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孔慶東的《青樓文化》竟是一部的剽竊之作 萊卡 于 2011-11-12 2:50:34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
本網友于是就去凱迪論壇看了萊卡先生的原文。
這篇文章首發時間是“2011-11-12 2:50:34”,夜里兩點五十,屬于自然向前250dog“半夜”里的“后半夜”。到今天為止,萊卡先生只貼出了五個證據。按照作者萊卡先生的說法,“所有證據將陸續貼出”,也就是還沒有貼完。
本網友注意到以下兩點:
1)萊卡確實列舉了不少證據來證明“在《青樓文化》中,孔慶東至少剽竊了如下幾部著作:
1.陶慕寧先生于1993年在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
2.劉達臨先生于1993年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性文化》。
3.武舟先生于1990年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妓女生活史》。
4.王書奴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生活數典出版的《中國娼妓史》”
2)萊卡先生揭露“剽竊”的時候,使用的是“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1995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化》”。
在討論正題之前,先要說一個不那么重要的話題。
后面我們會看到,《青樓文化》這本書完成于1994年秋,出版于1995年,而孔先生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是1996年。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人出來指控說:孔先生獲得博士學位或者后來獲得講師、副教授乃至教授這些學術職稱,是借助了這本書的出版。因此,《青樓文化》這本書并不是“學術著作”,也從來沒有作為“學術著作”被孔先生使用過,無論是娼妓史研究者還是性文化研究者都不會爸它當作學術著作。因此,《青樓文化》這本書無論是否存在“剽竊”,都不是一個“學術問題”。考慮到孔先生在寫成這本書的時候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所謂“孔教授剽竊”的帽子,顯然是不成立的。
以上屬于“閑話”,下面進入正題。
萊卡先生列舉的這四本書,可以說應該屬于比較“冷門”的著作。即使是人文學術界的學者,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娼妓史或性文化的,通常也就未必能知道,更不可能僅僅閱讀其他的書就發現抄襲。萊卡先生居然能就從孔慶東1995年在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里找到從這四部著作里“剽竊”的內容,這實在是令人驚奇的事。難道萊卡先生是專門研究“娼妓史”和“性文化”的專家?而且,萊卡先生為什么宣稱“孔慶東至少剽竊了如下幾部著作”呢?“至少”的意思,就是說肯定還剽竊了其他著作,萊卡先生為什么只列出這四部呢?
從寫作細節來看,萊卡先生這篇文章看起來是相當專業的,不但列舉了證據,而且為了使得證據醒目,還做了字體上的處理。萊卡先生說:
“另,萊卡還要對下面將要發出來的證據做一點說明。
1.為了便于大家閱讀,孔慶東的原文我用文本格式貼出。
2.在文本格式中的藍色粗體字部分是我另外加入的說明。
3.凡屬抄襲的內容,我都用紅色字體標出。
4.被抄襲的著作,我將以圖片的形式發出,在被抄襲的文字下面標以紅線。
5.本帖所有涉及到的書籍的掃描電子書都可以在新浪愛問共享中下載。
最后,請轉發此帖的朋友在轉帖時請注明“凱迪貓眼萊卡首發”,謝謝!”
讓我們來看萊卡先生給出的第一個證據。第一個證據通常應該是作者認為最有力的。然而,這個證據恰恰可以證明:萊卡先生雖然寫作格式很專業,但這篇文章其實是“急就章”,寫的時候頗有“如獲至寶”的心情,因此并沒有進行比較冷靜地思索。
這個證據是這樣的:
“《晉書》上記載一個叫麴允的人說:允,金城人也,與游氏世為豪族。西川為之語曰:“麴與游,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
請大家注意上面的這兩段。第二段的“允,金城人也……北望青樓”這段話是出自《晉書·麴允傳》。翻譯過來應該是“麴允,是金城人,和游氏都是世代豪族。西川為此有歌曰……”。所以,這第二段話絕不是如孔慶東所說的“一個叫麴允的人說”。顯然,這是孔慶東在抄襲陶慕寧先生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時望文生義而致。可以肯定的說,孔慶東在抄襲這段文字時,他根本沒有讀懂。”
看起來確實是“鐵證”:抄了卻沒讀懂。然而,“麴與游,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即便沒有學過這篇古文的普通人也看得出來,這句話是說“麴允,是金城人。。。”,絕對以為是“一個叫麴允的人說”,難道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孔慶東如此弱智(孔慶東1996年博士畢業)?
