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文化都是說起來比較大的話題,但事實上他們也隱藏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細節里。諸如婚喪嫁娶的流程,見面握手,擁抱,還是親吻,都蘊含著文化的內容。文化是道德的基礎,道德是文化的具體表現,所以文化的沖突也必然意味著道德之間的沖突?! ?/p>
當這些沖突發生的時候,要以實用作為評判標準——也就是說能夠讓多數人感到舒服的道德觀是對的,與之相反的則是錯的。比如說前段時間大陸游客在香港地鐵吃面的事——這也是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對于這個問題雙方的觀點是:香港人認為大陸人在地鐵里吃面是素質低,因為違反了規定和習慣;而大陸人則認為香港是在拿著洋標準欺壓同胞,而在地鐵里吃面也是自己的習慣。
就這件事而言,我認為在地鐵里吃面確實不對,因為別人聞起來味道很不舒服。在吃面和不可以吃面的沖突中,不可以吃能夠使大多數人舒服,是實用的,因而是對的。如果有人僅僅因為可以吃面是我們的習慣而和別人爭執,那就錯了。當然關于后來孔和尚的言論,我認為那是媒體歪曲,因為孔和尚自己研究的金庸就是一個香港人,所以不可能罵所有香港人?! ?/p>
在地鐵里面吃面確實犯了錯誤,香港人可以批評,也可以處罰。但批評的出發點應該是吃面這種行為造成了很多人不舒服,而不應該僅僅是不可以吃面是他們的文化和道德——而這也恰恰是很多大陸人反感香港人的焦點,不是以實用,而是以自己的道德觀念作為評判標準,覺得什么都比大陸好,高人一等?! ?/p>
文化和道德存在的目的是讓人更加舒服,而不是作為標簽來區別一個民族。他是一種實用的目的,任何道德信條都是這樣,包括讓女人纏腳——盡管今天我們不知道那個變態的始作俑者的初衷,但這一定讓一些人產生過快感?! ?/p>
所以說評判沖突中的文化和道德觀念的時候不能簡單的以其屬于先進民族和落后民族作為標準,諸如科技先進的西方人習慣不吃狗肉,就認為吃狗肉不文明;而伊斯蘭教義里面不允許吃豬肉,印度文化里面不吃牛肉卻沒有志愿者為豬和牛呼吁過。也不能簡單的以保衛自己的文化為借口拒絕一切外來的東西,比如堅持一夫多妻制度,纏腳,甚至割禮。而是應該具體到沖突的內容,去分析哪一方的觀點對人更加有利。更不能以看不慣作為標準來評判人們的習慣和文化,比如說上海人穿睡衣外出的問題,首先這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再者睡衣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概念,所以僅僅因為看不慣去批評上海人穿睡衣外出和前兩者一樣,都是一種偏見。
文化和道德是一個歷史的范疇,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變化。以春節或婚喪嫁娶時放鞭炮為例,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管最初的鞭炮是不是真的趕走了“年”這個怪獸,但它確實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快樂,或者悲傷。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從來不會有人認為放鞭炮是不道德的,因為從前的鞭炮沒有對人們產生不可接受的后果。但時至今日,人們居住得非常集中,很多人隨意放鞭炮就成了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由于鞭炮導致的噪音,空氣污染,以及安全隱患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對于這個,要接受批評,而如果還以這是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傳統為借口去反駁,那也是一種偏見。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