發財欲望,但是工人只有犧牲自己的精神和肉體才能滿足這種欲望。”因此,無產階級要想擺脫奴隸的地位,要想像人一樣生活,就要有自己的勞動的客觀條件!無產階級為了獲得勞動的客觀條件,消滅資本主義就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就得永遠地當資產階級的奴隸!
勞動者2014年9月3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