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耶魯大學的導師伊萬-塞勒尼在寫一本叫作《如何成為億萬富翁》的書,講的是在他的母國匈牙利,那些最富有的人是如何致富的。書的最后一章,打算對匈牙利、俄羅斯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的富豪作一番比較。學術界有不少人認為,在原社會主義陣營中,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轉軌道路:中歐國家以擁抱歐盟和所謂“自由市場制度”為己任,而匈牙利正是“中歐道路”的代表;在俄羅斯,葉利欽上臺之后,寡頭經濟和政治中樞則睡到了一張床上,有時各做各的夢,有時則一起數著石油賺來的錢;中國則不僅共產黨仍然在執政,而且是世界上最為活躍的經濟體之一。對這三個國家或者區域中那些最富有的人進行比較,不僅可以看到各國不同的經濟活力何在,而且可以看到市場和權力關系的不同版本。
富豪榜可信嗎
導師塞勒尼根據富豪榜上的數據,比較了2008年匈牙利、俄羅斯和中國最富有的10 個人。結果,他關于中國的兩條主要結論果然讓我大吃一驚。第一條是,這10個人除了榮智健,幾乎都是從小公司起步逐漸擴張成為億萬富翁的,可見中國經濟的主要活力,來自于基層經濟。第二條是,從公開的介紹上來看,這10個人中除了榮智健,也幾乎看不出有什么樣的政治背景,沒有一個人以前是政府官員或者國有企業的經理人。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兩條結論都不對,甚至正好和事實相反!在中國做生意,而且要想成為億萬富翁,怎么可能白手起家呢?怎么可能沒有政治背景呢?
客觀地來說,根據富豪榜來推測中國的“富豪”狀況,的確有許多許多的理論和方法論問題。
比方說,這種榜單上從來不會有國有或集體企業的老總上榜(即便某些老總所在企業的產權結構其實已經發生了十分微妙的變化)。甚至,“富豪”這個詞本身就很不嚴謹,基本無法從學理意義上作分析性地使用。
如果從財產所有權的角度來說,所謂“富豪榜”或“百富榜”,在中國其實所試圖統計的,僅僅是最富有的私營企業家,無法較為全面地反映整個“商業精英”階層的財富狀況,這也是它們與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富豪榜”無法比擬的地方。
不過,如果我們把“富豪”這個詞眼僅僅當作是一種媒體炒作忽略不計,嚴肅認真地來考察它的本來面貌,比方說,“中國大陸最富有的私營企業家排行榜”(這個冗長的名字確實沒有“富豪榜”搶眼,但更加嚴謹),我們也許至少能對民營企業家這個群體中最富有的人有一個大體的了解。
當然,各種富豪榜數據的可靠性仍然會有人詬病。畢竟在中國,財產是很不透明的,許多有錢人都不愿意“露富”。這種心態也許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什么同樣是“金磚四國” 成員,中國大陸的頂級富豪們在榜單上沒有俄羅斯的有錢:
2008年的時候,要想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進本國前10,俄羅斯的門檻達到了130億美元(首富是280億美元),而中國只要29億美元就夠了(“首富”是63億美元);即便在因為石油暴跌財富大為縮水的2009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俄羅斯“ 首富”的財富也達到了95億美元,而同一張榜單上的中國大陸“首富”只有30億美元的財富,大約相對于俄羅斯排名16的人的位置。可是,即便“富豪榜”上每一個人都隱瞞了真實的財富(這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尤其對公司治理結構清晰的上市公司來說),對這些人的“紙面財富”進行比較也是有意義的。在任何一個國家里,研究者都無從知曉隱藏的財富有多少,但這不能說我們就放棄對商業精英的研究。至少,這些數據反映了在當前的制度條件下,我們所能知道的“陽光下的財富”的分布狀況,或者說,公開的最富有的人的狀況。
“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
當僅僅盯著“中國大陸最富有的私營企業家”這一群體的時候,導師的兩點結論似乎又不像一開始那么“雷人”了。尤其是,把中國的情況和匈牙利、俄羅斯做一下比較的話,就更有意思了。
同樣是從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匈牙利和俄羅斯的私營企業家的構成主體,卻和中國不太一樣。在匈牙利,成為大私營企業主的,基本上都是原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尤其是原來在計劃經濟時期曾擔任企業中高層管理職務的經理人,這些人的年齡,以50歲至60歲居多(也就說,在1980年代的時候,他們大約在30歲-40歲之間)。在俄羅斯,那些最最富裕的大私營企業主(媒體更多地喜歡稱他們為“寡頭”),許多卻是前蘇聯共青團或政府的官員,而且與俄羅斯的政治精英有著非常公開化的勾連。
