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之一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主席洞察國際、國內政治風云,為捍衛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政權永不變色,以大無畏的革命氣魄,73歲高齡毅然發動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這是一場震驚中外、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最廣泛、最民主,有億萬群眾參加的政治大革命。它蕩滌了幾千年舊社會沉積的污泥濁水,工農群眾揚眉吐氣。
但是,隨著1976年9月毛澤東主席的去世,這場文化大革命也夭折了。為什么?歷史學家有諸多的評論,但都帶著‘一切都錯了’的框子,讓人莫明其妙。‘文革’的錯與對不是靠一紙文件就可以定論的。它有必然的內在因素與客觀規律。離‘文革’逝去34年的今天,‘文革精神’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依然對毛澤東主席的歷史豐碑深懷敬意與思念。冷靜的總結‘文革’經驗和歷史教訓,將是留給后世的寶貴政治遺產。反思‘文革’夭折的諸多因素,我認為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一,毛澤東主席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指導理論沒有錯。1966年8月發布的文革‘16條’規定的“依靠群眾、相信群眾,開展‘四大’民主”,正是確立人民政權,人民當家的主體精神。其中‘整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當權派’在運動中出現偏差。從中央到地方,省、地(市)縣、公社,甚至一個小小的企業單位都劃了‘一小撮’。從全國而論是擴大了的‘一小撮’,實際上變成‘一大片’。
將一批為創建共和國立有功勛的領導干部推向‘反革命’陣營,不但誤傷了感情,也一定程度混淆了敵我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打擊面寬了。非但介決不了極少數反社會主義的頑固分了的消極因素,反而掩蓋其錯誤。
毛澤東主席晚年在總結‘文革’時曾說:“我一生干了二件事,一是與蔣介石斗了那么幾十年,把他趕到那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打進北京,總算進了紫禁城。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動蕩中交。搞不好,后代怎么辦?就得腥風血雨了。你們怎么辦?只有天曉得。”毛澤東主席生前就預見到‘文革’結局將是‘腥風血雨’了。
二,縱觀‘文革’十年風風雨雨,導之‘文革’由盛而衰的歷史步履,可得出結論是‘文革’左-派的兩次分裂是‘文革’夭折的主要原因。一是1970年的盧山會議,林彪、陳伯達為權欲所困,要當國家主席,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批駁,一代名將最終走向叛黨、叛國的不-歸路。
二是1976年10月毛澤東主席去世不到一個月,為爭奪中央權力,華國鋒與江青、王洪文等又一次互相殘殺,徹底斷送了毛澤東主席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偉大事業。
這兩次‘文革’左派分裂也突顯了‘私欲’澎漲重蹈歷史上李自成、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覆轍。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殺北王韋昌威而內亂,導之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
三,全國各省、地(市)、縣革委會新興力量雖經十年‘文革’的洗禮,但‘權欲’也困擾著他們,兩派之爭、內部互不服氣、新老干部擰不成一條心,如此等等。‘斗私’革命任重道遠。
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都十分注重培養‘接班人’的問題。在‘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系中,領袖是第一位的。毛澤東主席曾提出培養‘無產階級接班人’的五條標準,曾選林彪、王洪文等都失敗了。在他老人家晚年病重期間,無奈之中選了華國鋒。
2010年11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