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美國的陰謀:麥道飛機扼殺我國的大飛機

樹林7030 · 2010-09-13 · 來源:烏有之鄉
中國大飛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前些天,在伊春墜毀的客機是巴西產的,他們是世界最大的支線飛機制造商,其實這一桂冠應該戴在中國人頭上。

目前世界上能生產大型客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盟。我國曾經試圖打破這種壟斷局面,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自力更生生產出大型客機——運10,并且接近成功,由于美國策劃的陰謀得逞,加之當時正處改革初期的,國內熱衷招商引進,研制成功的大飛機被扼殺在搖籃之中,致使一代航空人的心血付之東流,現在,看看八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波音飛機,看看每當美國找麻煩中國,我們的國家領導人都要以購買大量客機為進見禮,將大把的銀子送給美國,讓他們賺個甕平罐滿,看看改革后一夜間冒出這么多的航空公司,爭先恐后購買外國飛機,960萬國土上空飛滿外國制造的飛機,令人扼腕嗟嘆。

七十年代初,中國就開始在上海醞釀研制大型遠程客機。1970年8月21日國家計委、中央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批準了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提出的《關于上海研制生產運輸機的報告》并納入國家計劃。1973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準上海市和國家計委關于研制大型客機的報告。隨即,發揮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優越性,調集國內精兵強將,從航空工業部門、空軍選派了優秀的設計人員800多人云集上海,運10飛機的研制即在上海開始。

運10飛機是中國自行設計的大型飛機,飛機的客艙按旅游、混合和經濟三級布置分別為149、124、178座,飛機最大起飛重量102噸。是至今為止中國研制的噸位最重的飛機。

運10飛機的研制進展很快。1976年9月制出了供靜力試驗用的運10飛機,1978年運10飛機在飛機結構強度研究所進行了飛機破壞試驗,1980年9月進行了首次飛行。

運10飛機先后到國內許多機場進行轉場試飛,以試驗不同機場不同航線的適應性。其中有北京、合肥、哈爾濱、廣州、昆明、成都、烏魯木齊、拉薩等,試飛最遠不著陸航程是3600公里,最長停空時間是4小時49分,試飛最高機場海拔3540米,特別是1984年首次從成都試航拉薩機場,開創了國產飛機飛上世界屋脊的先例。

運10飛機首批試制了2架,各項指標都已接近成功,只是噪音和艙內裝飾和國外同比差距較大,后經香港方面出手幫助重新改進,已經基本消除了差距。中國馬上即可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生產大型遠航客機的國家。

中國大型飛機研制成功的進程,震驚了世界。關鍵時刻,美國出手了,看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的無序開放,各地、各部門都以招商引資為借口的熱火朝天的進口高潮,靠花錢就可買進現代化的頭腦發昏,(當然合資引進可以出國,可以……。)加之國內經濟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變化——為配合急切改善人民生活的總設計師的形象,某重量級的人物提出新的經濟發展八字方針。一時間重工業企業全被摧殘,轉而發展輕工業,第三產業。大飛機計劃當然也在調整之中。美國看到機會來了,采取用麥道飛機打入中國,以合作裝配為手段,以輸出技術為誘餌,達到即可賺錢,又可阻止中國的大飛機,實現其溫柔的將我客機扼殺在搖籃之中的險惡用心。

早在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在訪美期間,就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兩國政府間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也就是從這一年起,上海航空公司同美國麥道公司開始了將近五年的談判。1985年4月13日,上海航空工業公司與美國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簽訂了《合作生產MD-82型飛機和補償貿易總協議》,協議規定由麥道公司轉讓技術,供上海在購買配套件基礎上生產MD-82飛機,五年內生產25-40架,全部供給國內的民航公司使用。

MD- 82是147座干線客機。1985年,第一架MD-82飛機落戶大連。此后,共有27架該機型客機執行中國民航的飛行任務,其中19架由上海航空公司與美國麥道公司在上海總部組裝而成。小平同志運籌帷幄“麥道”上馬,承載一代人“大飛機”夢想實現了。