這樣一來,一個基本事實是,跟俄羅斯和匈牙利這兩個后來也經歷了“市場轉型”的前“同志加兄弟”國家相比,中國大陸最富有的私營企業家,確實大多數是從中小企業主做起來的,既沒有國企的前高管,也沒有前黨政高官,與政治家的公開勾連好像也不是那么明顯。
可是,馬上就會有人說,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沒有原國有企業的經理人成為大富豪,是因為特大型壟斷國企都還財源滾滾呢。這種解釋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寬到整個“百富榜”而不是僅僅局限在前10名,就會發現,從大約20多名開始,就陸陸續續會出現前黨政官員或前國企經理榜上有名的案例。可是,問題依然存在:為什么沒有人能躋身前10名甚至前20名呢?尤其是,考慮到在1990年代,中國經歷過一次大規模的國有企業“改制”運動和官員“下海”潮,為什么那些“改制”后的前國企經理或“下海”后的前黨政官員就不能做得像他們在匈牙利或者俄羅斯的“同行”們那么牛呢?
這就涉及到這三個國家的“市場轉型”道路的區別。這是一個復雜的大問題,但簡單地說,在匈牙利,主要是原國企的中高層經理人享受了“私有化”帶來的好處,他們也要與新上臺的政府官員搞好關系,但自己的相對獨立性也較強,接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在俄羅斯,雖然也有大規模的“私有化”,但獲益更多的,卻是前黨政官員,他們直接把政治權力轉化成金錢,揣進自己的腰包,或者分給忠于自己的寡頭。
俄羅斯 “寡頭”們出奇的年輕,2008《福布斯富豪榜》前10名里竟然有 7個人不到50歲(另外兩個一個53歲,一個58歲)。也就是說,在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這些人只是在33歲左右,暴富的時候也就是30至40歲,在一個論資排輩的國家里,這些人顯然還不足以占據什么政治上的高位,因此也不可能把政治權力“直接地”轉化成私人財富。當然,俄羅斯富豪的真實情況也許要比這個復雜,也許很多官員在任的時候就積累并藏匿了巨額的財富,比方說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早在1996年時就估計俄羅斯時任總理切爾諾梅爾金的財富達到了 50億美元,但這種估計從未被證實過。不過既然我們只是在而且只能看看那些“被認為是最富有的人”是如何積累財富的,所以像切爾諾梅爾金或者葉利欽家族這樣的案例,可以暫不考慮。并且至少,那些公開的最富有的俄羅斯人里,很少有前蘇聯時期的高官。此外,俄羅斯實行了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從中也沒有發現哪個現任官員可以躋身最最頂級富豪的行列(雖然他們大多數也都是富人)。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的富豪們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相反,幾乎每一個寡頭,都與最高層的官員有著公開的庇護關系。在葉利欽時代,與葉利欽家族攀上關系是最重要的。而普京當上總統后,那些能證明自己對普京忠心的寡頭就能保住財富,對抗的則會穿上小鞋甚至被捕,他們的財富又會被重新分配給對普京集團忠心的人。在2008年俄羅斯最富有的十大富豪中,沒有一個人是從創立中小企業起家的,也沒有一個人沒有和高層建立公開的親密關系。大體上可以說,俄羅斯最頂級的富豪,需要首先建立聯邦政府層級的政治庇護關系,然后再利用這種關系,向地方層級滲透和擴大他們的影響和財富。
至于中國,雖然誰都知道靠人脈關系是條捷徑,但不是隨便什么靠中小企業起家的私營企業家都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哪怕對那些“富豪榜”上耀眼的明星來說也是這樣。更現實的版本是:先認識地方上的干部,再通過這些渠道,建立更高層次的“人脈”,尤其是,如果早年結交的地方干部能夠不斷地“更上層樓”,同時自己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政治頭銜,那么,全國性的影響也就慢慢地建立起來。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結交地方干部并不一定就是腐敗,而可能只是一種“地方增長聯盟”:企業家結交官員以獲得相應的資質或資金,地方官員為了當地的GDP增長給相中的民營企業家以扶持。