大家再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晉書》上記載一個叫麴允的人說”其實是“《晉書》在記載一個叫麴允的人的時候說”,再明確一點就是“《晉書》里關于麴允的記載里說”,并不是指《晉書》里記載了“麴允”的話。原書的這句話確實有歧義,但是看了引號里的文字,如果不戴偏見,沒有“如獲至寶”,應該會知道這只是有點歧義而已,而且是可以根據上下文就避免產生的,并不會導致誤解。
很顯然,這說明萊卡先生看到這個“鐵證”的時候實在是“如獲至寶”,并沒有冷靜地去想一想。
在另一個證據里,萊卡先生指出了原書存在的很多引文錯誤,然后說:“上面如此之多的引文錯誤,恐怕絕不能用筆誤或是印刷錯誤來解釋吧?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其原因應有三點:其一,孔教授不認識繁體字;其二,在間接引用(或是抄襲)的時候以訛傳訛,原作者寫錯了,孔慶東也照抄不誤,就類似上面的“‘聽妓’詩”;其三,北大醉俠在寫這段的時候剛喝完2斤二鍋頭。”
這確實比較奇怪。不過,大家如果看了孔先生這本書的序和后記(http://www.bookbao.com/view/200912/01/id_XNjI4MDU=.html)之后,就不會奇怪了。
序:
“。。。
關于青樓與歷史,本書采用品評的方法,從幾個比較零散但又能夠相互耦合的角度,對青樓文化進行評點和追思,力圖穿越深邈的時空隧道,將破碎的青樓文化殘片重新拼接,復原出青樓文化的歷史意義。具體言之,青樓的存在和發展是否具有悲劇性?如果有,這是一種什么悲劇?青樓的悲劇是否具有崇高性?除了兒女柔情,青樓有沒有英雄俠骨?青樓的歷史發展脈絡說明了什么?青樓走向沒落以至成為一種歷史陳跡,是不是文明發展的一種必然?青樓的千秋功罪,如何評說?青樓還會再崛起么?這樣,就完成了對青樓文化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的一個考察過程,既入山中,又處局外,雖無輕車肥馬,但險峰漸成熟路,本書的初衷也就達到了。
作為一本追求雅俗共賞的非學術性讀物,當然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那些考證、摘引、勘誤、補遺、糾謬等等令人生厭的內容,盡量直接切入對象。但這種套路本身也是一 “險”。因為本書的對象實在并非“一壺濁酒喜相逢”就能抵掌而談、放膽而論,它實在是一門地地道道的“學問”。要做到兼具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通俗明了,且具有較高晶位,實在不能不有捉襟見肘之憂。故此,本書采用一種“混合”文體,將材料與見解雜糅一處,集描述、分析、評論、調侃于一爐,在保持嚴肅關懷的前提下,注意深入淺出的可讀性。這需要付出的代價是,許多問題可能無法進行縱深開掘,甚至只如蜻蜓點水,一掠而過。材料使用也可能詳略失衡,趣味性的標準也許會淘汰掉更有價值的力證。由于對材料的加工欠細,出現前后齟齬或疊床架尾;之病也未可知。個人見解與朱加注明的他人見解泥沙俱下,其中難免存在誤讀和曲解,更不論于庸之見與荒謬之說了。這些都需要先請讀者和本書所借鑒的著作的作者予以包涵。好在這只是一本非專業性讀物,不存在留名傳世以及爭奪觀點發明權等麻煩。倘若有益于讀者?—二,縱蒙人云亦云,或信口升河之誚,又何足道哉!