從1986年到1994年,上飛廠共組裝了3種型號的35架麥道飛機,其中5架返銷美國,30架直接噴上了中國民航的字樣。此后生產MD90由于合同條例含糊造成認識分歧,結果生產一架飛機比進口貴得多。為彌補虧損,財政給制造機每架補貼800萬美元。最后,裝了2架MD90就收場了。此時,美方供應的20架份MD90原材料已基本入庫,價值高達5億美元。而參與廠家新建的廠房、設備、人員培訓成本等等,更是悉數落空。我方還因“主動終止合同”,面臨波音的索賠……。同期,歐美飛機不斷銷往中國。這么多年買外國飛機的錢已過千億美元,百元大鈔壘起來不知有多少個金茂大廈,粘成金箍棒都能打到太空去。如果給一部分錢研制國產飛機,一切就完全不同了。據說,當時運10 飛機的資金缺口僅差3000萬元。

在引進MD82組裝生產線時,運10總設計師馬鳳山堅持在合同中加入聯合開發新飛機的條款,但他的努力落空了。MD82從設計、生產、試飛到售后服務,都被美國人牢牢控制著。

MD- 82的上馬使 “運10”陷入絕境,數百名設計研究人員飛翔的夢想墜落深淵。無奈中,他們編畫起了上海交通手冊,到街上叫賣。這些人改做電風扇、干洗機、熱水器、報警器,還做過汽車。當時航天人已經搞出了兩彈一星,航空人的翅膀卻生生被折斷。

為給麥道騰出場地,上海飛機制造廠展開了拆除運10工裝設備的勞動競賽。價值上千萬元的第三架運10備料,也被用來練習鉚釘槍。上飛人的悲傷,就像孤寂的運10被擱到一邊了。

1996年12月,波音宣布收購麥道,美國政府也給予支持,震驚了全球航空業。我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美國的這一卑鄙手段使我國的大飛機事業整整延誤了30年。

1997年央視播出了回顧這段歷史的短片《沉重的翅膀》。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繼續研制下去,但從中獲得極其寶貴的經驗。留下寶貴的遺產。 

MD- 82的命運也由于世界航空業的發展變化而改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標準的實施,從2005年起,MD-82飛機開始陸續離開中國市場,2008年10月27日,我國最后一架麥道MD-82客機在執行了三亞——上海往返飛行任務后正式退役,這標志著該機型飛機正式退出中國民航市場。

有人說:如果毛主席、周總理多活十年,我國上空飛翔的將是國產的飛機,并很可能飛向了世界。就像航天工業一樣,世界將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附文:

運10的翅膀滯留在試飛場
——上海航空人的大飛機夢(上)
日期:2008-06-06 作者:唐寧 來源:新民晚報


幾乎飛遍中國的運10飛機  賀信

程不時(左)與王金大在一起  

運10外形設計圖                  

 
 
    本報資深記者  唐寧
    
    飛行改變了人類的時空。飛機是有生命的,軀體中的細胞和神經,凝聚著一個國家的財力、能力、決心和意志。航空工業是巨人之業。
    
    1908年5月,留學生馮如在美國奧克蘭建立了中國人的第一家飛機制造廠;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大飛機的夢想在中國人的腦海中盤旋了整整100年,終于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
    
    大時代將臨,我們走近上海航空人,追憶我國研制大飛機的三落三起,感受航空人刻骨銘心的歡樂與痛楚。
    
    它落寞地停在上海飛機制造廠的試飛場,機身上蒙著塵灰與蒼涼。這就是運10。從1970年啟動研制到1980年成功首飛只用了10年,而停飛已經24年。
    
    去年底新支線飛機“翔鳳”下線、前不久中國商飛公司成立,國務院領導曾培炎和張德江來上海參加儀式時,特意去看了這架飛機。
    
    運10是我國至今唯一自行設計制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運輸機。在飛行速度、高度、航程、起飛重量諸方面,保持著國內飛機的領先紀錄。
    
