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應大力宣傳社會主義華西村
昨天晚上看《新聞聯播》播出有關華西村的報道。今天早上,突來靈感,想寫文章,但卻搜不到《新聞聯播》播出的華西村的文字資料。記得昨晚的報道是說華西村富裕(不說共富)后,由于土地資源有限,發展工業受限制,轉向發展旅游和建儲備創庫。
我真是納悶,中央電視臺為何不簡單提提華西村在吳仁寶的帶領下共富?華西村是如何共富起來的,盡管主流媒體很少宣傳,但大家從非主流網站或民間流傳,知道華西村是走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道路的結果。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胡耀邦,陳永貴大叔說他是“胡亂幫”,千方百計把大寨這面毛主席和周總理樹立的全國農業學習的旗幟砍掉,要大家學習分田到戶的小崗村,主流媒體也把小崗村人分田到戶單干吹得好上了天,而對像華西村,劉莊等僅有的幾個不分田單干的集體,南街村分田后感到不好,王宏斌辭去在城里國家干部,回村重新把土地收歸集體,帶領大家走毛主席的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根本不報道。
小崗村現在怎樣,國家花了那么多錢物,還派了優秀的共產黨員干部沈浩到那里,結果如何?當年帶頭寫血書按手印的嚴俊昌醒悟了。他說,大包干只是當年迫不得已的做法,并不是想搞私有,而是官僚主義刮浮夸風和共產風把大家搞得沒有飯吃,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所以搞起了“承包”。但想要大發展,還是應該走集體化之路。
他后悔地對媒體說:現在的小崗村,窮的窮,富的富,“要早知這個情況,就是砍我的腦袋,也不搞‘承包’啊!” 。
1979年,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吳仁寶認為,華西村人多地少,工業發達,集體家底厚,分田到戶不適合華西的實際。他提出了一個調整產業結構的方案:全村500多畝糧田由30名種田能手集體承包,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上去。這一做法得到了群眾的支持,為華西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5年的8月19日,吳仁寶帶著村里的100多名農民兄弟,來到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莊嚴宣誓:“蒼天在上、大地作證,我華西村100多名農民代表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決心苦戰3年,目標1億……”1988年華西村實現了“億元村”的既定目標。
20世紀90年代,全國掀起了鄉鎮企業改制的浪潮,許多地方都在搞企業轉制,實際是把集體所有制轉變為私人所有制。吳仁寶提出,華西村要搞“一村兩制”,村民既可以搞集體,也可以從事個體,但干部不得搞“一家兩制”,更不允許搞“一人兩制”。這使華西村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
華西改革開放30年,成就斐然: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華西的銷售是108.93萬元、交稅是28.18萬元、可用資金是55.3萬元。30年后的2008年,華西的銷售要超500億元、交稅超11億元、可用資金超35億元。前后對比,分別增長45901倍、3903倍、6329倍。30年來,華西累計實現產值1873.13億元,純收入129.62億元,上交稅金44.80億元。其中,1999—2008年為1745.55億元,這比1979—1988年的10年增長了700.39倍。
華西村與小崗村明顯對比,充分證明在農村,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才能共富和諧。像南街村,劉莊,大寨等走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農村,都比國家化大量錢物去扶植而又扶不起來的小崗村強,可官方媒體卻很少報道這些集體經濟,倒是許多非主流網站報道,研究,總結他們的實踐和經驗。
華西村為何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使大家共富,關鍵是有吳仁寶這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帶頭人。吳仁寶是一個人有信仰人。他說:“我就信仰共產黨,信仰馬克思主義。我一直沒有動搖信仰。”他認為“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他還有共產黨人的幸福觀:“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他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始終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他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群眾服務。他從自己的工作中得出結論:“我是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不聽群眾的話。我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我的話”。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比許多領導和專家深刻真誠多了,而且能用生動形象,人人易懂的通俗語言說給群眾。吳仁寶說:“什么叫社會主義?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有窮有富也不是社會主義。一句話,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100個人里面有98個人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吳仁寶干社會主義,不按書上的教條,不惟上是從,而是堅持毛主席的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1954年,他成了國家干部,1957年國家干部精簡,他主動回到村里,擔任高級社第一任黨支部書記。60年代,他成了‘小走資派’,被拉上臺批斗,還‘靠邊站’5個月之久。70年代,有人告狀到中紀委,說華西大隊是“假典型”,后來調查結果,否定了“假典型”。后來他當了江陰縣委書記,1982年離開書記崗位,回華西村任黨支部書記。他總結自己的人生,說:“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任何時候都挫傷不了我為人民服務的積極性。”
我希望我們的政府官員,應該去尋找或者發現吳仁寶,王宏斌,史來賀這樣組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帶頭人,幫助和扶植發展地方集體經濟。我希望我們的官方媒體,應該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尋找發現宣傳農村的集體經濟,使我們有更多的華西村。(2011年12月20日16:15初稿,21:40修改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