。。。”
后記:
“。。。
作為一本非學術性的“科普”讀物,基本上還可以交差。無論從知識的介紹上還是涉及的問題上,自以為點與面的結合處理得還算妥切。但是總覺挖掘尚淺,平面羅列有余而縱深開拓不足。材料準備也很不充分,使這支筆難以做到游刃有余。這些都是由于未曾對青樓文化進行過長期細致的專門研究而導致的必然結果,于是也就決定了本書只能是“急就章”。
寫作過程中,有意貫穿了一條文化批判意識的副線,想借對古代青樓文化的敘述鞭撻今日之世風墮落、道德淪喪的現象。心中也知此舉無用,但仍壓不住一吐為快之念,故而有時難免言過其實,未曾考慮投鼠忌器,也就不惜殃及池魚。
擱筆之后,才意識到,自己對青樓文化的了解甚為膚淺。許多與青樓文化關系密切的問題,由于信心不足,本書都回避了。例如男妓問題,就是其一。中國的男妓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就有“分桃之愛”,“龍陽之好”,后世更有“斷袖之癖”,狎孌之風。而中國的男妓與西方的同性戀是有很大不同的。清朝的青樓中,專門設有“相公窖子”,就是男妓院。一般的男妓接待的客人也是男性,另外還有一些男妓充當豪門女性的面首,例如唐朝的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后、上官婉兒,都廣置面首,不亞于男性君王的三宮六院。漢代的趙飛燕則每天要弄來十多名男子通奸,無怪后人有“臟唐爛漢”之說。
性病問題也是與青樓文化有關的。有文章說現代的性病是明清之際由外國人首先傳人中國的青樓的。這是一個科學性很強的問題,雖然在今天仍很重要,但既然談不好,也就不如不談。
生育問題、房中術問題、太監問題,都與青樓文化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由于有與上述同樣的原因,只好置之不論。
因此,只能說,本書僅僅是了解青樓文化的開始。讀者欲作深一步探索,可去選讀較為專門的著作,例如本書的參考書目所列的即可。
。。。
1994年秋于北大四院醉嬰齋”
《序》以“將材料與見解雜糅一處,集描述、分析、評論、調侃于一爐”直接承認了“剽竊”,《后記》則再次強調“本書僅僅是了解青樓文化的開始。讀者欲作深一步探索,可去選讀較為專門的著作,例如本書的參考書目所列的即可”。
不過,雖然《后記》提到了“參考書目”,但是1995年在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青樓文化》其實并沒有給出“參考書目”。這當然并不奇怪:那時候的出版界并沒有如今這樣“尊重知識產權”,更何況這本書本來就不屬于學術作品呢?“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介紹“青樓文化”的書,怎么可能屬于“學術著作”呢?當然,這并不妨礙十三年之后“尊重知識產權”的人們拿出來說事。
但是,這就又回到前面了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萊卡先生列舉的那四部著作,可以說都是很“冷門”的。即使是人文學術界的學者,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娼妓史或性文化的,也未必就能知道。而萊卡先生居然能就從孔慶東1995年在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里準確地找到從這四部著作里“剽竊”的內容,這實在是令人驚奇的事。難道萊卡先生是專門研究“娼妓史”和“性文化”的專家?而且,萊卡先生為什么宣稱“孔慶東至少剽竊了如下幾部著作”呢?“至少”的意思,就是說肯定還剽竊了其他著作,萊卡先生為什么只列出這四部呢?
大家看看2008年10月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化》新版,就可以知道答案了。“書包網”有這本書的全本:《青樓文化(全文閱讀)》。
與1995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不同,在這本書的最后列出了“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1.劉達臨 《中國古代性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2.東郭先生(劉師古) 《妓家風月》,北岳文藝出版社 1990年版。
3.陶慕寧 《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東方出版社 1993年版。
4.靄理士原著 潘光旦譯注 《性心理學》,三聯書店 1987年版。
5.[奧]弗洛伊德 《愛情心理學》, 作家出版社 1986年版。
6.武舟 《中國妓女生活史》,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0年版。
7.蕾伊?唐娜希爾 《人類情愛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8.葉一青等《中國歷代名妓大觀》,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3年版。
9.陳東原 《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書店 1983年版。
10.劉引等 《歷代名妓詩詞曲三百首 》,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因此,根據孔慶東先生自己在《青樓文化》2008年版里的供述,他在《青樓文化》一書里“剽竊”了上述十本著作,并在《后記》里建議讀者“欲作深一步探索,可去選讀”這些被他剽竊的專著。
這樣看來,萊卡先生發現“孔慶東至少剽竊了如下幾部著作”卻只列出了四部,其原因或許能夠這樣推測:
1)萊卡先生從孔慶東的2008年新版《青樓文化》列出的參考書目里“忽然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1995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化》竟然是一部東拼西湊的剽竊之作”;
2)萊卡先生經過搜索,發現上述十部書里“可以在新浪愛問共享中下載”的只有他列出的那四部。
但是,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問題:萊卡先生列出的四本書,只有三本是孔先生供述的那十本里的,“王書奴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生活數典出版的《中國娼妓史》”這本書不在那十本書里。這樣看來,似乎孔慶東抄襲這件事情是萊卡先生自己發現的,并不是看到了孔先生的自供狀。
然而,大家如果去看萊卡先生在凱迪上的那個帖子《[原創]孔慶東的《青樓文化》竟是一部的剽竊之作 萊卡 于 2011-11-12 2:50:34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就會發現兩點疑問:
1)作者上傳證據的速度相當慢,到現在也只展示了五個證據;
2)到現在為止,萊卡先生提供的剽竊證據,只涉及到他列出的頭兩本書,先展示了“陶慕寧先生于1993年在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的證據,然后展示了“劉達臨先生于1993年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性文化》”的證據;
3)孔慶東剽竊“武舟先生于1990年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妓女生活史》”和“王書奴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生活數典出版的《中國娼妓史》”的證據,萊卡先生至今還沒有提供。
如果我們假定孔慶東抄襲這件事情是萊卡先生自己發現的,那么上述這兩點就都是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第一點。
既然抄襲是萊卡先生自己發現的,那么他應該是在閱讀孔慶東的書的時候察覺到某些內容與自己看過的某本書的某些章節的內容相似。然后,他再去翻找那本書的章節,結果發現確實如此。這樣,萊卡先生就應該是對這些書的內容很熟悉,那么,他要掃描然后上傳證據,怎么會如此慢呢?就算他沒有掃描儀,需要去借,那也可以事先把需要掃描的幾本書都準備好,一次搞定,頂多也就需要一上午的時間。為什么要這樣隔一天來一次,而且只掃上來某一本書的一頁或幾頁呢?