1.在美國乘上自己設計的飛機
    
    78歲的程不時常常在博客上寫文章,上傳的圖片中有他與運10的合影,還有他手繪的飛機,像鉛筆速寫畫,透著浪漫與想象。作為運10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鐘愛這架飛機勝過自己的孩子,他說:“運10承載著一代人的理想和黃金歲月,也承載了太多憂傷與痛楚。”
    
    程不時幼年住在漢陽機場附近,看到美國飛機“像天使般”地從頭頂掠過,也看到過日寇戰機“像魔鬼般兇惡”,他立志要做飛機設計師,后來如愿考上了清華大學航空系。1949年開國大典之夜,程不時和同學做飛機燈籠在長安街游行,路人歡呼:“希望你們造出中國的飛機!”
    
    共和國新建3個飛機廠和3個發動機廠,程不時參加了其中5個廠的設計。26歲,他就成為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師,還參與設計了初教6和強5。程不時72歲時應邀去美國參加初教6俱樂部活動,這種教練機在美國售出了200架。白發蒼蒼的中國飛機設計師,第一次乘上45年前在繪圖板上親手畫下第一根線條的飛機。
    
    我國轟6飛機試飛成功后,周恩來總理提出研制噴氣式飛機。毛澤東主席到上海視察時稱贊上海的科技工業基礎,也說要造飛機。1970年8月,運10研制在上海立項。當時,歐洲空客項目才啟動2年。
    
    數百位優秀技術骨干從各地調往上海。馬鳳山任總設計師。程不時從沈陽飛機廠調到上海,那年他40歲。“這是命運的眷顧,讓我親歷了我國航空工業史上的第一次突變。”
    
    “當時設計人員借住在衛生學校的宿舍里,有的家庭祖孫三代擠在11平方米的小屋中,在走廊里做飯。沒有上海戶口,連補衣的縫線也得不到供應。設計初期在食堂飯桌上工作,開飯前把圖紙資料收起來,飯后再打開。小型飛機的木質包裝箱也成了辦公室,趴在里面畫圖紙。夏天蚊蟲多,就用報紙包著胳膊和腿,樣子怪異可笑。當時上海科技大學有計算機房,白天學校用,我們晚上去。設計組開發了上百個軟件,為運10建立了數據庫。”
    
    程不時的夫人賀亞兮設計了運10機艙結構中的一個部件,為觀察驗證,她比丈夫還早一步乘上運10,在藍天飛翔。
    
2.要讓總理乘國產飛機出訪
    
    運10總體方案出來了:機身長42.93米,翼展42.24米,客艙按混合級布置124座,經濟艙布置178座。起飛重量110噸,升限高度超過12000米。設計人員在2年之內完成了14萬幅標準頁的設計圖紙。
    
    高級工程師傅錫壽排出了綜合研制的網絡計劃和工藝總方案:“當時大家都懷著一個心愿,要讓總理乘國產飛機去訪問阿爾巴尼亞。運10設計最大航程6000公里,從北京起飛不加油就能到地拉那了。”1972年1月,馬鳳山向葉劍英元帥匯報方案,傅錫壽也在場:“葉帥聽完后很高興,指示全國都要支援上海造飛機。”
    
    中央各部委、軍隊和全國21個省、市的262個單位參與運10的協作配套,上海動員起9局6廠會同作戰。上海飛機制造廠作為主機廠,集中力量投入制造和裝配。
    
    程不時介紹,發動機噪聲是運10研制中首次進入的技術領域。為取得實測數據,設計人員在腰間系上一根粗繩,以便讓伙伴在他昏迷后把他拉出來。那位工程師手持帶拾音器的長桿進入“噪音錐”中,噪聲震動非常可怕,但他堅持完成了任務。
    
