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實現政企分開,這對確定政府與國企的關系非常重要
黨的十八大指出,“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我國國企改革的方向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明確提出: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不再履行出資人職責,政府不直接管理企業的經營事務,國資管理機構不履行公共管理職能。
簡政放權是李克強本任期的重要關鍵詞。上任伊始他就表示要將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以上。在今年兩會閉幕后,3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他告誡與會高官:“希望我們的一些同志,不要貪戀手里那點小小的權力,阻礙政府工作的大目標。那樣做得不償失。”一周之后的3月26日,李克強在沈陽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他再次強調,“政府要當裁判員,不要老想當運動員。”并且加重語氣說,“不要總讓人覺得‘政府的手閑不住’,出現什么都要摸一摸。”
國企企業是政府亂伸手、亂干涉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政企不分的主要受害者
這些年,輿論界一直流傳著“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的說法,這句話看起來很有道理,也可以說是一句廢話。但是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應該歸政府、什么應該歸市場?這個問題一直是諱莫如深,從來沒有人從理論到實踐好好的探討過。事實上,某些人某些勢力一直在操縱這個話題,玩弄雙重標準。如果遇到私企和外企,他們就會笑臉相迎,關懷備至。如果遇到國企,就會惡語相向,不準越雷池一步,必欲搞垮而后快。李總理提出“政府的手不要亂伸”,說得很好很及時。這個問題不光是地方政府有,中央部委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僅僅私企外企是受害者,國企其實是更大的受害者。如果中央部委沒有解決手亂伸的問題,那么地方政府更加沒法解決。中央部委應該率先垂范,首先不要干預市場經濟,不要拉偏架,出臺不公平政策。
政府的手不要伸得太長,首先是不要亂向國企伸手,中央部委應該率先垂范。沒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去干涉私企、外企的經營自主權,沒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去強行要求私企、外企承擔非市場義務,沒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強行要求私企、外企應該把自己的優質資源放開與其他企業共享,沒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強行要求私企、外企必須削減股份,與其他企業搞“混合所有者”。但是一旦發生在國企身上,很多人就覺得很正常。他們覺得不能向私企、外企亂伸手,但是向國企亂伸手,很多人則故意視而不見。在很多人的腦海之中,就從來沒有真正把國企當作企業,沒有真正的尊重國企的經營自主權,而是一直在玩弄雙重標準。個人認為,政府的手不要伸得太長,首先是不要亂向國企伸手,其中,中央部委應該率先垂范。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永遠沒有辦法真正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面這些政府向國企亂伸手的行為應該堅決禁止:
一、強行要求國企承擔非市場義務而不給予補償
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報紙看到,某地深處大山深處,居住沒有幾個人,為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于是花費幾百萬,拉一條電力線路過去,可能其一年用電量不到幾百塊錢,成本永遠也收不回。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郵電、公路、電信等,尤其是最近的高鐵已經成了大家爭搶的對象。大家都想上高鐵線路,但是國務院和地方政府又不拿錢出來,一個勁的叫鐵路總公司投資,這樣下去怎么玩得轉?國企往往為了履行所謂的社會責任,明明知道要虧本,還是愿意去做這些事情。做了之后大家覺得你應該做的,沒人感謝一句。反過來,還有人會質疑說國企的效益低下。真是費力不討好。
個人認為,國企本也是企業,企業的本職就是要追求利潤。各級政府應該時刻牢記市場經濟的底線,尊重國企的經營自主權,不能人為的不惜代價的要求國企承擔非市場義務,不能直接壓制國企虧本投資或者虧本經營。不能殺雞取卵,壓制國企的生機活力,影響國企的長遠發展。要求國企承擔社會責任,最低限度必須要達到保本經營或者保本微利。如果因為政府領導人政治決策導致國企虧損的,政府應該予以同等的經濟補償。我們以前上高鐵,被媒體惡意攻擊,這固然不好。但是現在上了這么多的高鐵,每年八千多億,很多高鐵是在偏僻的西部地區和貧困山區運行,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實現盈利。既然這樣,國務院和地方政府予以直接的財政補貼,或者大幅度的增加政府資本金。現在國務院一毛不拔,什么都要鐵路總公司自己去籌集資金,并且投資規模要不斷擴大,請問這是國企不尊重市場規律還是中央部委不尊重市場規律?
二、某些中央部委拉偏架,給特定群體設置特殊政策,嚴重影響公平合理的市場經濟秩序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這段話的關鍵詞就是“平等”,就是說各種所有制企業,包括國企、外企、民企,大家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在同樣的規則下開始公平競爭。國企所要求的絕對不是特殊化,而是平等。同樣的,私企、外企也不能搞特殊化,也只能在平等的條件下開展公平競爭。我們的政府部門是怎么做的呢?事實上政府部門廣泛的大量的給外企和私企大量優惠政策,已經嚴重損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比如,為了招商引資,大量的給外資企業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請問這些是公平競爭嗎?在考核政府工作的時候,單獨把吸引外資作為一條,而不是把外資、內資一起考核,請問這又是哪門子的規則,這符合市場經濟原則嗎?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出臺的“非公36條”和“新36條”。2005年2月25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這份文件在我看來,嚴重危害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理由很簡單,該文件涉嫌為特定群體制訂特殊政策。黨的報告早就強調了要公平競爭、平等保護,那么也就排除了任何為特定群體制訂特殊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你制訂“非公36條”,那么請問有沒有出臺“公有制35條”呢?這在任何一個真正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都是難以想象的。請問美國、英國、日本政府會出臺“非公38條”“非公39條”等政策嗎?違背市場經濟的不是國企,恰好是某些中央部委!中央部委不停止亂伸手,中國的市場經濟就難以真正建立!
