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大白話,簡單介紹了蘇聯解體前后,國際投機者洗劫其財富的過程。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一、先用三分鐘看看糧食有多么關鍵。
1985年,勤勞善良的蘇聯人碰到了麻煩,他們的石油產量下降了。
之前石油一直是他們出口換匯的主要商品,有了外匯再進口糧食。簡單點說,就是過著”石油換糧食”的日子。而且需要換的糧食越來越多,1970年需要進口1000多萬噸,到了1980年,就需要進口4000多萬噸。當然他們作為黃金生產大國,也會用黃金換糧食,那是不得已的選擇,黃金儲備太重要了。
蘇聯糧食供應緊張是個很奇怪的問題,那么大的國土面積,那么先進的機械化,怎么會讓糧食產量低呢?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很大,工農業產品之間的不等價交換很嚴重,減少了農民應得 的利益,農產品幾次提價所應得到的利益也被工業品的漲價抵銷。這樣農民生產沒有積極性。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蓄謀已久的美國里根總統終于逮著了機會。他指示石油大國沙特開足馬力生產石油,讓油價下跌。當然話說得很漂亮:讓市場力量代替歐佩克組織成為決定石油產量和價格的主導。(這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啊?)
“市場力量”很聽話,終于, 1986年石油價格從35美元跌到了不足10美元一桶。蘇聯人經受了石油產量下降和國際油價下跌的打擊,沒了本錢換糧食,挨餓不可避免,食品配額供應中的腐敗現象在這種背景下也被放大了,老百姓怨聲載道。蘇聯自顧不暇的關口,“東歐劇變”發生了,1989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先后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接下來該輪著蘇聯老大哥了。
按說商品價格有漲有落也很正常,可是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眼鏡的是,石油價格的弱勢竟然一直保持到了1999年!油價的這種表現不僅伴隨著蘇聯解體,而且也伴隨著前蘇聯的財富被洗劫一空的全部過程。這是市場的手在調節物價嗎?鬼才相信。
二、再用三分鐘看看前蘇聯的改革慌不擇路。
再回到1989年的蘇聯,社會危機越來越嚴重,“自由市場經濟”的論調大行其道,蘇聯的宣傳部門也不知干什么吃的。蘇聯國內外的媒體都認為,必須徹底的改革,甚至不惜“休克療法“。
蘇聯對外宣布要進行匯率體制改革,原來的盧布與黃金掛鉤,改革后從原來的“固定匯率制”轉變成“雙重匯率制”,后來又允許盧布和美元自由浮動,按市場價兌換。
還宣布放開外資銀行進入蘇聯的限制,銀行利率也實行市場化。以前的國有銀行服務態度惡劣,銀行利率低,現在好了,有錢就存到外資銀行,服務好、利息高。
還宣布要平分國有企個財產。據說每個公民分到了價值10萬多盧布的國企股份,折合約4萬美元,想想看,天上掉餡餅,手里有了價值4萬美元的股票或債券,真爽啊。
總結一下,上面的改革就是“資本市場自由化,銀行利率市場化,國有經濟私有化”。
在1989年前后的蘇聯,這些改革是無序進行的,沒有頂層設計,沒有先在小范圍試行,一下子全放開了。與其說是急于求成,不如說是慌不擇路。
三、還是用三分鐘看看俄羅斯被洗劫的大致過程。
羊入狼口了,狼不會客氣。
1991年,國際黃金市場突然遭到了做空勢力的猛烈進攻,黃金價格急劇下跌,而且與石油價格很接近,金價的弱勢地位一直持續到2000年以后,真是“巧合”啊。黃金出口是蘇聯經濟茍延殘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市場的力量”讓蘇聯解體了。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被授與“和平獎”,但他卻付不起1991年11月一個和平會議的賓館房費。
接下來,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繼續被洗劫。
做空俄羅斯企業的報道越來越多,沒有選擇,人民手里的股票和債券只能低價賣出。誰來買呢?想想看,人民的錢為了高利息存到了外資銀行,于是外來投機者收購了前蘇聯的國有企業,當然花掉的盧布都是借來的。
人民雖然低價賣出了企業證券,畢竟算“變現“了,手里有了盧布。可是沒想到,盧布不值錢了!通貨膨脹沒法控制,物價飛漲;外匯匯率更慘,最后到了幾萬盧布兌一美元的程度。外來投機者喜笑顏開,我不是借了你幾萬盧布啊,現在好了,我用一美元就還清了。
這就是胡亂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惡果,這怎么可能是“市場之手“自由動作的結果,這是“魔爪”從人民口袋里掠奪!
前蘇聯積攢幾十年的家底被洗劫一空,據估計大約28萬億美元的財富被國際投機者給騙走了,當然要說華爾街是大本營,恐怕他自己也不會喊冤。
四、最后一分鐘,聯系當下中國,靜一靜,想一想。
總是有人覺得我們的糧食生產效率低糧價高還不如進口,總是有人覺得18億畝紅線是資源配置浪費,總是有人覺得我們的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不夠快,總是有人覺得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不夠快,總是有人覺得國企私有化改革的步伐不夠快。。。。。
還是得穩當點,走一步,看一步,慌不得,急不得。
經濟改革,慢了不好,亂了更不好。我們的決策者這幾年的工作做到現在的模樣,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祝福中國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