    運10幾乎是用國產材料制造的,研制過程中創造出大量新材料、新標準和新工藝,光是環槽鉚釘就多達34種規格、20余萬只。經過嚴格試驗和鑒定,其精度、光潔度和垂直度都高出當時蘇聯的標準。
    
    運10飛機共試制了兩架。01號靜力試驗機于1976年對合完畢,裝上28節車皮的專列,運到西安飛機強度研究所做了長達2年的疲勞試驗。1979年5月做破壞性實驗,隨著荷載逐漸加大,機翼慢慢地彎曲變形,加至105%時,機翼在預定部位被破壞了。程不時說:“這表明飛機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強度不夠安全性就差,強度太大,機身過重會造成浪費。”
    
    與此同時,02號試飛機也制造完成。研制人員還以1∶17的比例制作了3架動力相似的模型飛機,做了37架次、累計24小時的遙控飛行試驗,并拍了電影供試飛員參考。沒有外殼、俗稱“鐵鳥”的實驗機,也在1980年8月完成了操縱、液壓、燃油、電網四大系統地面模擬試驗。馬鳳山對運10充滿信心,多次表態:愿用生命擔保,在首飛時隨機組上天。
    
3.試飛成功與熱愛有關
    
    首席試飛員王金大今年73歲,花白的平頭,透紅的臉龐。大飛機公司成立那天,張德江在運10前與他握手。“國家領導對運10的肯定,讓我很欣慰。運10在30年前的成功就震驚過世界——我們中國人是有本事的!”龍山新村一幢老工房里,老人提起運10依然很興奮,“試飛運10是我這輩子最榮耀的事。”
    
    運10造好后,先在地面滑行試驗。1980年6月起,王金大登上嶄新的運10,在試飛場上從低速到高速,遛了好幾回。抗美援朝回來后,他當上軍機駕駛員,有著6000多小時飛行經驗。“飛老毛子的飛機,感覺有點笨重;英美飛機比較小巧,像個白領;運10機艙寬敞,開起來感覺像大個子打籃球,舒服!”王金大說。
    
    9月26日,運10研制人員全都來到試飛場上。有位工程師剛做完手術,吊著導尿瓶也趕過來了。發令槍一響,王金大和副駕駛員推動發動機油門桿。飛機在加速中拔地而起,沖向藍天。浩瀚的長江和綠色的田野親切地在機翼下移動,飛機在空中兜了兩圈,飛行28分鐘后安全著陸。人們歡呼著擁過來,王金大熱淚奪眶而出!
    
    王金大的妻子說:“我知道那天他為運10做首飛,有點擔心但沒說。到下午4點電話還沒來,我對廠里同事說,試飛成功了!”
    
    此后幾年,運10試飛數十次,在北京還做了大側滑飛行。“從30度滾轉到60度只用了4秒鐘,國際標準是7秒。”一次次試飛中,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王金大說:“除了設計、制造好,成功跟飛行員的熱愛有關。”
    
    1984年,試飛人員向國務院申請試飛拉薩。當時,世界上還沒有飛機在試飛階段上過高原機場。谷牧副總理聽了匯報,看過運10的照片,高興地說:“從來沒有人向我說過這架飛機有這么大!”當即批準運10進藏試飛。運10轉場成都飛往拉薩。經過川西山區、金沙江和藏南,在拉薩貢嘎機場安全著陸。衛兵們得知是國產大飛機時,驚嘆說:“真了不起!我們守衛機場這么多年,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飛機!”接下去的10天之內,運10連續7次飛抵拉薩,運送了40噸緊急物資。
    
    王金大說,試飛昆明時遇到大雪,機翼翼根上堆積了一米多厚的雪,但氣候突變對飛機毫無影響。“運10操縱性、穩定性好,機翼的高速性能比波音707還好。”
    
