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資派”在華西村問題上的思維梗塞(5)
有“天下第一村”美譽的華西村隆重舉行建村50周年紀念大會,報道的標題《華西村人均資產過百萬 家家住別墅開轎車》不但讓所有的勞動者羨慕讓所有的農民心動,也叫一些“愛資派”人士很坐不住了,于是想方設法來消除這種影響。可是因為他們唯利是圖,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思想指導,所有在討論華西村問題時常常不可避免地就出現了思維梗塞的現象。這種現象,在關于《如果華西村當年走了小崗路》的討論中表現得很明顯,有些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必要說說個人的看法——
這種思維梗塞還表現在他們不顧事實的想當然上。例如有個沒有衣服穿的[122.86.73]網友問: 大愚:如果華西只準讓它共在一塊土地上搞農業,不準搞其它,華西會什么樣?(2011-10-10 13:15:22)
不知道新中國什么時候規定過農村“只準讓它共在一塊土地上搞農業,不準搞其它”。還是先看看華西村的起步歷史吧——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分為華西村、前進村、向陽村、立新村4個大隊。吳仁寶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華西大隊建隊時,人口僅為667人,集體資產2.5萬元,外債1.5萬元,人均年收入不足54元。
1963年,華西大隊陸續上馬機械排灌站項目和廢紡站,并被評為江陰縣農業生產先進單位。
1964年,《華西15年遠景規劃》落實并同步實施。
1965年,吳仁寶開拓性地提出"建設華西新村"。
1969年,五金加工廠創辦并建成,成為華西工業發展史上一個嶄新的里程碑。
在這個問題上,[韓建文]網友有個跟帖說得比較明白——
曾經長期從事新中國經濟工作,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的原中顧委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袁寶華,在一次談話中講過這么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早在“文革”時期,蘇南的社隊企業一開始露頭,中央研究室就有個調查報告,介紹的是江陰華西村。毛主席看了這個報告以后有個批示,說這是農村光明燦爛的希望。
我1973年當生產大隊會計時,村里就辦起了工廠,當時在沿海地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社隊企業如雨后春筍。我們村原先收入主要靠水果,辦起工廠第二年,工業收入就超過了水果收入,社員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記得華國鋒當總理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到過當時社隊企業產值已經占到農村總產值的百分之六七十。是分田到戶打斷了中國農村現代化、城市化的進程。少數社隊頂住了上面的壓力,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并得到部分中央領導人的支持,這才有了八十年代后期鄉鎮企業(原來的社隊企業)蓬勃發展的局面。總設計師曾坦率地承認沒有預料到鄉鎮企業的發展。有人把鄉鎮企業的發展算到改開的賬上,這不是有意歪曲,就是不明歷史真相。
如果還需要的話,可以看看現在被戲為的“色情之都”東莞黨史網上60周年國慶紀念的研究文章《東莞社隊企業的發展及其歷史作用》的一段話——
早在建國初期,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盡快恢復經濟,開展多種多樣的生產,1956年6月中共東莞縣委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在增產糧食為主的同時,也搞好經濟作物和副業生產,并要求加入農業社的社員,在搞好社內生產的同時,社內應留出一定的時間給社員搞好原有的家庭副業。當時,東莞縣農業和手工業都基本實現了合作化。農業合作社建起一些副業小廠,僅1956年投入副業生產的勞動力最高就達12萬人。同年底,手工業組織起142個社,參加人數6283人,占手工業總人數的76.7%。這一時期在農村手工業合作社基礎上農村副業的發展和副業小廠的開辦,成為東莞地區社辦工業的最初來源。
社隊企業的大規模出現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之初。當時的社隊企業主要是靠無償抽調生產隊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興辦起來的。1958年8月31日至9月2日,東莞縣召開工業三級干部擴大會議,貫徹黨中央關于發展社隊企業指示,并把這項工作納入了日程,要求工農業并舉,在全縣大搞滾珠軸承,開展農具改革運動;大搞鄉辦社辦工業。9月20日又廢除了大鄉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建制。為加強管理,規定公社黨委的一名副書記兼管社隊企業。同期出現“共產風”,東莞和全國各地一樣大搞“一平二調”,農村合作化時期建立的工副業小廠(場)全被無償劃歸公社所有。
1958年11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作出《關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指出:“人民公社必須大辦工業”。從此,公社工業被列為相對獨立的產業,不再是附屬于農業的副業。圍繞這一方針,東莞縣委在抓緊發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同時,號召社隊興辦集體經濟工業企業。于是各地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建起了一批農具廠、修配廠、石灰廠、土化肥廠、土農藥廠及其他各類“小土群”工廠。1958年底,全縣已有178家社辦工廠。在1959年至1960年兩年多的時間內,依靠國營工廠力量的支援,貫徹了“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使用)的原則,全縣公社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其中,1959年全縣社辦工廠有181家,1960年達到192家,在數目上均超過國營工廠和公私合營工廠的總和。此時,社隊企業不僅經營的種類多,且已達到一定規模。1961年4月,全縣范圍內基本形成了社隊企業的“四網”(即農械農具制造修理網,土化肥農藥生產網,糧食副食農副產品加工網,磚瓦石灰建筑材料生產網),這要比1970年8月國務院在北方地區農業會議上提出的要建立縣、社、隊三級農機修理網整整早了9個年頭。
如果不出現后面的波折,東莞不說一定會成為一個大的華西村,至少也不會背上“色情之都”的包袱。
長期以來,有些文化人說歷史的研究歷史問題的有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就是隨風倒舵。像這個“人民公社必須大辦工業”的問題,打到劉少奇的時候就說劉少奇反對農民辦工業,要求一切要退夠;粉碎四人幫的時候又說四人幫破壞農民多種經營,要割資本主義尾巴;為攻擊毛澤東時代了,則可以完全不顧事實地說什么“只準讓它共在一塊土地上搞農業,不準搞其它”。就是像吳仁寶這樣的漢子,有時候也不得不圓滑一點。
大于認為種風氣很不好很不好,中國什么時候能夠真正實事求是地評價一些歷史的人和事了,中國的很多事情就會比較好辦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