這在房地產領域尤其明顯。房地產商在頂級富豪中的比例,同等級經濟體中,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2008胡潤“百富榜”名列前10名的11個人中(有兩人并列第十),有6個人在房地產業有著龐大的投資,甚至房地產就是其惟一財富來源。從2004年到2008年,房地產商在“百富榜”中的比例,也是一直處于上升態勢,分別達到了23.40%、24%、25.5%、 28%和45%。無須過多的解釋,明眼人都知道地方政治在房地產市場中的重要性。可以說,中國最富有的私營企業家的政治關系(不管這種關系對經濟和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是建立在“地方增長聯盟”基礎上,“自下而上”地搭建和鞏固的,與俄羅斯“自上而下”地滲透和奪取正好順序相反。
富豪們的“存活率”
經商的人和從政的人交朋友,并不都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在任何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里,經濟力量和政治力量之間的互惠,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某種意義上是穩定的商業環境的基礎。區別只是在于互惠的方式,尤其是誰更占據主導地位,誰更有求于誰。匈牙利等中歐國家的“富豪榜”的穩定性是非常顯著的,好幾年來,排在前10名的人幾乎都沒什么變動。在經濟力量需要政治力量庇護才能得到保障的地方,經濟上層階級的穩定性就會受到有形或無形的威脅。
“富豪榜”在中國被人取了“殺豬榜”這個“渾名”,因為據說上榜的人就像“肥豬”一樣,被緊盯著他們的國家機關送進了大牢。換句話說,私人財產在中國大陸是很不安全的,頂級富豪的位置也很不穩定。比方說,2005年時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前25名的人,到2008年時,只有10人(也就是40%)仍然能躋身前25名。即便忽視掉6名在2005年時尚未被胡潤“發現”的富豪,存活率也僅僅有52%(19人中只有10人是2005年時的老面孔)。自2005年到2008年,只有四人每年都能出現在前25名之列,而只有10人能在這四年中有三次榜上有名。
不過,如果我們稍微放寬一點標準,把目光放到前51名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2005年時的“25強”在2008年的時候仍然過得還很不錯:他們中的20人,也就是80%,在2008年的時候仍然能在“51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另外雖有3人跌出了“51強”之外,但好歹仍然在“百富榜”上榜上有名;兩名完全“消失”了的人,一是杜廈,他基本上在2007年時屬于自己退出江湖,二是“劉芳”,一個謎一樣的年輕女子,只是在榜上曇花一現,基本可以被看作是“測量誤差”。因此,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在過去的五年里,“百富榜 ”上“前51強”的存活率還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把“虛”的排名放在一邊,考慮更“實”的財富數量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人的相對位置雖然有上有下,但絕對的財富額卻幾乎都在增長,有的甚至是指數級增長。這說明,即便一個人的排名下降了,他或她的財富有可能仍然在增長,只不過別人的速度更快而已。所以,這種波動,與其說明的是財富的 “不穩定性”,不如說更多地是反映了富人們財富增長的欣欣向榮。
當然,所謂“殺豬 ”,人們更多地指的是那些曾叱咤風云卻終究“落馬”的大富豪們。這些案件幾乎每一件都在全國引發過轟動效應,對人們的心理和實際行為的沖擊都不可小覷。
不過,如果從比例來說,其實“落馬”富豪并不算多:據日前發布的《胡潤百富榜———中國富豪特別報告》,從1999年第一份胡潤富豪榜誕生到2009 年,10年來登上胡潤百富榜的1330位中國富豪中,有50位發生了各種“變故”,其中獲刑富豪有18人,待判富豪有2人,正在接受調查的富豪有10人,下落不明的富豪有7人,曾被調查過的富豪有7人,已經過世的富豪有6人;我自己統計的,其中至少有11人曾排名前50名。客觀地說,“落馬”富豪的比例 (1.4%)是非常小的。因此,如果說私有產權在中國不安全,可能就是過于輕率的說法。何況,這幾年來在制度層面為保護私有財產權而取得的進步,包括修改憲法和一些法規文件的出臺,是不能否認的。
當然,這并不是在說,民營資本不存在困境。曾有高官將國有企業比作“長子”,再有大國企的老總自比“丫鬟”,民營企業家會把自己比作什么,還真是值得玩味。與匈牙利的大資本家們和俄羅斯的寡頭相比,中國的民營企業家還沒那么大的能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