    運10試飛的幾年中,起落130次,飛行170小時。從上海到北京、哈爾濱、廣州、昆明、合肥、鄭州、烏魯木齊、成都,運10的飛行軌跡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國的版圖,沒有發生過重大技術故障。試飛最遠航程3600公里,最長空中飛行時間4小時49分,從烏魯木齊飛到上海只用了3小時42分,這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4.躋身世界大飛機五強
    
    運10的成功引發了強烈的國際反響。路透社電訊說:“在得到這種高度的技術時,再也不能視中國為一個落后的國家了。”波音公司一位副總裁說,研制大型噴氣式運輸機,你們也畢業了,我們不過早畢業而已。
    
    運10研制費用總計5.377億元人民幣,西方同期研制一架相同級別大型客機的費用是15億至20億美元。程不時說:“20世紀70年代初,世界上大型噴氣運輸機成功投入商業運營也只有十幾年。中國成了世界上第5個研制出大型干線客機的國家。”
    
    但運10在國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在它一次次試飛途中,民航開始進口飛機,與麥道公司合作生產的談判也在進行。在非技術原因的借口下,運10最終沒能在民航的領空中飛翔。1985年3月31日,在運10下馬一個月后,上海航空公司與美國麥道飛機制造公司簽署了合作生產MD82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協議書。
    
    科技人員對運10下馬十分痛心。上海飛機研究所219人曾聯名上書:在運10的基礎上發展我國民航工業,不要花巨額外匯去組裝麥道飛機。王金大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也曾奔走呼吁。馬鳳山憂郁患病,1990年抱憾辭世時年僅61歲。
    
    此時,麥道公司正在《財富》雜志上吹噓自己10億美元的生意,“因為上海搞過運10,我們才與上海合作,如果不打倒運10,美國飛機就不好打進中國”。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如果當年運10研制堅持下去……”
    
    只是現實中沒有“如果”。

波音的獎杯 痛苦的榮譽

——上海航空人的大飛機夢(中)
日期:2008-06-07 作者:唐寧 來源:新民晚報


王文斌在接受采訪  賀信

飛機模擬實驗室“鐵鳥”  賀信

楊國恩(左二)趙維善(左一)和子、媳及親家,構成了完整的“航空之家”  賀信                

 
 
    本報資深記者  唐寧
    
1  夢想墜落  編畫交通手冊
    
    “運10”陷入絕境,數百名設計研究人員飛翔的夢想墜落深淵。無奈中,他們編畫起了上海交通手冊,到街上叫賣。“那是一段傷心的日子”,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研究員級高工方學正說:“我們這些人改做電風扇、干洗機、熱水器、報警器,還做過汽車。當時航天人已經搞出了兩彈一星,航空人的翅膀卻生生被折斷。”
    
    外國飛機制造商接踵而至。在競爭中勝出的麥道公司,拿下了包括25架MD82飛機裝配生產、15架飛機意向訂貨、補償貿易以及共同研制下一代商用飛機的合同,當時是中美建交后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技術合作協議。那時麥道在和波音的全球競爭中已處劣勢,與中國合作成為其競爭策略的一環。
    
    為給麥道騰出場地,上海飛機制造廠展開了拆除運10工裝設備的勞動競賽。價值上千萬元的第三架運10備料,也被用來練習鉚釘槍。大場基地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噴漆廠房,規模為亞洲之最。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地翻譯、注解著大洋彼岸運來的成噸圖紙。一批批工人接受上崗培訓和考試……按照麥道的六大工作里程碑,上飛廠建立起對應的管理機構開始忙碌。上飛人的悲傷,就像孤寂的運10被擱到一邊了。
    
2  磕磕碰碰  走上另一跑道
    
    MD82的翅膀從加拿大運了過來,重3噸,長20米;機身長42米。開工僅2個月,機翼對接。5個月后,機身機翼對接成功。
    
    “飛機不同于其他產品,民機生產尤其嚴格——即使多年后報廢了,還得保留所有記錄。”高級工程師蔣艱當時是廠里最年輕的車間主任,對美方的質量把關記憶猶新。“他們拿起一個零件會查到操作工的培訓證。有次上飛機檢查多余物,2個多小時發現了一個很小的墊圈,就要求立即整改。”
    