三、所謂政府部門向社會資本開放市場領域,這恰恰是嚴重干預市場經濟秩序的表現
發改委官員:將推動油氣勘查、公用事業、水利、機場向社會資本開放。6月20日訊,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周五表示,下一步將推動油氣勘查、公用事業、水利、機場等領域擴大向社會資本開放。孔涇源今天參加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稱,發改委此前公布的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參與的示范性項目,主要涉及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6個領域。在1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黃民就80個項目表示,有一些項目是“名花有主”,有些項目還沒有,還需要地方政府和相關領域部門去做公開選擇項目業主的工作。“社會資本總量比例只會多不會少,民營資本的比例也會越來越多”。
看了這則報道真是覺得有點搞笑的味道,請問國家發改委,這些市場領域是發改委獨攬的嗎?如果說不是,你有什么權利去開放?難道這些領域一直是政府特殊經營,禁止私企、外企進入嗎?如果說沒有誰禁止,又何談要去開放呢?至于說開放了,而私企不愿意進來,那只能說這是私企追逐更高利潤的表現,或者說私企能力不夠。如果說僅僅因為國企占據優勢的話就要打破,那么請問國企是企業還是政府的下屬機構?發改委有沒有尊重國企平等的經營自主權?國家發改委應該反躬自問,你們有沒有把國企真正的當作企業?你們是在營造公平競爭的競爭環境,還是在拉偏架,開小灶?你們這么赤裸裸的干預市場經濟,是發改委而不是別人才是搞亂市場經濟正常秩序!
四、對于國有商業銀行的正常市場行為,媒體和很多政府部門往往不加以尊重
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企業,企業必須講經濟效益,必須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江澤民同志早就說過,銀行也是企業,如果欠銀行的錢不還,正如拿企業的貨物不給錢一樣。這么多年過去了,真正尊重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主體地位的人還不是很多。因此,政府部門和企業必須把銀行看成是市場主體,不能把銀行當作提款機,不負責任的亂貸款,不負責任的強行要求銀行給其他行業提供所謂的金融支持。
銀行沒有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義務,中小企業貸款難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現在我們很多媒體和專家會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發展高科技,要求提供金融支持;發展環保,需要金融支持;搞保障性住房,需要金融支持;發展小微企業,還是需要金融支持。某些人經常會義憤填膺的說,銀行嫌貧愛富,只熱衷于和大企業合作,卻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問題不去關注,而且這個問題你再怎么做都不夠。個人反問一句:如果這家銀行是你開的,請問你會隨便發放貸款嗎?你難道不會仔細考察,看看這家企業有沒有足夠的還貸能力,有么有適合的抵押物,以及合適的利潤。這是任何一個銀行都必須考慮的問題。難道說你隨便注冊一個空殼公司,就要銀行給你貸款幾十萬、幾百萬,發財了就是你的本事,失敗了虧空給銀行。世界上有這樣的道理?那你還不如去搶銀行得了?!奇怪的是,那些抨擊銀行的人,往往是所謂的自由派人士如吳敬璉、張維迎等,他們難道不知道銀行也是企業,也要遵循市場規律嗎?這不是赤裸裸的人格分裂和雙重標準嗎?
我們有些政府領導人對于銀行的市場主體地位根本不予重視。比如溫州有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導致欠銀行的錢還不上來。按照市場經濟的邏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企業還不了錢,銀行應該催繳,再不還錢,就應該依法破產倒閉嘛。但是有位大人怎么說:“要適當提高銀行不良貸款的容忍度。” 請問這符合市場經濟的邏輯嗎?企業還不了錢,銀行不但不能抽貸,卻還要一個勁的跟企業投錢,那由此導致的風險誰來承擔?世界上這么多市場經濟國家,請問那個政治領導人會說出這種話出來?美國、日本、德國的領導人會要求銀行提高“對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嗎?資本家會理睬你?
五、有些政府部門強行要求國企按照行政思路推進所謂改革、強行要求國企犧牲優質資產、強行限制國企經營范圍、強行要求國企搞拉郎配,這些都從根本上損壞了國企的經營自主權,必須徹底糾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動不動拋出一個什么研究報告,強調要引進什么外資、民資,要把國企的比例降低到10%。然后國家發改委聞風而動,召集國企來推進什么“混合所有制”企業。請問這符合市場經濟原則嗎?請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國家發改委尊重國企的自主經營權嗎?難道你們不懂得,國企也是企業,應該享有起碼的自主經營權嗎?國企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自主發展壯大,自主選擇發展道路。不能任由外界的行政壓力強行要求所謂額改革。試問一下,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能不能對私企、外企發表研究報告,強行要求私企、外企按照你們的思量進行所謂的改革?如果不能,那么請問你們憑什么要求國企按照你們得思路進行所謂的改革?你們把自己當成什么?上帝嗎?!這是赤裸裸的政企不分!這是赤裸裸的干涉企業的經營自主權!這是赤裸裸額非法干預市場經濟!
國家發改委經常施壓國企,要顯示誠意,把優質資產拿出來,降低國企所占份額,甚至強行要求國企退出房地產領域,這些都是嚴重的政企不分、違背市場經濟原則的。國企作為一個企業,應該享有起碼的經營自主權,不能接受法律限制之外的非法干涉。既然私企可以進入房地產,國企當然也有權進入房地產。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主體會自我閹割,國企追求做強做大是合理和必要的,要求國企自我閹割自我限制則是完全錯誤的和非法的。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雙方謀求互利合作,不是單方面的自我犧牲和嚴格,以換取一時的所謂合作,這種合作注定是不能長久的。中央部委應該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亂摸。不要為了手中的那點權,妨礙了政府的大目標和國企的發展壯大。不要對國企這也干涉、那也干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