但是,如果我們假定萊卡先生是看到了孔慶東給出的參考書目之后才知道孔慶東抄襲的,那么上面這兩點疑問就迎刃而解了:由于事先既不知道孔慶東“剽竊”的是哪些書,也不知道孔慶東具體“剽竊”了那些書的哪些章節,只知道孔慶東一定“剽竊”了,萊卡先生就只能先在某一本書里尋找和組織材料,找到一點就放上來一點,找到一頁就放上來一頁。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為了能夠抓住熱點,及時拿出“成果”來,萊卡先生只能先在比較容易找到證據的書里找。“陶慕寧先生于1993年在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只有221頁,相對而言容易找一些。“劉達臨先生于1993年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性文化》”就厚得多了,不過幸好“小說網”有網頁版(http://www.xiaoshuo.com/readindex/index_00114162.html),可以拷貝下來再一頁頁地搜索關鍵詞。雖然一頁頁地搜索也比較麻煩,但是總比422頁又只有PDF版的“武舟先生于1990年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妓女生活史》”容易得多了。
有網友可能要問:萊卡先生說孔慶東抄襲“王書奴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生活數典出版的《中國娼妓史》”這本書,這可是參考書目里沒有的,他是如何知道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既然孔先生承認“剽竊”了《中國妓女生活史》,又自稱談的是“青樓與歷史”,萊卡先生當然可以合理地推測孔先生同時也“剽竊”了這方面的早期專著《中國娼妓史》。
不過,王書奴先生1934年在“上海生活數典”出版的這本《中國娼妓史》不但是繁體字,而且還是從右往左的古書式的橫排方式,要想從中搜到抄襲的證據,那可是比武舟先生那本麻煩得多呢。萊卡先生需要本網友支招么?
本網友沒有核對這兩本書,但是認為:孔先生雖然“剽竊”了很多書,卻并沒有“剽竊”王先生這本書。本網友作出這個判斷,有兩個依據。
第一個依據是兩本書的主旨。王先生的這本書,是真正在研究“娼妓史”,而孔先生的書則是在談與娼妓相關的“文化”和“生活”。談“文化”和“生活”的孔先生“剽竊”武舟先生的《中國妓女生活史》是必然的,卻沒有必要去“剽竊”王先生真正研究“娼妓史”的書。
本網友作出上述判斷的另一個依據是內容。孔先生在《后記》里特別提到自己“由于信心不足”而回避了“男妓問題”、“性病問題”等“與青樓文化關系密切的問題”。然而,在王先生這本書里,恰恰專門討論了男妓問題和性病問題。王先生不但詳細介紹和討論了“古代之男色”、“魏晉南北朝時代之男色”、“明代之男色”、“清代之男色”,還在第五部分專門用一節探討“花柳病起源之時與地”,得出“綜合以上各家學說,楊梅瘡于十五世紀始,發現于吾國醫書中。其流行蓋始自弘治末年(1488—1505)至正德年間(1506—1511)而始盛”的結論。如果孔先生抄了王先生的這本書,那么他順便談談男妓問題和性病問題,其實是很容易的。
綜上所述,本網友認為,就目前的信息而言,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萊卡先生是看到了孔先生2008年《青樓文化》新版列出的參考書目才“忽然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1995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青樓文化》竟然是一部東拼西湊的剽竊之作”;
2)萊卡先生只列出了四本書,其中三本是孔先生的參考書目里有的,另一本《中國娼妓史》是萊卡先生自己給出的;
3)萊卡先生并未檢查孔先生是否真的“剽竊”了王書奴先生的《中國娼妓史》,列出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讀者顯示:“剽竊”是萊卡先生自己發現的,并不是看到孔先生給出的參考書目才知道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