    通過美方特派員評審后,才能取得美聯航頒發的延伸生產許可證和適航證。而只有“兩證”俱備,上飛生產的麥道才能被客商接受。為此全廠經歷了極其艱難的改變,甚至掛出了“不要在我這里誤了取證”的標語。
    
    MD82試飛,由尼克松訪華時駕駛“空軍一號”的卡爾·佩登擔任。蔣艱說:“他對飛機做最后檢查時,按文件一項項看,一呆就是大半天,最多讓人送杯水。他們的專業精神和職業判斷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就這樣,上海航空人磕磕碰碰地走上了另一根跑道,成為美國在海外唯一的大型噴氣飛機總裝基地。同一種飛機,在美國生產的平均試飛8小時,排除20多個故障才能合格,而上飛廠總裝機平均試飛5小時,只需排除4個故障。532個項目上海一次檢查合格率95%,在麥道老家為51%。
    
3  制造麥道  比進口貴得多
    
    在引進MD82組裝生產線時,運10總設計師馬鳳山堅持在合同中加入聯合開發新飛機的條款,但他的努力落空了。MD82從設計、生產、試飛到售后服務,都被美國人牢牢控制著。
    
    從1986年到1994年,上飛廠共組裝了3種型號的35架麥道飛機,其中5架返銷美國,30架直接噴上了中國民航的字樣。同期,歐美飛機不斷銷往中國。“這么多年買外國飛機的錢已過千億美元,百元大鈔壘起來不知有多少個金茂大廈,粘成金箍棒都能打到太空去。如果給一部分錢研制國產飛機,一切就完全不同了。”運10副總設計師程不時認為當年運10人的夢想未能繼續,3000萬元的資金缺口也是原因之一。
    
    MD82完成后,是40架MD90的合同。這回是合作制造,70%的構件在中國制造。由于合同條例含糊造成認識分歧,結果生產一架飛機比進口貴得多。重新協商后,將合作生產40架改為20架,另20架向美方購買。為彌補虧損,財政給制造機每架補貼800萬美元。但即使上海產的20架,民航也只同意購買5架。1997年,麥道被波音兼并后,中國民航表示已認購的5架都不要了。最后,裝了2架MD90就收場了。時任廠長的劉乾酉至今難忘最后一架MD90完工交付的情景,“別人項目完成是慶祝,我們是做完就下崗,可上飛人還是含著眼淚,如期交付了最后一架飛機。”
    
    此時,美方供應的20架份MD90原材料已基本入庫,價值高達5億美元。而參與廠家新建的廠房、設備、人員培訓成本等等,更是悉數落空。我方還因“主動終止合同”,面臨波音的索賠……
    
    “我們付出了極其昂貴的學費,教訓非常慘痛!”MD90的總工程師毛蔭風說。唯一能自慰的是,兩架MD90飛機均一次試飛通過,上飛廠也獲得了波音唯一的海外延伸生產許可證。毛蔭風說:“在生產制造、管理和質量體系上,這是我國航空制造業的第二次飛躍。”
    
4  并未戰敗  而是屢戰屢勝
    
    上海飛機制造廠廠長王文斌在接受采訪時說:“有人說我們的航空工業這些年是屢戰屢敗,其實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屢戰屢勝。每個戰役都有贏面,只是多年來沒有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王文斌的解讀帶著理性的分析:“從修理到研制,運10填寫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空白;和麥道合作引進了管理理念和質量體系;MD90機體結構國內制造約占70%,近4萬項零件。制造的完整性不僅是數量,還應包括構型、工程代碼等等,我們已建起了自己的制造數據庫。現在做支線飛機,是從設計開始向集成商擴展。
    
    王文斌生于新中國,畢業于計算機本科。生產麥道飛機時,他從事質量方面的工作。麥道工程結束后,作為主管飛機項目的執行副廠長,他每天只有二三個小時工作量,忍受著難以忍受的清閑,2000年的一天,他起意跳槽,應聘一家美國公司下屬的兩個合資企業總經理。大老板親自來面試:“你有這么高的職位,為什么離開?”王文斌說:“因為沒有飛機造。”人力資源部問薪酬,他說“月薪1萬5”。對方愣了愣,“OKOK,稅后!”外資人力經理不知道,已是副局級的王廠長,工資只有900元。王文斌寫了辭職書,被時任廠長劉乾酉一口回絕:“我不會讓你走的。”
    
    天意留人,國務院決定研制新型渦扇支線飛機的決定下達了。王文斌立即精神抖擻地投入籌備。他說:“造飛機是讓人向往的行業,那份驕傲是花錢買不來的。當年上海姑娘都說,嫁人要嫁上飛廠的人。”
    
    王文斌和劉乾酉商量決定,開始技術人才儲備。借轉包項目培訓或國際合作等機會,把中青年技術人員派出去學習,他們中有現任ARJ總工程師的姜麗萍、廠長助理王琛……
    
    與此同時,波音公司轉包發來了水平尾翼制造項目。王文斌把這視為鍛煉隊伍的好機會。他頂著壓力,給平尾制造部門的員工“開小灶”,搞計件工資。現在上飛廠平均每個工作日都向波音交付一臺平尾。波音在全球合作廠商近5000家,較重要的有2000家。2005年,波音公司評選全球最佳供應商時,11家公司獲得金牌,10家在美國本土,上飛廠是唯一的海外供應商。在西雅圖,王文斌穿上禮服站上領獎臺時,他不僅感到榮耀,更期盼有一天用上飛人的巧手慧心,造出中國的大飛機。
    
5  航空之家  飛機都是寵兒
    
    龍山新村里很多阿婆阿公,都是造飛機的高工或研究員。大飛機公司成立第二天,記者在龍山新村遇到三對“航空夫婦”,說起溫家寶總理的文章《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他們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下我們航空工業有希望了!”研究員級高工楊國恩一口標準京腔。當年她在運10無線電導航系統做設計工作,還梳著大辮子。“那時一心撲在飛機上,孩子擱北京讓姥姥帶。我家姐弟5個,我和大弟考哈軍工,小弟讀北航——造飛機是我們這代人最神圣的理想。”
    
    楊國恩與丈夫趙維善是哈軍工的同學,也是同事。他們的親家二老也是上飛的高工。兒子趙航在飛機實驗室工作,媳婦也在飛機研究所。“飛機就像我們家的寵兒,說起來沒完!”
    
    和楊國恩一樣,不少上飛的孩子取名都與飛翔有關。下一代承接父業的也不少,王文斌的兒子大學畢業就在航空公司做維修。
    
    楊國恩在麥道生產中擔任計量中心主任,撰寫了《中外合作生產中的計量技術與管理》一書,并在實踐中建立起一套計量管理程序。趙維善翻譯了《空中客車:歐洲人的輝煌》一書,他說:“歐洲空客是世界上唯一可與波音一決高低的工業組織,我們的國產新支線飛機ARJ21投入研制時,也開始了一種我國從未有過的組織形式。我想提供一個參照。”
    
    楊國恩和趙維善被返聘在ARJ項目中帶教年輕人,每日早出晚歸乘班車去大場。但就在大飛機公司宣布成立前幾天,楊國恩親手帶出的一名骨干跳槽走了,她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深感惋惜,“他要養家,要還房貸,這種選擇無可非議。但我希望大飛機項目盡早啟動,把中青年技術人才吸引到航空事業來,并把他們留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這是一股妖風
  4.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5.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9. 熬鷹
  10. 經濟工作會議全解讀(一)當前的困難有哪些?國家的判斷釋放了什么信號?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